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妻靓妾半生缘 第015章 聪明复聪明 一

作者 : 仙人岛

p>月光如水射寒窗

一悚惊梦自彷徨

风儿摇得树影动

树影宛若丽人妆

聪者耳清也,明者目楚也,所以聪明仅仅说明人的耳目健康条件不错,不能说明人的心智有多高明,倒是有时候聪明非但不能和智慧相提并论,而是两者是相互对立的.聪明人可以耳聪目明,可以博闻强记,可以一时精明而谋划眼前利益,但却未必能够心智清明,未必能够学以致用,更不能高瞻远瞩而规划长远福祉。就是说,聪明人没有清明的心智也就没有长远规划,到头来还是一个十足的傻瓜。反之,那些心智清明、学以致用且能高瞻远瞩规划长远近而惠及天下大多数人的行为叫智慧,但愿读者诸家天天争取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譬如王熙凤,多数人在惊叹她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同时也在感慨于她的结局。一个十分精明的人物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最终一无所得的下场,岂不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吗?凤姐比一般人更多地体验了痛苦的折磨,劳心竭力,死时凄凉死后凄惨,尝尽了人间苦楚。有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聪明不可怕,聪明人亦不可怕,但是聪明人如果自作聪明再卖弄聪明的话那就太恐怖了。喜欢自作聪明卖弄小聪明的代表人物叫杨修。这杨修是曹操的掌库主簿,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他常常自恃其才小觑别人。有一次,杨修跟随着曹操经过投江抱父尸还的烈女曹娥墓前。曹娥石碑背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为谜。曹操问他可解其意,杨修当即曰“知”。曹操不让说出谜底,等走出三十里外才想出来,便让杨修写出谜底,即“绝妙好辞”四字。曹操叹曰:“我之才差你三十里杨修只知自己聪明,但却不知曹操心生嫉妒。

又有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园。竣工之前,曹操前来验收完了,没说话,只是提笔在门上写下一个“活”字便走了。大家模不着头脑,杨修笑道:“门内添活字是阔字,这园门太阔了官员返工重建停当,曹操不禁大喜,然知是杨修的聪明所为,不禁嫉妒成恨。

还有一回,有人孝敬曹操一盒酥,曹操亲笔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打开礼盒,说是按照丞相的吩咐跟大家一人一口分着吃了。曹操又被杨修窥破了,表面冷笑,心心厌恶之极。

杨修的最后一次聪明是在魏蜀作战进退不能之时。当时是退曹操犹豫不决,忽有厨子呈来鸡汤,因有感于怀,便把鸡肋当做夜巡口令。杨修听了便教随行军士各自收拾准备归程。寨中各位将领无不准备归计。当夜,曹操忽见夏侯惇所属军士各自准备行装,一向嫉妒杨修聪明才智呢,这会儿终于抓住一个“制造谣言祸乱军心”的借口把他推出斩了。

杨修结束了一生聪明,不谓不是聪明被误的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所以,杨修的聪明仅是小聪明,凡事只想表现自己,想在主子面前风光一把却不知比他更有智慧的人非常讨厌。当然,如果他的小聪明化为大智慧,像张辽、许褚、夏侯惇那样把聪明才智用到冲锋陷阵杀敌建功立业方面,曹操怎会舍得杀他?或者像司马懿那样把聪明才智放得低调一些藏得深厚一些,又怎能杀得了他?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还有杨修的一个叫杨广的后人,造化就是无情弄人,那么聪明的人坐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高位,然而却被自己的聪明才智“误”死了。一个人聪明可能招致喜欢也可招人赞赏,但一定是招人嫉妒的,如果加上自作聪明再卖弄聪明,那将一定让人恨之入骨杀之而快。在明争暗斗的官场中,自作聪明卖弄聪明注定成不了气候,注定会在刀光剑影中被人打杀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从而成为荒鬼孤魂!

俗话说,是金子就一定会闪光的。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聪明人,请不要在别人面前卖弄,以免让你的聪明才智变得“廉价”甚至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西方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则是假聪明。伟大哲学家培根先生认为,不论这两国人是否真如此,但这两种情况是值得深思的。他指出:一个人徒有一副聪明的外貌而没有聪明的实质那叫小聪明大糊涂。道理很简单却也十分深奥,一个不会“顺风使舵”的人跟一个不知激流勇退的人一样都是十足的小聪明大糊涂。因此,无论安于命运还是抗争命运都要以承认个人机智局限为前提。知其可为而为之是聪明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是愚蠢的……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美妻靓妾半生缘最新章节 | 美妻靓妾半生缘全文阅读 | 美妻靓妾半生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