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探戈 第175节 王力凡香港行(1)和干妈同行

作者 : tweimin

第175节王力凡香港行(1)和干妈同行

王力凡按照旅行社通知的时间,准时到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二的出发厅前。():。说是准时,是在领队看着手表,正说再等最后3分钟的时候,王力凡匆匆跑进了6号门。这是旅行社通知的国际出发厅。

领队无奈的接着王力凡的招呼,不听王力凡的解释,一边吆喝旅行团其他成员跟着自己走,一边边走边和王力凡交代事项。

王力凡厚着脸皮小跑着跟在旁边,讪笑着,停止解释,不断点头哼哼着,不敢旁视。在办行李交托手续时,有两位旅行团成员的行李包放的锂电池不合规定,耽误了不少时间,领队担心误机,非常着急。王力凡主动帮助两位没有经验的团友,加快了处理,领队才对他有了好脸色。

一直到跟着大伙,办完行李交托手续,随着大伙向检查口走去时,王力凡的心态才平静下来。这时,他的手臂被谁抓住。

王力凡转过脸,立即停步,双手握住了对方的双臂,惊喜的叫出声:“干妈!您………”

黎爱华笑眯眯:“没有想到你也参加了这个团。”

王力凡笑着:“真的吗?干妈也………”

黎爱华笑眯眯:“怎么来这么晚?”

王力凡右手摩着脑门,嬉笑的:“闹钟出故障…她们这时间也太早了嘛,现在还不到6点…。”

旁边的同路人插嘴:“旅行社省钱嘛,这个时间的机票折扣多……”

王力凡看看周围:“干妈,怎么是您一个人?大妹二妹她们呢?”

黎爱华笑眯眯:“她们都忙公司的事情……”

王力凡:“干妈,现在有我一起,让她们放心了,我给她们去个电话…”说着也不注意黎爱华欲说什么,忙着操作手机。

见王力凡打完电话,黎爱华才笑道:“领队小刘是娜娜的好朋友,中学同学,小刘这一路会……啊,该安全检查了,你先……”

王力凡忙说:“干妈,您先办嘛。”

全团办完安全检查手续,跟着领队小刘去到她们航班的候机室。在坐下候机时,登机门前显示屏上显示,登机还有20分钟。

王力凡:“干妈,您怎么想通了,舍得花时间旅游了?早就应该这样了。大妹二妹现在那么能干,又不需要依靠您,您挣那么多钱干嘛?”

黎爱华笑眯眯看着王力凡:“有嫌钱多的?我就知道你这趟肯定不光是为了旅游。”

王力凡故意惊讶地:“干妈,您是神算子啦!我这样您也知道了,我还没有和谁说过呢。”

黎爱华笑眯眯地:“你办的事情还需要你先说吗?你那德行,连心心娜娜都能够看透你。(dUkaNkan.百度搜索读看看更新最快)”

王力凡心里暖烘烘的:“干妈,我真怀念我们在青年路练摊的日子。”

“练摊”是成都话,是指在一个地方,从开始经营活动,到生意成气候的创业过程。也常常指一个商业街区积聚人气的过程。

黎爱华也很有感情的念叨着:“是呀,那个时候练摊,虽然很艰难,日子过得紧巴巴,可是,精神。”

王力凡平淡的:“后来都怪我和爸爸没有听您的话,在红庙子的股市上栽了筋斗。”

黎爱华微笑道:“要不是人们说的要交学费嘛,再回头看九二年成都红庙子的所谓股市,那真算是开玩笑呀,就那样用身份证,甚至身份证复印件和股权证明,就象在菜市买卖蔬菜一样,就那样的“渣渣股”,就现钱交易了。别说,那时人的觉悟还真高,还没有发生几起假证假币的。”

成都人曾经在红庙子纵情狂欢。

红庙子”是成都市一条街道的名称,1992年底,这里自发地出现了一个买卖内部职工股等未上市股票的市场,被人称为“红庙子自发股票交易市场”。当时,来自深圳等地的大户们在此大笔收购四川省内公司发行的、尚未到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的股票,使这些股票的价格纷纷上涨。

