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国 第二卷 第309章 轻重工业

作者 : 石晶蓝

特,指的是特殊物品的生产。它们本来算在“材”里面。因为特别重要,才被分离出来。具体来说,主要就是药材和调料两大类。就不再细说了。

经济作物的种植,不能一蹴而就。每一样都可以种,但每一样都不可大面积种植。这是因为,在这个年代,对经济作物的需求还不是很旺盛。得随着需要的增加而逐渐扩大种植面积。

田润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多数放在并州,先是“国营农场”的方式进行。准备待市场扩大了,形成了上规模的需求了,再放归民间。

牧业。这两个字很容易让人想到牧民和游牧民族。田润的领地在祖国的北方,与北方游牧民族所在的区域接壤。边境地区的汉族居民,也有从事放牧作业的。这部分,是既有的,也是不需要改变的。

田润所要倡导的牧业,却不是这种自然的散放牧业,而是集中的车间式牧业。具体的品种,就是猪和鸡。本来还应该有鸭子的,但由于水乡不多,不太方便而作罢。这部分,田润仍然以“国营”的直接经营方式来生产。与经济作物种植不同的是。由于单个百姓的财力微薄,这部分放归民间的时间,也许会在很久以后。

渔业就没怎么弄了。渔业主要不是指捕鱼,而是养鱼。领地大多不够养鱼的条件。无法实施专业的养鱼作业。

因为水利建设的需要,有一些零星的塘堰。有条件的塘堰里面养了鱼,但那却是散放的养鱼。跟“网箱养鱼”之类的正规渔业不可同日而语。

青州海岸线很长,多渔民。这个时代,渔民的捕鱼能力是比较低的。大海,对于那些渔民来说,就相当于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尽管去捕就是了。海边渔村,临时挖池养鱼,是为了防止鱼死了,卖不上好价钱。而官府能够做的,也就是帮助渔民,把捕捞上来的鱼卖出去。其中,基础设施道路,已经有了。

富业,还是农民闲瑕时候的作业。不过,不包括农民干工业,更不包括农民当兵。指的,就仅仅是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资源而进行的简单手工作业。由于时代的局限,这是不好管理的。因而田润就放任不管。

林业,在这个时代还不需要。这个时代总人口太少。森林的自然生长速度远远快于人们的砍伐速度。因而,田润没有兴办林业。放任民间砍伐森林。但是,却对土地开荒进行限制。必须在官府批准的前提下,才能够毁林开荒。私自开荒的土地,种出来的劳动成果一律没收。这也算是间接地保护了森林了吧。

农、林、牧、富、渔过了。大农业也就算是过了,接下来就是工业了。

……

工业,实际并不神秘,它其实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从工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就两个阶段,手工业和大工业。其中的手工业,又约等于农业里面的副业。

工业的分类,最基本的,是重工业和手工业。怎样才算重,如何才算轻呢?有人说,是根据产品来看的,产品单位体积的重量大的工业部门就是重工业,重量轻的就是轻工业。那么,总得有个尺度吧,那个尺度、包括那个尺度以下的算轻工业,那个尺度加一克,就是重工业?一克的差距,不,有人说,加一毫克就是重工业,那差距就又缩小为一毫克了。很明显。这是荒谬的。尽管这样划分标准举世公认,它依然是荒谬的。

感觉《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定义相对准确一些。里面说,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为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它这个说得有些复杂,简言之,重工业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则是生产消费品的工业。

曾经在105章说过,在和顺有一家织布的机户,里面有织机四十余台,上百人同时开工,好不壮观。织布织锦等纺织行业与服装业配套,都属于轻工业。而生产织布机器的工业,就属于重工业。

很显然,最先产生的,是轻工业。轻工业的产生,实际上就是把单个的手工业,集中起来的过程。集中之后,实行工序化,进一步分工合作,能够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这是田润领地范围内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所刺激出来的。基本上,可以说,也是自发的。

重工业就麻烦了。在社会安定时间不够长,民间资本积累不够多的情况下,是很难自发地产生重工业的。105章所说的机户里面的织机,并不是重工业企业生产的。那些织机,都还是木工机械,以木匠手工作坊生产的。而这种木匠的手法作坊,看上去就有些像是重工业的雏形,然而却并不是。木匠作坊里面。生产的东西主要还是家具之类的消费品,因而仍然应该计算到轻工业里面去。

如果没有田润自上而下的重点扶持,真正产生重工业的过程将是极其漫长的。之前,田润扶持了什么没有呢?对了,有两样。一样是石灰矿,一样的铁矿。

田润对石灰矿的扶持,最后演化为对交通运输业的扶持和对商业的扶持;对铁矿的扶持,则演化为对重工业的扶持。这里,说后面一项。

就拿织布机来说,木匠可做,铁匠实际上也可以做。通常,木头做的织布机要便宜一些。其便宜,主来是因为木材不值钱,直接到山上砍伐就是。木工可以去砍,需要做机具的用户也可以去砍。这方面没有什么限制。其成本,主要就是木匠的手工钱。而铁器做成的机具就不同了。自然界里,没有现成的铁。铁一旦,就会被氧化。因而铁器从材料开始,就需要从冶炼作坊里面获得。而在这个时代,对于铁矿,并没有什么探测手段。地表的铁矿好找,地表以下的铁矿就不好找了。因而全社会的铁器本来就少。仅从供需方面看,铁器就远远紧俏于木器。

