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491.第四百九十一章 將計就計

作者 ︰ 關駒

[第2章正文]

第501節第四百九十一章將計就計

這一下變起俄頃,當真迅雷不及掩耳。鄭文還來不及反抗,便已被綁了個結實,不由得臉色大變,叫道︰「司空大人不是要什麼投名狀麼,我依言呈上,為何還要殺我?」

郭淮怒容滿臉,伸手一指提在鄭文手中的人頭,道︰「嘟,當我白痴啊。老子曾在許都趴過,秦朗那小子老子自然認得。你殺的這個乃是西貝貨,如何能瞞得了我!」

鄭文心中一凜,狡辯道︰「此人委實便是秦朗的弟弟秦明。」他听說郭淮識得秦朗,心氣一餒,也就來不及細想秦朗如今方當弱冠,賈仁祿離開許都之時,他還在穿開檔褲呢,女子大了尚且要一十八變,這男子怎麼也要七十二變吧,這樣貌出入甚大,賈仁祿又怎會識得?

郭淮鬼精鬼精,怎會听不出他語氣有異?听他說話中氣不足,又見他目光閃爍不定,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便知他在瞎扯蛋了,哈哈大笑,道︰「秦明?這霹靂火秦明使的是狼牙棒,如何改使長槍了?再說秦明功夫了得,手中狼牙棒舞將開來,當真是水潑不進,蟲飛不入。又怎會如此不濟,竟被你一刀給斬了?明明是司馬老流氓叫你來詐降,他好于中取事,你若再不從實招來,休怪老子不客氣!」雖說一來賈仁祿的說書水平十分有限,二來郭淮戎馬倥傯,也沒多少時光听他瞎扯蛋,三來由于年代久遠,這《水滸傳》賈仁祿自己都忘了大半,噴將出來更是支離破碎,似是而非,四來賈仁祿為了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說書時自然要改換年代,增刪篡改,這樣便使得原本便亂七八糟的故事更加的亂七八糟。于是這《水滸傳》,郭淮便听了個沒頭沒尾,殘缺不全。但這施耐庵筆下的人物故事豈同等閑,郭淮每次都听得是津津有味,听到緊要處難免為書中人物捏上一把冷汗。听到痛快處,不免拍案而起,大聲叫好。這霹靂火秦明好歹是三十六員天罡正將之一,在梁山泊一百單八好漢中排名第七,賈仁祿說到他時自然是濃墨重彩,添油加醋,郭淮听過他的光輝事跡之後,血脈賁張,還曾特地花重金,用上等精鐵打造極品狼牙棒一根應用,怎奈他不是秦明轉世,使將起來,極不順手,無奈之下自得將其束之高閣,只是心血來潮時偶而過去緬懷一下。正因如此,郭淮對這個人物有著極深的映象,此時听見秦朗之弟竟然也叫秦明,心中一樂,便順嘴胡說。

鄭文哪知郭淮說是數百年後的梁山人物,還道是自己的瞎話穿了幫,臉色大變,喃喃地道︰「不能啊,秦明明明是使長槍的,什麼時候改使狼牙棒了?」

郭淮笑道︰「他使狼牙棒也好,使長槍也罷。總之你說的話不盡不實,叫人難以相信。你若不從實招來,定斬不饒!」說到最後兩句時,辭色已頗為嚴厲。

鄭文打了個冷戰,道︰「小人所說句句是實,此人確實是秦朗之弟秦明。」

郭淮臉上一沉,喝道︰「呔,死到臨頭,兀自狡辯。拿下去砍了!」

幾名親兵一聲不哼,推著鄭文向外便走。出得帳來,鄭文抬頭一看,只見不遠處刑台上,一名膀大腰粗的劊子手身著紅袍,遒勁有力的雙手捧著一柄冷森森的鬼頭刀,肅穆而立。不由得嚇得心膽俱裂,面如死灰,身子抖個不停,一股尿水再也忍不住了,順著褲管流將下來。失聲叫道︰「司空饒命,小人願招,小人願招!」

