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妻靓妾半生缘 第025章 半部天书 一

作者 : 仙人岛

p>诗曰:

一树大风吹玉楼

美鲤河水吞千秋

许多玄异说不尽

万千道业万古流

根据《德易经》记载,远古时期,有人出示河图、洛书问于太昊。♀太昊说:“河洛,即河图洛书,乃天书也

故而许多人就此认为,天书就是一部诞生于远古时期名叫《河图洛书》的图书。但是,数几千年万载以来,这一中华人类最古老的文化遗产一直引得无数专家、学者、大师竞相苦苦寻觅,可惜直到现在不得半点儿踪迹。

太昊即伏羲,说大帝伏羲和女娲是一对兄妹,两人是中华民族的前祖先圣。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根据社会生产生活之需发明了原始文字。他让人们用兽皮缝制衣服、结网打鱼、投矛狩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当时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在中国帝王世系中,伏羲是古代大华部落的杰出首领,被中华民族尊奉三皇之首。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显其孝,曾于伏羲陵颁诏禁民刍牧。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显其忠也曾置守陵户,诏示牲用太牢,三年一祭。

据载,昔前宇宙洪荒泛滥,当地部落人畜尽淹而死,唯独伏羲女娲兄妹逃生昆仑山下。两人毫不含糊地肩负起人类得以繁衍的重任而婚媾,一生子女无数。后据历史学的解释,实际上这正反映出传说时代中华先民经历的氏族内部兄妹之间尚可婚配的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化时期的初级阶段。

关于人祖伏羲大帝,有一文一武两个传说。

文传说叫伏羲画八卦:有一天,伏羲在蔡河捕鱼逮住一个白龟,然后挖个坑灌进水,把白龟放在里边,并且捉来鱼虾放让白龟吃。白龟养在那儿,伏羲每次瞧着白龟趴在坑边吃东西,看着它的盖上有花纹,就折根草秆儿,比着花纹在地上画画。画着想着,想着画着,居然画出了八卦图。

武传说叫伏羲降龙,其中又有三种版本:

版本一,天龙大帝有叫黑鲤的长子,是个婚前野生的孩子。黑鲤肤色青黑,相貌丑陋,大家叫他黑子。因其庶出,一直没有得到封号,故而老大不小的龙了,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有一天,黑鲤游荡到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坡,遇见既非嫡生也没本事年纪还比自己小了千岁却早已被封黄河王的黄龙兄弟,口角之下打斗起来,一直闹得天下洪荒泛滥,给人间带来无穷的灾难。这下惹怒了人神伏羲大帝。羲帝向天龙大帝奏请,要求严厉惩戒黑黄两个龙子。天龙即刻颁旨命令伏羲大帝率领一班人神天将,大战九九八十一天方才将黑黄二龙拿住,打在一个叫美鲤山魔天峰的地方。

版本二,东海西岸美鲤山中有一深水潭,方圆百姓都靠潭里的水生活。有天夜里,忽有一阵飓风刮得树倒屋塌,一条白龙从天而降自此占据水潭。这条白龙很恶,经常出来害人吃生畜,害得一带百姓没法生活。这天,人神伏羲大帝正在推演八卦**,掐指算到有条白龙正在美鲤山一带作恶。他抓起一根拐杖,高高抛向空中,说声“来!”便有一条巨大的黑龙从天而降。伏羲骑着黑龙来到天元,白龙见之立刻上前撕咬。两条巨龙一黑一白打个天昏地暗,一连打斗九九八十一天。尽管黑龙受了重伤,最终还是把白龙打倒擒获。伏羲大帝奏请天龙恩准,就在白龙身上镇了泰石一块,并且画了八卦真图。

版本三,黑龙江原来叫白龙江,原属天龙大帝和玉鲤娘娘的嫡亲儿子小白龙的辖区。小白龙自小娇宠顽皮,不服天道做尽坏事。开始时还有龙告状,但是天龙护着玉鲤宠着,不仅欺上瞒下还要打击报复。以至后来没龙再敢告状,小白龙更是无惮,以至于无恶不作草菅天下,翻船弄渡堵塞江道,破坏堤坝泛滥洪水,搞得人民流离,搅得龙怒天怨。最后,玉帝得报亲自过问之后,就派了伏羲大帝带着人神天使前来捉拿。小白龙闻讯南逃,天使伸手摘下两颗星星打过来,正好击中白龙受伤坠地。星星摔碎了,较大的一块变成一座大山,细碎一些的变成数数百里山峦。白龙被压在山峦之中不知是痛是悔是恨是气,天天以泪洗面,终日痛哭流涕,故而成了某座城市一注天下名泉……其中,所谓“泪如泉涌”即出自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关于伏羲降龙的三个版本属于历代口耳相传的故事,姑且不论是否同属同一事件,仔细考量,三者合一,倒是更能加增强了其可信度。

