风雨人生满是情 第六十七章:同甘共苦老少忘年交,不忘承诺千里送一稿

作者 : 冷光第

罗一鸣匆忙赶回石家庄,准时到会,他第一个报名参加省委组织的普及大寨县农村工作队,获得领导批准后,把手里的工作做了交接。按时奔赴承德平泉,成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

下农村当工作队,那是很艰苦的事情,同吃同住还要同劳动,农村工作又不好开展,没有人愿意下去,罗一鸣主动请缨,出乎意外,领导表扬了他勇于挑重担的工作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罗一鸣去的这个生产大队叫满家杖子村,社员大多都是满族人,贫穷落后,条件很艰苦,这里是辽河的发源地。

驻村工作队共有七个人,老中青三结合,队长乔红英是名女干部,在团省委任职,平易近人,办事雷厉风行,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跟罗一鸣同住一屋的是位老干部,姓佟名亮。佟老被打倒后,曾发配到五七农场劳动了五年,患有多种疾病,落实政策回了原单位任县委副书记,这次是工作队副队长。罗一鸣很高兴和这样的老干部生活在一起,他觉得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佟老不善言谈,瘦小枯干,眉毛浓密冗长,眼睛大而有神,透着威严。

罗一鸣很尊敬他,他也很喜欢罗一鸣,日子不久,二人成了忘年交。

这里的气候很特殊,白天很热,到了晚上就很冷,昼夜温差大。这天后半夜里佟老不幸着了凉,高烧不退。罗一鸣问房东哪里找医生,才知道村里没有赤脚医生,房东介绍离这里不远的公社有家卫生院。罗一鸣闻听后,背起佟老就走。佟老体重轻,罗一鸣身强力壮,加上心急如火,所以走起来故能健步如飞。罗一鸣背着佟老一口气就到了卫生院。叫醒了值班医生,经检查确诊为急性感冒,打了点滴。退烧后,佟老坚持自己走回满家杖子村。

从此,一老一少关系日密。在一起话多了,无所不谈。佟老有时也讲自己落难时的遭遇,一次他挨批斗后,鼻青脸肿,遍体鳞伤,造反派还命令他收拾会场,让他把所有东西搬回县委大院,他束手无策,当时有一群红小兵在玩耍,他喊道:“小将们,你们愿不愿意批判走资派?”

孩子们一拥而上,“愿意!”

他对孩子们说:“你们敲锣打鼓游我的街,好不好?”

“好!”孩子们当然高兴玩游街了。

于是,他戴着高帽,反绑双手,低着头在前面走,孩子们在后面敲着鼓打着锣,嘴里高喊着“打倒走资派,造反有理”的口号,一路游街把他送到县委大院,锣鼓凳子等那些东西也全被孩子们送回机关。

佟老讲这些往事的时候,心情淡定,很轻松诙谐的样子,嘴角还浮着一丝淡淡的笑。罗一鸣虽然看得出佟老的睿智和乐观,但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心里的那份沉重和悲哀,罗一鸣便默念着那种凄惨的日子可不能再来了。那年月有多少无辜的人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啊,有多少人受到了不应有的牵连啊,多少冤魂啊……

佟老突然讲起眼下的工作最后问:“一鸣你说,咱们来这里,工作先从哪里做起好呀?”

罗一鸣想,是呀,驻村工作队在这里如何普及大寨县?从哪里抓起?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会,首先就应该抓农村的卫生工作,只有改善农村落后的卫生状况,只有讲究卫生,才能减少疾病,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才会提高,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做好各项事情……

罗一鸣讲了自己的看法,提三点建议:1,大队建卫生室,立即培训一到两名赤脚医生;2,解决社员吃水问题,这里有部分家庭还在吃河水,大多人家的吃水是露天大口井里的水,不卫生,建议农家使用压水井,投资不多,方便,卫生,适用。3,解决厕所问题。把一家一户的门前厕所搬到院里并加盖。

罗一鸣谈了看法提了建议,佟老不断点头,觉得很实际,符合农村情况,可行。他认为罗一鸣是棵好苗子,是可造之材。他甚至于在心里盘算着,以后如何把他调到自己身旁工作?

这天晚饭后,房东的女儿从北京回家探亲,罗一鸣见了就一愣,怎么长得这样像小何?因此也就想起唐海的事情来,不知小何任务完成得如何了?,回来后因为工作至今也没闲着,竟把答应小何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小何若把稿子寄到出版社,我却在平泉,她又不知我在这里。这不耽误事情吗?这可怎么好?想到这里心就一阵慌乱,觉得自己说了谎话误了事,便有些坐卧不安,佟老觉得奇怪,就问他:“有什么事情吗?”

罗一鸣如实讲了在唐海采访的事情,自己还有任务需要完成。并说自己最好回唐海一趟。

佟老同意他去唐海“亡羊补牢。”

罗一鸣想,笔会还没有结束,写稿还来得及,夜里他就伏案赶写稿子,鸡叫头遍时候,罗一鸣终于完稿。

罗一鸣伸着懒腰揉着太阳穴,他轻手轻脚活动了一下就又坐在凳子上,他唯恐惊醒佟老,自己不想睡了,他要赶头班汽车去承德,然后从承德坐火车去唐山,再从唐山坐汽车去唐海,如果不误点,下午就能到唐海。这么一想,写作时的劳累就消退了,觉得有些轻松了。

不料佟老说了话,“不躺下睡会儿?”

罗一鸣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把您惊醒了。”

“哪里?我一直醒着。”

“您睡吧,我坐着眯会儿就成。”

“还是上炕睡吧!”

“我怕睡过站。”

“睡吧,到时候我叫你。”

罗一鸣不好意思再坚持,就上炕囫囵着个躺下了,随着就发出了鼾声。他真的很累了。

当罗一鸣赶到唐海的时候,正好碰上垂头丧气向邮局走去的小何和小于。罗一鸣一问才知,这次笔会成品并不多,半成品不少。唐山日报的编辑也在这里,李主任向他推荐了小何二人合写的报告文学《战风斗浪》意外被“枪毙”,小何就对小于说起罗一鸣说过要她把稿子寄给他的话,二人一气之下就去邮局寄稿子,碰上罗一鸣,化悲为喜,二人拥着罗一鸣回了招待所。

罗一鸣自然先去拜访了李主任,并说明来意,当听说罗一鸣和佟亮在一起时,李主任很兴奋,说,“老佟人老实脾气倔,我跟他一起进的五七农场,我先出来的。”

罗一鸣把自己写的稿子交给李主任看,李主任戴上老花镜就看了起来,看罢说了声“好”,把稿子递给小于说:“再让编辑看这篇稿子。”李主任对编辑好像有些怨气。

小于拿着稿子走了。李主任说,“其实小何他们写的也不错,那编辑没看完他就给毙了,让他提提意见,他竟说没法提,什么态度?”

小何心里更委屈,她和小于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几易其稿,编辑没看几眼就枪毙了,心里委屈又不服气。李主任这么一说,她的眼泪就流了出来。

小于跑着回来了,进屋就喊道:“成了成了,明天就见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雨人生满是情最新章节 | 风雨人生满是情全文阅读 | 风雨人生满是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