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春梦 见到小雪话语多  心心相印何为

作者 : 秦岭

*年十一月六日晚上,在小雪家里,我见她正在辅导侄女读书,让侄女听写语文课本上的生字。那样子,还俨然像个做老师的。

小雪去拿来了橘子,给我倒好了开水。我觉得房间里面有些热,便月兑去了西装外套。我们两个一触即合,很快就热烈地聊了起来。

我先跟她讲了一下准备办的调动事,以及刚才到农业厅徐副厅长的家,然后,又讲了到小樊家和我中学同学周林家。

讲到我的同学周林,我告诉她说:“我的同学,现在董家窑菜场卖菜,现在也学会了用揪子秤。”

“什么是揪子秤?”她很感兴趣地问。

“就是一斤只有九两的秤。”我解释给她听。

“啊?还有这样的事呀?”她很是奇怪,还会有这样的事。

“卖菜的原因,是因为他老婆承包了单位的商店,被人骗去了一万多元钱,之后在家没有工资,租的房子每月也要三十多元钱。而我的这位同学,由于单位的原因,在家吃百分之七十的工资,造成经济困难。”我感叹这位同学的家里的不幸。

“是哟,我们厂里也在停产,现在有不少人在吃百分之七十的工资。”小雪也有感触。

“现在小樊到贵溪去了,他对找女朋友的事很急,还想要我帮他物色。我也碰到了徐影萍同学,小徐说她的男朋友太热情了,弄的她很不好意思。”我又谈起了我们业大的同学。

“听徐影萍和小蒲说,你现在找了个省委的女朋友?”她问起我敏感的的事情来。

“不是省委的,是市委档案馆的,已经没有谈了。现在又接触了一个,是出版社的打字员,比你矮些,显得比你也小,头也只有你的一半多些大,是六二年生的。由于显得太小了,我同她走在一起,都有些觉得不大好意思的。”我如实地告诉了她。

“小有什么不好嘛!”小雪禁不住笑了好一阵。

我又讲到与市委档案馆那人的接触,有所感慨地说:“我们两个人的约会,由于相互性格不合,两人都容易受伤。”

“那你讲话是应该注意点,过分了人家是容易受伤的。”她似乎跟我在一起,这方面很有体会。

我知道她这话里面,有些是指我与她的一些做法,使得她有此类经历似的。现在自己说话,也不象以前那样无所顾忌。

谈到自己与市委那人的接触时,我说:“我们在较隐蔽的地方,她似乎还对我有些戒备,我后来也有意离她远些。不过,周围谈恋爱的人,也确实都是那种亲热的样子。男女之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也不会去动她。后来,在那么亮的地方,就更不可能。即使两人谈得再亲密,自己也不大好意思,除非在好暗的地方还差不多。”

这些话,听得小雪不大好意思。她岔开话题说:“你调到农业厅去,以后要付出好大的能力。”

“什么付出好大的能力?这是语病,应该说付出好大的努力。”我笑着挑剔,说得她有些尴尬。

“你现在还经常到文化宫排练?”我又问小雪。

“没有,我在学英语,是在东湖学校的外国语培训班,一个星期有三个晚上,时间是星期二、四、日。”她告诉我。

“那还是不错的,我到过傅俊德同学那里,他也讲到了你。”我转过了话题。

“他讲到了我什么?”她很关心的样子。

“讲你好呀。”我特意这样说。

“乱讲,我好什么?”她很警觉。

“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得过奖咯。”我有意逗她。

“那有什么好?”小雪不以为然。

“你的头好咯,手好脚好,都好。”我说笑着,讲得她又不大好意思。

谈到文学写作,小雪问我:“你最近写了些什么吗?”

“写是写了些。”说着我拿出了那本剪贴。

这原来是准备给徐副厅长看的,我翻到最后一篇散文《西湖速写》,让她给看看。

小雪看后连声说好,并谈出她的看法:“以前看你的文章,觉得好像有些单调,现在看这篇,就觉得相当好。你这是在哪里发表的嘛?”

“是在我们厂里的《企业报》。”我告诉她。

“你这篇文章完全可以拿到《南昌晚报》发表。”她这样认为。

“这倒无所谓。”我认为也没有什么。

小雪又翻看了其他几篇文章,指着《太阳系第十大行星之迷》说:“这篇文章,那个时候在《南昌晚报》上看过。”

“是哦,那一次,我还是先听你讲才知道的。”我回顾起去年的事情来。

这时,她有意说我涉猎了大量的文章什么的。我知道,她这是指我给她写的那封信,上面有这么一句。此时,我有意回避这些话题。

“最近看了胡平的小说《中国的眸子》,很受感动,一边看一边会流泪。”我想了想说。

“这本书写得有那么好?”她很好奇,又有些疑惑地问。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黎莲的,实际上是叙述赣州一个叫李九莲的人。”我向她作介绍。

“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嘛?”她刨根问底,显然已被我的话题所吸引。

“这个人在*中,由于给在部队的男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对当时政治,透露了自己内心的一些看法。这封信却被男朋友交给了组织,结果引起了*,最后执行了死刑。更为可恶的是,她死后被抛尸荒野,被一个精神病人割掉了女人的器官。”我叙述了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哦,有这样的事?”她很惊奇,像个小学生似的。

“里面还有一个叫钟海源小学女教师,她为李九莲鸣冤叫屈,最后也死得很惨,枪毙时还被活体取肾,移植到一个高干的儿子身上去了。”我继续说。

“啊。”她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一个叫朱毅的人,是李九莲的战友,真是赤胆忠心,见义勇为。为了能够为李九莲*,也被判了刑。但是,他不屈不饶,最后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通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引起了中央的重视,该案件在*的过问下,得到了彻底的*。不过,那时在*,有不少这样的事,像东北的张志新案,行刑的时候还被割断了喉管,后来都平了反。”我感叹地说。

“那这个人真是很了不得。”她被小说里的人物打动了……

“我在学生时代,对李九莲这件事,也有很深的印象。记得当时,有很多的赣州人,在江西宾馆对面,贴了许多的大字报,要求为该人*。”我回忆着这件事以前所知道的历史痕迹。

“那就是一件真人真事咯?”小雪很感兴趣,触动也很大,像小学生听故事一样,听着我讲述这本书的情节。

“当然是真人真事,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你要不要看这本书咯?要想看的话,我可以借给你看看。”我看她那样子,便有心让她也看看。

“那就最好,听你这样一说,我确实是很想看看这本书。”她很急切地表示。

“好,那下次我一定帮你带来。”我答应着。

看来,又跟小诗接上头了,直到10点多钟,我才告辞回家。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远去的春梦最新章节 | 远去的春梦全文阅读 | 远去的春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