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满是情 第六十五章:初尝海鲜吃法有学问,浪上飞舟晕船遭呕吐

作者 : 冷光第

小于虽然没有睡好,但还是早早就起床了,梳洗完毕后,回到客房里。这时,小何依然沉沉地睡着,脸颊红润,突然口中一阵喃喃呓语,小于走近前想细听她说些什么,就听小何大叫一声:“罗哥,我怕……”猛地坐起来,双手紧紧抱住了站在窗前的小于,浑身筛糠似的哆嗦着。

小于拍着她的肩头大声说:“我不是你的罗哥,我是小于,你醒醒!”

小何一激灵醒了,见自己抱着小于,不好意思地松开了双手,睡眼惺忪,对小于说:“做了个噩梦,吓死我了!”

小于好奇地想,小何梦见了什么?怕成那样?还喊罗哥?一连串的疑问在脑海里盘旋。她看着十分疲惫的小何,想着他梦中的呼喊,觉得蹊跷,他们的行径会像姨夫所说那样吗?

小于怪异地望着小何,小何下床匆匆到卫生间洗簌,二人相约到饭厅吃饭。从饭厅出来,小何对小于说:“我向李主任汇报去,你先回客房,我有话对你说……”

小于困惑地瞅了一眼小何,什么也没说,默默地回了住屋。耐心等待小何,专门听她如何解释自己心中的那些疑虑,今天起来后,她心情有所缓冲,比昨天冷静多了,昨天由于嫉妒让她愤怒。罗一鸣的不辞而别,让她思念让她后悔,这些都冲淡了她对小何的恨意。眼下她很心平气和,也有兴趣听小何讲昨天她和罗一鸣的故事……

一小时后,小何兴冲冲地回来了,面带喜色,进屋就对小于说:“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不要忘了咱们是好姐妹。”

小于苦笑了一下,心里想,好姐妹?你瞒了我多少事呀?好姐妹是这样的吗?

小何不见小于回答,心里自然明白,她还在生气呢,就讨好地问:“你问,我答。怎么样?”

小于想,亏她说得出这方法?这不就变成了审讯式了吗?我有这资格吗?再说你又不是犯人,想到这里小于一笑,爽朗说:“不,你讲我听。怎们样?”

小何听了,没了压力,显得很轻松的样子,“好,我把昨天的事情都讲给你听。”她走到桌子前,拿起桌上放的布书包,拿出两只满黄的大海蟹和五个拳头大小的海螺,递给小于,“这是罗哥送给你的,让你尝尝鲜。”

小于听说是罗一鸣送给她的,异常兴奋和喜悦,她深情地望着这些海鲜,小海蟹,吃过,这么大的圆脐海蟹别说吃连看都没看过,不知道什么滋味儿。海螺看过也没吃过。小时候邻居小朋友有个带花纹的小海螺,自己跟着玩过,能吹出声音来,还经常放那个在耳旁听,有“嗡嗡儿“的响声,大人说螺号就是海螺做的。至于海螺肉能吃,还是刚听说的,

小何让小于尝尝,小于摇头,窘迫地说:“我没吃过,不会吃。”

“开始,我也不会吃。学呗。”于是,小何就给小于做示范。吃法简单但很讲究。

小于按照小何教的方法把海蟹的盖子揭开,好家伙,满黄儿,她掰下一个蟹腿,用蟹腿的夹子剜着蟹盖上的蟹黄吃,吃罢蟹黄儿,小何又教她把海蟹月复部的圆脐去掉,袒露出凹的部分,再把海蟹对折,就露出细女敕雪白又肥实的蟹肉来,她慢慢地吃着,品味着,好吃,味道鲜美极了,少有的人间美味。

一只一斤重的海蟹,在小何的指教下,小于吃了个干净利索,口留余香,她感谢罗一鸣让她尝了鲜,心里更是无限甜美。

小何笑嘻嘻地对小于说:“再尝尝海螺味儿如何?”

小于连连摆手,“不尝了,肚里搁不下了。”

“昨天的事,你还听不听?”小何望着擦手的小于问。

“听,听听。怎么不听?”小于一叠连声地说。

小何一笑,“我当是吃了好东西就什么都忘了呢!”

