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雪爱在草原 第二百零一章、祭祀敖包

作者 : 未知

雪白随卓玛来到了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景区,本以为是一片白色,毫无生机,其实并不然,这里的人好像都不感觉得到冷,人很多很多,在雪地上沙沙地行走,活动很多,闲着的人很少,每人都在进行着自己的活儿,脸上的笑容没有被冰雪融化,逗笑得像花儿一样,雪白拿出了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把这些迷人的画面拍了下来。

每次拍摄完,雪白都会在保存里翻翻自己拍着的美景,向自我欣赏一番,顺便也看看自己的技术有没有提高,翻着翻着,她的手突然间停了下来,笑了一下,卓玛间雪白停留的手以及微笑的脸儿,跑了过来,“拍得还可以吧?”

雪白急忙收起相机,笑着说:“还可以,走,我们去参加民族礼仪迎宾,我以前只听过,从没感受过,感受第一次去。”

“走。”卓玛爽快地说。

呼伦贝尔是造化神奇编制的一方净土,是幻想中的天上人间,是现代人不经意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计觅回的理想家园.该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第一名。

说她辽阔宽广,因为她望不到边际,能装下全中国的牛羊;说她美丽柔情,因为她有许多传说,而每一个传说都能让人百听不厌;呼伦贝尔是一个充满云水柔情的名字.

呼伦贝尔,是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地方.她以辽阔、宽广、美丽、动人而令人向往.来到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你会感到果然如歌词中所描绘的那样: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迎宾的小姐个个出水芙蓉,青春,亮丽,穿着蒙古装,她们见到卓玛和雪白都行了个蒙古礼,为他们戴上了哈达,然后嘴里念念有词,卓玛解释着:“她们在向我们问好,叫我们自己观看,当自己的地方一样。”

雪白笑笑,她其实听懂了,对于卓玛的解释也没有排斥。

卓玛未能给雪白当上导游,好像特别欣喜,很少看她这么有成就感,为此,雪白把自己的知晓的信息隐藏了很多。

接着来“祭祀"敖包",卓玛说:“敖包”一词,你从哪里听说过?”

“你在考我?”雪白笑着。

“嗯,说说吧。”卓玛认真地问。

“我应该是从以后首歌里,《敖包相会》吧,这首优美动听的著名民歌,好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哦,那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卓玛开口。

雪白摇摇头。

是自己表现的机会了,卓玛是个绝不容机会流失的人儿,她说:“‘敖包’,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堆子’,还有‘脑包’、‘鄂博’两种变体叫法。”

这样的知识,雪白还是第一次听说,很认真地听着,还从包里拿出了笔小心地记录着。

雪白想起自己看过的信息,接着说:“据史书记载,在成吉思汗时代,每逢大事或征战时,成吉思汗必定要亲自到神山之下,摘帽挂带,虔诚祈祷,以求苍天保佑。”

卓玛说:“是的,在古代游牧于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就以石块堆成敖包来作为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用它来辨别方向、区分游牧场地。久而久之,蒙古人就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

雪白差了一句:“蒙古人至今还保留着祭敖包的古老习俗。就是因为这样?”

“嗯,敖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了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蒙古族所祭祀的敖包,名称生动有趣,形状多种多样,星罗棋布。

而且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有多少敖包,就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其中距巴林右旗大板镇附近的达尔罕敖包,就有这样的传说:有个叫琥尔巴彦的富人常在这里以活人作牺牲品来祭敖包,因此当地群众非常气愤,有一次就趁他来祭敖包时,在那敖包旁挖了一个陷阱,人们就群起捧土活埋了他。为纪念这一喜事,人们当时就给此敖包起名为“达尔罕敖包”。“

雪白在快速地记着,惊奇着,高兴着,没想到在不经意间就得到了这些信息,真好。雪白暗自称赞。

她静静听着:又如位于阿盟额吉纳旗的宝如特格克苏木小山顶上的花敖包,虽叫“花”敖包,却其周围不见繁茂似锦的花草。这是因为花敖包的“花”不是花草的花,而是天花病的花。“”

“天花病,我在电视里看过。”雪白喊出来。

卓玛停下,看着雪白,雪白像插嘴的孩子被老师盯着似的,马上捂住了嘴,顿了顿说,“你接着,接着。”

“传说有一位喇嘛云游到了此地时,正遇上了在该地天花流行,不幸染上了此疾。此喇嘛医术高湛、医德高尚,他不仅治愈了自己的病,而且将治天花的医术传授了当地的喇嘛们,让他们学会之后为当地百姓治病。从此,这一带出了不少名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达喇嘛,就垒了这个敖包,“花敖包”一名也应运而生。”

有名导游刚好路过也正讲着下文:除了为祭奠或纪念神灵和先人之外,镇邪也是垒建敖包的原因之一,《甘珠尔敖包的传说》就是个例子。相传有一年在乌珠穆沁地区,灾害不断,邪气冲天。有一天,科尔沁诺颜来到了乌珠穆沁,他就走到了一个无名敖包前说:“不是说这一带邪气逼人吗?它能把我怎样!”说完他就策马往回飞奔。可是没走多远一声炸雷响起,向他三次袭击险些断命。不久诺颜被雷击的可怕的遭遇传遍了乌珠穆沁及邻近地区,听之震惊的当地人们就请来了几位喇嘛,对敖包念了几次《甘珠尔经》之后,这一带就没有了邪气,人畜常平安。该敖包,也由此得名于“甘珠尔敖包”。“

雪白边走边听,卓玛白了身边的导游一眼,雪白知道卓玛为有人抢去了自己表现的机会而不满。

导游还真多,卓玛等那个导游离去,正开口讲下文,谁知另一个又在大声说着:“内蒙古草原上的敖包,从内容上可分为:与英雄人物有关的敖包;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敖包;与蒙古族圣物崇拜有关的敖包(苏勒德敖包);旗王爷敖包(也叫诺颜敖包);召庙敖包(与佛教有关);部落或阿塔天神敖包(与萨满教有关);家族敖包;家庭敖包;旅游景区的新敖包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草原文化旅游业迅猛崛起,为了突出民族特色,各地景区新建了极为豪华,而且样式新颖的多种敖包,吸引着四方来客,创造着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

等这些导游离开,雪白等待着桌玛的下文,可是卓玛眨着眼睛,没有继续下的想法,而是开口说着:“好了,好了,敖包的信息很多,到晚上,你去查查电脑,说这么多,也不觉得口干,真是的。”

卓玛还在瞪着那些导游。

雪白则笑着。

“敖包,是北方草原的一种标志,是草原人美梦成真的一种标志。待会我们参加祭祀,一定要虔诚地绕它转三圈,它会给我们带来吉祥安康的!”

“吉祥安康是人类永恒而共同的愿望与追求!”雪白也说上了。

“对,对,你呀,脑子里就是会想到人类。”

雪白对于卓玛的夸奖,傻笑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米雪爱在草原最新章节 | 米雪爱在草原全文阅读 | 米雪爱在草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