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国 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

作者 : 石晶蓝

万临山道:“也就是说。严格地说,你们尚不能算是官府中人?”

温玉华道:“官府又称朝庭,朝庭又叫天朝。我们觉得张永这人不错,只与他打交道,也可算作四川官府中人,与皇帝没有关系。这么说吧,张永的话我们有可能听,也有可能不听,而皇帝的话,我们向来都是不理睬的。”

万临山有些弄清楚了温玉华的意思,但听此言,又问道:“皇帝的话,你们不听,那张永要听。皇帝的话再从张永口中说出来,你们不是就听了?”

温玉华道:“本来是这个道理。但这个张永偏偏就是个不爱听皇帝的话的人。”

万临山道:“那他这知州恐怕也做不长。”

“不长也有五年多了。嗯,你究竟愿不愿意入川?”

万临山道:“这个,让我再考虑考虑。温姑娘,你别生气。”

温玉华道:“我暂时不生气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你既不愿施展冰愿剑法给我看,就先看我的。”言罢,抽出腰间宝剑。将二十八路冰原剑法行云流水般演将下来。

万临山见温玉华在冰原剑法上的造诣远在自己之上,与自己的师父已不相上下,只个别处略有些似是而非。知道温玉华只是在世间流传的冰原剑法皮毛上练的。不禁感到:世间既有温玉华这种人物,自己冬练三九到底在干些什么!

温玉华剑法演毕,收剑入鞘,道:“这才叫班门弄斧。让你见笑了。”

万临山道:“温姑娘剑法如神,已胜过在下许多。”

温玉华故意严肃地道:“你这是在讽刺我吧。”

万临山忙道:“哪里哪里,绝对不敢。”

温玉华道:“到底是不是,还是不敢?”

万临山道:“不是讽刺,不是讽刺。”

温玉华道:“多谢你。我知道我演错了,但由于这是你的本门剑法,所以也不敢让你斧正。”

万临山道:“我刚才不愿施展剑法,一方面不愿本门剑法外流,另方面尚不知温姑娘造诣如此之深。其实,你的冰原剑法已远胜于我,个别处虽有些差异,但已足以与我师父相当。”

温玉华重又将剑抽出,换了几个圈子,道:“我感觉这两路就有问题。”

万临山见了,道:“这两路名曰‘白云’,虚招为主,你刚才使得很对呀。”

温玉华道:“还有这几路似乎也有问题。”一边又使了几路剑。

万临山忙道:“没有没有。我看,你这几路剑简直深得‘一片孤城’的神髓。不但奇峰四起,而且座座奇峰繁复,只能用城来代替峰字。而各自奇峰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真正是‘一片孤城’的再现。老实说。我如今还只能达到‘几片孤峰’的境界。”

温玉华听了,“哦”了一声,眼珠转了转,转身向远处眺望。万临山不知哪里又说错话了,竟未敢发问。

过了良久,温玉华转过身来,脸上隐隐有流彩游动,似喜动颜色。万临山不敢逼视,低头看地。

耳听温玉华问道:“你到过凉州城没有?”

万临山答道:“常去买东西什么的。”

稍许沉默之后,但听温玉华吟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万临山大惊,急道:“这,我冰原派剑诀,温姑娘如何知道的?”

温玉华笑了笑,忍住了,道:“我刚才所吟,乃古人所作的一首诗篇,名叫凉州词。这首诗流传很广,一般秀才举人皆能称颂。却不料,正好与贵派剑诀相同。”

万临山听了。不禁道:“竟有这样的事!”

温玉华道:“作这首诗的古人是个文士,绝对不会武功。定是另一位武学奇才,以这二十八个字创立了剑法。冰者,凉也;原者,州者。冰原正好就是凉州。”

万临山道:“那,冰原派也应该叫做凉州派了?”

温玉华道:“凉州变作冰原,这倒让我想起一个隐晦之处来。你想想,这诗名叫凉州词,照刚才我的念法也就是世间普遍的认为,它却是一首七绝,应该是凉州诗才对。”

万临山不解地道:“这又有什么分别呢?”

温玉华道:“古人作文,一气呵成。后人不知作者之意,常断错了句。因此,这首凉州词若真的照词来念就应该是这样的,”清了清喉咙,吟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万临山料不到剑诀竟有这等解法,不禁呆了。

温玉华又道:“我原来就觉得冰原剑法似蕴藏了极大威力,却不知怎的发挥不出来,却原来有这等剑诀。来来来,我们照词的断句方法,重新使一遍。”说着,将剑递过。

万临山接剑在手,展开身形,当使到“白云”之时,温玉华叫了声“停”。走过来道:“万兄你看是不是这样:白云二字已经分开了,意思就变了。我到过西夏,见过那里的黄河。我们这里想象古人将中原叫做上国,黄河远上,即黄河流向中原,远远的缓缓的流去。流到哪里呢?白,虚无飘渺。由清楚趋向漠糊,由实而虚。若是‘白云间’,白云缭绕,近处也不清楚,根本就不能看到远处,而只能想象。所以,我们似乎可以将前面几路再使得实一些。你觉得怎样?”

万临山重新按此方法使剑,至“白”之后,停住问道:“再下面又如何呢?”

温玉华道:“云间一片,虚招为主,但亦可化为实,最终无孔不入。”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冒起一团烟花,温玉华加快了速度道:“孤城万仞山,又要孤城,又要分出万仞,还要分城与山。有些难度。好了,你自己揣摩吧。有人在唤我,我先去了。剑鞘给你,午时罗汉山相会。”

万临山接过剑鞘,往旁一放,转身就不见了温玉华的踪迹。不禁惊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不知何日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当下一个人收敛心神,按温玉华所讲方法,详细钻研起剑法来。

剑诀一变,万临山顿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武学天地,原来平凡的冰原剑法平空生出许多妙处来。只是尚未实战。不知威力如何。

时间在万临山如痴如醉之间慢慢地溜过。日渐中天。忽然,远处有人叫道:“站住,你这个yin贼!”

