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歌 烽火卷 第二十三章 崇圣

作者 : 紫残

天痕依言盘坐调息,不料运气半晌,丹田气海之内竟提不起半点真气来,不由色变,随即又默记那日龙青阳所授“上善若水”的口诀,但过得良久,任督二脉仍旧如前,毫无动静。

天痕惊出一身冷汗,血色全无,心道:“糟啦!我的内功定是让那蒙蛮子废了!”不了和尚见天痕神色大变,不由心焦,说道:“你怎么啦?”天痕苦笑一声,当下将体内种种,托盘说了出来。

“不对,”不了和尚皱眉道,“你适才那一掌内力充沛,岂是内功全无之人能发?!”天痕摇头道:“我也不知晓。”不了和尚一叹道:“可惜我双臂已折,不然和尚可以帮你瞧瞧。”

天痕此番死里逃生,实纯属侥幸,适才初闻内力全失,固然难过,但此刻一想,能够保命已是不错,随即释然而笑,说道:“不忙这一时,待大师伤好之后,再替天痕看过。”

“不成啦!”不了和尚摇头一叹,忽地咳嗽连连,嘴角间血如线落,惨然一笑,“蒙蛮子这‘巴乌十八打’着实厉害,和尚适才已被他震伤了心脉,活不了多久了,唉,此地已离开封府不远,师兄重任,不了却未能达成,又如何有脸去面见崇圣各位祖师?”

天痕大惊失色,连忙替他诊脉,果不出他所料,他五脏六腑已受重创,侥是他内功深厚,否则早已命丧黄泉,一时难过至极,热泪盈眶。

不了和尚咳嗽两声,面色颓委,勉力一笑,摆摆手,喘息道:“你去瞧瞧你、你那朋友可否无恙,再、再到和尚这里来。”天痕含泪嗯的一声,便过去扶起箭天,察看他的伤势,幸得唯有肩胛处骨断筋逆,肺脉微有创伤,其余均无大碍,只是经不住蒙破飞的无俦掌力,被震晕过去,人不过多久,便会醒来。

天痕心里稍安,将他安放在草地之上,随即回来,不了询问箭天伤势,得知无碍,方缓缓颔首,天痕诚挚说道:“大师,你不远千里来到中原,必有大事,天痕虽年幼无知,但也愿尽绵薄之力,达成大师遗愿。”

不了和尚微微一笑,点头道:“好孩子!不过此事甚难,也不知你是否有此能耐,待和尚跟你说了前因后果,你再作决定不迟。”天痕颔首,心想:“这位大师心系天下,怜悯苍生,如今即将魂归极乐,无论是何难事,我是一定要替他完成的。”想罢忽地心里一酸,险些落下泪来。

不了和尚脸色苍白,缓缓说道:“此事还得先从和尚说起,和尚法号不了,乃是大理崇圣寺的和尚,我们‘不’字一辈现下还存得三人,一位是我师弟不行,他是达摩院的首座,另一位是我师兄,他法号不爨,乃是我寺主持,而和尚我管的是罗汉堂。”

“我们师兄弟三人自幼在寺里一起长大,壮年之时,曾游历南疆各地,为善除恶,在江湖上闯下一些名声,江湖一些朋友便唤我们‘崇圣三尊’,唉,实在抬举得多了,尔后我大理太祖皇帝建国之时,主持师兄曾立下不小功劳,太祖皇帝一高兴,便将崇圣寺封为皇家寺院,自此之后,寺内来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就在月前,寺里忽然接到一纸挂单,说一位吐蕃高僧不日将莅临本寺,我师兄弟三人都吃惊不小,这吐蕃虽是地处极寒之地的番外小国,更于五十多年前四分五裂,内部争斗不休,但其王朝延续两百余年,实不可小觑,更何况大理与吐蕃历年交好,此关乎两国情谊,绝不能怠慢疏礼,当下通知本寺上下僧人,四下修葺一新,迎接贵客。”

“未过几日,果然有一位红衣中年僧人带着几名弟子前来挂单,主持师兄亲自至山门迎接,主持师兄见那红衣僧年纪虽轻,但见识卓越,谈吐不凡,却是得道高僧,主持师兄大喜,翌日便邀他开坛说法,这红衣僧也不含糊,大谈藏传佛法,实让本寺僧人大开眼界。”

天痕一听“红衣僧”三字,心里顿时一紧,只听不了和尚又叹道:“主持师兄只当遇上贵人,是故盛情挽留,红衣僧也不推辞,前几日也倒安分,不料过得几日,此人便在不经意间提起大理当今局势,我等皆不知此人居心叵测,只道他有心系天下之怀,待我那师弟提到乌蛮六诏之时,他脸色微变,问我那师弟乌蛮各部现今何处,我师弟便如实相告。”

“待过得几日,此人便时常外出,我们也未在意,不料有一夜,和尚外出做法事回来,忽见得他带着两名弟子出寺,其时已是深夜,和尚见他行迹匆匆,颇为可疑,不觉便暗自跟了上去。”

“随他走了约莫二十余里地,便来到一处农舍院外,屋内灯火明亮,人影绰绰,便听他笑道:‘罪过罪过!小僧来迟,让鬼王久候了!’和尚闻言一震,当即行近窥探,便见屋里竟有二十几名乌蛮子肃然候立,一名乌衣男子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管紫檀巴乌,正是那蒙舍诏鬼王蒙破飞!”

“当时和尚大吃一惊,实想不到这红衣僧相貌堂堂,竟是一名勾结乌蛮贼子的恶僧,心里又惊又怒,恨不得立时上前杀了此人,忽又听他说道甚‘唐皇之意’‘一统天下’之类的话,心里骤然一惊,心知其二人必有重大阴谋,是以强忍怒气,屏息聆听。”

“原来这红衣僧是一名亡国太子,立志复国,不知怎地竟效忠于大唐,大唐皇帝答应了他,只须大周覆灭,旋即借兵给他,让他统一吐蕃,去坐吐蕃的皇帝,此人此番南下,便是奉了大唐皇帝之命,前来联络乌蛮六诏,让乌蛮助其北伐大周,待大唐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必然助乌蛮六诏颠覆大理,复兴南诏。”

“唉,大唐与大理素来井河不犯,当年河阳候东去结盟未果,其后两国关系一直不好,年余前大唐曾遣使南来,欲与我大理结盟,届时一同出兵伐周,我皇念及自建国来,百姓休养生息,方显太平,不宜兴师动众,再而大周国力强盛,两国交往甚好,实犯不着得罪他,更何况我大理乃边陲小国,纵使灭了大周,亦得不到半分好处,又何必劳民伤财,故而我皇便婉言谢绝了,唉,岂料这大唐皇帝心似蛇蝎,与大理结盟不成,竟尔去勾结乌蛮这群亡命之徒!”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绝歌最新章节 | 绝歌全文阅读 | 绝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