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雪爱在草原 第二百一十六章、蒙古除夕

作者 : 未知

大雪早已停止,可冷气还是刺骨,本想如老者所说把雪白带到自己小时所呆的一个隐秘的草原,这个地方仅有一户人家,那就是自己的师傅,师傅是个习武之人,是个武士的后裔,可面对这么冷的天,草原毕竟风大,雪白这身子骨,恐怕承受不了。

米格决定还是先接起雪白回自己的呼伦贝尔的厅室内。

雅倩,宇哥本不想回,想到又要过年了,再加上米格声称自己能照顾好雪白,人多可能对雪白的回复不太利,自己单独与雪白相处,多与她进行交流,讲讲自己的故事,讲讲他们的故事,说不定,雪白会睁开双眼。

雅倩含着泪走了,宇哥红着眼挥手道别。

雅倩到北京直接去了雪白家,撒了谎,说雪白有要事缠身,不能回家过年。不回家,本已习惯,但想起是雪白自己曾说过要在家好好陪爸爸妈妈,爸妈笑起有点勉强,但非常支持女儿的决定。

雅倩不能自已地抱着雪白爸妈说自己以后就是叔叔阿姨的女儿了,以后就以爸妈相称,问叔叔阿姨,愿不愿意?

雪白爸妈齐握着雅倩的手,笑着说:“孩子,当然可以,我们求之不得呢?能多一个女儿是我们俩老的福气呢!”

“爸、妈”雅倩含着泪叫了起来。

“诶。”两老异口同声地应着。

然后,又抱在一起。

妈妈拍着女儿的手,“孩子,以后就住在这里吧。”

雅倩没有拒绝,又哭又笑地点了一下头。

妈妈叫林嫂把雅倩的行李帮到了雪白的隔壁。

雅倩回访整理自己的衣物,走过雪白的房间,不由自主地走进雪白的房里,对着雪白的照片在心里不停地说着:“雪白,你快点回来吧,爸妈都想你呢。”

再看雪白的照片时,发现雪白的金童玉女照,这张照曾引起过米格的误会,也是他们间的定情照吧,要是給雪白瞧瞧,一定可以增强雪白的记忆。

对此,雅倩把它拿到了自己的房里,等着过完年,回草原,交给米格。

除夕夜,家人在吃着团圆饭,高高兴兴,说说笑笑,雅倩吃着爸妈夹的鸡腿,心想,雪白来了,这个价会更喜庆,爸妈的笑容将会更多。

…………………………

宇哥同爷爷吃着年夜饭。爷爷也加了个鸡腿给宇哥吃,宇哥又夹回了爷爷的碗里,笑着说:“爷爷,我已经长大了,现在应该是我照顾你了,你为了夹了几十年的鸡腿了,现在也吃一会我为您夹的吧。”

爷爷高兴着,但又故意生着点气,“你知道爷爷老了,就应该回家来,为爷爷分担点事物,为公司承担些责任,不要东游西晃了,娶个媳妇,安个家,好好工作生活,早点让爷爷抱曾孙,好吗?”

“爷爷,好好好。”宇哥吃着,应和着。

“答应的事,一定要办到,明年一定要实现。”

宇哥尴尬着,但此时若说不,可能吃饭也不得安宁,只好说“好!”

爷爷听后,高兴地吃着孙子为自己家的鸡腿。

……………………………………

蒙古的除夕也是热闹非凡的。伴着阵阵迎春的鞭炮,米格带着雪白小心翼翼地来到呼伦贝尔市新右旗蒙古大营,她知道雪白吉祥来到这些地方,观看蒙古草原人们过除夕的情景,米格把雪白裹得严严实实,只留鼻孔和眼睛在外面,他带了轮椅,把雪白从车里抱出来放在轮椅上,推着与大营这里的牧民共渡一个巴尔虎的除夕夜。与所有的巴尔虎牧民一样,蒙古大营的牧民们在除夕夜一要祭炉火,二要祭祖先,三要吃白粥,与所有巴尔虎牧民不一样的是,蒙古大营的除夕夜不是一家一户而是50家牧民一起过。这股热闹,雪白虽不能看到,但一定可以感受得到,米格坚信。

这个年,本以为会在北京同爸妈们度过,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雪白,米格跟爸妈撒了点谎,说自己公司有事,离不开身,爸妈非常理解同小敏过着北京的年,爸妈在小敏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好吃好穿地绝不会吝啬于小敏,小敏的嘴也是甜得似蜂蜜,“伯伯,伯母。”叫个不停。

