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明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海盗总动员

作者 : 圆明园主

1632年4月16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舟车劳顿,蒲县典吏潘时键,还有一个排兵力的黄家护卫队员们,携带着十多车的钱财,粮食和军火等物,终于赶到了目的地。他们选了一个傍晚时分,不引人注意地分批进入了蒲县县城。

这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麓,县境好似海棠叶状。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环山,其中五鹿山枕其北,石头山列其南,姑射山环其东。境内七垣展布,八河纵横,沟壑交错,还有昕水河贯串其中,是临汾通往西山几县的门户。南北凭百里之隘,东西辟一线之天,向有“诚河东之咽喉,亦西秦之门户”之称。蒲县距离延安市不远,也就一百多公里。就是闯王李自成的家乡米脂,离这蒲县也不过三四日的行程。

蒲县境内各种矿产资源丰富,现代已探明的有原煤、铁矿石、铝矾土、油母页岩、石膏、耐火粘土、白云岩、石英、天然气、矿泉水等二十余种,其中以煤为最。这些资源中间,最为黄复华看重的就是原煤和铝矾土。煤是将来蒸汽机动力的源泉,而铝矾土将来可以用来制铝。而且,现代蒲县也丰产玉米、小麦和土豆,正是黄复华推广玉米和土豆种植的好地方。

这蒲县如今没有正堂县令在任,只有正八品县丞,五十多岁的吴浩一人,苦苦支撑着大局。这吴县丞对于带来不少人手武器,家财丰厚的典吏潘时键,自然是欢喜万分,信任有加。潘时键等人安顿下来以后,就开始以工代赈,首先招募上千人手立刻着手修复蒲县遭到过破坏的城墙等要害地方。然后,又从这些人中间挑选勤劳肯干的精壮,编练了五百人的乡勇部队。

为了保险稳妥起见,潘时键等又提供了玉米和土豆等良种,先由小范围开始,试种并逐渐推广种植这些丰产作物。

按照黄复华的吩咐,潘时键等又在相传始建于唐朝,元、明均有复修重建,位于县城东柏山上的蒲县古迹柏山东岳庙,那二百八十余座建筑物中选了一个僻静广阔之处,作为崇明会所,其中的一间密室将是黄复华利用便携时光机,传递指示和各种物资的场所。

1632年5月18日,一大清早,崇明岛东南的大港口,就已是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四乡八邻凡是知道了这个消息的人都一大早就赶了过来。路远的,甚至外地的,更是早上一两天就赶到了崇明岛。如此一来,硬是把个原来普通的日子整成了一个大节日,顺便许多小商小贩也来摆摊赚些银两,怕是这几天崇明岛的人口都多了上千号人。

人人都在翘首以盼,准备看着黄老爷新造的铁船是怎么能浮在水面上,通过这港口。

其实,将要出现的并不是真正的钢铁军舰,不过是铁甲船而已。铁甲船,就是木质或者混和材料的舰船在外层包上厚厚的铁甲,用来抵御攻击。我国很早就懂得在船头等木船的一些要害部分包上铜铁等金属材料,以加强防御。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铁甲舰是宋代的秦世辅于1203年建造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那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在船舷包裹上了铁甲。后来,抗倭时期的朝鲜龟船,也是一种铁甲船。

忽然,港口左侧有人先欢呼起来:“来了,来了,铁船来了。”

人群立刻纷乱起来,跳跃的,尖叫的,什么动作的都有。好在地方宽阔,加上右侧的人们视野中也马上出现了铁船,整个港口的秩序才安稳下来。

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铁船,是一艘两头尖尖的四百料战船,船头和船尾都有较高的平台,中间部分的船舷反而较低。这铁船水线上方2寸起的部分都用铁甲包覆着。铁甲的下方,哪怕是岸上众人都看不到的船底,都是用海军黄铜包着。船头和船尾,各安了一门钢炮,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特有的金属寒光。至于动力部分,还是和其它的风帆船一般无二,只是桅杆上也围有一层薄薄的铁皮。

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明朝自嘉靖时就开始用黄铜大量铸钱,《明会典》载:“嘉靖中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斤”。三元以上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或复杂黄铜。其中,在黄铜中添加锡元素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因此被称海军黄铜,这正是眼前这艘铁甲船入水部分的金属材料。

铁甲船以并不快的速度,稳稳地驶过港口,在不远处兜了一个圈,又往回开了一趟,再次经过港口的海面,也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阵阵欢呼。

