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国 第二卷 第377章 兰英凝念

作者 : 石晶蓝

监军叶新圩亦道:“纪监军所言极是。擒贼擒王固然是好。但是军师在别人手中,则另当别论。”

监军吕孝直跟着说道:“卑职想来,他们很有可能只是指派了几名下人照看军师。下人不知轻重,不知道军师的份量。倘遇紧急情况,很可能就会害了两位军师。”

“好了!不用说了。”温玉华拍案而起,随即按捺住心中怒火,道:“我这是在向你们发火,但我恨的不是你们,而是城中耍弄阴谋之人。

“我没有忘记,他们假借马后袋之名囚禁两位军师;接着又指使我师父教的啄木鸟,擒住我军前往寻找军师下落的十名高手;他们抓去一名士兵,利用烟花女子,说是士兵**民女被当场擒获;他们的重要爪牙焦任,在我与并列天下第一高手的席大猷单打独斗的时候,背后突施冷箭。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错,人我已经抓了。这样做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我不及两位军师的谋略,也只能想到这些。而你们,身为下属,应该想办法怎样补救。不应该在这危难的时候指责我的不是。我是谁,是你们的上司,是全军的统率。两位军师不在的时候,我说了算。

“我这样说,是为了全军的士气,为了将帅的团结。我们都不是军师,我们需要群策群力。有好办法,事先讲出来。没有好办法,就闭上你们的嘴。马后炮的话,谁都不许再讲。记住了没有?散帐!”

有好办法,事先讲出来。温玉华说是这么说,然而情急之下,立即遣散众人,并没有给众人进言的机会。

温玉华刚刚有些懊恼,就接到哨兵报告,说是闭合堂又选出了九名临时的常执会执事前来交涉。温玉华不禁松了一口长气:谁说抓完了,这不是又出来了么?

温玉华正想叫亲兵同行,一转念,觉得还是单独到营外去谈较好。于是,出帐转到马厩,单人独骑往辕门驰去。

到了辕门,温玉华喊道:“跟我来。”九名临时执事没有骑马,温玉华只好走一程等一下。几番反复,到远离中军之处,温玉华才下了马。

“我就是温玉华。听哨兵说,你们是临时执事?”

一名执事答道:“鄙人陶三界。由于九名执事出城之后一直未返,故此选出我等九人充数。”

温玉华道:“是充数也好。是幕后指使也好,都没有干系。我们的军师在你们的手中,天朝的皇帝在我们手中。要想接回皇帝,必须先行释放军师。我的话说一不二,你们回去吧。”

陶三界道:“看来温姑娘是误会了。二军师功盖日月,名震寰宇,我等布衣之辈怎敢与之留难。实因她们自己逗留城中,这才没有出城,请温姑娘详察。”

温玉华道:“好啊。执事这么说,临时执事也这么说。你们不改,我也不改。我还是那句老话,先放军师,再接圣驾。”

“温玉华,你也太放肆了!”一名临时执事喝道:“皇帝是何等身份,你竟敢挟持,莫非不怕大不敬之罪吗?”。

闻听此语,温玉华闪身一把抓住那名执事,又迅速回到原地,将那人掷于地上,一下子摔昏,骂道:“皇帝怎么了?军师是可以把皇帝拉下马的人。你们敢扣留军师我就敢扣留皇帝!再说了。皇帝在青城山居住半年,难道不是你们闭合堂授意扣留的吗?”。

陶三界忙道:“温玉华,你怎敢抓闭合堂的临时执事,快快放手。”其余七人则纷纷骂道:“温玉华,你以为四川就你一人说了算么?”“照你今日所为,前面的九名执事定是你抓起来了。”“依我看,昨晚张尚之他们的失踪,你温玉华也难月兑干系。”