小于嘴角一翘,“想堵我的耳呀?没那便宜事,你就讲吧。”小于的态度友好多了。

小何理了理思绪,开始讲起来。

昨天,当李主任告诉她跟罗一鸣去渔村采访时,她无限喜悦,心激动得蹦蹦跳,接触罗一鸣是她多日的梦想,她有好多话要对他说。今天机会来了,自然乐不可支,连跟小于打下招呼都忘了,忙不迭地追赶罗一鸣,罗一鸣已经坐在门外面的小拖拉机上,这是文联老张派来接罗一鸣的专车,二人没吃早饭就上路了。他们直接去了渔村,文联老张在那里等他们,被采访人都在海上,一行人便坐小拖拉机直奔海边。乡间土路高低不平,一路颠簸,身子都险些被摇晃得零碎了。

这时的海边依然热闹,一派繁忙景象。渔船陆续靠岸,有的渔船卸鱼,有的渔船卸虾,有的船卸蟹,满载而归的鱼船,喜气洋洋的渔民,天成的一幅渔业丰收画面。

采访很顺利,被救渔民讲起当时情况,生动逼真形象,惊心动魄,震撼人心,讲起施救警察,声情并茂,警察那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抢救遇难渔民的精神,感人肺腑,讲的人声泪俱下。这是一幅警民携手战风斗浪的英雄画卷,他们谱写了一曲警民鱼水情深的赞歌。

在海滩上,他们跟渔民吃了一顿原始海鲜大餐,海边上架着一口十六印大铁锅,锅里混放着鱼虾海蟹海螺等水产品,锅下燃烧着木材的熊熊烈火,锅里的水到了沸点,咕嘟咕嘟地翻花冒泡,水面上漂着一层厚厚的黄色的鱼油,海边上飘荡着诱人的鱼香味。

吃的时候方法很原始,人们围着大铁锅,用铁筷子夹着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有的吃虾有的吃蟹,有的吃海螺有的吃鱼……吃鱼的很有趣,鱼是不去鳞也不破肚原封放进锅里煮,渔民们说这样吃,香,有营养,原汁原味。他们吃的时候,从鱼的头部把鱼皮扒下来,鱼鳞随着鱼皮一起下来了,扣开鱼膛把内脏取出来,他们就香甜地吃起来。

这些海鲜放在一起炖,鱼是虾味儿,虾是鱼味儿,蟹是螺味儿,螺是蟹味儿,味儿杂陈,吃法独特,这种吃法比单一吃法强多了,没得比!

吃过这餐鱼宴后,老张提议到海上一游如何?罗一鸣生在城市,没看见过海,小何也没坐过船,二人听说后,欣然同意。

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海天一色。老张陪着罗一鸣小何坐上机帆船,小船儿晃了几晃就冲进了大海,浩瀚大海飘荡着一叶小舟,他们才懂得什么是沧海一粟。海浪大起来,船随着浪峰起伏,一会儿跃上浪尖,一会儿跌入谷底,惊心动魄,开始时只是惊魂,到后来小何就忍受不了了,觉得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她怕被甩出船外,下意识地抓紧罗一鸣。罗一鸣也感到一阵昏眩,一股畏惧感袭上心头,他嘱咐自己,镇静,放松,他一手抓紧船舷一手抱紧小何,老张见如此情状,命令船主返航。船靠岸后,小何瘫软如泥,面色苍白,站不起来了,罗一鸣还好,他把小何抱下船头上了岸。

老张说:‘开始时我也晕船,坐几回就习惯了。”

小何在沙滩上躺了一会儿就舒缓过来了,平静了,也不反胃了,站起来了,她擦着泪水或者是海水,说:“我的妈,吓死我了!吃了那么多海鲜全吐出去了,多可惜呀!”

她的这番话引得在场人一阵哄笑。

风平浪静坐船都这种感觉,困在暴风雨中的渔民多么危险啊,抢救渔民的警察要冒着多大的风险啊?这次经历让他们懂得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的道理。

他们最后又去了海岸派出所,说明来意后,警察们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句话,虽简单,但却表达了他们热爱渔民的情怀。

天黑了,依然是小拖拉机送他们回来,老张抓了两只大海蟹几个海螺给了罗一鸣,罗一鸣对小何说:“拿回去让小于也尝尝。”车行半路,罗一鸣突然对小何说:“我得回石家庄了,明天有个会我得参加,李主任那里你就解释一下吧。”

小何一听急了,“文章怎么办?”

“你写呀,相信你能写成功。”

“我可写不出来!”

“你就如实写,抓住两方面,写足渔民遇险的情形,按渔民说的场景写,再就是写足警察如何把他们救出来的过程,突出他们的爱民精神……”

小河没有信心,说:“我怕完不成任务。”

罗一鸣安慰她说:‘不怕,你先写,写完你就寄给我,我若有时间我或许能来一次。”

小何在招待所下车后,罗一鸣请求司机送他去唐山火车站。

他们挥手告别了。

小何讲完了,松了口气;小于没有听够,余味无穷。

罗一鸣走了,让她遗憾。

小于究竟遗憾什么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雨人生满是情最新章节 | 风雨人生满是情全文阅读 | 风雨人生满是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