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481.第四百八十一章 馬骨傳說

作者 ︰ 關駒

[第2章正文]

第491節第四百八十一章馬骨傳說

曹丕夢見自己和一個美艷絕倫的仙女在一所雲霧繚繞的宮殿中幽會,正聊到緊要關頭,忽然听到這麼一句,夢囈道︰「什麼辦法?值此良辰美景,我們就不談這些大煞風景的事情了。」

只听那仙女道︰「都到性命交關的地步了,皇上竟還有閑情雅志在這里醉生夢死,還不快給我起來!」說著揪著他的耳朵,使勁一擰。

曹丕吃疼,啊地一聲叫了出來,睜眼一看,只見郭皇後站在他面前,面容憔悴,鬢邊多了一叢白發,似乎忽然老了十多歲。曹丕仍未完全清醒,揉了揉眼楮,又向她瞧了兩眼,問道︰「朕這一覺睡了多久?」

郭皇後臉現迷茫之色,道︰「你睡了兩個多時辰,怎麼了?」

曹丕道︰「朕怎麼覺得的自己像是睡了十來年一般。」

郭皇後嫣然一笑,道︰「你今天這是怎麼了?說話忒也古怪。」

曹丕道︰「你才忒也古怪呢,為何你鬢邊多了一叢白發,看上去像老了十余歲一般……」

郭皇後花容失色,忙搶到銅鏡邊上一看,果見鬢邊多了十余根白發,哇地一聲,哭了起來,說道︰「都怪你,都怪你。要不是為你想什麼起死回生的狗屁主意,我才不會變得這麼丑樣呢!現在這樣叫我還怎麼有臉出去見人?」

曹丕沒想到她竟會為自己苦思對策,致使兩鬢斑白,心中有愧,走上前去,柔聲安慰道︰「難為你了。其實你這個樣子更美,一點也不難看。」

郭皇後回過頭,道︰「你說的可是真的,沒有騙我?」

曹丕道︰「朕這個一國之君雖說快當到頭了,但只要朕在位一日,便還是九五至尊,說過的話自然一言九鼎。」

郭皇後笑了笑,道︰「我知道你是在哄我開心,不過能听你這麼說,也不枉我徹底不眠,苦苦思索了。」

曹丕忙道︰「這麼說你已想出辦法來了?快說,快說。」

郭皇後道︰「辦法倒是想出來了,至于管不管使,那就不知道了。」

曹丕笑道︰「你的主意一定管使。」

郭皇後白了他一眼,道︰「你也別恭維我,如今魏國江山岌岌可危,要想力挽狂瀾于既倒,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又不是神仙,怎麼可能事事都成,反正早死晚死終究是個死,不如放手一博,或許有救也未可知。」頓了頓,道︰「你前段時間所作所為著實有些過份,子建討逆檄文上所列的十款大罪,條條有理,真是百口莫辯。他起兵佔了大條道理,這才得百姓擁護,因此出師則有功。如今要想扭轉乾坤,就要釜底抽薪……」

曹丕緩緩地點了點頭,喃喃道︰「嗯,釜底抽薪……那該如何釜底抽薪呢?」

郭皇後道︰「子建自立為帝,以少陵長,稱兵造反,這些本身就是大逆不道,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只不過皇上自己德行有虧,百姓不附,所以才令子建如此猖狂。只要皇上勇于改過,下一道罪己詔,深陳既往之過,表示願意痛改前非,改過自新,大魏的老百姓都對太祖武皇帝十分崇拜,不忍見他一手創立的江山四分五裂,一定會背棄叛賊,轉而支持皇上的。」

曹丕若有所思,沉吟道︰「嗯,你說的很有道理,朕原先是做的有些過分了,不過要朕痛陳己過,直斥己非,這個……這個……也太沒有面子了。」

郭皇後笑道︰「面子值多少錢?何況錯了便是錯了,既便你不認錯,老百姓也還是知道,只不過不說而已,這樣反而更糟。人誰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般老百姓有些過失,只要承認了,其他人也必會原諒。普通人尚且如此,何況是皇上?若皇上勇于悔過,老百姓又怎會斤斤計較?漢武帝晚年深悔己過,痛下罪己詔,並決定休養生息,不再窮兵黷武,結果老百姓原諒了他,劉姓血食得已多延年月。若是武帝剛愎自用,漢朝江山怕是早就亡了,也不可能傳到現在。」

