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明 正文 第二十五章 保卫大凌河(四)

作者 : 圆明园主

一番调查下来,没有太多的成果,只知道是外侧营地先受到了炮轰。然而,一个巨大的疑问化为一团阴蔼,笼罩在大家的心头。到底,是谁,从哪里发射的炮弹?

从其他方向显然不可能,除非明军能插上翅膀飞过来。另外,虽然附近河道不少,但要说是大船载着大炮能模黑夜行而来,这绝无可能。如果是小船载人靠近,再用炮轰击,那么什么炮能打这么远又那么轻便?因为在遇袭营帐的附近,怎么也查不出有沉重的炮车碾过的痕迹。

皇太极也想不出答案,只能好言宽慰并没犯下大错,但倒了大霉的吴讷格。然后,传令各处大营晚上加强警戒,在外侧也增强哨探和巡逻,特别是海上和河道的巡查。

经过了这个夜晚,后金军的士气都低落了两分,有人偷偷地传说,准是冤死的毛文龙死后成神,领着雷公电母发的神雷。

后金的围城行动继续进行,围城打援的战略意图也终于得到了实现。

原本在农历八月十六这一天,围城还不到半个月的时候,就有两千松山守军前来增援。但由于众寡悬殊,很轻松就被金兵打败了。

这回,早在遭遇围城之前,祖大寿就派人前来知会了,除了索要一些粮草军械,特别关照:这一次后金来势汹汹,足有近五万兵力。如果大凌河城被围,不用来援,只要守好松山即可。祖大寿还事先写了一份感谢松山方面出动兵马,打破后金重围,送来粮草军械的公文。有了这么一个过硬的功劳在手,松山方面自然不会再硬拿鸡蛋去磕石头了。

农历九月十六日,明朝总兵吴襄、宋伟率领六千锦州兵马前来救援,贝勒阿济格率领本部兵马迎战。这一次,明军以众击寡,阿济格等人节节后退。明军一股作气,把后金军逼退到了小凌河边。

皇太极听说锦州援兵到来,阿济格兵力单薄支持不住。于是,皇太极亲自带领自己的亲兵两百人,贝勒多铎部属的护军二百人、营兵一千五百人,佟养性率领的炮兵营等人马,还有抽调满族八旗护军而成的一千两百余人,浩浩荡荡前来增援。

看到阿济格所部形势不妙,皇太极亲自率领着自己的亲兵发起进攻。后金大军也紧随着发起了攻击。

人数不相上下的两军交锋,自然是明军落入了下风。

好在,祖大寿事先已经让他麾下的两千关宁铁骑来到锦州城,作为这次救援行动的预备队。于是,这个时候两千骑兵从后边快马杀到,掩护着大军撤退,总算是打了一个平手。后金方面的战报是:“敌兵望风远遁,斩副将一员,生擒把总一员,于是收军”。大明朝方面则是:“退敌百里至小凌河岸,缴获无数;虏首率大军两万来援,于是回城”。

为了进一步消耗大凌河城中的力量,皇太极估计祖大寿盼望援军心切,于是又搞了一次假增援。

农历九月十九日,后金兵们穿上明军将士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帜,声势浩大地杀向了后金大营。

原来的历史上,祖大寿上了皇太极的毒计,看到援兵到来,就率兵冲杀出来,打算里应外合,来突出重围。结果,眼看要与援军汇合时,援军突然变成了后金兵,一起向着祖大寿杀来。结果,祖大寿陷入后金兵马的重重包围,靠着部下们的拼命厮杀,才狼狈地逃回城中。从此,一方面因为害怕中计,另一方面由于缺粮,将士饿得没有力气冲杀,祖大寿再也没有出过城。

现在,靠着黄复华的指点,祖大寿事先已把夜袭战中用到的现代带响烟花作为信物,送到了锦州城里。如今看到这个假增援,就来了个将计就计,出城对着后金军一顿猛打,还没等假援军翻脸,就前队变后队,施施然返回了城里。

1631年10月17日,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这一天,是应该被载入史册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中华民族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

