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本多情 第三章 世事茫茫难自料(修正版1)

作者 : 情非所以

在深圳呆了一个多星期,这段时间对刘青云来说收获是巨大的,也是终生难忘的。刘青云尽管对这里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但还是和刘萍先回来了。

应刘萍及其父亲的意思,他们给刘青云的父亲带回来一大堆礼物。刘德明笑得合不拢嘴,在心里极力夸赞两个孩子的成熟和懂事,只是他又有些心疼这些花费。

刘青云告诉父亲这些都是刘长生和刘萍为他买的,刘德明更高兴了,心里甚为安慰,刘萍很懂礼节,刘长生还不嫌弃自己的家境,他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刘德明的精神因此刹那间变得更加开朗,一边招呼孩子们坐下,一边告诉儿子中考的成绩。刘青云的分数既上了中专的线,也上了重点高中的线,而且是乡中学惟一一个上重点高中分数线的学生,为此学校领导还专程送来喜报,并希望刘青云能去上重点高中。

听到这个消息,刘青云既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忧的是他又分明察觉到了父亲脸上闪过的一丝忧郁。他明白父亲的忧虑在哪里,对这个本已贫困得难以揭开锅的家庭来说,上重点高中无疑于雪上加霜,如果上中专,可以有国家的补贴,省着点还是够花的,家里的负担也会小很多,可是这对青云来说却是一种遗憾。

在亲人和爱人之间,在尊严和前途面前,该如何抉择,是摆在刘青云眼前的第一道难题。

刘长生和刘萍希望刘青云能继续读高中,将来就能在长丰集团大展宏图,这也符合青云自己的理想,但同时,这又意味着刘青云需要接受刘萍家的资助,意味着他将失去对他来说惟一拥有的可以感到自豪的尊严。这却不是刘青云想要的。此刻的他就像夹杂在荆棘丛中的蜗牛,左右动弹都是痛。

心烦意乱的刘青云想去找好兄弟吴欣和燕子商议商议,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做决定。

刘青云先把刘萍送回了她家,和刘萍的妈妈寒暄了一阵,就起身告辞了。

一路上,刘青云都在考虑这个让他左右为难却又总也理不出头绪的问题。

村子里,人们都在忙着各自的农活,若在以前,谁也不会在意自己的,可今天,出邪似的竟有很多人和自己打招呼,问长问短的,显得特别热情。

“青云,你回来了?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一位房亲的伯伯满脸堆笑。

“青云,到外面长见识了吧,我早说过,你这孩子会跳出农门的,到时候可别忘了把我们家东子带出去哦,你可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又聪明,又良心。”一位大婶笑盈盈地过来拉着刘青云的手。

……

一下子,那些正忙着农活的乡里乡亲都围拢了过来,刘青云才明白过来,原来乡亲们是因为自己到大城市了,才对他如此感兴趣。

他只是敷衍着,刘青云心里非常清楚他们对自己态度的突然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就是自己和刘萍定亲的那一天。尽管自己的亲事与这些人无关,但是,在农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识和“向钱看”的势利眼还是非常严重的。这之前,又有多少人会主动和自己打招呼?又有几个人会对自己和自己这个家问长问短?他们都巴不得离自己家远些,生怕父亲又会问他们借钱。这平白无故的热情让刘青云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人情的冷暖和可怕。

他在想象着有一天自己衣锦还乡时的风光,他要让这些人从心底里彻底改变对自己及这个家的看法,因为他经受冷漠已经太久了。自从母亲因病离开了人世,自从父亲因失去母亲悲痛过度,一直疾病缠身,还要以孱弱的身子支撑着这个家,忍受着亲朋好友的冷眼白眼东挪西凑地让自己上学时,这些人情的冷漠就一直缠绕着自己。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人们大多喜欢锦上添花,而很少有人愿意雪中送炭”这句话的含义。

刘青云有了这些感悟,他一下子释然了很多。

走在村间小路上,放眼望去,一片片翠绿的庄稼在微风吹拂中前俯后仰,像是在和他这位刚从大城市回来的幸运儿打招呼。看着这宜人的景色,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刘青云的心情好像轻松了许多,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不一会,就来到了吴欣家。

远远地,刘青云就看到吴欣一个人低着头,坐在他家后院的那块经常和自己一起聊天谈心的大青石上,手里好像还拿着一根小树枝在地上胡乱地划着什么。

“吴欣,在干什么呢?我回来了”刘青云老远就叫开了。

看到自己的好兄弟回来了,吴欣就像阴雨天突然迎来了久违的阳光,一下子开朗起来:“青云,你回来啦?恭喜你,你是我们学校惟一一个考上了重点高中的优等生,而且你的中专线也上了,两条路都可以选择。”