曹丕點了點頭,道︰「嗯,我這便親自草擬罪己詔,可是僅憑這一紙詔書便可扭轉乾坤麼?」

郭皇後道︰「區區一紙詔書,自然不能扭轉乾坤。不過卻可以百姓知道皇上真心悔過,然後再用些手段,便能使原先叛去的大臣再重新為皇上效力。」

曹丕問道︰「如何才能使原先叛去的大臣重新為朕效力?」

郭皇後道︰「那些大臣追隨人主,窮思竭慮,到頭來除了希望加官進爵、封妻萌子之外,就是希望他們辛辛苦苦所想出來的主意能被人主采納。只要皇上能做到這兩點不愁那些官員不回來。」

曹丕道︰「嗯,辛毗、劉曄、蔣濟原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只因朕一時不明,將他們貶謫的貶謫,降級的降級,他們心中忿憤,這才跑去投了子建。不過如今子建待他們甚厚,委以重任,怕是輕易動搖不得。」

郭皇後笑道︰「所以才要用些手段,不然皇上曾得罪過他們,他們如何輕易肯來?」

曹丕緩緩點了點頭,又問道︰「那要用什麼手段?」

郭皇後道︰「子建恃才放曠,不自雕勵,飲酒不節,常在酒後言他人長短,這些毛病他原先就有,只不過在同你爭世子時深自收斂,不顯露出來而已。但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當初他身處逆境,不矯情自飾,便性命不保。如今他已登基為帝,行止自由,無所顧忌,怎能不好好發泄歷年所積的悶氣?我曾托人打听子建宮中情形,發現他故態復萌,終日和丁儀、丁廙兄弟二人在宮中酣飲,醉後丑態百出,目不忍見,酒後狂言妄語,耳不忍聞。辛毗、劉曄等人都曾忠言直諫,可他卻不以為然,依舊我行我素。」

原先曹植個性張揚,任性而行,常同狐朋狗友聚在一起胡吃海塞,狂飲濫醉,酒後往往胡說八道,胡言亂語,隨意抨擊時政,指責他人短處。可自從楊修死後,他深刻認識到自己既往行事太過荒唐,決心痛改前非,從此之後他便不再飲酒,也疏遠了原先那些狐朋狗友,不再同他們來往。整日價與青燈古佛相扮,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可如此一來,他每行一步,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一番,方始踏出,行動上當真是沒有半分自由可言,胸中所積的悶氣,也就越來越多,殊不知強行壓抑七情六欲,原是逆天行事,**並非就此消除,只是嚴加克制而已。此時他登基為帝,一哭一笑,一舉一動,都可隨心所欲,又有誰敢管束他,讓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歷年所積的怨氣一旦為吐,自是大快所欲,便如同堤防潰決,一發不可收拾。

丁儀、丁廙兄弟二人從一開始便是曹植的死黨,終日和他商議如何篡奪世子之位,只是此二人除了會寫文章和撒酒瘋之外,幾乎一無是處,曹植和他兩人在一起,整日價便是邊飲酒邊吟詩作賦,不知不覺中,三人也不知喝了多少杯,幾乎同時醉倒在地,好似死人一般。曹植曾因此耽誤過不少曹操派給他的要事,于是曹操便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把大位傳給這樣一個時常人事不知的醉鬼。楊修死後,曹植性情大變,謹言慎行,規行矩步,再也不與丁儀、丁廙來往,曹操自然刮目相看,有心立曹植為世子。可就在關鍵時刻,曹丕篡奪了世子之位,並自立為王,丁儀、丁廙兄弟二人在官場上混久了,自然知道新官上任總是要放三把鳥火的,擔心曹丕上任伊始便下辣手誅殺曹植余黨,那樣自己肯定是要腦袋搬家的,于是二人連夜趕到曹植府中,和他密密商議一陣,便即離家出走,前往並州,這也就是為什麼曹丕派去殺害曹植的人到時,曹植早已不知死到哪里去的原因了。

曹植到了並州之後,不用像以前那樣終日循規蹈矩,作樣子給曹操看了,便又開始和丁儀、丁廙二人鬼混,終日爛醉如泥。荀攸看在眼里,難免苦心勸其親賢臣遠小人,而曹植憋悶已久,直感一股悶氣郁積胸中,不發泄一下,實在是說不出的難受,再者他也覺得歷朝歷代哪個皇帝不會喝酒?也沒見他們因此亡國,自己偶而醉上一兩次,又有何妨?當下便將荀攸的金玉良言當成了春風過耳,听過便算,根本沒往心里去。其時曹植的勢力甚為弱小,隨時都有滅亡的危險,曹植為了扭轉敗局,整日價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尚不敢肆意妄為,醉生夢死。而如今曹植一夜之間多了十數個郡,大軍到處,也是節節勝利,喜報頻傳。此消彼長之下,曹丕便顯得日暮途窮,岌岌可危。曹植見各路哨探流水價似的傳來捷報,不由得心花怒放,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便又故態復萌,整日價同丁儀、丁廙飲酒吟酒,得其所在,樂而忘倦。辛毗、蔣濟等人見他如此倒行逆施,胡作非為,自是犯顏直諫,而曹植以為飲酒吟詩,乃是文人的賞心樂事,偶一為之,有益身心健康,自是無傷大雅。而辛毗這些大老粗不知其中樂趣,難免小題大做,又何必理會?

