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仙语 第一卷 天龙化劫 第399章 灭仙崖悬棺寻尸(尾)

作者 : 江南柳茵茵

第399章灭仙崖悬棺寻尸(尾)

众人追随着小猴儿青娃的脚步。来到了灭仙崖附近的神仙冢,并在那里遇上了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碧宵子。碧宵子告诉他们,自己并不是这神仙冢真正的守墓人,而那位守墓人乃是自己的师父。

小猴儿青娃听了这位碧宵子的话,这才恍然大悟。想到这里,他不由扭头看了柳双雨一眼,嘻嘻笑了起来。

柳双雨这时连忙也过来和碧宵子见礼。

他跟对方简单说明来意之后,碧宵子思索了一下后说道:“柳公子,小老儿自从幼年时代就在这神仙冢附近割草玩耍,从未到过那灭仙崖上半步,对于上面的悬棺更是一无所知。不过,家师素来神通广大,交游广阔,他定然知道那些悬棺的来历和奥妙。各位与其在这里和小老儿浪费时间,倒不如多跑几步路,试着往深山里走走,若能碰巧遇上家师,这一切还是由他老人家对大家说,会更加妥当和详尽。”

他说完后,又看了柳双雨等人一眼,沉吟了一会儿。便从口袋中翻出了一支小小的竹笛,将它递到了柳双雨手中,笑着说道:“柳公子,这是我师父留下来的一支竹笛,你可拿着它作为信物,一旦见到家师,直接将竹笛交给他,他自然会乐于帮助你们。或者当你们在山中一直寻他不见的时候,也不妨经常吹吹竹笛,师父的耳朵比较长,或许能听见你们的召唤也不一定。”

柳双雨见状,连忙感激地接过竹笛,在手中看了又看,然后珍重地将它收入了怀中,接着恭谨地问道:

“请问碧宵子道友,我们要是见了令师,应该怎么称呼?”

碧宵子呵呵一乐,说道:“家师生性诙谐,惯于和人插科打诨,最不喜欢俗礼,平日里嬉笑怒骂,游戏风尘,要的就是个自在。他的道号为丹青二字,柳公子见了家师,直呼其丹青子即可,若过于谦让,反倒有可能让他看不起。乃至最终误了公子的大事。”

众人见这碧宵子说得颇为有理,便和他简单寒暄几句后,再次动身启程,往山里面寻去。常言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他们这次所探索的大山虽然没有附近的灭仙崖那样险峻,却也是层峦叠嶂,奇险连连,若是一个凡人到了此处,怕是连山腰都靠近不得,中间不是被豺狼虎豹吃掉,就是不小心踩落山崖而死。

这里的山林好大,走了半晌,柳双雨看看这样走下去不是办法,便拿出临行时碧宵子的所赠的那支竹笛,在手中摩挲了片刻,这才放到了嘴唇前吹奏起来。

想那柳双雨本是出身江南世家,举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都懂得一些,于音律和器乐更是颇为通晓,因此。这支小小竹笛虽然出自山野,但他看上两眼,认准竹笛上的吹口和几个按孔之后,略微试验吹了那么几句,就完全熟知了其中的宫商角徴羽五音之变,之后就能按节和拍,吹出了一支悠扬无比的调子。

说也奇怪,这支小小竹笛看似简单,只是山中一种紫竹所制,通体秀美,却也并非什么神奇的木料制成,然而就是这么个小东西,吹奏起来后竟然发出天籁般的动静,一时间,周围的山林寂寂,草木摇摇,竟然压过了造化中的种种声音,独自在天宇间嘹亮。

一时间,周围的鸟兽尽都压音,接着又有无数的炫丽的飞禽一个个都扇动翅膀成群结队飞来,在众人头顶上交织成一片五彩斑斓的鸟群,和着竹笛的动静,全都啁啾成一片,顿时,以柳双雨为中心,竟然形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随行的众人虽然多数跟柳双雨相识已久,却又何曾听过他有这般精妙的演出?现在大家见他笛声出彩,不由得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

柳双雨先前还略微矜持一些。可是吹奏到后来,他竟然开始十分忘我,整个身心都完全沉浸在这竹笛声中,对外面世界的变化可以说是全然不知。

就在柳双雨引笛吹奏的时候,突然一阵牧童的短笛声将他从迷幻中惊醒了过来。柳双雨连忙放下竹笛,揉揉眼朝周围看了看,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意识到自己今天并没有如何违规。

