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407.第四百零七章 襄陽鏖兵

作者 ︰ 關駒

[第2章正文]

第417節第四百零七章襄陽鏖兵

諸葛亮听聞魯肅前來,親自出城迎入,待以殊禮。魯肅客套一番,便道︰「都督前番過听他人言語,不暇深思便來攻打襄陽,心中好生懊悔,讓我前來向孔明先生致歉。」

諸葛亮笑道︰「公謹太多禮了,兩家雖然交好,但些小磨擦也是在所難免。請子敬回去轉告公謹,勸他顧全大局,與秦王聯合,共抗曹賊,克成大業。」

魯肅道︰「正當如此,如今曹操身死,攻取中原此其時也,不知秦王為何退兵?」

諸葛亮道︰「我主乃仁義之主,不忍乘喪伐人,故緩其攻,讓中原百姓知我主之德。」

魯肅贊道︰「真仁義之主也。」頓了頓,又道︰「既是秦王不願乘喪伐人,都督願代為出兵,一來可北上接應主公,二來替秦王打下許都,來換襄陽三郡,不知孔明先生意下如何?」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公謹出兵攻許,迎回皇上,實是造福蒼生,我想秦王也一定會答應的,我在這替秦王謝過都督的濃情厚義。」

魯肅道︰「誅討國賊,自是份內之事。不過軍馬經過時,還望先生接應些許錢糧。」

諸葛亮笑道︰「這是應當的,到時我定當親自將錢糧解付軍前,請公謹賞收。」

魯肅心中暗喜,二人又閑聊幾句天下形勢,諸葛亮設宴款待,酒宴一罷,魯肅便即辭回。

諸葛亮集眾將議事,郭淮不無憂慮地道︰「魯子敬此來,怕是不懷好意。」

諸葛亮笑道︰「周瑜死日近矣!這等計策,連小兒也瞞不過!此乃‘假途滅虢’之計。虛名攻許,實取襄陽。等我出城勞軍,乘勢拿下,殺入城來,乃是取兵法‘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之意。」

郭淮一臉茫然,道︰「軍師既知周瑜之謀,為何還要應承,難道是想將計就計?」

諸葛亮笑道︰「好一個將計就計!我們這里只須準備窩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餌以釣鰲魚。就怕周瑜不來,來了管叫他片甲不回。」

郭淮心中一凜,心道︰「諸葛軍師用計果然神鬼難測,怪不得連賈軍師都要拜他為師,不過賈軍師和他也相差無幾,一個善于惴摩人情,知己知彼,一個善于聲東擊西,亂中取利,實是難分伯仲,總之一個比一個鬼,我跟著他們當真是機緣巧合,當乘這個機會,好好的學上兩手,終生受用不盡矣!」說道︰「願聞軍師妙策。」

諸葛亮笑道︰「當如此如此。」接著站起身來,從諸將身旁走過,來到滴水檐前,抬頭望天,長嘆一聲,長袖一拂,說道︰「今天就到這里,諸位且退。」

諸將莫明其妙,魚貫而出。諸葛亮回到殿中命小童取來古琴一張,坐在幾邊撫動琴弦,只听得琴聲中雜有潮水洶涌澎湃,驚濤拍岸之聲,好似大江東去一般氣度恢宏,恢恢廣廣,浩浩蕩蕩。驀地里錚地一聲響,第一根「徵弦」忽然斷了,以此同時兩行熱淚自諸葛亮面頰上淌下。

魯肅回到江陵來見周瑜,道︰「諸葛亮听聞都督欲用兵許都十分歡喜,並答應出城勞軍,接濟軍糧。」

周瑜道︰「這廝自比管樂,不想這次竟也被我瞞過了,管樂有這麼膿包嗎?哈哈!」

魯肅道︰「公謹之計神鬼難測,諸葛亮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又怎麼料到?不過這計也太陰損些,不是長者所為。」

周瑜長嘆一聲,道︰「江東軍馬只利水戰,不善陸戰,不用詭計,焉能取勝?待我取了襄陽多吸納些關中、山東百姓入伍,稍加訓練,只須數年,便能打造一支天下無敵的勁旅出來,到時在堂堂正正的與敵人決機兩陣之間也不為遲。再者奇謀詭計又怎麼了?劉備何以在短短數年內便取得四州之地,還不就是靠著賈福的詭計。或是喬裝商人偷過孟津賺取洛陽,或是擾人心神詐取綿竹,或是偷挖地道瞞天過海,興兵伏擊曹操,這些計謀哪一個是長者所為?」他不知道賈仁祿本來就是一個流氓,也從來沒打算當什麼正人君子,是以用計陰險刻毒,只要能佔到便宜,當真無所不用其極,周瑜好的不學竟跟他學,當真可謂是自甘下流矣。