只听帳內郭淮說道︰「帶進來!」

鄭文暗暗松了口氣,在眾親兵的簇擁下回到營中。郭淮瞪了他一眼,道︰「不給你點顏色瞧瞧,你當真不知道馬王爺有幾只眼。快快從實招來,老子可沒耐心听你瞎扯!」

鄭文身子一顫,說道︰「末將實是魏國中郎將姓鄭名文,只因太尉不知賈……司空大人是否真在軍中,便令我前來詐降,打探消息,並居中以為內應。小人深知大漢得兆民之心,應天順人,以之為敵,實是自不量力,自取滅亡,不如盡早投降。怎奈太尉冥頑不靈,鐵了心地要與大漢為敵,小人官卑職小,又怎能勸他得動?只好由得他去。小人听得他的命令,心中雖有一萬個不願意,但迫于軍令,也不得不來。望司空大人念在小人上有老下有小,便饒小人一命,放我回去吧!」說著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好似搗蒜一般。

郭淮強忍笑道︰「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就你這副德性,也敢來軍中臥底。」對邊上親兵說道︰「先將這小子拉下去,好生看押。」

眾親兵大聲答應,將鄭文拉下。

郭淮拍了拍胸口,吁了口氣,站起身來,向邊上走了兩步,讓出正位,說道︰「人已走了,將軍可以出來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雙手負後,緩緩而出,來到正中坐好,道︰「嗯,很好,很好。這次若是勝得了司馬懿,這頭功便是你的。」

郭淮學著賈仁祿說話,覺得十分的別扭,心里說不出的難受,听了這話,方才回嗔作喜,心想要是真有頭功,也不枉自己沒來由的受這番罪矣,問道︰「如今鄭文已招供,果是司馬懿遣他來詐降,不知將軍打算如何應付?」

諸葛亮道︰「如今司馬懿還不知此事,大可就其計而用之。」

郭淮點了點頭,道︰「那該如何將計就計。」

諸葛亮伸嘴在他耳邊悄悄說了幾句,郭淮道︰「末將明白了。」

諸葛亮緩緩起身道︰「下面就看你的了。」說著又到屏風後躲起。

郭淮仍就正中一坐,叫道︰「將鄭文這小子給老子提來!」

不多時,鄭文帶到,郭淮臉一沉,道︰「老子方才和眾將商議該如何處置你,眾將都說該殺。這上天有好生之德,我雖想饒了你的狗命,卻也拗不過眾將之意。」手一揮,又道「罷了,推出去斬了!」

鄭文跪倒在地,咚咚咚磕了十來個響頭,連聲叫道︰「司空大人開恩,司空大人開恩。」

郭淮道︰「想讓我開恩,倒也不是沒有辦法……」說到此故意停住不說。

鄭文听他口頭松動,顯是有活命的希望,忙道︰「只要大人肯饒我一命,讓我干什麼都成!」

郭淮道︰「這話可是你說的。你這便修書一封,讓司馬老兒自來劫寨,我便饒你性命。若擒得司馬懿,我仍保奏皇上,封你為上將。若是你在信中胡說八道,讓司馬老兒發現破綻,我便將你扔進鍋里油炸了!」

鄭文此刻為求活命,便是老娘老爹也賣,何況區區一個司馬懿。當下便向周圍親兵討來紙筆,提起筆來,哆哆嗦嗦的寫了一封信。他寫完後,一名親兵將信一把搶過,雙手呈給郭淮,郭淮接過一看,冷笑道︰「寫一封信,幾個字歪歪斜斜,全是敗筆,沒一個勝筆。你平時寫字是這麼寫的麼?再去寫來!我方才說過了,若是被司馬老流氓發現了破綻,你就等著下油鍋吧!」

