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国 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吗

作者 : 石晶蓝

历史上的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演义中的诸葛亮“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于是,有很多人为诸葛亮叫屈。怎么就娶了黄月英了呢?

黄月英,年龄不详,就当她与蔡琰同岁好了。算起来,这时候诸葛亮应该是十九岁。只要黄月英比诸葛亮小,就合理了。

黄月英是荆州沔南白水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黄月英的妈妈蔡氏乃蔡讽长女,刘表后妻蔡氏乃蔡讽小女。因此黄月英称蔡瑁为舅舅,叫刘表为姨父。

黄承彦是名士。既然是名士,那么他就一定不是穷人。从蔡讽两个女儿的情况看,黄承彦这个名士还不是一般的名士,而是足以与荆州牧刘表比肩的名士。因此,可以推论,黄承彦极富才学。因而名誉极高。是哪方面的才学?演义中说,陆逊被困于鱼月复浦八阵图,在黄承彦的指引之下才得以出阵。也就是说,黄承彦具备的是军阵方面的才学。

黄月英的才学就复杂了。各方面资料都显示黄月英具备的居然是机械方面的才学。如果黄月英跟着父亲学习兵书战策,然后指挥打仗,就不奇怪了。会机械知识的人,在这个年代只算匠人,地位很低。马钧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另外还有个郑浑,但郑浑主攻吏治,当官了,然后以机械制作为消遣。因而郑浑的日子比马钧过得滋润。堂堂名士之女,是不可能去学习匠人的知识的。

但黄月英偏偏就学了。是从哪里学到的呢?这绝对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因为无论是谁,都不足以担当黄月英的老师,就连马钧和郑浑也不行。马钧和郑浑所掌握的机械知识是符合这个时代的。而黄月英所掌握的知识则超越了时代。黄月英做出了机械人和机械狗,据传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也是黄月英的杰作。那些都是二十一世纪的科学都复制不出来的东西。

难道说黄月英也是穿越者?不,绝对不是。因为最出色的物理学家穿越过来也做不出机械人。在这个时代,连电都没有,就算是传送一个机械人过来也是无法驱动的。那么,黄月英会不会是二十五世纪穿越过来的人?算了,这样问下去,就近似于荒谬了。我们还是把黄月英当成是这个时代的人好些,最多,把她当作是一个科学无法解释的奇人。

……

与蔡琰同岁,也就是十七了。十六岁就可以嫁人了,到了十七岁还没有嫁。于是,父母的催促就来了,邻居的眼光也有些不同了。

黄月英也不是不想嫁人。但总得嫁个好点的人吧。嫁谁呢?当然是从自己所知道的人里面进行筛选。但选来选去却并没有一个满意的。父亲说庞德公门下学生诸葛亮不错,但诸葛亮,黄月英见过,印象却不大好。

那应该是去年吧。当时好像是在司马徽的家里。黄月英为几句诗文而踌躇,诸葛亮经过,一把就拿起诗笺,读道“花谢花开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雁去雁归雁不散,潮起潮落潮不眠。夜深明月梦婵娟,千金难留是红颜。惯看花谢花又开,却怕缘起缘又灭。”然后略一思索,又道,“这八句,每句各用一字表述的话,便是‘飘’、‘荡’、‘人’、‘海’、‘魂’、‘牵’、‘梦’、‘绕’。”黄月英见他说得有理,便道了声“多谢”。哪知诸葛亮却大笑道:“丫头,你多礼了!”自此,黄月英便认为诸葛亮缺乏教养。

……

转眼一年过去了。刘表的次子刘琮,迎娶蔡瑁的外侄女。婚期将近,内亲是需要到场贺礼的。于是,黄承彦带着黄月英到了襄阳。

照理说。刘表、蔡瑁都是亲戚都是官,但刘表的官大,而且成亲的就是刘表的儿子,所以黄承彦准备住在蔡瑁家里。到家一问,蔡瑁出门去了。不过,这不妨事。蔡瑁家的下人都认识黄承彦,不仅把黄承彦、黄月英迎进府内,而且还自作主张安排了客房。

