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录 第一卷 大唐有女初长成 第十章 图纸

作者 : 嘉滢

就在张莹把武则天逗得十分开心之时,张稹也在一个小宦官的带领下去见大唐皇帝李治。

宣政殿气势恢宏,阳光的映照下,宫殿顶端的五爪金龙显得格外威风凛凛,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就象是此刻大殿中那位尊贵无双的九五之尊。

皇帝李治端坐于龙位上,当看到小宦官带着张稹进殿时,他原本充满威仪的脸上忽现一丝温和的笑容。

“这个人就是朕初登帝位时钦点的那个年龄最小的进士张稹吗?。”

眼前这个稳重、儒雅的年轻人和十年前那个一脸稚气的大男孩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面前人使李治不由得陷入了回忆中。

永徽元年,李治初登帝位,第一次举行殿试时给他留下印象比较深的人就是一个名字叫张稹的十七岁大男孩。

那时的张稹长着一张女圭女圭脸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小得多,他的文采本来很出众,只是李治看他年纪太小,文章虽然有新意却不乏空谈,所以赐他进士出身。

在月登阁下的新进士进行马球赛的时候,他球技高超,把同场的进士都比了下去。

当时在场的程知节说道:“张稹这样的身手该去边疆建功立业,放在京城做个文官岂不可惜。”

李治对这个小进士很感兴趣,有意先磨练一下他的心性,于是任命他一个枯燥、乏味的弘文馆校书一职。

之后,皇帝还故意调一些年纪大、又很本分的人和他共事,希望他能积累一些官场经验,以便日后重用。

可是,张稹勤勤恳恳地做了一年的弘文馆较书后,不知道为什么,就借着游学为名辞去官职。

他的老好人上司唐书凝则本着“事不关己”的原则对张稹不闻不问。

当时李治想张稹还是很有长进的,至少他还能借着游学为名辞去目前官职,这样他就为日后重入仕途留下很好的借口。后来朝廷的官员变动很大,而那个永徽元年最年轻的进士渐渐被人们遗忘。

电光火石间李治的思绪来回飞跃了十年。

此时,张稹已经开始对他行标准的跪拜礼。

李治急忙收回神思,让张稹平身。

张稹看见样貌上没有太多改变的皇上,想起那短暂、枯燥的官场生涯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他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李治笑着说道:“子聪(张稹的字),这些年来你的变化很大。朕听闻你新近游学归来,并对海船制造很有研究,朕近来也想造几只海船,所以叫你来帮朕参详参详。”

张稹心里打鼓:“怎么陛下还记着我?我已辞官十年,他早就应该忘记我才对呀。几乎整个官场的人都知道,我是去经商了,陛下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他硬着头再次皮跪下说道:“臣不敢。”

李治又笑着让他平身,又把当年对张稹的安排说了一遍。

他有些惋惜地说道:“也怪朕当年没有体谅你的少年心性,才弄出南辕北辙的事来。这次,朕是真的有事与你相商。希望你能尽展所学。”

“陛下当年对我的安排也称得上是用心良苦,只是我当时年纪太小,体会不到而已。”

想到这,张稹急忙又跪下说道:“臣当年有负皇恩,实是臣之罪过。如今,陛下但有驱驰,臣自当为朝廷竭尽微薄之力。”

张稹的肺腑之言让李治听着很舒服,他急忙说道:“子聪,起来说话,朕也是一时感慨才提及当年旧事,你虽辞官不做,出去游学经商,这也同样是为朝廷效力,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你千万不要为当年的旧事耿耿于怀。”

这时,张稹心里说道:“既然该说的话也说过了,我想下面的话该切入正题了。”

于是他站起身来对李治说道“方才陛下向臣提及海船一事,臣这里有新型海船结构图三套,现在臣将它献于陛下。”

说着张稹拿出三叠厚厚的图纸,双手捧过胸前。

一个宦官走过来,接过海船图纸,双手捧到皇帝面前。

李治打开其中一叠海船图纸,一艘样子怪异但个头巨大的海船图样出现在他面前,他从没见过这样的海船,心中不由一阵好奇。

“子聪,这船的样子新颖而特别,你可否为朕讲解一番。”

李治命两个宦官把海船图纸在他面前展开。

“是,陛下。”

张稹走过来,看了一眼图纸,说道:“陛下请看,这艘船的船底尖削,有利于破减海浪对船的阻力,它的船尾有大、小两只舵,可以随航道深浅变换使用,它的前桅和主桅挂横帆,后桅挂三角纵帆,这样能够充分利用风力,提高船的速度,这艘船适合在深海航行……”

张稹把他的海船和大唐其他海船的性能、造价、做了比较,最后的结论是他的海船,性能高,造价低,孰优孰劣,让李治胸中有数。

听张稹讲解完,李治不仅拍案叫绝:“子聪,你献得的海船图如此精妙,有了它,朕就能打造一只庞大的海上运输舰队。有了这只舰队,朕灭高丽指日可待。”

看见李治龙颜大悦,张稹心想:“今日陛下很高兴,我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把我心中的梦想说出来。如果这件事能得到他的准许,那么万千大唐子民就会受到很大益处。”

想到这儿张稹说道:“陛下,如今百济、高丽弹丸小国胆敢怀不臣之心,冒犯天威,无非依仗孤悬海外,不惧与天朝跨海作战,此皆因海上转运艰难,如海外藩属皆生此异心,窥视大唐的繁华、富庶,定会袭扰沿海,纵然我天朝雄师百万也只能望洋兴叹。”

李治说道:“不知子聪可有何良策?”

张稹说道:“朝廷若广造巨舰,支撑跨海征战必靡费国力,劳民伤财、隋朝败于高丽皆由此弊端而起。臣此次出海有所领悟,如若我大唐广建远洋商船,平时从事海外贸易,战时由朝廷征召跨海作战,由此即可臣服四夷、亦可增加朝廷税收。”

李治说道:“子聪所言甚是,只是,长此以往我大唐的海外征战就要依靠商人,如若奸佞之徒勾结藩属,我大唐不是养虎为患?”

张稹说道:“陛下,海上贸易可赚取的利润比陆上贸易多出百倍千倍,向海商征税足以支付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商船队只是海军的基础,有了海军即可震慑海外藩属,又可远播我大唐天威。”

“海军、海军。”李治口中喃喃说道。

他从未想过要建立一支海上军事力量,张稹的话使他想起了他儿时最初的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超越他的父亲,成为一个光耀千秋的帝王。他陷入了沉思。

张稹知道李治心中是在衡量触发这么大的连锁反映究竟能否在他掌控之中。

良久以后,李治说道:“子聪,朕知道你是位贤才,你所说的话很有见地,只是此事关系甚大,不能操之过急。朕想先依照你献上的海船图纸,建造一批海船,用来与高丽作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繁华录最新章节 | 繁华录全文阅读 | 繁华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