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歌 烽火卷 第八十三章 治水

作者 : 紫残

天道轮转,生生不息。十月金秋,夹杂着漫天萧萧木叶,飘零而至。江南诸地层林尽染,菊花献瑞,而北方大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是年月末,江北黄河郓州界突发大水,冲垮十余处堤坝,泛滥成灾,流毒千里,一时之间,数州之地,尽为流患。

柴荣得闻灾情,当下命河间数十州官吏在州内征发丁六万余人,奔赴郓州抗洪抢险,又授命李谷赶至郓州前线,赈灾救民,监筑河堤。

李谷领旨匆匆北上,方至郓州城,不待休憩片刻,当即携带随行诸官与本地官员登上郓州城外的司里山探察水患,不料这一看之下,顿时面无血色,只见眼前洪泽浊浪滚滚,一望无际,一片偌大的水泊犹如汪洋大海一般,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他一路风尘仆仆,未曾留意难民去向,殊不知他北上这几日间,洪涛浊水滚滚奔袭,一路汤汤南下,势如千军万马,吞没良田村庄不计其数,不及几日,大水便已冲到梁山脚下,随后与大野泽连成一片,竟尔生成了一个港汊纵横千百条,方圆四周八百里的“梁山水泊”。

李谷眼见这黄河水暴涨,溃堤泛滥,万顷良田,尽成泽国,灾民百姓死伤成千上万,一时之间,只觉悲从中来,忍不住潸然长叹。

众人回城路上,李谷见得沿途各县镇饿殍遍野,饥民如蝼,一时心乱如麻,当即嘱咐掌管郓州仓库、户籍的司仓、司户参军,按家按户,开仓济民,又派郓州司马陆征等人去通知河中各州府,须得开放州库,维持百姓生计。

大队人马中一名年青公子与一名黑衣老者忽地策马上前,与李谷并辔而行。那名年青公子面色沉重,叹道:“大人,如此流患,百年不遇,确是我大周百姓不幸,眼下这洪流水势凶猛,须得速速提防,方是上策。”

李谷缓缓颔首,问道:“秋吟,那你可有甚治水良策?”这年青公子正是叶秋吟,但见他苦笑摇头道:“大人,兹事体大,秋吟虽研读书典,但都不过纸上谈兵,若要躬亲,只怕这本事还没到家。”

“你能心忧百姓,随我前来,已经不错了。”李谷点头,叹了口气,又向那黑衣老者询问道,“钱兄,不知鲁先生何时能够到达?”

这人自是客居京城的钱通泰了。他早年落脚东京,京城之中的将相百官,他多半识得,而昔年后汉时,李谷曾任开封府尹一职,是故两人早已是旧识好友了。

自那日天痕被花溪云掳去之后,叶秋吟在博州驻足十余日,不知天痕是生是死,心中担心牵挂,当即回到京城天碧水居,将此事告之苏梦石与钱通泰。

客居京城的霸天众人闻讯大吃一惊,钱通泰连忙派人四处找寻,又命人火速南下,通知淮南霸天众人,是故方有了剑圣凌绝风孤身一人,蓑笠独钓,一剑逼迫花溪云吐出天痕下落的一幕。

当众人知晓天痕已然逃月兑之后,心中均松了口气。凌绝风、赵普当即带了百十个人北上东京,与钱通泰汇合。三人与叶秋吟商议之后,便派人在河间各处四处寻找打探。殊不知那时天痕正在华山绝顶习武疗伤,又哪里能找得到,一眨眼,四五月光景倏忽即过,天痕却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这二人此番随李谷北上,一则打算助李谷平息水患,二则是盼着能在河中一带打探到天痕的下落。

钱通泰道:“李兄不必担心,我那箭天小侄儿南下已有七八日了,估模老八他不日便会前来。”说罢顿了顿,叹道:“不过此次郓州水患非比寻常,我那八弟虽是精通建造,而水利却非他所长,修建河堤,自是不在话下,但这水患纵达千里,如何平息治理,李兄只怕还须得运筹帷幄,从大局着眼。”李谷颔首,眉头紧锁,却不再说话,过得良久,方道:“罢了,此事回去再说。”

傍晚之时,众人回到城内刺史府上,李谷旋即命诸官在正厅相候,以商议治水大事。

诸官就坐之后,主管郓州水利工程的司士参军王进森起身禀道:“大人,今年郓州发生水患,实乃百年不遇,下官以为,可用‘疏川导滞、汇流入海’治水之法,疏通黄河主干河道,导引漫溢出河床的洪水入海,再而实行‘决通川防’,将黄河下游各州府辖内分散的堤防改建成统一的堤防,如此一来,不出半年,水怒可平,尚能保我河中百姓安居百年。”

