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469.第四百六十九章 暗訪方士

作者 ︰ 關駒

[第2章正文]

第479節第四百六十九章暗訪方士

其時薛珝便在一旁侍候,眼珠一轉,答道︰「此台乃當年孝武皇帝求長生不老之方時所築,高二十丈,銅柱圓十圍,台上立一銅人,手捧一盤,名為‘承露盤’,接三更北斗所降沆瀣之水,其名︰‘天漿’,又名‘甘露’。取此水用美玉為屑,調和服之,可以返老還童。」

劉備道︰「朕曾仔細查過典籍,上面是這麼說的。可甄夫人說這些東西都是子虛烏有,不足為信。」

薛珝道︰「漢朝二十四帝,只有孝武皇帝享國最久,壽算極高,這和他服食天上日精月華之氣大有關系。甄夫人說的也是從書上看來的,難免有失偏駁。」

劉備手搭涼棚,舉目向那銅人望去,心馳神往,問道︰「此台自孝武皇帝建成至今已有數百年,中間經過了不少皇帝,應該也有喝過甘露的,為何只有孝武皇帝壽算最高?」

薛珝笑道︰「這甘露乃是日月之精華,豈是輕易求得的?非要有道明君誠心往求方會出現。孝武皇帝驅逐匈奴于漠北,震我大漢雄威,自是位賢明君主,受天神眷顧,他去求甘露自然會來。其他帝王名微德薄,甘露自然不來矣!」

劉備痴痴地望著銅人雙手間捧著的承露盤,沉吟良久,方道︰「你說若朕誠心往求,甘露可得否?」

薛珝沉吟道︰「這個……」

劉備皺起眉頭,道︰「難道不能?」

薛珝心道︰「若我信誓旦旦的說能,到時甘露不來,我的腦袋可就要搬家了。若說不能,直觸皇上之怒,這項上人頭怕也保不住,這該如何是好?」沉吟良久,道︰「孝武皇帝求仙之事,時隔已久,微臣愚魯,不知其法,不敢妄言,還請皇上恕罪。」

劉備嘆了一口氣道︰「不知者不罪。」說完仍目不轉楮的盯著銅人,良久也不願離去。

薛珝服侍完劉備後,來見劉貴妃,道︰「今日皇上在柏梁台下出了好一會兒神,還問臣一些關于孝武皇帝祈求的甘露的問題,十分的古怪。」

劉貴妃心中一凜,悄聲嘀咕道︰「果然如此!」

薛珝大為驚詫道︰「娘娘早已猜到此事?」

劉貴妃回過神來,道︰「不,沒什麼。這麼說皇上是想尋求長生不死之方了?」

薛珝道︰「當是如此,他問臣若他誠心去求甘露能否求來。臣心里實在沒有把握,便不敢胡亂回答。」

劉貴妃微微冷笑,過了一會,方道︰「別去理他,讓他自己瞎捉模去吧。」

薛珝問道︰「難道世上真有不老仙藥?」

劉貴妃問道︰「你說呢?」

薛珝道︰「微臣不知,或許有吧。」

劉貴妃道︰「其實我也不知這種藥到底存不存在。可是從秦始皇到如今,不知有多少皇帝求過,卻總是得不到,這不得不令人產生懷疑。」

薛珝道︰「方才皇上也問過微臣,喝過甘露的該不止孝武皇帝一人,為何只有孝武皇帝活得最久。」

劉貴妃問道︰「你是怎麼說的?」

薛珝道︰「臣說孝武皇帝功德巍巍,得神仙眷顧,是以天降甘露。」

劉貴妃道︰「嗯,無可奈何時這樣回答是最好的。」

薛珝道︰「皇上尋求長生不死之方,對我們可大大有利,娘娘當好好利用一番。」

劉貴妃道︰「我不是說過了麼,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只是靜觀其變,什麼也別做。」

薛珝道︰「可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劉貴妃道︰「不為什麼,只不過我覺得時機還沒到而已。」

薛珝又勸了幾句,劉貴妃始終不為所動,薛珝無法可想,嘆了口氣,走出宮去。

劉貴妃不再輕舉妄動,宮中便又安靜下來。自甄宓進宮和孫尚香密議之後,孫尚香便變得謹小慎微,做事規行矩步,說話也和氣不少。最重要的是,她不再喝酒,也就不會拿著根鞭子胡亂打人玩,宮里少了這個不安定因素,太平不少。劉備見孫尚香這只母老虎終于老實了,老懷大慰,認定甄宓所做之法十分有效,對那張靈符便十分重視。平時貼身收藏,未常少離,既便是在洗澡的時候,也要反復確認並未遺失之後,方才入池沐浴。其時雖是初春,天氣仍是十分寒冷,他月兌得赤條條的,卻仍翻來復去的檢查,不禁凍得瑟瑟發抖,好似篩糠一般。