红庙子不是游乐场,是一处露天炒股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初,没有在红庙子炒过股的成都人寥寥无几。它基本上以红庙子街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几条小街,几乎一夜之间,成为成都人流量与现金流量最密集的地方。有人捏着钱,有人举着票,一边吆喝一边讨价还价:要不要?乐电,金路,盐化…

说不清楚是从哪天开始的,大家起初是怀着隐秘的兴奋、犹豫和好奇走进那里,一进去,瘾就发作了!不得了,比流感传染得还快。人流一哄而上,把几条小街挤得沸腾起来。以前,有谁习惯随时在包里揣几千上万的现金呢?但红庙子时代,就连胆小的人,都经常背着一厚叠钱奔赴股市。不过确实很安全,从来没有丢过。据说,小偷都改行炒股了。

那个人人都会犯的“瘾”,其实是对金钱、对瞬息间拥有大量金钱的渴望。在大家的银行存款都很菲薄、此外几乎没有任何动产、不动产的时代,飘荡在红庙子上的财富传奇几乎每天翻新,怎不叫人憧憬:某人两三万元起家,转眼家产五十万;某人一个月不到成了百万富翁……这里的某人,往往就是人们经常碰面的熟人。也知道人家是勤奋的,敢冒险的,或者机敏智慧的,乃至有赌性的——挣那么多不敢想,退而求其次总可以?还是有可能的,比如,你昨天3000元买的一张票,今天就变成3500、4000了,那张又薄又小的纸片像被施了魔力,带来不可思议的神奇和幸福感。

当时,黎爱华还在青年路卖衣服,和同样卖衣服的王力凡父子常常彼此照应着。王力凡跟着兄弟伙去了一趟红庙子,年轻的王力凡看到他从来想象不到的一番场景:站在他面前有8个人,在每个人的衣服上都别了一张纸,纸上写了十多个单位的名字,有川盐化、蜀都大厦、四川电器等等。对股票一窍不通的他只能站在一边,看来往的人不断地上前询问各类股票的价格。此时,他看到了一位兄弟伙刚卖了1000股蜀都大厦的股票,这位兄弟伙告诉他,1000元钱买的股票,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赚了200元。王力凡此时心里萌发了炒股的念头。但是由于当时出售的股票大多是以1000股1000元的价格,而钱是父亲管着,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投入仍给王力凡认为父亲是不会给的。他有意说给黎爱华听,他知道父亲信任黎爱华。黎爱华听了这事,有些兴趣,跟着王力凡去了红庙子,看了半天,又试着学别人操作了两天。接着王力凡的父亲也跟着黎爱华开始了操作。1992年底,黎爱华和王力凡家都分别存下了第一笔资本金,黎爱华却退出了红庙子股市,还坚决要王家也退出。王力凡父子不但没有听,还把青年路的摊位顶了出去,全部资金投身股市。

1992年的红庙子,自发股票交易市场还未到鼎盛时期。不过到1993年年初,据统计数据显示,仅仅每日在红庙子这条街上参与交易的人数就达到了上万人,几乎所有四川境内(除重庆外)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内部股权证都陆续进入红庙子市场,甚至债券、股票认购收据都在市场上“炒”,交易品种最多时达七八十种。

由于红庙子股票市场是一种股民自发性聚集的地点,所以股票的买卖只是股权证之间的转让,并没有当初像蜀都大厦那样的纸张股票在握的情况。1993年,王力凡手上同一时间段就有6到7张股权证。

“当时的股票交易是疯狂的,缺乏理性。”王力凡说。初期大部分股票大都在涨,鲜有跌的股票,所以“红庙子”也成了成都人“淘金”的宝地。

有一句老话这样形容:在红庙子街头买的股票走到街尾就能赚钱。由于当时的信息流通不畅,买家总抱着只要有股票就能赚钱的心理,所以在不了解行情的情况下乱喊价,甚至把钱放在小板凳上喊价。

