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明 正文 第十九章 如家酒楼(二)

作者 : 圆明园主

沙漏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其制造原理与漏刻相同,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这种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为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会结冰,漏刻这时就不能用。

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沙池边的沙斗里,驱动了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而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两个木头人便会自己出来,击鼓报告时刻。中国古人的智慧,绝对超乎我们的想象!由于没有水压限制,沙漏比漏刻更为精确。

这边小二领着众人上得二楼,靠楼梯的一边是个只有楼下大堂近半面积的大厅,另一边有几个隔间,自然就是雅座包厢了。

顾元吩咐小二:“这里有远道而来的贵客,你们小心候着。对了,按照我昨天说的单子,给我们快些上菜。”

“方兄,今个中午我就擅专了。改日再酌,就听你的。”

进入兰花厅,众人落座,店家奉上了一壶香茗。一番寒喧之后,方以智开始打量四周,发现简朴的布置确实有着一些不凡之处。第一,窗户并未全部推开,但室内依然敞亮,木头窗格内镶嵌的似乎是透明的琉璃。第二,这兰花厅里,墙上挂的都是以兰花为主题的仿古名画,几可乱真。

顾元见方以智饶有兴趣地打量四周,就笑着介绍:“各位,这家酒楼东主的势力可不小。知道么,每天下午,都有人专门用船送来新奇蔬菜,河海鱼鲜。这随船的,竟然是崇明水军的军壮,而且随身武器竟是火枪。和这边窗子用的琉璃一般,大概都是从佛郎机等番国,由海上过来的。”

“我也听说了。边上的酒家看这里生意兴隆,有些着实眼红,就有人请了几个泼皮去捣乱。泼皮们眼瞅着那送菜的军壮们随船离开了,而下一波估计一时三刻到不了。他们就上门去捣乱。结果,在酒楼门口才闹了一小会,刚在犹豫是接受这边的银子走人,还是继续进去闹事。两个手持长矛的崇明乡兵就领着一帮子流民,从隔了两条街的免费施粥处赶了过来。一帮子人把泼皮们好一顿胖揍,据说张二麻子都一个月下不了床。这事还没完,出钱雇人找事的主,后来家里连着三天都被人扔石子。从此,如家酒楼这一帮子生意,没人敢惹。”朱衮也凑趣说道。

很快,一道道菜品就端了上来。让方以智无比震撼的是,听着店小二的唱名,看着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出身官宦,见闻和游历颇多的他几乎全是前所未见。

头一道菜,番茄炒蛋。以他从没听说过的番茄和鸡蛋为主要食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爽口、开胃。

店小二拿来一个鲜红的浆果,介绍这就是番茄,或叫西红柿。小二还热心地介绍这道菜的做法,据说明后年大家将可以直接买到这酒楼独有的食材。将西红柿放在开水里烫一下,剥皮,切成小块。将鸡蛋调入精盐打匀。然后,锅中放油,大火加热,等到油微微冒烟时,下蛋液翻炒,待鸡蛋炒成表面女敕黄时盛出。再中火加热锅中的底油,爆香蒜末和葱末,加入西红柿块煸炒,等西红柿炒出水,像糨糊一样黏稠时,放入白糖、精盐和炒好的鸡蛋,淋入香油,炒匀即可。

第二道菜,就是宫保鸡丁,川菜传统名菜,用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黄复华为了迎合江南民众的口味,减少了辣椒的用量,而加了一点甜味。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女敕配合花生的香脆,宫保鸡丁一经推出,深受大众的欢迎。

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和丁宝桢有关。最可信的说法是:丁宝桢是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人。他小时不慎落水,被桥边一户人家救起。他做官后想起了这件事情,就前去感谢。那户人家就做了这道菜招待,他吃后觉得味道很好,就加以推广。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也算是对丁宝桢的纪念了。织金县志有相关的记载。