这欢呼声飘上了晴空,似乎是受着某一种特殊的磁力,向着远方的海洋飘去。

这一晚,广东这边离大陆足有百里之遥的一个海岛上,一个足够容纳上百人的天然山洞里,也是欢声不断。

诺大的山洞里,插在山壁等处的一个个火把使得洞内宛如白昼,淡淡的松明香味,更是令人心怀大开。

洞中心的主位上,披着一张罕见的黑虎皮,上头端坐的正是年过五十的袁八老。老而弥坚的袁八老正和自己的一众部下头领们开怀畅饮。大块的肉,大碗的酒,数十年的兄弟情谊,大家伙那是一个高兴。

袁八老,那是赫赫有名的老牌海寇了。万历四十七年,即1619年的五月,时年才三十多岁的袁八老就率领手下党羽三千余人,掳掠潮州一带,杀死守吏,然后逃往广东。当时,大明朝的福建水师已经衰落,战船很少,无法追捕。曾经多次击溃倭寇,打过鞑靼,援过朝鲜,三次保卫台湾的一代名将沈有容也只好对袁八老进行招抚。袁八老“幸听命”,但有人却在此时散布官军要来围剿的流言,害得沈有容只好冒险“躬架小舟,抵其船而受降”,招抚才得以顺利进行。

从那之后,袁八老和部下们那是亦兵亦匪,纵横南中国海的广阔疆域,日子过得好不逍遥自在。

然而,崇祯皇帝即位后,于崇祯元年的七月再次招抚郑芝龙,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老爸。这一回,原本和袁八老,刘香等人是一丘之貉,彼此以兄弟相称的郑芝龙竟然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九月间向福建巡抚熊文灿投诚,归顺了大明朝廷。郑芝龙被大明朝廷封为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于是,他离开了多年经营的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

没过多久,拥有部众三万余人,大小船只千余艘的郑芝龙就向昔日的老兄弟们下手了。袁八老自然也接到了这最后通牒,要么归顺他郑芝龙,要么就等着被派兵剿灭。

说起来,袁八老当上海盗,随舟船征服波涛之间的时候,生于1604年的郑芝龙,真的不过是一个穿着,眼泪鼻屎一把抓的无知小儿。如今,要自己舍弃这多年的基业,在后辈跟前朝夕听命,英雄了大半辈子的袁八老哪里会愿意。

看着一干忠心的手下们热热闹闹地交谈劝酒,已有一分酣意。袁八老高兴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慢步走到大厅中间,高声喝了一声:

“众位兄弟,大家先静一静,我有话讲。”

嘈杂的人声逐渐消失,大家都静下来,眼光看向了走到山洞中央的袁八老。

“诸位兄弟,大家可能也知道了。郑芝龙这个王八蛋已经给咱们下了最后通牒了。要么降,要么战,不知道大家的意思如何?”

这满山洞的人都叫嚷起来,虽然乱纷纷的,但是意见就一个,跟他郑芝龙好好比划比划,大不了是个死。但要降他郑芝龙,那是郑芝龙在做白日大梦。

袁八老很是满意,等声音小了一些,就又说道:

“各位,降他郑芝龙那是绝无可能。不过,如今这小人势大,跟他力拼,也不划算。他郑芝龙能降这朝廷,我等也可以做下一番大事,让那朝廷知道我等的厉害,招安了我等。”

这一番话,听得大家都是连连点头称是。袁八老拍了拍手,就见后头转出来三个人,其中一个,正是那到过崇明岛的袁文千。

“兄弟们,这几位兄弟是我年头就派去各处沿海地区了解情形的。如今这福建地面已是郑芝龙那贼的天下,广东这边也不好下手。我已探明,浙江温州府一带,正是我等下手的好地方。然后,或守或降,尽可发挥。想我袁八老纵横天下五十载,不知各位兄弟还愿意跟随我做下一番大事业吗?”

一个有点喝高了的小头目立刻嚷了起来:“老大,你今年才五十多,得领着我们再干上十几二十年,才够纵横天下五十载呢!”

一大伙人都笑了,袁八老也笑着骂他:“就你这厮认真,会抓我的言语中的毛病。儿郎们,把我的命令传晓各位兄弟,大家伙好好准备着。暂时就咱们自己人备着,以免泄了风声。等到八月,我们再知会一声刘香老大等各路英雄好汉们。八月十日,我等正式发兵杀上浙江!”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携明最新章节 | 携明全文阅读 | 携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