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嫡妻 第119章 儿臣知道凶手是谁

作者 : 文小七七

皇宫宣室殿内,前来参加三试的权贵子弟们已各自选了位置,太子与三皇子领在前头,其他众人依次排在后面。

只是跟文试相比,这次的殿内明显要安静许多,因为这最后一试,不仅南诏国公主端木纳兰和君钰来了,就连一向忙于政务的皇帝也亲临考场。

这也看出了此次北辰与南诏联姻的重视,在场的众人不得不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遥遥帝座下,中侍御史肃然朗声道:“众人归位,三试开始!”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便有小吏上前,亲自将天香楼花魁案简单的陈述了一遍,又在圣意的暗示下,将两个小牌子放在了前面。

一个牌子上面写的是有罪,而另一个则是无罪。

在各方意义复杂的视线中,宣室殿内渐渐响起了议论的嘈噪声,不一会儿,大家便按照各自的立场,站在分属不同的两大战营里。

就连装扮成太子侍从的顾琪也是倍感压力,总觉得有数双眼睛,在紧盯着自己。

虽皇帝过来的几位官交头接耳,参赛的众人也是神情紧张,顾琪不知道此时该干什么,便不着痕迹的瞟了一眼上首的位置,却看到端木纳兰正看着她微笑。

什么情况?她脸上,有墨迹吗?

顾琪擦了擦脸,却还是发现那个纳兰在看着她,甚至还趁着众人都不在意的时候,冲她吐了吐舌。

宣室殿内的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有罪,只有极少数人选了无罪,顾琪自己数了数,除了已经知道真相的穆归鸿以外,还有夏瑾和其他一个不知道名姓的人,而三皇子,此时正站到了那个对立的位置。

这真是天助我也!

顾琪暗道,却没看见三皇子眼中一闪而过的阴狠。

见众人选择的差不多了,宣室殿内的宫人将情况汇报给上首的陛下等人,便按照之前设计的,让众人将各自的审案思路叙述一遍,当然,若能提供证据自是再好不过。

宫人宣读完,满室肃静,似都再次陷入一种匪夷所思的境地。

众人目光都看向持反对意见的另外三人。

陛下捋须等待,三皇子面目不定地凝望着,明贵妃看好戏的打量着。

“诸位,谁能告诉朕这天香楼花魁案的真相?”上首的皇帝出声道。

穆归鸿看向站在对立面的穆荣华,和声对他们道:“皇弟先请吧,不过要是还没有想好答案的话就算了。”

穆荣华不服气接道:“臣弟自然有自己的说辞,只是臣弟很想知道在府尹大人的判决下,皇兄又有何其他证据可以证明那于朝阳的清白呢?”

穆荣华没有接口,只是把视线转向视线的上首的皇帝,肃然道:”儿臣有证据可以证明天香楼花魁一案目前的嫌疑犯是冤枉的,那花魁的确不是他害的。“

“哦?朕可听说,此案证据确凿,连于朝阳自己都不愿意为自己辩护,太子又是哪里得来的证据?”说话,皇上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啊寒光,站在一旁的顾琪也不免颤抖了一下。

这伴君如伴虎,还真是不是说着玩的!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上座的皇帝轻轻哼了一声,转向大理寺卿:“杜卿,听闻近来你同奉京府尹丁广一同查案,朕只想知道,你认为此案如何?”

大理寺卿冷汗道:“回陛下,臣同丁广的结论一样,无论是从认证还是物证,都认为于朝阳就是凶犯,此案确凿无疑,但是若太子殿下执意怀疑,那臣下也无话可说。”

皇帝看向穆归鸿重重一哼:“听到了吗?本朝两大断狱奇才破天荒首度联手,还是认为此案证据确凿,太子,接下来你可要想好了,朕不希望有人可以扰乱朝纲!”

穆归鸿顿了一下,于满朝寂静时,朝殿上的皇帝一拜道:“父皇,此案儿臣知道谁是凶手。”

“你确定?”皇帝面目表情的看着他的儿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穆归鸿走到醒目一点的地方,认真道:“儿臣没有胡闹,儿臣当真知道凶手是谁。”

此话一出,聚拢来的目光更多了。

惊奇,疑惑,怀疑,期许,各种视线,当然也有北辰皇帝那猜不透的神色。

穆归鸿,北辰的太子,努力挺直了脊背道:“儿臣没有胡闹。”

刑部尚书斗胆道:“陛下,既然太子下坚称自己可断此案,不如让他试试。”

大理寺卿附议:“陛下,臣等也希望自己没有断错,若殿下当真知道真凶,不妨让殿下指认。”

最后,明贵妃也看了看在场的众人,俯身在皇帝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

皇帝踌躇了一阵,又看向宰相。

宰相也迟疑一阵后,终是拱手道:“臣觉得,让殿下一试。”

皇帝见众人应允,终于勉为其难点头应:“既然众卿同意,太子你且来断一断,此事可不是儿戏,你想好了再说。”

几百双眼睛骤然围绕在穆归鸿身上,让跟在他一旁的顾琪也不得不紧张,回望了一眼人群,发现粽子在也淡淡地看向他们,想了想他之前的准备,顿时她便释怀了。

当着宣室殿众人,穆归鸿将案情况一一断来。

“天香楼花魁被害案,凶手并非是于朝阳,他只是被栽赃的人。虽然案发现场留有大量关于他与花魁吵架的人证、物证,但这些却不足以证明他是凶手,那于朝阳只是不巧去过天香楼见过花魁,又非常不巧与花魁有过争执,更是不巧被人利用而已。”

三皇子穆荣华道:“这么多不巧,他还不是凶手,那什么人才不巧正是真凶?”

穆归鸿顿了顿,将视线扫过众人道:“真凶不巧就在此刻的宣室殿内呢。”

视线扫过,众人跟着色变,生怕他的目光多作停留。

父皇不由发出警告:“元宝儿,指认大臣,可得有十足证据。你有几分把握?”

我信口胡诌道:“十分的把握。”

父皇终于视死如归,放弃了挣扎:“那你继续。”

我重回正题,想了片刻才寻了回去,开始背少傅交代我的话:“此案有几大疑点:第一是现场太乱,似是有人刻意布置;第二是经大理寺登记造册的花魁房内珠宝凤钗和十几万两银票,在案移交刑部后不久即被调换;第三是刑部停尸房内的花魁尸首也被李代桃僵;第四是卿月楼报案人的份之谜。这四大疑点,可同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对证。”

撒尚书和杜正卿当即出列:“确如下所言。”

郑太师冷淡道:“听说下近来与两位大人交往甚密,知晓疑点不足为奇,不知下可有谜底解法?”

我动了动眉头,显露出理所当然的神,“没有解法,怎么查出真凶呢。”

撒尚书和杜正卿都是半信半疑的态度,其他大臣就更是如此,我爹就更加不敢对我有所指望,约莫是等着我闹够了后再想办法收场。(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无嫡妻最新章节 | 三无嫡妻全文阅读 | 三无嫡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