温玉华胸膛起伏,气息难平,道:“我说不过你们,懒得跟你们说。”一晃身形,将其余八名临时执事全部点了穴道,然后上马转回中军,叫士兵前去捆人。

腊月八日的月亮只有半边,然而却异常明亮。月亮的附近,不见星星,也看不见云彩,好似白日里漫天的云彩一下子全都躲藏了起来。就在这皎洁的月光之下,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歌声:

溪雨急,浪花舞。烂银盘,静可数……

歌声不大,显然唱歌之人未习内功。然而因其歌声悠扬,所有听到歌声之人都停止了动作,减少了噪音,故此歌声才能从远处传了过来。

歌声传到中军帅帐,歌词已不很清楚。就这样,温玉华亦觉得旋律婉转感人,歌声优雅动听。不由得听了进去,心情也随着歌声起伏、激扬和悲伤。

一曲唱罢。稍后。那人又唱起一首情歌: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退粉梅梢,试花桃树……

虽然歌词不清,又有些深奥难懂,然而温玉华正当芳龄,情绪亦受到感染,听得十分专注。

良久,情歌唱完。温玉华轻轻掀开被子,抓过一件披风披上,走出帐外。想要弄清,是谁有这么动听的歌喉?

未等片刻,歌声再次传来,还是同一人所唱。但这一次,旋律却十分古怪,歌词亦相当含糊,不知道唱的究竟是什么?

温玉华仔细倾听,慢慢听出唱的是蛮词俚语。一辨方向,歌声却来自成都。好哇,这是用歌声瓦解军心来了。

温玉华重回帐中,点亮烛火,正式穿好衣服,准备亲自到城中捉拿唱歌之人。然而,当温玉华再次出帐的时候。却无奈地发现,唱歌的人数急增,已远不止一人。而且在军队外围自远道赶来的百姓当中,也有人开始唱歌。

这么多人都在唱,就不能抓了。然而,又不能任由对方每晚都这样瓦解军心。看来,该是决断的时候了。

天亮之后,闭合堂再次派出三名临时执事来到军营。三名临时执事鉴于前例,未带随从,做好了被俘的准备。

温玉华闻报之后,让亲兵相请万临山。然后转至雷招弟帐中,带着雷招弟、雷再招及十几名亲兵迎至辕门。

相互客套几句,即将三名临时执事迎至帅帐。刚一落座,万临山就到了。温玉华道:“万将军,过来见过闭合堂常执会执事。”万临山即过来行礼,三名执事还礼。温玉华又道:“执事既已到来,请万将军向皇上讨个行期。”说着,掷出一枝令箭。

万临山接过令箭,躬身施礼:“末将去也。”自然,万临山并不是前去请示皇帝,而是按照事先的约定,去请反对抓人的纪波明、叶新圩、吕孝直等监军去了。

三名临时执事不明就里,感到十分诧异。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临时执事说道:“想不到温姑娘如此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温玉华道:“是啊,人们一直都是这样说我的。”

年长临时执事又道:“既然温姑娘如此温顺可人,却不知为何能对焦任下得去手?”

温玉华不答,反而问道:“不知这位执事尊姓大名?”

年长临时执事道:“老朽闻泗安。”

温玉华又问:“闻兄有三十岁了吧?”

“三十岁?”闻泗安道:“老朽已经五十有一了。”

温玉华惊道:“什么,五十一了。不可思惊,难以想象。我还以为是闻兄呢,却原来是闻大叔了。闻大叔老当益壮,风采更胜少年,却不知有什么养生的秘诀?”

闻泗安道:“嗯,这个,老朽也没有什么秘诀。老朽干的是体力活。这身子骨可没歇着。说不定就是这个原因。”

“不可能。”温玉华道:“闻大叔一定是挟技自珍,不肯说。该不会是害怕别人也一样年轻吧。”

“哪里哪里,”闻泗安兴奋地道:“我就喜欢吃点青菜什么的……”

另一名执事插言道:“闻兄不要越扯越远了。”

温玉华立即问道:“不知这位大叔尊姓大名?”