亲不亲,看娘舅。舅舅永远是最亲的人。因而,黄月英在蔡瑁的家里极为随便。进入客房,放下行李就检查了一下被褥等物,然后又吩咐厨房给黄承彦烧茶。

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黄月英在蔡瑁这儿随便,蔡瑁家里的下人也就没把黄月英当作外人。等黄月英交待的事情都忙完了之后,下人就凑上前来了,报告了最新的消息:来了个大美女,还带着一个小丫环。

……

蔡邕、蔡琰,均名动天下,黄月英自然知道。当下黄月英就萌生了一丝怀疑,这是不是真的蔡琰呢?于是便道:“带我去看看。”

都是住的客房,相距自然不远。不一会儿,黄月英就到了蔡琰的门外。蔡府下人敲门。丫环开门。下人道:“速报蔡大家,我府黄姑娘前来看望。”蔡邕不在场的时候,说蔡大家指的就是蔡琰。一会儿,丫环来了,说小姐有请。黄月英就进去了。

黄月英进到里面,一打量,心里不由叹道:果然是人间绝色,我见犹……犹什么?怜。这里,怜是什么意思?怜爱?好像是。“蔡大家是吧?我叫黄月英。”蔡琰道:“妹妹请坐。”

坐了。黄月英笑道:“说实话。我今日此来,是为了试试你究竟是不是蔡大家的。我不擅文,理应在蔡大家之下。如果我难住了你,你就不是真正的蔡大家了。”蔡琰道:“妹妹倒是爽快。不过,一人藏物,万人难寻。我不能保证都能答得上来。”

黄月英道:“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确是妙文。”五色中,除去红黄黑白,剩下青。狐狸猫狗,共同的,就是犬旁。连起来是个“猜”字。诗词论语,都有的,是言旁。对方向模糊,即是迷。连起来是个“谜”字。因此。黄月英说的是“猜谜”。蔡琰道:“既然你坚持,那就开始吧。”

黄月英道:“鸣机杼,匹丈事难成。但盼催回刀尺竟,更教动寒儿;人世足余温。”这条谜语的谜底是纺织娘。蔡琰答道:“抱歉,此物我没见过。”

黄月英再道:“客来东方,歌讴且行。逾我垣墙,上入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被创。”蔡琰点头道:“利喙细身,昼匿出昏,嗜肉恶烟。指掌所扪。”两人所说的,都是蚊子。

黄月英又道:“树儿睁开眼,小子屋下眠,良心缺一点,日落残兔边。”黄月英这是对蔡琰表示好感了,说的是“相见恨晚”。蔡琰道:“心有戚戚焉,相逢即是缘。”也表示了好感。

这时,蔡瑁回来了。

……

蔡瑁过来先打了个招呼,然后说刘琮那边听说蔡大家驾临,一定要请蔡大家赐字。蔡琰谦虚了几句,就应承了。蔡瑁将蔡琰带到书房写字。然后把黄月英叫到一旁,问她跟蔡琰说了些什么。

黄月英说:“没说什么。我就是试一下她的才学。以免是别的什么人来冒充的。”蔡瑁立即追问道:“结果怎么样?”黄月英反问:“原来舅舅也想试啊?”蔡瑁道:“小心无大错,舅舅当然想试。不过舅舅肚里的墨水你是知道的。刚才出门,舅舅去找蒯叔叔,就是想让他来试。”黄月英问:“是哪个蒯叔叔?”蔡瑁道:“是子柔,蒯大叔。”

黄月英道:“蒯大叔好像平素里跟舅舅不大对付啊?”蔡瑁道:“我这不是没招了么。好在你来了,满天的乌云都散了。快给舅舅说说,她是不是真的。”黄月英道:“是真的。才思敏捷,月英闻所未闻。那是冒充不来的。”

“是真的,就太好了!”蔡瑁停了停,又道:“给你说个事儿啊。蔡大家这次来,是来攀亲的。舅舅我不知道她是什么目的,反正舅舅认为没坏处。回头,你跟你爸说一声。让你爸也参详参详。”

“攀亲?”黄月英立即问道,“她攀的哪一辈?”蔡瑁道:“她称舅舅为兄。”黄月英跺脚道:“啐!那她岂不就成了我的姨?”