哪里有只赢不亏的事呢?万众狂欢的时节,已经有人在悄悄嘀咕:炒股就像击鼓传花,就看花停在谁手里了。很快,股市轰然崩塌那阵,已经没有人买票了,卖票的人还凄然站在街边,执拗地举着票。雨水从他们的帽檐密密滚落,像长流的泪水。不过,那阵已经是在白庙子了。成都人固执地认为,股市在红庙子的红火和在白庙子的萧条,源于这两个地名的一“红”一“白”。王力凡父子开始时还为黎爱华早早退市惋惜,为自己大发横财沾沾自喜。接着就变成除了一登废纸,两手空空。

王力凡小声的说:“干妈,我和爸爸这些年一直记着你当时说的‘这红庙子的股市,我就不明白,这钱赚了,还是不明白。人做事不能贪心,特别是不明白的钱不能贪!’。我这些年就是管不住自己,关键时间,都是由于‘贪’,出了问题。”

黎爱华:“那稀饭广场的事情后来没有啥?”

王力凡:“事情是没有事情啦,可是我在圈内是大丢脸了。那次还不是为了小利,把义气都忘了,还差点栽进班房……”

黎爱华拍了拍王力凡:“儿呀,要养成不断总结自己的习惯,知道错了要立即改。听说,你现在那个私房菜经营得还有声有色,这次来香港,是不是为了它?这样就对了。虽然这些年我们很少走动,我还是注视着你的,你脑袋灵活,胆子大,也能够吃苦,就是对自己放纵。儿呀,奔四啦,该收心了。你爸爸不容易呀,我知道你很孝顺,可是,他很想有孙子,很希望你稳定生活呀。”

王力凡埋头没有说话。

黎爱华继续说:“如果已经看准了私房菜,就安心好好做下去,成都的饮食行业是个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行业。你这样来香港,走出来吸取新意,是非常对的,我也给你注意。如果资金有需要,我会帮助你的……”

王力凡抬起头连连摇头:“干妈,我现在不缺钱,就缺这个。”说着指指脑袋。

黎爱华笑了:“好,很好,已经想到走出来,又知道用脑袋,就有了好起点啦。其实,我本来也不想来旅游,就是旅游,也不想来香港这些城市旅游的,城市旅游点,虽然是古迹、游乐,有传统有现代,也精彩粉呈,但是都不是自然旅游景点。我更喜欢九寨沟那类的自然旅游景点。”

王力凡看着干妈,没有问,他知道她会自己出答案。

黎爱华说:“我这次来香港,是娜娜的话打动了我,她说,我们搞产品的,应该围绕社会的需要活动。虽然公司有专门的信息部门,他们经常给我准确的信息,但是,对我来说,都是间接的,虽然也常常可以引起联想,产生灵感。这和自己直接去接触、了解、感受的效果不一样的,产生的灵感就更不一样了。我们公司的产品和市民需要关系密切,就应该接触不同城市的各色市民。就象你想了解饮食信息一样。成都不管怎样,总还是西部的城市,在这样的区位搞事业,就必须不断的开放自己。”

王力凡看着黎爱华:“干妈你说得太好了,我起了来香港的念头,可真没有您说的那个高度。成都人的口味太高太苛刻,因此很逼人的。我几次都想转行了。可是,做熟不做生,就始终在这行拼了。干妈,其实我几次想打退堂鼓,有个很困绕的问题。”

黎爱华笑眯眯:“说来听听。”

王力凡:“我费了很大劲想出来新的办法,刚有了好的效果,同行马上就照模照样的学了,还降价竞争,真是太讨厌了。常常不想再弄新花样了。”

黎爱华笑了:“其实,这是两类问题,一个是你不想人家能够象你那样做,就是你垄断,独此一家。一个是,那些人剽取了你的知识产权。这两类问题都是阻碍社会进步。垄断是违法的,饮食烹调也不可能垄断。至于知识产权问题那是法律问题,你得在有证据的前提下按法律程序处理。所以以后一定要多懂法律,找律师。其实,这些都不影响你创新经营。儿呀,创新经营多用脑筋,没有坏处,起码以后老了不会得老年痴呆,哈哈………”

这时,开始登机了。

未完,下节176精彩等着你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成都探戈最新章节 | 成都探戈全文阅读 | 成都探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