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 第二十二回:闻天惊艳迷心窍 灵素断情守贞操(60)

作者 : 天然一木

六十

闻天正在看一幅古画。

红红的月季花旁,一只孔雀正在升墩。

这是宋徽宗的真迹。

开宋时期的花鸟画,是在五代花鸟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黄笙、黄居采父子开创细腻勾勒赋彩的写生画法以来,新人辈出,恰如雨后春笋,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崔白等人,在突破“院体画”题材的束缚方面有所创新,但基本上还保持着纯客观的描写。这种情形发展到了今天,以“院体画”为代表的花鸟画,则是以愉悦皇亲贵族为目的,他们有极度的闲暇和优越的条件把追求细节的真实发展到了顶峰。闻天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更是如醉如痴到了孔雀升墩先举左腿还是右腿,月季花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花蕊叶子的不同变化的程度。

闻天看着这幅画,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

想当年,闻礼一家大小就是死在这幅画上。

谁也想不到,这幅画一见风,就散出一股淡淡的花香。这股花香,便是用牵机药制成。

连宋徽宗也没想到,在他死后的几百年里,他丹青妙手的杰作,竟成了杀人的利器。当然,是牵机门将那些墨汁画粉做了精细的加工。

这幅画最后到了闻天手中,其中有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

四女寺镇表面上以“东阳酒”为名,以酿酒作坊为荣,实则还是孙友功等朝廷要臣的一个地下钱庄。这幅画,也让闻天达到了独霸财产的目的。闻礼一家二十三口就在他精心运筹下,不明不白地死了,而村人们还对他感恩戴德;还有那个多事的捕快秦桓,自己送了一条命还不说,那如花似玉的女儿,也心甘情愿投进了他的怀抱。

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做父亲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几十年的心病终于被秦琴韵医好了。

还有京城谋划已久的那件事,如果成功的话,他闻天的一切将会重新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闻天有些意气风发。

二十三年了,从昔日屈身到陈大祖手下算起,整整二十三年了。如果时间还有些轨迹的话,那就是他与黄灵素发生的那段故事。二十三年了,她还好吗?当初是我欺骗了她。但没有当初的放弃,哪有今日的辉煌。他虽对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只不过对黄灵素的思念却深入骨髓,岁月如影随行,越发让他对当初的爱恋刻骨铭心——

繁荣富庶的北京城,大小酒肆竟近两千家。听书喝茶,在人们的习俗里只是闲暇时的一种乐趣,而酒却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

城内售出的酒有上百种,什么“江南沛酒”、“真定煮酒”、“潮州频酒”、“湖南衡酒”、“饶州米酒”、“海州辣黄酒”、“山西路安酒”等等。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武城“女儿红”了。

作为朝廷的贡品,武城东阳酒不仅配方独特,醇香浓厚,就是海量之人几杯下肚,也是面色微红。

“女儿红”由此而名。

天启5年,为了解决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坊主陈大祖斥巨资在北京东郊建了一所与家乡武城同样规模的酿酒作坊。“女儿红”更是红透了半边天,不仅仅是达官贵人、巨商大贾豪宅府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生活宽绰的平民百姓在红白婚丧也是常见。

临近年关,酒坊忙得不可开交之时,来了一位年轻人,他写得一手好字,算盘打得又快又准,比帐房里的那几位先生不知强了多少倍,而且工钱要的也不高。陈大祖见这个年轻人实诚中带着精干,便让其做了帐房副总管。

这个年轻人叫闻天。虽然他是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来的,但在北京他的名字就和他的“东阳酒”一样默默无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佛光寺最新章节 | 佛光寺全文阅读 | 佛光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