這日劉貴妃服侍劉備沐浴,卻見他呆在池里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便又竄將出來,到衣架前來回翻找,像是在找尋什麼。不禁大為納悶,問道︰「怎麼了?快下來,小心著涼。」

劉備模了模自己的衣衫發現靈符還在,放心不少,道︰「沒什麼,我馬上就來。」說著回到池中。

劉貴妃向那堆衣服瞧了一眼,問道︰「皇上像是在找什麼東西。嘻嘻,能和臣妾說說麼?」

劉備道︰「沒什麼。」

劉貴妃板起臉來,扭過頭去,不再理他。

劉備最見不得愛妃生氣,忙柔聲道︰「怎麼了,這就生氣了?」

劉貴妃冷哼一聲,也不說話。

劉備伸手抓住她的手腕,想將她拉進自己懷里。劉貴妃手腕一轉,劉備只覺一股怪異的力道傳來,那只縴縴玉掌便像魷魚一般從他的掌中滑了開去。劉貴妃瞪了他一眼,雙腳一蹬,游了開去。

劉備笑了笑,道︰「你使小性的樣子真可愛。看我不捉住你。」

劉貴妃笑靨如花,道︰「你要是能捉得到我,我便不生氣了。」

劉備嘿嘿一笑,搓了搓雙手,張開雙手,向她撲去。劉貴妃格格一笑,潛入水中,從他手臂下方游了過去。劉備連抱幾次,都抱了個空,自知自己的功夫遠不及她,心中微感沮喪,嘆了口氣,游到池邊台階上坐倒。劉貴妃笑吟吟地游近,道︰「皇上生氣了?」

劉備道︰「不是生氣,只是覺得自己老了,手腳遠不如你們年輕人靈活。想當年朕手執雙股劍,縱橫殺場。虎牢關下與呂布交鋒,大戰數十合,不分勝負,是何等英勇?轉眼間數十年彈指即過,朕兩鬢斑白,手腳僵硬,竟連你這麼一個女女圭女圭也捉不到了。」話語中充滿了惆悵。

當年虎牢關下三英戰呂布,劉備連配角都算不上,充其量也就是個跑龍套的,在一旁掠掠陣而已,這種糗事他自然不會說。這時他說起當年之事,自然而然的將關公、張飛這兩位主角給漏掉了,听起來就好像他一人和呂布大戰數十回合一般。眾所周知能在呂布手中方天畫戟下走上十合的都已算是名將了,何況對戰數十合不分勝負,那已經可以算是天神下凡了。劉備之所以要將兩位正角略去,自然硬往自己臉上貼金了,這敘述不詳這怕也是孔子筆削春秋的遺意吧。

劉貴妃道︰「皇上萬壽無疆,如今春秋正盛,怎麼會老?只是你要抱我,我不想被你抱住,自然要拼命的逃。」

劉備低頭望著池水,喃喃地道︰「萬壽無疆,萬壽無疆……朕真的能活一萬歲麼?」

劉貴妃笑道︰「皇上九五至尊,自然能活到一萬歲。」

劉備笑了笑,道︰「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位皇帝,沒一個能活到一萬歲。像孝武皇帝那樣活到七十歲的都是鳳毛鱗角。朕已年過半百,這路看來是快要走到盡頭了。」

劉貴妃道︰「都是我不好,一陣沒來由的生氣,惹得皇上不高興了。」

劉備哈哈一笑,突然一縱而起,叫道︰「我非捉住你不可。」說著伸手便抱。劉貴妃象征性的避了兩下,跟著故意閃避不及,被劉備抓住手腕,「啊」地一聲叫了出來。

劉備雙臂攔腰將她抱住,劉貴妃只是嘻笑。劉備右手抄到她的腿彎里,將她橫著抱起,放到自己腿上,喘了幾口氣,道︰「總……總算是捉……捉到你了。」

劉貴妃格格嬌笑,道︰「皇上馳騁殺場,功夫了得,臣妾自然逃不出您的手掌心,早晚還是要給你捉住的。」

劉備哈哈一笑,道︰「你不生氣了?」

劉貴妃低聲道︰「我早就不生氣了,呵呵。皇上剛才再找什麼,難道不能和臣妾說麼?」

劉備道︰「其實也沒什麼。就是一張道符。」

劉貴妃道︰「哦,什麼道符,如此貴重?」

劉備道︰「賈福的夫人給朕畫的。說是貼身佩帶便可使皇後不再嫉妒,與六宮和睦相處。」

劉貴妃笑道︰「天下間哪有這樣的法門?這不過是無稽之談,沒想到皇上竟然會信。」

劉備道︰「你還別說,自從朕帶了這道符之後,皇後老實不少,也不再喝酒了,看來這符果然很是靈驗。」

劉貴妃向那堆衣服望一眼,心中一凜道︰「嗯,皇後娘娘突然間將絳珠召了回去,從此之後性情大變,好像換了個人似的,看來這符真的管用。」

劉備笑道︰「嗯,皇後不在朕耳邊聒躁,朕睡得踏實了,這精神也好多了。哈哈,不過甄夫人對朕言道,這道符絕對不能遺失,否則就不靈了,所以朕十分擔心,生怕大風一起,將符給吹跑了。」

