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 第十七回:惊天动地扯呼声 火山刀海退雄兵(48)

作者 : 天然一木

四十八

从十三骑拒清军那声“扯呼”,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鸡”战。战火铸就了夏侯候坚韧刚毅的性格,他身上留下大小伤口十几处,跟随他南征北战,血洒疆场,马革裹尸还的将士不计其数,他从没掉过一滴眼泪。

夏侯候第一次落泪,是为那两颗树流的。

梦生这个名字,是夏侯候家族的族长起的。他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按照家族的风俗将他和另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孩结为女圭女圭亲。连话也不会说,路也不会走的他,就在家族的风俗里成为了“相公”。

家族风俗里,结为女圭女圭亲后,双方直到成婚才能见面。在家族风俗里,梦生成长着。

当时,武城高鸡波大兴《杨家将》的评书,七郎八虎血战金沙滩,老令公头撞李陵碑,已是家喻户晓。杨家将满门忠烈,精忠报国的故事,在梦生心里扎下了根。

除去练拳习武,舞刀弄棍,苦读兵书外,他还知道在某一个村落,有一个女人已经在为成他的妻子而等待着。

自开唐以来,武城高鸡波一带一河之隔的两个村落就纷争不断,出现过十几次械斗。最后那次,官府出兵镇压才平息。起因是河西黄姓家族的几个读书人。他们为先人——后汉时期的蜀国五虎将黄忠建了一个庙,更可气的是庙前提了一联:“义释关公惊四海,刀斩夏侯镇汉中”。

想当年,蜀、魏相争,定军山一战,老将黄忠刀斩夏侯渊的故事妇孺据知,让夏侯家族的人引此为耻。那副对联,便引发了几百年的纷争。

官兵镇压后,两族人又定了个“比武论雄”的约定。五年一小比,十年一大比,胜方便拥有小叉河的属有权。这个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十六岁的梦生不仅长得虎背熊腰,重眉阔目,而且还弓马娴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是夏侯家族的骄傲。

那一年,他一人一枪战胜了黄姓家族所有的练武人,还与族长的儿子黃望升结下了深厚友谊。

在两人的努力下,悬挂在黄姓宗庙的那副对联终于摘了下来。两村也打破互不往来的习俗,过去的那些隔阂也逐渐消除。

然而,他却没有能力解月兑自己身上的枷锁。

那年秋天,他和黃望升入县城参加科举归来,在李家村村前的小酒肆里认识了那个叫楚楚的女孩,她美丽聪颖,博学多才,善于联对。她出了个“白锡茶腰中出嘴”的对子,黃望升对了个“金竹筷身上刺花”。

但过于平庸,因为腰是人的躯干部分,嘴是人的五官之一,下联的身上刺花有欠公整。

梦生灵光一闪,“紫铜锁月复内生须”的绝对,赢得了姑娘的芳心。

两人从相识到相知,渐渐地如胶似漆,如果有一天见不到对方,就仿佛少了什么似的,坐卧不宁。

从楚楚的眼睛里,梦生读到了一种燃烧的东西。他开始提醒自己,自己是一个有了家室的人;告诉自己,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女子正在另外某个角落里等着他。

一边是情感的逬发,一边是家族的恪守,那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和折磨?

