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情刀谱 第二百四十四章 香火鼎盛

作者 : wu9630

阿弥驮着如来佛,双膝跪在大殿上。

二郎神,亦即,双膝跪下,随毕恭毕敬道:“小神,将如来佛带来了,候听陛下的旨意。”

玉皇大帝,面无表情道:“二郎神,你退下去吧!”

“遵旨!”二郎神回应着,便慢慢退出大殿,走出了庭苑,带着哮天犬,满天巡视去了。

玉皇大帝一见,阿弥驮着如来佛,随沉声喝问道:“如来佛,你敢倨傲无礼,见了本皇,为何还不跪下?竟要别人驮着,这是如何的道理?”

“本佛,奉陛下圣旨,下凡人间,已有九年了,吃尽千家饭,喝过万户水,虽是口大吃四方,但这能吃得好嘛!夜睡街沿门坎,土路大道,咋能睡得着吗?一直营养不足,身体虚弱,头脑迷糊,何况两腿已瘸,不要别人驮着,不然,哪能回到天上来啊?”如来佛,一想到流落凡尘的苦楚来,便叫苦连天道。

“如来佛,唔!这九年来,你是吃了不少苦头,这不可怪本皇也!怪只怪下界的臣民,没有一颗关爱之心,善良与正气,又回到了刁蛮不化的年代,不然,你早已回到天庭,下界浮尘茫茫,臣民昏昏沉沉,这要拨乱归正才是,算你说得在理,可恕你无罪。”玉皇大帝,宽宏大量道。

尔后,随展颜一笑道:“呔!跪者是何等神佛?你得据实道来。”

阿弥诚实清廉道:“陛下,小的,叫作阿弥,是个一贫如洗的乡巴佬,并不是法力高强的神佛,把如来佛送上天庭后,仍然回家种田去吧!不要甚么奖赏之类的俗物。”

玉皇大帝,一听阿弥的话,一直想笑,一想在这大殿之上,又不好意思笑出声来,可是,鼻子一酸,一张嘴巴,“阿……”嚏,还没打出来,只得强行忍住着,不由喷出口来道:

“弥陀佛,好啊!平身,你起来吧!本皇,如你的心愿,让你回家去便是了。”

阿弥刚站起身子来,如来佛一把拉住他,重又跪下。

如来佛急忙催促道:“阿弥,你快道出,皇恩浩荡,小佛听封,陛下,谢谢恩典。”

阿弥是个实在人,耳听得如来佛的话,随即,学说了一边道:“阿弥道出,皇恩浩荡,小佛听封,陛下,谢谢恩典。”

玉皇大帝,一听此话后,不由一震,还未来得及开口。

“陛下,已封阿弥,为弥陀佛,历来是金口玉言,皇无戏言。”如来佛随口奏道。

“本皇,未甚封过阿弥,为弥陀佛啊!朕有意要让他回下界去呢!何时封过他来着呀?如来佛,也许,是你耳背,听错了吧!”玉皇大帝,纳闷不解道。

“陛下,刚才亲口封过了啊!老佛,说了自是不算数,可问两边的龙骧虎卫,便可知是不是封过阿弥了。”如来佛悠然自得道。

“龙骧虎卫,听朕封过阿弥,为弥陀佛了吗?”

龙骧虎卫,一齐大声道:“陛下,已亲口封过阿弥,为弥陀佛也!”

随之,玉皇大帝,恍然大悟,便展颜一笑道:“好一个阿弥陀佛,这是一句劝人为善的经典言语,朕值得一封,‘阿弥陀佛’,下界之人,都要向阿弥学习,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啊!”

“陛下,为了拯救人类,纯化人们的心灵,恢复吴国的蓬勃生机,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来,还得派仙佛下凡,治疫疗病,挽救百姓的心灵,有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成家立业,在无忧无虑的社稷中,安逸的生活。”如来佛心有感悟,所触颇深道。

“如来佛,你的一番话,彼有见地,深得朕心呀!下界臣民的疾苦不除,便是人心难安,无法安心劳作,导致财匮力尽,而民不聊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宣观音菩萨上殿。”

龙骧虎卫,高声大喊道:“观音菩萨,有请。”

观音菩萨,她手拿着一把佛帚,雍容雅步,走上殿来。

“陛下,召本菩萨上殿来,有何旨意示下,请颁旨吧!”观音菩萨仪态端庄道。

“观音菩萨,命你下凡人间去,解除民间疾苦,消灾灭疫,人人健康安泰,家家安居乐业,有吃有住,老有所养,生活有保障才是,你有何条件?可提出来。”

“此前,甚下凡人间,到过吴国一带视察过,在阳山下面,有一处世外挑源,那里人杰地灵,物产富饶,是块风水宝地,本菩萨,看中了风景如画的挑源坞,这是唯一的心愿,陛下,请成全吧!”