曹丕萬萬沒想到他弟弟當了皇帝之後,竟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十分開心,道︰「哦,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其實我早就該想到了,他原先整日里不喝得個爛醉如泥,絕不罷休,這酒癮豈是這個容易便戒得掉的,如今他又終日醉生夢死,當真是天祝我也!」

郭皇後笑了笑道︰「呵呵,看來連老天都在幫你,你又何必犯愁?」

曹丕握著她手道︰「老天既便有幫,我也不知道。倒是苦了你了,這次朕若能轉危為安,從今往後便只疼你一人,其他女子朕連看也不再看她們一眼。」

郭皇後心中激動,笑道︰「這也不必。有你這句話,我便已心滿意足了。如今你要做的便是大出金帛,賄賂丁儀、丁廙二人。這兩人本來就是窮酸腐儒,一旦得志,豈有不貪財之理?只要皇上肯下血本,用金玉美女買通這兩個人,讓他們終日纏著子建飲酒,荒廢朝政,疏遠其君臣關系。皇上這邊再改過自新,禮賢下士,何愁賢才不重歸懷抱?只要皇上肯重用那些賢才,別說江山必能危而復安,便是一統天下,也並非什麼難事。」

曹丕嗯了一聲,坐到案前,拿起根毛筆在桌案上劃來劃去,過了好一會兒,方道︰「你說朕該如何禮賢士,賢才才肯重新為朕效力?」

郭皇後道︰「皇上可曾听過燕昭王金台招賢的故事?當年燕國為齊所滅,國君兵敗自殺。燕太子收拾民心,鼓舞士氣,又借助鄰國的力量,這才將齊國大軍驅逐出境,收復舊土,即位為王,是為燕昭王。其時燕國雖免了亡國之禍,但大仇未報,強敵環伺,國內創夷未復,百廢待興。燕昭王為報齊國滅國辱師之仇,決心奮發圖強,招賢納士,重振燕國國威。于是他便問群臣如何才能招來賢士,強國富民。」

「這時相國郭隗給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說古時有一個國君很喜歡千里馬,一日他听說有一個地方有一匹馬日行千里,珍貴異常,幾可說是百年難得一見。他一听之下,大喜過望,當即便令近侍攜千金往求。只可惜那近侍到時,那匹千里馬已病死了。于是那近侍便花了五百金,買了那匹馬的馬骨,用皮囊盛著,背了回來。那國君見那近侍沒買著千里馬,卻買了一堆毫無用處的馬骨回來,勃然大怒,連聲罵道一堆馬骨有何用處?竟要為此廢棄五百金。」

「眼見國君怒不可遏,在場和那近侍交好的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可那近侍卻不慌不忙,從容答道之所以花掉五百金,就是為了買這堆馬骨。這種事情本來就十分稀奇,世人听到了便會一傳十十傳百,不數日便會天下皆知。那些擁有千里馬,準備待價而沽的人便會想死馬都將得到重價,何況是活馬?如此他們又怎會不趨之若鶩?千里馬不久便到了。果然不出那近侍所料,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那個國君便得到了三匹千里馬。」

「郭隗說了這個故事之後,便自請做馬骨,說只要燕昭王待之以殊禮,那比他賢明的人,听聞燕昭王禮賢下士,自然而然便會自己送上門來,又何必花大力氣去求?燕昭王聞言大悅,立即便令人興築宮室一所,讓郭隗居住。自己則執弟子之禮,北面听教,親供飲食,極其恭敬。又在易水之濱築起高台,積黃金于台上,以招納四方賢士。于是燕昭王好士之名,傳布四方,一時之間自認為有些本事的人紛紛雲集燕國,雖然其中大多都是濫竽充數之徒,但諸如樂毅之類有真才實學的賢臣謀士也爭相往投,燕昭王用這些人才治國,自然國富民強,最終滅了齊國,報了大仇。」說到這里,端起茶來抿上一口,又道︰「如今我大魏要想找出幾匹千里馬來,倒是一件難事,可要想找出幾具馬骨來,還不容易?皇上現在該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曹丕雖也知道燕昭王金台求賢之事,但由于年代過于久遠,難以輯考,因此他向來將這種事當成奇聞異事,听過之後,哈哈一笑,便算了完事,從沒想到它竟能助自己起生回死。此時他听了之後,當真是喜不自勝,連聲道︰「嗯,嗯。司馬仲達說的一點都沒錯,你果然能使朕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最新章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文閱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