梦生拼命的练武,废寝忘食的读书;却无法月兑解那种相思在心头苦苦缠绕,他终于病倒了。

楚楚托黃望升送来一封信,述说了对他的爱恋,但她小时候也被父母定了女圭女圭亲,她也不能违背世俗——

秋水难渡,梦生的眼睛模糊起来,他仿佛看到同病相怜的楚楚幽怨的泪眼——

还有一件事,深深地伤害了他。

平庸的黃望升用父亲的金钱,谋取功名。而他却榜上无名。

仕途无望,他决定去参军。

好男人志在四方。父母没有作出挽留,却开始张罗着给他成婚。就在他与某一村落等了他十七年的那个不知道模样和姓名的女子将要成婚的一个月前,楚楚来了。

月上柳枝头,两人相约柳树林。

篝火燃烧着两颗年轻的心。

楚楚把美丽的**,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他。

那一夜他们不知疲倦,畅快淋漓地渲泄着心中的激情。

一次真正的拥有,胜过一生的厮守。

楚楚抽出他身畔的腰刀,割掉了左胸那坚挺的**。

血流如柱,她哭着说要把一生的完美,永远留给梦生——

风花雪月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激情被他们藏了起来,藏在了道德和理智深处。

终于,成婚的日子到了。他说服自己,决心按照家族的婚俗去用心呵护即将相伴自己一生的那个女子。

他平静地来到那个女子家,迎出来的竟是楚楚!两人都怔住了。

沉默,沉默,楚楚喜极而泣,他则傻笑不停

结婚的第二年春天,朝廷征兵。那时楚楚有了身孕,但夏侯梦生则要离开这个给他幸福,快乐、温馨的家。

长相依,别依依。送别时,楚楚在院子里插了两枝柳树条。

她说,柳树是生命力最顽强的树种,就像她矢志不渝的等待一样。

他说,树儿长高长大时,将是他的归期。

从军的夏侯梦生,将名字改为夏侯候。秋天,他收到了一封家书,获悉楚楚生了个女儿。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后,便杳无音信。战火烧掉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思念。

岁月流失,战事倥惚,不觉已是鞍马生涯十五年。再次回到故乡,昔日的那个少年已变成了任临安府兵马都监的将军。

二十名亲兵带着喜悦的神情簇拥着衣锦还乡的他,但内心深处,这份喜悦却无人与他分享。

十五年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家院荒废,楚楚和女儿也不知去向。只有那两颗柳树枝叶茂盛,顽强的成长着。一位族人说,楚楚耐不住寂寞,跟河西黄姓家族的黃望升到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去了。

夏侯候决不相信这个事实,楚楚在他心中是那样的完美。

他决心到京城找他。

又一场战火,烧掉了他这个念头。

满清国十万大兵压境,在山海关一带拉开战幕。吴三桂提二十万雄兵拒敌。

夏侯候晋职为左路军主将,统领十万大军。

战争一开始,夏侯候就与主帅吴三桂发生了分歧。

作战经验丰富的他,认为这场战事明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战斗力不如对方。何况又是平原作战,以骑兵为主的敌军,对长枪步卒为主的明军无异是一场大屠杀。

他坚持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先拖一个阶段,避其锋芒。

吴三桂不以为然,过于贪功再加上过于自信,导致山海关一带第一战,损失近十万明军。

兵败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拾,节节的败退,使吴三桂丧失斗志,托病退出这个让他身败名裂的战场。

接过吴三桂手中的指挥棒,孙友功带着十万骑兵,趾高气昂地来到前线。这个胸无点墨之人,竟主宰着大明朝几十万将士们的命运,这几乎是明朝所有的精锐部队。

夏侯候终于见到了故交,已是禁军校尉的黃望升。但战争的残酷,让他们抛下儿女情长。对楚楚和女儿的殷切企盼,他又深深埋在心底。

骄傲的孙友功,在全线进攻中尝到了几个小小胜果,便不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更听不进将军们的任何觐见。

他一意孤行,急不可待地与敌军在吴三桂败过的地方进行决战。

黃望升部的十万禁军主力陷入清军的重重包围。

夏侯候带着他的左路军,杀出一条血路,救出了身中十几箭的黃望升。

在那个漫长的冬夜里,夏侯候无奈的看着这位故交的血一点点流干。

他的心也在流血!

楚楚在他走后的第五年,被几个族人奸污。而族长却以她水性杨花,不守妇道为由,将楚楚逐出了夏侯家族。

胆小怕事的娘家人又不敢收留她。在楚楚颠离流所时,是黃望升收容了她。

夏侯候被黃望升临终前的那些话深深震撼。

“十几年来,楚楚一直念着你。在她的眼中,你这棵大树早在她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在那个小土丘后面,夏侯候热泪盈眶。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佛光寺最新章节 | 佛光寺全文阅读 | 佛光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