这人答道:“我叫闵福雷。”

“什么?”温玉华似乎没有听清。

闵福雷重复道:“闵福雷。”

温玉华道:“哦,这姓可真少见。不知是怎样写的?”

闵福雷道:“外面一个门,里边一个文字。”

“嗯,外边一个门字,有家有户;里边一个文字,文采斐然。想必闵叔学有功名,已经安家立业了。”温玉华道。

闵福雷道:“温姑娘说笑了。我这把年纪,我这身穿戴,自然是学有功名且已经安家立业。”

温玉华道:“并非只是说笑。闵叔名讳之中,福字比较常见,想必是多福多寿,福禄寿禧的意思。而这个雷字。不知怎的,我一见就非常喜欢。福雷福雷,是不是见过我们的军师?”

“我倒是想见,可没见着啊……”闵福雷说到这里,自觉失言,立即住口不语。

“请教最后这位仁兄的名讳。”温玉华道。

最后这人的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岁,看其穿戴,约莫是个秀才。这人答道:“学生覃松江。覃是上西下早的覃,松是松树的松,江是江水的江。”

“松江,好名字。”温玉华道:“我曾经听人说过,奚国与契丹两国交界的河流就叫做松花江。却不知覃兄之名与松花江有没有联系。覃兄仪表堂堂,胸有韬略,若能投效我军,积功而升,他日带领大军打到松花江去岂不快哉?”

覃松江正待答话,帐帘一掀,万临山走了进来:“启禀温姑娘,皇上有旨:今日龙体不安,不见客。”

温玉华道:“不见就不见,还谎称什么龙体不安的。今日不见,明日或许就见了,总不能一推就是一世。”

万临山又道:“再禀温姑娘,有几位监军得知临时执事驾临中军,都想来瞻仰瞻仰。”

“是好事。几位?”温玉华问。

“一共五位。”

温玉华道:“就只剩下五个墩子。这样吧,万将军你自己寻根凳子再来。”

纪波明、叶新圩、吕孝直等五名监军进得帅帐,依次与三名闭合堂常执会临时执事见礼,然后坐下。

行礼即将完毕,万临山拿着根小板凳走了进来,坐在角落。

温玉华向五位监军说道:“闻、闵、覃三位临时执事莅临中军,幸何如之,你们可得多亲近亲近。”又向三名临时执事说道:“既然皇上不予接见,三位至少就得屈驾军营一日了。”

闵福雷道:“却不知我们先前派出的九位执事和九名临时执事是否还在军营?”

“在。”温玉华道:“与你们三位不同。他们是囚居,你们是贵客。”

闵福雷道:“却不知我们与他们有何不同?”

温玉华道:“我们的两位军师在游马成都,接受民众欢迎的时候,被人以马后袋的借口留下,至今未返。他们十八人却说,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扣留军师,两位军师是自愿留在城中的。你们三位该不会也是这种说法吧?”

闻、闵、覃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闻泗安答道:“当然不会。老朽可以明确地告诉温姑娘,两位军师是被我们闭合堂扣下了。”

闵福雷接着说道:“我们闭合堂代表的是四川万万民众,闭合堂的执事是抓不尽、杀不完的。”

“好,好。”温玉华击掌笑道:“敢做敢当,三位与前面十八人果然不同。却不知你们扣留军师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情海战役吗?”。

“不是什么情海战役。”闻泗安道:“我们闭合堂扣人,难道还需要什么理由吗?”。

“为何不需要理由?”温玉华脸上依然含笑。

闻泗安道:“原因很多。”一拍覃松江,“你来说。”覃松江由于年纪较轻,又是向女子理论,因此有点紧张。吞了吞口水,又清了清喉咙,才道:“士兵乃乡亲之子弟,军队乃百姓之军队。军队吃的粮、穿的衣、所用的器具无一不是百姓的血汗,因此民为天,军队为地;民为父,军队为子。闭合堂禀承四川万万民众之心意,留一留军师,自然不需要什么理由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女主三国最新章节 | 女主三国全文阅读 | 女主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