万临山猛地一惊,想到前些日子错了两回,这回总错不了。同时又告诫自己,必须拿准对方真是yin贼才能出手。想法一定,纵身往喊声处奔去。

一起身,万临山发觉自己奔行奇速,有如神助,心中暗道卯酉周天的威力真是不小。高兴间,正往一根树枝上踏落,脚刚要踏上去,树枝却自己先断了。巨力使在了空处,一个倒栽葱,坠了下去。

这一跤跌得好不扎实。万临山翻身起来,往四处看了看,心想难道是有人暗算,不可能吧?

站起身来,这回不走树枝,走地面。展开“陆地飞腾”之术,接着往前急行。只不过因为要让开树木,速度就没有刚才快了。

奔行一阵,刚绕过一根大树,迎面一道黑影扑来。万临山抱着谨慎的想法,往旁一闪,却感到脚上一紧,往下一瞧,暗叫倒霉,双脚已被一条大蟒缠住。

这条大蟒约有碗口粗细,皮糙肉厚,不怕万临山掌力。万临山越打,反而越缠越紧。万临山先还只怨这蟒蛇耽误自己的时间,后来才感到月兑身不易,而温玉华的宝剑剑柄也被蟒蛇缠住了,抽不出来,此外身上一件利器也没有。这样下去,倒有丧身的可能了。

正在万临山心中焦急而又无可奈何之际。不知从那里飘过来一阵难听的笛声。说也奇怪,那蛇一听见笛声,就松开万临山溜走了。

万临山手脚已经麻木,活动了一下,想起抓yin贼之事,赶紧再奔,心道,若是yin贼被别的侠义道抓住了,自己又前功尽弃。

跑了一阵,瞧见路上横陈一具与自己差不多装束的尸首,模了一下,呼吸已经停止。这说明方向没有追错。

穿过山谷,追上山坡,瞧见前面有人。万临山放慢了脚步,注意观看前面的情景。

但见一名女子依山坡仰天而卧,未有动弹,许是昏厥过去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脸和尚正埋头解那女子的衣衫,欲行苟且之事。

万临山想,这下亲眼所见,绝对错不了,正好试一下卯酉周天与刚才参悟的新剑法的威力。当即大喝一声,抽出温玉华的宝剑,冲将出来。

那和尚耳听人声,回头瞟了一眼,见到万临山后,大约误认为与前面万临山所见尸首为同一人,故此没有在意,只是一面将左手往后一拂,一面继续埋头解那女子的衣衫。

万临山先大喝一声,有不愿暗中偷袭之意。眼见对方完全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而继续在女子身上模索,顿时心中大怒,起手就将“黄河远上白”施展出来,并按刚才温玉华之言,将前面使得更实。

使到“河”路剑法,宝剑刺出,那和尚左手回旋,竟来拿自己手腕。万临山按较实的要诀,宝剑左右一抖,前行时剑锋正碰上那和尚的手指,后退时又挨着对方的胳膊。

若是一般的剑,这一下只能使对方挂两道彩。瞧那和尚的功力,还只能使他略带轻伤。但这不是一般的剑,而是一把真正削铁如泥的宝剑。结果是前一下削掉和尚的手指,后一下又削掉和尚的胳膊。和尚整只左手就算是废了。

那和尚巨痛之下,仍不急于起身。右手伸到女子身下,运劲一送,将那女子抛开。随即身子向前急翻,一面远离万临山,一面可以转过身来。

万临山初次使出新的剑法,难以融会贯通,只得按部就班的使。当那和尚伸手到女子身下时,万临山正使到“远”字一路,虚实相间,但劳而无功;抛开女子时,万临山使到“上”字一路,一剑剑从下往上反削上来,但上面没有敌手,也是空费了力气。最后,当万临山使出“白”字一路剑法的时候,自己也以为又没结果。

这“白”字路剑法全是虚招,如同在对方身体周围织成了一道纵横交错的网一般。本意不求伤敌,只求困敌。敌手如果不动,什么事都没有。偏偏那和尚就在这时向外滚翻,而万临山手中又是一把宝剑,一路剑下来,那和尚被斩得直如血人一般,扭动了几下,再不动了。

万临山得此大胜,心中高兴异常。自出道以来,直到现在,才总算是做了一件为民除害的好事。当下整整衣衫,看看天色,时间正好;辨辨方位,而罗汉形山头也正在不远;于是趁兴走向罗汉山头。却将受害女子及宝剑忘在坡上。

到得山头,见李远方已经先到。万临山想,自己偷银,先对不起他,于是搭讪道:“李兄,久违了。”

李远方亦和颜悦色地应道:“久违了。万兄真准时啊。”

万临山道:“哪里哪里,让李兄久等了。”

李远方再应道:“客气客气。”

一时之间,双方再无话题。

万临山想到今日双方乃解释误会,自己尚需仰仗李远方的师兄空明来了结钟云凯的命案,于是放下架子,没话找话地道:“呃,那日我们在迎宾馆报名之时,他们有什么十大门派之说,不知李兄可知这是指哪些门派呢?”

李远方道:“那是官府的场面话。连武陵派都算上了,二十个门派都不止了。咦,他们武陵派不是很急的么,怎么到现在还不见踪影?”

正说着,有三人走上山头。二人空手,一人背负着一名女子。

李远方招呼道:“哎,你们快过来。”待走近后,又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便是冰原派的万临山,万兄。”

那三人表情呆滞,淡淡地应了声久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女主三国最新章节 | 女主三国全文阅读 | 女主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