太阳才刚刚从地平线后透出一缕亮光,大凌河城的城墙之上,四面八方都升起了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于是,孔明就算准风向,利用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飘出城外。后来果然月兑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公元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战役中使用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

孔明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有2米多。它和热气球的原理一样,利用加热的空气密度低于气球外的空气密度而产生浮力飞行。孔明灯本身就可能引起火灾。据报载,2007年10月4日晚9时许,浙江金华市双溪西路某宿舍二楼,阳台雨篷上突然掉下来一盏燃烧着的孔明灯,幸好居民及时灭火,仅仅烧坏了雨篷。同月,一盏孔明灯被刮进了永康市望春小区一户人家的阳台,把晒着的衣服点燃……

在西方世界,直到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才从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这个现象中得到启发,用纸袋聚集热气做热气球试验。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有三十三点五米的气球升空而起,这个气球用糊纸的布制成,布的接缝用扣子扣住。兄弟俩用木材和稻草在气球下面点火,气球慢慢升了起来,飞行了1.5英里。这个热气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公鸡、一只鸭子还有一只山羊。同一年的11月21日下午,蒙戈菲尔兄弟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飞行。热气球飞行了二十五分钟,在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

在首批普通的孔明灯升空做了一番试验,知道了风向和风速后。没过片刻,第二批五十个特制大号孔明灯在合适的城墙上也逐渐升空。

和平时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放在孔明灯里作为祈福之用不同,这次的孔明灯就是一个个燃烧弹和炸弹。

孔明灯里的蜡烛都只有短短的那么一截。蜡烛下面接的是采取了必要防护下的易燃易爆物品,保证只有在孔明灯燃料烧尽,落地时才会爆燃。

反正大凌河城被后金军重重包围,只要孔明灯飘出城内,落地的不是空地就是敌人的营地。在这秋高物燥的季节,实在是放火搞破坏的上佳时间。

这些特制孔明灯也不负众望,有近三分之二的灯落到了营地里。虽然多数只是落到空地上,但也有五个孔明灯建立了战功。

两个孔明灯落在了马棚附近,一个点燃了马棚的茅草屋顶,一个点燃了草料。两个马棚都熊熊燃烧起来,战马受惊,四处乱窜,营地一片混乱,后金兵多有遭受惊马践踏的。

还有两个,一个正好落在一顶牛皮大帐上,一个就象瞄准好的一样,把营门口的大旗给烧着了。

最后一个更是有如神助,命中了一个小型火药军械库,引发了更大的爆炸。总算后金对于作战常识比较了解,周围并没有驻军,人员的伤亡倒不严重。

“神火飞鸦,明军的新式神火飞鸦!”有些以为自己很有见识的后金兵和投靠后金的汉军旗军士都在乱喊乱叫。

“神火飞鸦”外型如乌鸦,是记载于明代史书上的一种军用火箭。“神火飞鸦”用细竹或芦苇编成,内部填充火药,鸦身两侧各装两支“起火”,“起火”的药筒底部和鸦身内的火药用药线相连。作战时,“起火”的推力可以将飞鸦射至100丈开外,飞鸦落地时内部装载的火药会被点燃爆炸。

明代史书还记载了一种原始的火箭弹——震天雷炮,可依靠自身装药燃烧推进。还有,叫做“火龙出水”的武器,专门用于水战。龙形竹筒内装火箭,外装“起火”。“起火”将龙身射到空中,又点燃龙身内的火箭,于是火箭再次射出。这已经相当于是一种两级火箭了。

然而,后金军的噩梦才是开始。

祖英,何云两个人分别是祖大寿和何可纲两人以前的亲卫。两人一贯作战勇猛,多次负伤。如今两个人年事渐高,都退下来在各家府中任了一个闲职。这次特别的战斗将有去无回,不过两位老军伍毅然主动请缨,只是把一家老小托付给了两位大人。

祖大寿和何可纲以及副将张存仁等城内的最高将领们都来为两位壮士饯行。黄复华派入城中的人员也一并前来送行。

喝完一碗壮行酒,两位无畏的勇士把空碗狠很地摔碎在地上,齐声说:“将军,我等上路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携明最新章节 | 携明全文阅读 | 携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