以前没去北京,总会往爷爷那儿走走,送点小礼品,现在,这些都只能搁置一边,

一个电话都解决了,有些事就叫米杰去办了,幸好有米杰,要不,米格,真的要负多少人。

米格在内心感谢着自己的堂弟米杰。

新右旗的蒙古大营,是这个旗集中扶贫的一个创举。

当旗领导讲,“为保护草原生态、节约扶贫成本,2005年,旗委,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城镇安家、集中扶贫”的模式,把散居在草原深处的贫困牧民集中到划定的区域内生活,并保留了牧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种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在已收到成效。如今,扶贫蒙古大营已成为一处集扶贫济困、旅游观光、餐饮住宿接待、手工艺品生产销售、贫困牧民再就业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极富民族特色的牧民小区。”时,米格用手机录制了下来,他打算把这些信息存入电脑,到时交给雪白,他知道雪白对草原的一切信息都感兴趣,他有时发现她总会时不时的记一些记录,好像打算写一本有关草原的书似的。这可是难得的素材,雪白在听的时候,一定心里在微微波动,米格庆幸自己不枉此行。

天色完全黑下来,居住在蒙古大营的牧民走出各自的毡房,相互问候着,齐聚只有高贵客人来了才启用的多功能毡房。布置一新的毡房,身着节日盛装的牧民,燃旺的炉火,使得这个多功能毡房喜庆,祥和,温暖如春。

大家看到米格带着雪白,都热情地唱着草原之歌,欢迎着,用蒙古话说着祝福的话语,米格双手拱着,感谢大家的好意。

按照巴尔虎蒙古族的习俗,人们要按长幼辈分就坐。牧民斯德布说:“坐次问题,一点都不能含糊。但这次,可以改一下,米格和雪白坐尊位。”

米格坚决不肯,牧民们都推着他们向前坐,无奈,米格只能硬上弓了。

人们在摆满女乃制品,花盘的大桌前落座,毡房正中的大火炉被再次燃旺,除夕夜最重要的一道菜――手把肉,在炉火上沸腾。与平时不一样的是,这道手把肉必须有羊胸口和羊头,头在上,胸口在下。它预意着万事俱备,祈求吉祥如意。手把肉出锅时,祭炉火仪式开始了,人们把好吃的投入火炉中,祈祷一年之中风调雨顺,生活富足美满。仪式结束后,年夜饭正式开始,晚辈要给长辈敬酒,聆听长辈的教诲,接受美好的祝愿。

米各向长辈们敬了几杯酒,也带雪白敬了几杯。

酒过三巡,歌声响起,人们开始随歌起舞,一个具有巴尔虎蒙古族特色的“春晚”由此拉开帷幕。据一位长者说,活动一直要持续到开亮。

伴着毡房内的歌声,四位牧民代表走出毡房,在银色的雪地里竖起木杆,在木杆上系上蓝色哈达,四位牧民跪拜祖先,求得祖先保偌他的后人生活幸福,平安吉祥,保佑巴尔虎草原水草丰美,永续利用。

米格推着雪白的轮椅在一群众慢慢地转悠着,欢快地舞蹈着,有些牧民有视频,把这感人的一幕幕都拍进了摄像头里。

祭祖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一起动手包饺子,米格做了几个饺子,在雪白的脸上涂了一下,笑喜着,讲述着,牧民看到米格不停地自言自语,有的感动得,热泪盈眶。

饺子是年夜饭的主食,与汉族的饺子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这饺子是和面条一起煮,并且是煮在羊肉汤中。除此之外,白粥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压轴食品。蒙古族把白色视为万物之母,平时的女乃制品为白色,把春节称为白节,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叫白月。白粥的做法是把牛女乃烧开后把五俗杂粮食放入牛女乃中一起煮,然后再放入各种果莆。

米格自己吃着,叶王雪白的嘴里送了送,沾了点盐水,大家叫吃的时候,都把雪白当成在场的正常人,叫着雪白小姐,吃面,吃饺子,吃果脯,吃白粥,等等。

米格也会向雪白说,“吃吧,你向往的蒙古餐。好好吃一顿。”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蒙古大营的年味正浓,牧民们喝着象征和谐团圆的白粥,讲述着过往的故事,描绘着新的一年美好的图画。

天很晚了,有些小孩会回房睡了,米格为了雪白的身体,也送雪白进了一间房,把雪白放在床上,看着雪白,握着她的手,吟着一首诗歌:

一年奔波,尘缘遇了谁

一句珍重,天涯别了谁

一点灵犀,凭栏忆了谁

一种相思,闲愁予了谁

一江明月,豪情酬了谁

一场冬雪,烟波忘了谁

一壶浊酒,相逢醉了谁

一世浮生,轻狂撩了谁

吟完,米格又加了句:“花开灿烂时,等你在这里。”

外面的人,听着这感人的诗句,哀叹了声。

米格闻声,问了句“谁?谁在外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米雪爱在草原最新章节 | 米雪爱在草原全文阅读 | 米雪爱在草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