第三道菜,松仁玉米。在现代,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东北菜,毕竟松仁和玉米都是东北的特产。然而,1631年的时候,这个菜品原本还没有问世。原产美洲的玉米,玉米的种植刚由南而北,达到十余省,如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而松仁的产地,东北又已是鞑子的天下。说起来,两大主要食材连都头没碰呢。

第四道,是“明火煮鲈鱼”,汤汁浓白如乳,味厚爽滑。这原本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新创的时兴吃法,由传统的暖锅发展而来。把成菜装入锅内,上台后放在固体酒精炉上边烧边吃。菜肴始终保持滚烫,还可以自己调节咸淡,掌握酥烂。

用到的固体酒精,也可以在明朝生产。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水,加热到70摄氏度左右,加入酒精,再加入硬脂酸,搅拌均匀。在另一容器中,加入水,加入氢氧化钠,搅拌使之溶解。然后,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加入酒精,搅匀,趁热灌注成型的模具中,冷却后即成为固体酒精燃料。硬脂酸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脂肪酸,几乎所有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硬脂酸,在动物脂肪中的含量较高,如牛油中含量可达24%。

店小二从一个小盒子里拿出一根圆头的小木棒,在盒子的边侧轻轻一擦,一苗蓝色的美丽火焰就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接着点燃了小铜炉里的固体酒精,更大的美丽火焰就出现了。第一次看到这一切的方以智,就象当年刚从威尼斯来到锦绣中华的马可波罗大叔一样,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了。

青椒肚丝,榄菜肉沫,平菇蛋汤,……

方以智所有的旅途劳顿都早到了九霄云外。不虚此行,妙不可言啊。

自古,文人雅士用餐,除了来满足口舌之欲,还要享耳目之福。如家酒楼也给雅座的客人安排了节目——变戏法。

只见表演者随身模出一张白纸,称此纸往火上一烤就会显灵,得到神明的赐福。然后,将白纸往火上烤了一下,果然显出了“金榜题名”四个大字。秀才们都兴奋地说,这是个好兆头,来年高中了就给如家酒楼留下自己的墨宝。

白纸火烤为什么能显出字呢?只要事先用一种碱溶液(如苏打水)作为药水,在白纸上写好字。因为纸是用植物的纤维做成的,一跟碱或硫酸接触,就会炭化,变得跟火烧焦一样。只要用的药水很稀,写在纸上就不容易看出字迹来。可是,当把它拿到火上烤,用碱液写的字迹就会变成碳显现出来。

其实让白纸显字的办法有多种。比如,欲显红字则用人乳,将字写在桑皮纸上,待干了并不显字,以火烤之则显字成图。或者,用淀粉水写字,再放在碘酒里面,就显出蓝色字体。

PH试纸也成了戏法表演的材料。只见一张紫色的纸被撕成两半,分别浸到了两个透明琉璃杯里的水里,奇怪的是半张变成了红色,另半张纸却变成了蓝色。

这一天的表演都是和水或火发生了关系。

接下来,出场的主角是个模样怪怪的小木车,背着一个木盒,被放在表演桌上。只见表演者往小盒子里倒了一些水,然后这个小木车自己就慢慢往前走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整整两个多小时后,一行人才心满意足,结束了这次聚会。顾元痛快地掏出四十五两白银,付了帐。这四十五两白银可不便宜,按照各种计算,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2007年的人民币600-800元,在崇祯四年,能够七宝镇三户普通的四五口农户一整年的吃穿用度。

不过,黄复华对于制定这样的高价,可是没有一点罪恶感,就当是向大明朝的富人们征收高额个人调节税了。更何况,收上来的钱可是为了保卫他们不受外族的奴役。

方以智认为:“今天下脊脊多事,海内之人不可不识,四方之势不可不识,山川谣俗,纷乱变故,亦不可不详也。”今天的酒席给他的印象无比深刻。

原本历史上将与侯方域、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的方以智,会怎样把他的震撼见闻传播到中华各地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携明最新章节 | 携明全文阅读 | 携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