“准奏,今天,是正月初一,到阴历二月十九日,你得准时下凡,不得有误。”

“遵诣,谢陛下龙恩。”

“观音菩萨,回去准备一下,准你带二个飞天侍女同去,你亦退下吧!”

观音菩萨,退出大殿后,她脚踏碧绿莲花瓣,袅袅升空,回蓬莱仙岛去了。

“弥陀佛,你已成为一尊佛了,去灵山家乡,布佛施善,泽露苍生,为黎民百姓造福,解除他们的苦难,你的法力有限,有如来佛相助,助你提高法力,待有根基之后,再下凡去吧!”

“遵旨!谢陛下恩典,小佛去也!”弥陀佛,跟随着自来佛,亦退出了天庭,朝着佛苑走去。

从此,在自来佛的点拨下,弥陀佛在佛苑内,做着功深,成天敲木鱼念径,修练佛道,提升自己的法力。

阴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手持佛帚,站立在莲花瓣上,二个飞天侍女,相随左右,缓缓降落在阳山顶上。

“哗!……”在挑源坞的一众乡民,一见从天而降的观音菩萨,便一齐跪拜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道:

“请菩萨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盛,每年有个好收成。”

“请菩萨保佑,全家太平无事,百病消恙,去灾灭祸。”

“请菩萨保佑,本人,已结婚成亲,来年生个大胖儿子。”

“请菩萨保佑,我家猪肥羊壮,财源广进,卖个金银满盆。”

“请菩萨保佑,找个漂亮妹妹作老婆,今世心投意合,风光一生。”

“请菩萨保佑,觅个风度翩翩老公……”

“菩萨,还未有安身之处,待找到之后,一功布置妥当,再来烧香跪拜,尽你求所愿,都快起来吧!”一飞天侍女道。

有道是:“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人活着时,为来为去,就是为了一口气,一口气要是没了,也就心瘪啦!这不,玩蛋大吉了啊!那佛也要受一柱香呀!若是没烧香的话,就是求佛也不灵了,先要辛勤付出,才会有所收获,这是一条铁律,无人能避免得了的,一心想不劳而获的人,看来,是要人神共愤的啊!

观音菩萨,在整个阳山上转了几圈之后,这才把清水洞,选为安身之所。

清水洞内,石笋倒挂洞顶,潺潺清水流淌,一条幽幽水渠,清澈见底,往洞外流出来。

清水洞,一经布置,两只大鼎内,烛火旺旺,香烟燎绕,在洞中徘徊着,沁香醒人。

观音菩萨,端坐在莲花瓣上,两边侍女侧身而立。

一众男女香客,进得洞来,点燃条香,插进大鼎中,再一一跪拜,磕着响头,倾吐着各自的所求。

观音菩萨,受了香烟后,除了一些无取理闹,不合常情的所求外,自是满足了各自的要求,成了一个尽如人意的局面。

这不,四邻八香的善男信女,便相拥而来,满意而归,大都香客愁眉苦脸,慕名虔诚前来,尔后,待烧香拜佛完毕后,一齐眉色飞舞,兴高采烈而去,这就是观音菩萨显灵了,一般病痛之人,便不药而治,重病重患者,随可起死回生。

这清水洞不在深,有菩萨则灵,从此,烧香拜佛,长盛不衰,渐渐地兴旺起来。

那个弥陀佛,在天上佛苑内进修,他悉心钻研佛经、佛德、佛义,深刻领悟了其中的内涵,弄懂了深奥莫测的佛心宗义。

不日,弥陀佛来到故乡灵山,便宣佛扬善,为人们排难解忧,消灾灭祸,亦成了人人膜拜的一尊大佛,而举世闻名。

佛不在天上,佛在人间,佛在心中,佛不是迷信者的化身,而是觉悟者的称号,像阿弥一样,来自凡尘中,施善得善,行义得义,然而,无论度己,还是度人,都要先做到看破、放下、放下、看破。

甚么叫作看破?看破,就是要淡化世事境缘的无常,世上没有亘古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瞬息万变中,理解其虚幻变化规律,无常中的有常,月有阴阳圆缺,人有生老病死,既不沉迷于有,也不执着于无,万事万物均无中生有、有生于无,真空不空,有归于无。无色非无,有空不空,空、有、中,三为一体。不固守空色,不粘着色空,洞明诸相非相,不拘泥于两边而立于中道,行于中道,佛经心德,才于虔诚,佛曰:‘心诫则灵。’这就要看各人的心态了,不过,佛在心中坐,便是善男信女重拜的偶像。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绝情刀谱最新章节 | 绝情刀谱全文阅读 | 绝情刀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