“说说你的情况,吴欣,我还有很多话要和你说呢。”刘青云注意到了吴欣脸上的黯淡表情。

吴欣抬头看了一眼这个平日里和自己同病相怜的知己,患难交心的兄弟,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青云,我没有上中专线,只考上了普高,我的家庭情况比你家好不到哪去,我不想再上学了,家里负担不起,可是我真的舍不得离开校园,也舍不得离开你啊,可是,可是我真的无路可以选择”。

“吴欣,你也别太难过了,牛女乃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我相信你!即使现在出去闯荡,你也一定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的。有朝一日咱们兄弟俩再联手,一定能创造一个商业神话的。来,咱们约定,3年以后我们一定要改变自己,我们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刘青云伸出手与吴欣的紧紧握在了一起。

刘青云把自己这些天在深圳的所见所闻和吴欣说了说,最后,青云说到了目前自己的难处,希望吴欣能帮自己参考一下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吴欣像听天书一样听着刘青云所说的一切,眼睛睁得荔枝那么大。看到吴欣此时此刻的表情,刘青云提议,让吴欣回自己家,晚上两个人好好聊聊。吴欣同意了,和父亲打了一下招呼,就随刘青云一同回了家。

惊讶和好奇,向往与恐惧,一时间纷至踏来,萦绕着吴欣。他觉得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处处充满着诱惑,外面的世界又太灰暗了,处处蕴藏着危机。

一路上,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谈过去,谈现在,谈未来。

回到家,吃过晚饭,刘青云和父亲简单拉了一下家常,就和吴欣躲进了房间。

两个人就刘青云上中专,还是上重点高中分析了好久,最后得出结论:上中专。理由是: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的资助,可以从此摆月兑别人的冷眼白眼。那样,3年之后,青云就可以挑起家庭重担,让父亲安享晚年了。话语之间两个十分默契的好兄弟会心地相视而笑了。

吴欣也谈了自己的打算,准备等农忙一结束,就去深圳闯荡,当然,他们还聊到很要好的燕子。吴欣说:“燕子这次考得也不理想,再加上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她父亲已经明确表示不让她读书了。燕子为此很不开心,可是也没其他办法。可能过一段时间也会出去打工。前两天我去安慰她,她还问起你呢,说好想和你聊聊”。

“恩,哪天有时间,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刘青云心情显得有些沉重。

两人一直聊到深夜。吴欣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进入了梦乡,而刘青云的思绪却仍在翻飞,昔日在一起的好朋友,很快就要依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各奔东西了,从此人各天涯。在这个人生的第一个岔口,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准备,就要面对选择和挑战了。想着这些,刘青云觉得无比地失落和惆怅。

可是,相对吴欣和燕子来说,自己可以继续为了理想深造,也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日子如梭般飞逝着,这个假期很快就结束了。刘青云帮父亲忙农活已经晒得全身黝黑,身体却结实了不少。

这个暑假对刘青云来说,是他长这么大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个假期,除了有刘萍的陪伴,还有几乎每天都有的同村沾亲带故的人的宴请。这种宴请除了表示祝贺和鼓励,更多的是一种暗示,暗示这个即将跳出农门的人,日后辉煌腾达时别忘了自己这个亲戚。

从别人艳羡的目光里,刘青云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父亲脸上久违了的笑容。

吴欣和燕子,本想早些离家去深圳闯荡的。但是,他们最终决定先为好朋友刘青云送行。因为这一别,不知道何年再相见,也不知道命运之神将会如何安排。回想起大家朝夕相处和惺惺相惜的日子,三个人不免有些伤感。

刘萍对刘青云选择上中专的决定也不好过多反对,她只能尊重刘青云的决定。这个暑假,为了珍惜难得的在一起的机会,两人如胶似漆。想着两人从此就要忍受两地相思的煎熬,而且这种日子至少要持续三年,刘萍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流下许多伤心的泪水。

开学的前一天,刘萍过来帮刘青云准备去学校的东西,大概都害怕这即将到来的分别,两个人一整天都形影不离,只要一有空暇,两人便搂抱在一起,互诉衷肠。那种留恋和不舍,令所有来送行的亲朋好友都为他们动容。

刘萍家的专车,已经在村口候着了。送刘青云去新学校报到的,有父亲刘德明、女朋友刘萍,还有好朋友吴欣和燕子。一路上,大家都沉默着,只怕一开口就会碰触离别的伤痛。

此时的刘青云如同在梦幻中一样,因为这一切对他来说来得太快,太突然。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刘青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却又是他的新起点的校园。气派的校门上赫然标注着“江南建筑工程学校”几个大字。

看着新校园,刘青云有些激动。在学校新生接待处同志的带领下,他很快办完了入学报到手续。规整好行李后,已近中午了,刘萍提出请大家到学校旁的酒店吃午饭。

饭桌上,大家频频举杯,为刘青云祝福。只希望将所有的祝愿、不舍、牵挂、离愁别绪都一起饮尽。此刻,刘青云感到原本坚强的自己竟然变得如此脆弱,他很想流泪,很想一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君本多情最新章节 | 君本多情全文阅读 | 君本多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