魯肅點頭附和,二人又談了一陣,各自散去。

十余日後,周瑜自覺箭瘡已愈,身軀無事,正好武陵、長沙等郡的接應兵到,于是便點起五萬大軍望襄陽而來。這日到得祁口,諸葛亮所立的大營早已蕩然無存,周瑜回想當時情景,思之猶有余恨,遣開諸將,在諸葛亮中軍大帳遺址上暢快淋灕的撒了泡尿,心情舒暢。令人牽過馬來,飛身而上,揮鞭前指,眾將士意氣風發,向北行進。

大軍漸行漸北,過了宜城、中廬,這日到了峴山,襄陽在望。

周瑜正行間,忽見道旁一人躬身肅立,卻是伊籍,問道︰「勞軍之物不知可曾預備下?」

伊籍說道︰「已備下了。」

周瑜微微一笑,道︰「孔明何在?」

伊籍道︰「軍師正在襄陽城門外恭候都督大駕。」

周瑜道︰「我今為秦王勞師遠征,這勞軍之禮,可不能太過簡慢。」

伊籍道︰「都督大軍假道討賊,敝邑自然不敢怠慢。」說著行禮辭回。

周瑜傳令三軍俱進,到得城下,只見城門緊閉,大道兩旁絕無行人,連頭狗也沒看見,四下寂然無聲。周瑜手搭涼棚,極目望去,只見城上旌旗飄飄,卻看不見人,不禁心中疑惑,帶同徐盛、丁奉二人,引三千精兵,來至城下叫門。

一個嗓門頗大的兵士大喊了三聲,不見有人答應,想來城中守軍忠君愛國,都跑去修長城了。

過了良久良久,城樓上探出一個肥肥大大腦袋,說道︰「誰啊,大呼小叫的!軍師正準備迎接遠客,下令閉城一日,你們先到鄉下借宿一宿,明日一早再進城不遲。」

周瑜听他言下之意,顯是將他們當成是進城騙飯吃的市井小民了,不禁勃然大怒,身後一名親兵扯著嗓子喊道︰「荊州刺史周都督親自來此,還不快快開門迎接!」

那小卒道︰「啊,是周都督!」登登登地跑下城樓,城上復又寂靜無聲。

過了約模一盞茶的功夫,城上還是沒有動靜,周瑜頗不耐煩,自言自語道︰「諸葛村夫在弄什麼玄虛?」

忽听城上一陣綁子響,城樓上涌出無數軍馬,刀槍豎起,趙雲越眾而出,問道︰「都督來此何為?」

周瑜道︰「替秦王取許都啊,你怎麼竟不知道?」

趙雲冷笑道︰「孔明軍師已知都督‘假途滅虢’之計,故留趙雲在此傳話,秦王听聞都督欲乘喪伐人,言道︰‘信義國之本也,無信無義,何以守國?乘人之喪,伐人之國,君子不為。今都督行此下作之事,與市井小民何異?便是取了許都,也為世人所不恥,孤也跟著蒙羞。這如何攻取許都,迎回皇上,孤自有安排,不勞都督費神!’」

周瑜怒火上沖,道︰「枉劉備還自稱信義,他明明說好了要出城勞軍,今卻閉城自守,信義何在?」

趙雲道︰「秦王有諭若君子來此,我們自當以君子之道相待。若小人來此,我們也只得以小人之道相待。都督是君子還是小人,心中自然有數,趙雲在此不便多所置喙。」

周瑜回頭看了看身後那可憐的三千人,也知這點兵馬打襄陽,還不夠填坑的,狠狠地瞪了趙雲一眼,撥馬便走。行出數里,忽見一騎奔至,未及下馬,便喊道︰「探得六路兵馬一齊殺到︰龐德從房陵殺來,郝昭從新野殺來,黃忠從江夏徑取雲杜來截我後路,關羽自領慣戰水軍沿江而下,順流來取江陵,前鋒甘寧所部已到夷陵,襄陽城中兩路兵馬殺出,六路兵馬正不知有多少,喊聲遠近震動百余里,口口聲聲喊著……喊著……」