牧童的短笛声唤醒的不仅是柳双雨,他周围一直侧耳聆听的众人,听到这短笛声,也不禁都猝然而醒,一个个都擦了额头的冷汗,惊叹这竹笛声魔力实在惊人。

这时,那些原本盘旋在柳双雨头顶上的鸟儿并没有轰然散去。它们几乎和众人同时听到了短笛之声,不仅没有被惊走,反而一起拍着翅膀再次鸣叫起来。

众人循着那牧童的短笛声朝远处寻找,却什么都没看到。大家只觉得这短笛声飘忽不定,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山巅,一会儿在山坳,似乎那吹笛之人有意识想引导他们过去。

几个人闭目默默聆听了一会儿笛声后,通过交流。终于确定了笛声所在的位置,便发一声喊,一起朝着目的地追去。

他们一直追出了三四里路,才终于在前面不远处的一处林荫小路上,看见一个小牧童正横骑在牛背之上,吹着短笛在对他们微笑呢。

柳双雨等人的脚步一滞,不由放缓了一些。看看快要走近时,柳双雨对众人使了个眼色,大家便都乖觉地停住了脚步,由柳双雨独自上前问讯。

柳双雨踌躇了一下,心中暗暗想道。这个牧童出现在这山野之中,不知道是何等神秘人物。看他方才的短笛之声,听起来就几个音节,非常短促,却悦耳动听之极,并且能将自己的竹笛声都吹散,绝对不是什么平常之人。看来自己还要分外小心一些,不要有什么不礼貌而触犯了这位神秘人物。

想清楚这些后,柳双雨脸上露出微笑,他快走几步后,来到小牧童跟前,对他抱拳行礼道:“这位道友,刚才是你在吹笛子么?”

那小牧童对着柳双雨微微一笑,神情竟格外成熟老练。他在牛背上一眼就瞥见柳双雨手中那支竹笛,便老气横秋地笑了笑,说道:

“呵呵呵呵,这位公子,你手中所拿的竹笛,莫非是那碧宵子所赠么?”

柳双雨初时见这小牧童皮肤娇女敕,样子不过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可听那牧童出口说话时,其声音却无疑是个七八十岁的沧桑老人,再加上对方认出了这竹笛的来历,并且提到了碧宵子的名字,他脑中不由灵光一闪,急忙对着牧童再次深施了一礼,说道:

“有劳前辈动问,柳双雨刚才对前辈失礼了。不知前辈如何识得这竹笛?又如何认得那碧宵子?莫非您就是碧宵子道友的师——啊,莫非您和碧宵子道友乃是出自同门?”

柳双雨其实刚才想问的,乃是对方是否就是碧宵子口中所说的那位丹青子师父,但他毕竟两世为人,经历颇丰,现在见了这位小牧童,虽然心中非常怀疑,但还是拐了个弯,没有直接去问,只是说了所为出自同门之类。

果然。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之上,听得他这样说话,便对他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

“柳公子果真聪慧过人。你所料不差,送你竹笛的那位碧宵子,正是我的同门师侄,我年长了几岁,承蒙碧宵子喊我几声师叔了。你既然持有他的信物,那么就不是外人了。在下道号丹崖子,和碧宵子的师父丹青子乃是同门师兄弟,你有什么事?想来应该和我那师兄丹青子有关吧?今天遇到了我,不妨直言,或许我能给你指点一下方向。”

柳双雨听得对方如此说话,不禁暗暗叫了一声惭愧,幸好自己没有以貌取人,觉得对方是个小孩子而有所无礼呢。现在看,对方哪儿是什么小牧童呀?分明是驻颜有术,游戏风尘而已。他既庆幸没有喊错丹崖子的身份,又庆幸对方和丹青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古道热肠,肯指点自己。因此上,他便整理了一下思路,将自己此行的目的以及遇到碧宵子的经过跟对方大体上说了一下。

丹崖子初时还当柳双雨这次前来寻找丹青子有什么不起眼的小事,本待能顺便帮一下他,也算彼此今日相见有缘。不过听说柳双雨这次是要打听灭仙崖上的悬棺之事,也不由皱起了眉头。他沉思了一会儿后,便对柳双雨等人说道:

“你们所要问询之事,我实在是所知不多。这样吧,看你们这次几经周折而来,实在是大步容易。我还是告诉师兄丹青子所在的位置,你们自己亲自去找他来问吧。”

他的话说到这里,便对着柳双雨神秘一笑,招手要他过去。柳双雨心知对方有机密心月复话对自己言讲,便微笑着凑过身子,听对方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说了一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幻仙语最新章节 | 幻仙语全文阅读 | 幻仙语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