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爱千年 第八章 超越轮回

作者 : 携爱再漂流

8.1

我继续在苏牧青的记忆中游走,越走越心痛,那里有我。我离开时不过15岁的少年,经历的痛苦险些让我窒息。

赢政十一年的夏天,他终于有了长子,并没有太多的喜悦,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给取。三个月后,赵高觉得再不去看望一下诞下王子的郑良人有些说不过去,就提醒赢政,刚刚从秦山回来的赢政正是一阵寂寥,于是前往。

郑良人?似乎是个连相貌都记不清的宫人。小小的宫殿,连墙头都长着茂盛的草,赢政随手拔起来轻叹,“这是冷清草吧?”

赵高连忙使了眼色给其他仆人,回答说“大王,这不是冷清草,冷清草只有秦山上有,这个只是长得象而已。”

这时宫内传来琴声,还有歌声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那声音很美,本是一曲欢快的曲调,却带着淡淡的忧伤,好似又把他带回了秦山上的木屋。

他寻着歌声走了进来,看到一双素手拨弄着琴弦,一拨、一弹、一颤,他的心绪有些乱了,对一个人的思念是可以时时,也可以随处。

他叹气了,叹息声引来一阵慌乱,一个陌生的女人跪在面前连称臣妾有罪。何罪呢?因为那双手还是那歌声?赢政苦笑,那妇人偷喘了气。

一阵孩子的啼哭声随即响起,赢政示意那妇人前去,妇人起身抱了小小的婴儿在怀,“请大王给孩儿起个名字吧。”一丝幽怨的话语。

赢政看向那婴儿,停止哭闹的小小的脸却带着安详,他象我吗?他自问,又觉得可笑,自己又象谁呢?

“就叫扶苏吧,坚强茂盛!”赢政说完,转身离去。宫外墙头上的草早已不见,赢政微微一愣,吩咐备马,上秦山。

赵高心下不解,却立即准备。

到了秦山,赢政站在篱笆外拔起一丛青草,“那个就是冷清草和这个一样。”

“那个不一样,这里的草细且长,大王。”赵高依旧低眉回答。

“你这么说,也还真有些是。”赢政笑。

寻了声音,我出来,见是他,有些惊讶,“不是才回去,怎么又复返?”

“我刚才看了自己的儿子,那么的小,却很安详,和你一样。”

“要百天了吧,抱来我看看,象你吧,一定是个好看的婴儿。”我轻笑,看他初为人父的喜悦,却夹杂着些凄凉,我不该问那个孩子象谁,这是他不喜欢的话题。

他说好,下次。

“你喜欢孩子吗?”他问

“当然,孩子是最纯净的,也是最可爱的。”我拿出一块小小的红布开始剪裁,他问做什么?“肚兜,他穿上一定漂亮,你给他起了什么名字?”

“扶苏!”

“为什么?”

“树木枝叶茂盛,秦国强盛了许多,以后的疆域将更为广阔,他配得上这个名字。”

我想也许他对这第一个儿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亦希望他自己的血脉开枝散叶吧。低头缝制那小小的肚兜,然后绣了几片紫苏。绣好交给赢政,“我的见面礼。”

他模着那小小的紫苏叶,笑问:“为何配上紫苏?”

“平安、平和的希望,生在帝王家的孩子注定没有平凡的生活,没有自我决断的权利,象你时时都有这么多忧愁,所以,我希望他平安、平和的长

大。”

“他最起码不会再伦为质子,贵为王子的他还会有什么不幸的事情?”

“他永远不能享受平常人家的天伦之乐!”我转身进了屋。

他站在门外说:“若是我心爱的女人,我甘愿抛了这王位,共赴天涯。”

我不语,他亦无言。

他比以前来秦山的日子更勤了,每每都带着扶苏,我并不能拒绝。

扶苏是个漂亮的孩子,而且聪明。他在我这里根本不需要哭闹来告诉大人们他的想法,他和我相处得很好。他喜欢下雨的日子,细细的雨敲在芭蕉叶上的声音让他陶醉,而我是在很久以后才知道,那是郑姬日日眼泪落地的声音。

很快他就要周岁了,已经会走的他还并不稳健,却总能远远地就向我跑来,而每每抱他在怀的时候,赢政都有怨气,却无处发泄。

时间象流水一样就度过了5年,战事不可避免的开始了,我随楚钟离去了前线,临别的时候,到是扶苏拉着我的手不舍,哭泣。

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就攻下了韩、赵,而我回来的时候发现扶苏变得忧郁,郑姬死了,死时赢政不在身边,只有那个小小的孩子一个人承受痛苦。

我随他去了郑姬的墓,渭河南岸一处相当荒凉的地方。在墓前,扶苏默默饮泣,我揽了瘦弱的孩子在怀中,无法言语。他小小的年纪,却有了恨意和怨言。

郑姬最后的心愿是见大王一面,原来早就禀告过嬴政,可他一拖再拖,好不容易说今天来,可早上商议军机,任何人不得打扰,中午狩猎,下午微服出宫了,晚上再次去请,嬴政说:“你先回去,寡人批完奏章便去华阳宫。”结果批完了就入寝了。扶苏气恼间,不过23岁的郑姬就永远地、遗憾地闭了眼。当时郑姬的身份仅仅是良人,离葬在王陵的资格正好差一个等级,只好在这荒凉之处埋骨。

我回去冷了脸,问了赢政,他叹息。

第二天,即追封郑姬为妃,择日迁葬王陵。

笑容又回到了扶苏的脸上,孩子总是容易得到满足。

这日,嬴政得闲,对扶苏称赞了几句,李斯,赵高也连忙夸赞,于是太史淳于越觉得机会难得,“陛下,依照大秦古例,应该立太子了。太子乃国之根本,有太子可利于王权的稳定。”

“大胆,立太子必须由寡人乾纲独断,人臣不得干预。要立个规矩,以后有言立太子者,斩。”嬴政对吕不韦通过立太子而掌握实权的事一直耿耿于怀。

扶苏是个敏感的孩子,他觉得父亲并不喜爱自己。

我给了他更多的关怀和安慰,直到发生了荆柯刺秦的事件。

扶苏看到赢政抱着昏迷的我哭泣,他惊愕,郑姬死时,赢政怎么都不肯前来,而我受伤后,赢政一直伴在左右,甚至割破手臂,把血喂给我。将要7岁的孩子开始有些明白,开始怨恨,开始疏远。他借故学习,搬到了蒙恬将军的府上,由淳于越教习文治,蒙将军教习武工。

他的悲伤我当时并未察觉,也许是让我心痛的事情还有很多吧。终于我也离开了,赢政也变了心性,15岁的他终于明白他的父亲心里的痛和伤。

15岁的扶苏已经是机智聪颖的少年,深得赢政的喜爱,但他却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让赢政深感头痛。常常在政见上与赢政背道而驰,他认为扶苏性格太过软弱,不加以锻炼无法成才,于是下旨让18岁的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离开冰冷的咸阳正是扶苏期许的,他喜欢更广阔的天地,也希望碰到自己心爱的女人从此天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寻爱千年最新章节 | 寻爱千年全文阅读 | 寻爱千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