……

森严壁垒的汉军拒马阵顷刻间出现了混乱。如果任由这股混乱蔓延下去,不消片刻功夫,整个防线就将彻底崩溃!

游牧骑兵们察觉到了这种混乱。“杀杀杀……”喊声大振,响彻云霄。游牧骑兵们士气大振,攻势越发猛烈。汉军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

游牧右军霍赛穆部落的族长难掩眉宇间的激动之色,心道,看起来根罕音部马上就要冲垮汉军地防阵了。随即又想,要不是受到战场两侧密林地形的影响。游牧骑兵无法向两翼展开、发挥兵力上的优势,恐怕早就冲垮这支汉军的防阵了。

两军阵前。有步军小校疯狂地挥舞着雁翎刀,声嘶力竭地大吼起来:“第一队,死战不退。第二队、第三队后撤十步重新列阵!”一支冰冷的狼牙箭洞穿了步军小校的咽喉,吼声戛然而止。然后,很快又一名步军小校挥舞着雁翎刀冲了上来。继续率领重装步兵重新列阵。

重装步兵们迅速镇定下来。残存的第一排重装步兵死战不退,以生命为代价,以血肉之躯承受着游牧铁骑的践踏,给后面的重装步兵赢取重新列阵的时间。转眼之间,第二排、第三排重装步兵迅速后撤十步,重新列阵完毕。

等到第一排重装步兵被游牧人斩尽杀绝时,森严完整的拒马阵就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已经再次列成。游牧骑兵刚刚踏过第一排重装步兵的尸体,就迎面撞上了第二排重装步兵的盾墙。这一次,游牧人的死伤更为惨重。

第一排重装步重盾阵的位置,是最初的位置。在这里,堆积的尸体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包。游牧骑兵要越过这些小山包,才能冲到第二道重新排列的盾阵面前。因此,游牧骑兵就必然要减速。而骑兵一旦减速,冲刺的威力就会大大降低,就会更加容易被汉军的拒马枪所伤,更容易被汉军的盾墙所阻挡,也更加容易被藏于阵后的长弓手所射杀。

这不是草原民族所熟悉、所擅长的骚扰战,而是汉军最熟悉、最擅长的正面决战。两军正面交锋,如果游牧骑兵无法突破汉军地拒马阵,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战死沙场!

三万名精锐长弓手仍在机械地挽弓、放箭,将一波接一波的箭雨无穷无尽地倾泄在游牧骑兵的头顶上。从开战到现在,弓箭手们已经记不清挽了多少次弓、射光了多少壶箭。他们的臂肌早已经麻木,早已感觉不出酸、累和疼痛。支撑他们继续战斗下去的,只有顽强地意志。不到射完最后一支箭矢,绝不停息。

……

刺耳的破空声中,密集如蝗地箭矢从天上无穷无尽地攒落下来。不知道已经有多少英勇的根罕音部勇士,已经倒在汉军的箭雨之下。

一名骑兵突然大叫一声,整个身形敏捷地从马背上弹起,堪堪挡在了另一名他愿意舍身保护的重要人物的前面。手中的弯刀闪电般挥出。数声轻响过后已经格飞了三支狼牙箭,却终于没能挡住第四支疾射而至的狼牙箭。这名骑兵小月复上中了一箭,直没及羽。

被保护的重要人物咆哮起来。下马将气绝身死的骑兵抱在怀里,放声大哭,发出狼一般的嚎叫。直到嗓子嘶哑,他才放弃了骑兵的尸体,翻身上马。挥舞着沉重地狼牙棒,策马直冲汉军本阵。

哀兵必胜!现在,根罕音部落的骑兵因为眼前亲友的巨大伤亡而痛断肝肠,他们誓死为亲友们报仇。哀兵必胜,是真的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女主三国最新章节 | 女主三国全文阅读 | 女主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