此外,社会上关于“天书”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根据“圣经”所言,天书是一部写在天上收藏在天国之中经典著作,是一部从来不曾被任何凡人接触到的长篇巨著。它记载了地球上许多名人的英雄事迹和传奇经历。

第二种说法:根据我国历代大家学者苦心研究,认为天书即天子之书。譬如皇帝的圣旨、诏书、诏令以及有关会议上的讲话、报告、总结发言等等。

第三种说法:最近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超市里流行的说法,说天书就是通过幻觉、幻想、梦幻(包括白日做梦)得到的玄异故事。

第四种说法是周正义的观点:天书就是神书、奇书,神奇之书,极少有人能够读懂的书,还说在他手里就有半部天书……

天书的名字叫《天周易道》,分上下半部,上一半部叫《天周》,有伏羲高皇所著;下一半部叫《易道》,为轩辕黄帝补纂完成。周天者,整体浑圆也,太极万物,浑成一体。易道者,易变之律也,宇宙万事,变化无端。太极生太阴,太阳生太阴,阴阳变化生四象,四象生出土、地、雷、风、水、火、山、泽,派生乾、坤、震、巽、坎、离、兑、艮八卦,列八八六十四相,演五百一十二辞,推四千九十六肖,导出三万两千七百六十四星……以此类推,变幻无穷。故《天易》深藏经纬天地之哲理,演幻天地变化之奥秘。

图书相合,轮生万象,所以熟读《天周易道》可以探知天地变化要律,研修《天周易道》能够掌控未来发展方略。

那么,一部玄妙无比的天书在哪儿呢?按照目前市面上的说法,是被当时周王朝给销毁了。说,亘古轩辕黄帝得道为神,时时挂怀凡间事情,故经常下界走动,眼见商纣祸乱,遂授天书于渭水大贤姜子牙,命其研修,助周伐纣。姜子牙研修《天易》六十载,方得道,成大业,终灭商。此天书本应成为消灭商纣、治世一统的法典,然而周王为使天下永久太平,最终却令缴收然后付之一炬。也有人说,姜子牙恐其后代反乱招祸,谢世之前命人焚之……故而天书现已荡然无存矣!

但是,周正义却说,经过他的多年戮力考证,终于考出了一张数几千年的运行路线图:

姜子牙修成神道,死后升天为神,遂将《天周易道》还归黄帝。周末,战国,纷乱崩析,黎民受苦,百姓涂炭,轩辕黄帝遂将天书授予嫡后黄石,命其择贤而予,助有道伐无道。自此,天书得以凡间嫡传。

秦朝初年,嬴氏疯狂,黄公授书以张良子房,命其辅汉灭秦,助其破楚,终建汉业四百年。西汉初年,子房隐退,天书奉归黄公。东汉末年,《天书》传至黄公第十九代嫡孙南阳黄承彦。当时,诸葛孔明躬耕南阳,幸为黄氏快婿。时逢董卓祸乱,曹操忤逆,刘备仓惶,黄氏便以天书赠孔明。孔明饱修天书,或因天道不济,虽鞠躬尽瘁,却未成功大业。冥冥地下,孔明诉苦:亮已修道天书,终未成就抱负,九泉之下不能瞑目也。

刘备责道:“修道者必修德也,汉室未得复兴,皆因汝之修德不够

孔明喊冤叫屈。刘备曰:“试想,曹军追至,汝跑夏口;曹操败走华容,汝知云长义气却也故意让其两难,致使云长坏了军纪应为死罪却又不罚;凤雏随吾入川,汝却扣住关张赵使朕无将可用;吾率大军伐吴火烧连营兵败,汝却不发出一兵半卒。还有,朕之托孤二臣,汝却大权独揽,连年用兵罚魏,不用魏延妙计,东修孙吴为友,欺吾痴儿无能……”

孔明想想无话可说,不觉哭道:“屈死我也!”

刘备笑曰:“咱老刘崇尚德行,好为仁义,汝可教朕《天周易道》,将来看朕如何助你成功!”

孔明笑曰:“皇叔智商不够,何以修得道业?”

刘备说:“有志者事竟成,即使海枯石烂,拼得日月并明,在所不惜也!”

日月并明?孔明屈指一算,不觉心下大喜。自此,就把满月复才学悉数教授皇叔。

刘备虽然愚钝却也勤奋好学,过了四十五万年,终于修到真谛。

那一日,孔明皇叔得道同世转生,转生官听报诸葛亮误为“朱”姓,遂让其转生朱元璋;皇叔本刘姓,乃转世刘伯温。两人角色互换,却也合作密切,终于应验了日月并明,成就了大明王朝……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美妻靓妾半生缘最新章节 | 美妻靓妾半生缘全文阅读 | 美妻靓妾半生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