劉貴妃道︰「哦,原來如此。」說著又向那堆衣服瞧了一眼。

劉備道︰「好了,不說這事了。」

劉貴妃眼珠一轉,問道︰「听說皇上曾在柏梁台下駐足良久,不知可有此事?」

劉備道︰「一定是薛珝這個多嘴多舌的家伙和你說的吧。嗯,是有這麼回事,朕那日偶然間翻閱典籍,看到有關孝武皇帝建柏梁台,祈求仙露的記載,心有所感,便到台下駐足觀看。」

劉貴妃道︰「這麼說皇上也想祈求長生不老之方了?」

劉備點點頭,道︰「嗯,可朕名微德薄,無法和孝武皇帝相比,恐神仙不眷顧朕,未肯便賜仙藥。」

劉貴妃道︰「孝武皇帝之所以能逐匈奴于漠北,都是托他父親孝景皇帝及祖父孝文皇帝的福。這兩代君主勤簡持家,治國有方,開創了文景之治,到了武帝登基之時,漢朝空前強大,據說糧食多的怎麼吃也吃不完,堆在糧倉里都發霉了。錢也多的花不完,堆在庫房里,串錢的繩子都爛掉了。可孝武皇帝即位後短短十數年內,便將這些錢糧用盡,這才將匈奴趕了出去。若是他的前代沒給他打下這麼堅實的基礎,武帝也不可能有如此赫赫戰功。皇上就不同了,皇上起于草莽,縱橫天下,逐步由弱變強,直至今日龍登大保。所有這些功績,都是您辛辛苦苦一點點打出來的,孝武皇帝又如何能跟皇上比?皇上若是誠心祈求,必得神仙眷顧,這長生不老藥,或可求來。」

劉備心中高興,道︰「雖說孝武皇帝能趕走匈奴,是靠著上一代給他打下的基礎,但若非他用人得當,措施委善,也是不可能湊功的。朕是沒法和他比的。」

劉貴妃道︰「呵呵,皇上太謙了,我看你們也差不太多。皇上若想與神仙往來,以求長生不死,何不誠心祈求上天?」

劉備心念一動,道︰「你說朕真能蒙神仙賜予神藥麼?」

劉貴妃笑道︰「皇上若是誠心祈求,不死藥可能求來,也可能求不來。但皇上若不去求的話,神仙又怎會知道皇上相和其交往,以求長生不老之方呢?」

劉備道︰「你說的很對。你平常讀的書多,和朕說說,這長生不老藥到底該如何求?」

劉貴妃搖頭道︰「孝武皇帝求仙之事時隔已久,書上也只有只言片語,不甚詳盡,我也不太清楚。」

劉備嘆了口氣,道︰「似此該如何是好?」

劉貴妃道︰「天下如此之大,想要找出一兩個懂得神仙之道的人來,又有何難?只要皇上張榜召賢,不愁方士不來矣!」

劉備長眉一軒,道︰「此事不宜大張旗鼓的進行,以免惹人物議。這薛珝不是經常出宮麼,你讓他在民間暗中尋訪,若遇見通曉神仙之道的,秘密請進宮來,朕當當面請教。」

劉貴妃道︰「薛珝肉眼凡胎,哪識得神仙?我怕他遇上騙子,誤了皇上的大事。」

劉備沉吟道︰「不妨事,你讓他只管尋訪便是。朕自會用心提防,不會給奸邪小人以可乘之機。」

他哪里之知道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不死之藥,所謂能搞到不死藥的人全都是騙子,只不過他們為了騙倒皇帝,倒也不敢太不敬業,以免被皇上發現破綻,腦袋搬家。于是這伙人便挖空心思研究制爐練丹之法,結果不死藥是沒有煉成,化學這一門十分深奧的學科倒被他們煉了出來,這可能就叫做歪打正著吧。只不過這樣的結果根本不是他們想要的,一見煉制失敗,不禁大為沮喪,將所用藥名、份量及煉制方法詳細記錄下來,以免重蹈覆轍。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如今被他們嗤之以鼻的失敗產物,後世則奉若至寶。而他們的失敗筆記,後人則把來當作化學的啟蒙課本。

化學這門現在可以點石成「金」,變廢為寶的學問便是被這些目的和動機都不純的方士一手開創的,不得不說是老天和人類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我們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之一「火藥」。便是由一個方士發明的,當時他為了煉制長生不老之藥,誤打誤撞將硫磺、硝石、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投入煉丹爐中,結果中了一個頭彩。但听得呯得一聲巨響,丹爐爆裂,碎片藥渣四散亂飛。偉大的火藥發明人,也隨之被炸成焦炭一具,到閻王那報告他的重大發現去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最新章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文閱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