田润来扶持了。稍稍改变了一点。田润并不像有些穿越者那样,具有找矿的本事,同时还具有炼铁的技术。田润对于炼铁,完全是个外行。但田润知道铁器的重要性,也知道以煤炭作为燃料,让炉温升高,可以炼出更好的铁。田润所作的,就是派出了更多人手,在铁矿本来就比较多的太行山地区找矿;安排人力物力,组建治铁作坊;最关键的,还是田润提供了对铁器的大量需求。

找矿办作坊是直接做的。需求是间接做的。直接做的部分,做完了,也就完了。间接做的,却一直都没有完。有铁器的需求,生产铁器就能养家糊口,就能得到好处,因而领地内的铁器生产一直发展迅猛。

铁器生产的发展,使得铁材料的自身成本得以一定的下降。虽然说,铁仍然比木头贵,但是,铁做成的机具明显比木头做成的机具结实耐用。两项相权,就有人选择使用铁器制作的机具了。

生产铁制机器,跟生产木制机具相比,是一个跨越式的飞跃。刚开始的时候,两者相似,这边是木匠那边是铁匠,都是作坊式的生产,都谈不上“重工业”三个字。但时间一长,木制机具逐渐就被铁制机具取代了。木匠又回过头去做家具等消费品了。而铁匠,则大踏步地向着真正的重工业迈进。

田润在这时,拿出了一笔订单。订单上就两相东西:铁板和角钢。田润的订单是有特别的意义的,那就是造船。在很早的时候,田润就曾经在信都跟田兰说过,拿下青州之后立即回报,自己想造船。田兰照办了。很快拿下了青州,第一时间回报。田润也派出了郑浑。

郑浑是一个两用人才。即是治理方面的官吏,又是一个巧匠。由于郑浑在政治上倾注了一些精力,在科学发明上的成就不如马钧。但实际上,郑浑也差不了多少。

以郑浑为首的一帮官吏接收了青州政权之后,首先是迅速安定地方。然后就是清理地方政治,将施政的方法由传统的旧法过渡到田润的新法。这是需要全力去做的。一直到190年秋收才结束。

施政方法的改变,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以暴力的方法去做,快到是快,但不容易获得民心。以前,田润在并州、冀州推行新政,就是以暴力的方法去做的。黑山里面的长治小平原不算,那里是从无到有。随便哪一种施政方法都可以。

拿下青州以后,田润一时之间,并没有攻打徐州的计划。田润也知道徐州陶谦必不会攻打青州。因而田润吩咐郑浑,以和平的方式推行新政。时间再长,也可以。

郑浑没有推辞,更没有叫苦。难就难,难也要去做。于是,郑浑就真的迎难而上了。按照田润的交待,宁可缓一点,但一定要和平。郑浑忠实地贯彻了。到190年秋,实际上还只是略有眉目。然后,突然之间,蝗灾就来了。青州受蝗灾影响不大,但也还是有点影响。有影响的地方,立即按新政的方法进行救济。结果,蝗灾之后,全青州百姓一下子就认可了新政。百姓们认为,面对那样一场蝗灾,如果是旧政,不知会有多少人流离失所。而施行新政却没有饿死一人。直观的效果,一下子就改变了百姓的看法。

那之后,郑浑就相当于空闲了下来。日常的事务,自有事务性的普通官吏打理。郑浑只是总体上决策一下就行了。于是,这时,田润就下令,让郑浑建船坞,准备造海船。

出色的工匠,通常会奇思妙想,不受传统的约束。马钧是,三斗也是。郑浑本来也是,但由于郑浑同时也是政治家,所以,郑浑在打破传统这方面,冲劲并不是很足。

船坞很快就搭建完毕了。那就是一般的船坞。只不过,从“海船”二字考虑,郑浑把船坞建得比寻常的船坞稍稍大了一些。船坞搭建完毕,就该造船了。说到造船,郑浑又比三斗、陆骏等人好些了。郑浑心里本来就有一般战船的蓝图。

郑浑等了两天,没有新的命令下来。第三日,郑浑就安排船坞的工人上山伐木。郑浑的想法是,先造一艘蒙冲再说。

在做工的事情上,郑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官吏,而是把自己当作是师傅。师傅是需要指导徒弟的,因而郑浑自己也上山伐木去了。下午,郑浑带着工人抬着木头回到船坞。这才发现,田润到了。

田润是来跟郑浑说造船之事的。田润给郑浑说的,有两件事。一是尖底配重;二是龙骨贴板。尖底配重,以前面的章节里面已经说过了。龙骨贴板,指的是先制作龙骨,然后贴上船板。这两件事,郑浑均提出反对。田润就跟郑浑解释。解释了半天,尖底配重的道理,郑浑接受了;但是,因为木材做不出配重的尖底,还是拒绝执行。

次日,田润又说了一天,却没有新意。田润只知道尖底配重的原理,并不知道龙骨贴板的原理。面对郑浑的反问,时常说不上来。最后,田润决定,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反正是一定要造那种尖底配重、龙骨贴板的海船。

田润耍横了。但田润毕竟不是小女孩,知道自己耍横是可以的,但木材做不出配重的尖底等等具体的阻碍还得自己的克服。田润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角钢和铁板。角钢,一定可以制作龙骨。铁板,一定可以附着到龙骨上面去。于是,田润就下了订单。

田润的订单,放在现代,实际上就相当于一种科研计划。三国这个时代,在田润出现之前,是能够打制出“刀”的。刀,就相当于小铁板。小铁板而转个弯,就变成了角钢。因而,作为科研性质的小批量角钢和铁板很快就做出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女主三国最新章节 | 女主三国全文阅读 | 女主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