李谷道:“王参军此计策固本培元,扎实稳妥,不过工程甚巨、时日太久,如今水患蔓延,我各州百姓夙夜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委实容不得如此按部就班,须得速战速决,免得百姓遭难。”

随李谷前来的京城工部司水员外郎胡振卿起身道:“大人说得切中肯綮,这‘疏川导滞、汇流入海’之法固是根本,但终归无法短期见效,若不如置分水口以防御泄洪,继而采取疏、浚、塞并举之措,不知可否能行?”

李谷拧眉沉思,默然不语,堂下众官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工部司水郎中许泽排忽地起身道:“大人,胡、王两位大人所呈之策皆有一定道理,如今水患甚急,实不容踌躇多想,不如双管齐下,说不得收见奇效,水怒就此平息,也未可知。”

李谷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始终不得谋策,虽觉胡、王二人之策可行,但却只是寻常治水的法子,行之固然有效,不过只怕收效甚微,可促狭之间,一时也无甚良策,此刻听得许泽排之言,也这能这般,当下说道:“现下时不我待,便依许郎中之言,救黎民于水火,也只能仰仗三位大人。”许泽排、胡振卿、王进森齐声称喏。

李谷沉声道:“许郎中,你明日持我信笺速去博州会知大名府尹张童安张大人,让他召集澶、濮、博三州四万丁卒给你。你于黄河濮州界依山河形便,疏川导滞。河堤建筑,须得轮班换位、夙夜不辍,若有差池,本官唯你是问!”许泽排拱手领命。

李谷又道:“胡员外郎,你明日也持我信笺,北去滨州,集滨、棣二州士卒,负责建造分水泄洪之口,淘汰泥沙,汇洪流入海,工程进度须风雨兼程,不得有误!”胡振卿道:“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负大人所托。”

李谷颔首,回首向王进森道:“王参军,此番黄河水患,郓州乃是源发重灾之地,梁山脚下那一片水泊荼毒千里,你是郓州本地人,又身居州司士参军一职,郓州这一万士卒我便交予你,郓州无数父老乡亲的性命我也交予你了。”王进森毅然道:“大人,下官身居此职,责无旁贷,纵使肝脑涂地,也誓将水患平息。”

李谷微笑点头。忽地郓州刺史赖文昌起身拱手道:“大人,下官有事禀奏。”李谷道:“你但说无妨。”赖文昌叹口气,道:“大人适才也见了,眼下大水漫山,州内屋舍、良田淹没无数,辖内百姓都没了收成,往年的粮食也被怒水冲走,郓州各地都是饥民。下官此前已是几番开仓济民,但公库中粮食也所存不多,长此以往,只怕、只怕入不敷出了。”

李谷道:“我知道你的苦衷,粮食难继,受灾的河中各州府皆是如此,圣上也深晓此事,你不必担心,圣上已派西南行营都监向训向将军押送辎重衣帛赶来,过几日便会到了。”

李谷说罢顿了顿,又抚案轻叹道:“今年圣上御驾亲征,虽是旗开得胜,驱除了汉辽贼子,但粮草辎重消耗甚巨,如今各地公库已是所剩无几,但圣上爱民如子,纵使老臣几番劝说,仍执意从皇家开销之中抽出五成,作为赈灾之用,更免去河中各州五年的赋税,以让百姓休养生息。”

众官闻得此话,皆不禁动容。钱通泰和叶秋吟不禁油然生敬,心道:“柴荣此人当真是天下少有的英主,大周有此明君,何愁天下不稳。”

赖文昌感激涕零,说道:“圣上真是英明圣哲,仁爱宽厚,如此我河中百姓必不至受饥寒交迫之苦。”

李谷摇头道:“此番赈灾之款并不多,充其量也仅能稍解燃眉之急,不过圣上如此已是仁至义尽,我等身为臣子,当为圣上分忧,绝不能再向朝中要饷筹钱,赖刺史,此事我自有定夺,你不必担忧,做好你本分之事即可。”赖文昌领命坐下。

诸事商议一定,李谷忽觉头昏目眩,知是心力交瘁,但仍是放心不下,又自揣度了良久,方让众官散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绝歌最新章节 | 绝歌全文阅读 | 绝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