鄭文當然知道這下油鍋有多痛苦,當真不是鬧著玩的。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尿水又不自禁要流將出來,當下強行克制,重新又要了一張白帛,定了定神,提起筆來,像閨女學繡花一般,一筆一劃的慢慢書寫。過了良久良久,方才寫好。親兵看他寫完,又是一把搶過,呈給郭淮。

郭淮道︰「這次還像點樣子,不過還是十分難看,看來你平時練字一點也不用功。就你這樣的能當上中郎將已是老天保佑了,還想當上偏將軍,我看是千難萬難。」

鄭文知道賈仁祿極會拍馬屁,雖說不上後無來者,卻已是前無古人。心想這會拍馬屁的人,一定也喜歡听人拍馬屁,忙低聲下氣,道︰「司空大人說得極是。小人平時不學無術,粗敝無文,這字自是寫是難看之極。怎及司空大人文武全才,一筆書法,冠絕當世,震古爍今。普天之下,怕是沒有第二個人能及得上司空大人您了。像小人這樣好吃懶作的人在司馬懿帳下自然是沒什麼出息,但在司空大人帳下可就不一定了。司空大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小人在你的麾下,托您的福,就算是躺著不動,這功勞也是大大的有,這封侯拜將也就是指顧間的事。」

郭淮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倒想得挺美!看你說的這麼好听的份上,今晚上我命人給你加道菜,再給你幾斤酒,讓你吃飽喝足!」

鄭文沒想到就這幾句話,就有牙祭可以打。心想這拍馬屁好處當真是大大的。有心再多拍幾句,多撈些好處,怎奈肚中的墨水十分的有限。方才那幾句,實已用盡他生平所學,想再要另出機杼,花樣翻新,卻也不能夠了。

郭淮雖然很喜歡他拍自己馬屁,但自己尚有許多大事要辦,也沒空听他瞎扯蛋。揮了揮手,兩名親兵將他提了起來,拉了下去。

郭淮讓出正位,請出諸葛亮,恭恭敬敬的將書信遞上。諸葛亮接過一看,點點頭,道︰「嗯,很好。你這便去找一個頭腦靈活,口齒伶俐的兵士到司馬懿軍中送信。」

郭淮答應一聲,問道︰「將軍何以知道鄭文乃是詐降?」

諸葛亮道︰「司馬懿不輕易用人,若用秦朗為偏將軍,自是有驚人的藝業,如今鄭文交馬只一合便將秦朗斬殺。那人如此不濟,又怎會是秦朗?只怕鄭文說此人是秦明,多半也是假的。」

郭淮笑了笑道︰「我就說嘛,司馬懿任用的將官怎會如此不濟。」說著行了一禮,轉身退出,來到自己寨中,選了一個腦子靈光的兵士,附耳吩咐如此如此。那兵士領命,徑到魏寨求見司馬懿。司馬懿命人喚入。那人來到帳中,跪將下來,從袖中取出鄭文的書信,恭敬呈上。司馬懿拆開看畢,雙眸如電,在他臉上掃了幾掃,問道︰「你是何人?」

那兵士道︰「我是中原人氏,因避戰亂,流落關中,鄭文和我是同鄉。如今賈司空因鄭文斬殺秦朗有功,用為先鋒。鄭文特托我來獻書,約于今晚舉火為號,望太尉盡提大軍前來劫寨,鄭文在內為應。」

司馬懿低頭看了看那信,又像他瞧了兩眼,問道︰「漢軍中主帥真是賈福?」

那兵士道︰「正是。」

司馬懿點了點頭,跟著流水價般的一連問了十來個問題,反復詰問信中之事,那兵士不慌不忙,一一答畢。司馬懿見他所說若合符節,絲絲入扣,不由得又信了幾分。不過這種偷營劫寨的事情可不是鬧著玩的,不像偷雞模狗,不成最多折把米,可劫寨要是不成,小命有可能就當場玩完了。當下他又將那封信反復反復看了十來遍,方緩緩地點了點頭,道︰「嗯,你回去告訴鄭文,以今夜二更為期,我自來劫寨,此事若成,你們二人功不可沒,必當重用。」其實那封信也不過就百來個字,又非用甲骨文書寫,文辭也十分淺顯,便是六七歲大的孩子一眼看去便能看懂。司馬懿自詡三國第一聰明人,卻將如此簡單的信看上十來遍,方才作出決斷。看來是吃了幾次敗仗之後,神衰智竭,老年痴呆有提前發作的趨勢。

那兵士謙遜幾句,跪倒在地,拜了一拜,別了司馬懿,徑回大寨,見了諸葛亮,將此事詳細說了。諸葛亮手揮羽扇,微微一笑,默然不語。郭淮道︰「既然司馬懿上了算計,那便好辦了。我引一軍截其後,將軍自引大軍攻其前,司馬懿可擒矣!」

諸葛亮笑了笑,道︰「你去傳令擂鼓聚將,我有話說。」

郭淮知道今晚定有一場大戰,精神一振,退下傳令。過不多時,中軍帳前鼓聲如雷,眾將紛紛趕至帳中听令,諸葛亮將眾將一叫上前來,吩咐如此如此,眾將應命接令,退在一旁。

這邊司馬懿送走那兵士,也命擂鼓聚將,準備廝殺。李典道︰「太尉乃國之干城,如何只因片紙只字,便深入險地,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司馬懿緩緩地點了點頭,道︰「曼成之言有理。依你之言,該當如何?」

李典道︰「末將也沒有什麼主意。不過賈福與諸葛亮都是滿月復智計、詭計多端之輩,不論漢軍中是否換將,太尉都不可輕敵。若是對方識破太尉詐降之計,將計就計,太尉孤身犯險,豈不危哉?」

曹真點頭附和,道︰「曼成之言甚是,末將願領一軍先往劫寨,太尉隨後接應便是。」心想︰「這個李典就會瞎疑心,如今既有鄭文在內接應,這劫寨豈有不成的道理?這功勞就和白撿似的,李典這小子居然勸太尉別去,這下算是白白便宜我了。」

司馬懿對查顏觀色一道甚是在行,見曹真**一翹,便知他要拉什麼屎,微微一笑,道︰「諸葛亮甚是厲害,子丹也不可大意。」說完便以手支頤,一言不發。過了良久良久,方下令道︰「今夜初更時分秦朗領兵一萬前去劫寨,沖入寨中之後,便即放起號火,以引來接應兵馬。」秦朗接令,站在一旁。

司馬懿又道︰「曹真領兵一萬伏于漢寨之左,杜襲領兵一萬伏于漢寨之右。你們這兩路道最遠,當先發。切記要人餃枚馬摘鈴,竟撿山僻小路而走,不可讓漢軍發現。若是遇到漢軍人馬調動,休要理會,盡皆放過,只待漢寨火起,方可起兵接應。」曹真、杜襲接令。

司馬懿又道︰「若是諸葛亮識破鄭文詐降之計,必反過來劫我大寨。李典可領兵一軍伏于漳水北岸蘆葦叢中,常林可領軍一萬伏于寨北群山之中,只待大寨火起,便即殺出接應。」

李典見司馬懿布置妥當,井井有條,心中十分佩服,應命接令。

司馬懿點了三路人馬,說道︰「夏侯德和我各領一支軍馬伏于寨外,只待漢軍前來劫寨便放火為號,就勢殺出,截其後路。此戰雖說不一定能活捉諸葛亮,卻也能殺他個心驚膽裂,夢里也怕。」

夏侯德接令。眾將趁機獻上馬屁,道︰「太尉神機妙算,世所罕及,此番諸葛亮將必在劫難逃矣。到那時再拿諸葛亮去換回夏侯妙才,太尉之功當朝無出其右,皇上必將有重賞!」司馬懿微微一笑,自言自語道︰「諸葛亮啊諸葛亮,我倒要瞧瞧,是你厲害些,還是我厲害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最新章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文閱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