周瑜怒目回睜,叫道︰「喊著什麼!」

突然之間,一陣北風吹來,風聲中傳來一股巨大之極的呼聲︰「活捉周瑜!」直如千萬人齊聲高喊一般。

呼喊聲猶未止,趙雲、孫禮兩路軍馬分左右殺到,周瑜回頭向趙雲瞧了一眼,額頭上青筋根根突起,臉上肌肉扭曲,表情極是痛苦,手中長劍緩緩上指,驀地里大叫一聲,箭瘡迸裂,墜于馬下,徐盛、丁奉大吃一驚,越眾而出,將其扶起。三千親兵怒容滿面,大喊一聲,各挺兵器衛護四周,擁著周瑜緩緩而退。趙雲、孫禮不敢過分相逼,領軍緩緩前行,看上去倒像是護送一般。

周瑜一行退到峴山,和大部隊會合,向南而走。行出數里,忽听山間傳來一陣琴聲。其時周瑜被人抬于擔架之上,緩緩前行,听得琴聲,長眉一軒,睜開眼來,道︰「何人彈奏我的《長河吟》?」說著向左首山坡上看去,只見一塊突起的岩石上放著一張長案,案後坐著一人,兩眼微閉,神情陶醉,焚香操琴,身後兩小童侍立,正是諸葛亮。

周瑜氣極敗壞的道︰「諸葛村夫,你從何處習得我的《長河吟》?竟在此胡亂彈奏。彈得好也就罷了,偏生錯誤百出,好好一首曲子被你糟蹋的不成樣子了。」

諸葛亮睜開眼來,笑道︰「江東有諺雲︰‘曲有誤,周郎顧。’‘若要周郎顧,時時誤撫琴。’果然如此,我若不彈得錯誤百出,怎能讓公謹回顧呢。」說著輕挑慢捻,曲調一變,所有錯誤消失無蹤,只聞琴聲激昂高亢,正是周瑜的杰作《長河吟》。

周瑜側耳細听,大吃一驚,心道︰「我的琴曲,他竟彈得如此之好,便是我自己也不一定能彈出如此深遠的意境。」

只听諸葛亮說道︰「我在隆中時,我便十分仰慕公謹為人,不惜重金求得此曲,時時習練,彈得不對之處,還請公謹指正。」

周瑜道︰「不敢,孔明先生彈得好極了。」心道︰「看來他在隆中時便注意上我了,我性情習慣他應當已了如指掌,不然他也不會對此曲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怪不得我同他對敵處處掣肘,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也怪周瑜太出名了,周瑜縱馬江東,東征西討為孫策打天下時,諸葛亮還在隆中操著鋤頭,對著泥巴瞎使勁呢。周瑜自然不會注意這個土得掉渣的下里巴人,而諸葛亮志在輔漢興劉,早對這個將來的勁敵有所留心。花大價錢購得他的琴曲時時習練,琴曲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心聲,于是諸葛亮對他的性格脾氣知之甚詳,是以一對陣便能針對他的弱點設計用謀,致其死命。這其實不能說諸葛亮比周瑜更聰明,而是諸葛亮有心算無心,周瑜壓根就不知道早有一個勁敵隱于隆中,對諸葛亮自然就一無所知,于是一上來便吃了大虧。其後諸葛亮敗于司馬懿之手也是一個道理,諸葛亮之敗不能說他才智上不如司馬懿,而是司馬懿已完全模透了諸葛亮的脾氣,知他不喜弄險,故堅守不戰,讓諸葛亮有智無處施,硬生生的將其耗死。

諸葛亮向他瞧一眼,微微一笑,繼續撫琴,也不說話。

周瑜沉不住氣,問道︰「這麼說你從一開始便處心積慮和我為敵了?」

諸葛亮笑了笑,道︰「諸葛亮末學後進,哪敢以都督對敵。」

周瑜長嘆一聲,道︰「大敵在側而不自知,死其宜也!」

諸葛亮正色道︰「在下可從來沒有想過以公謹為敵,是公謹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取襄陽,在下守土有責,實乃不得已而應戰。」

周瑜嘆道︰「好一個不得已而應戰!」噗地一聲,一口鮮血噴涌而出,眾將士大吃一驚,齊聲叫道︰「都督!」

周瑜伸手向山坡上一指,道︰「不殺村夫,死不瞑目!」

眾將士見山石上只有三個人,均不以為意,發了一聲喊,搶上前去。

忽然之間,山上喊聲大作,伏兵從暗處涌出,兩山上站滿了人,各挺刀槍,大聲喊道︰「活捉周瑜!活捉周瑜!」

江東兵士大吃一驚,紛紛退後,來不及逃的,不是被箭射死,就是被滾木砸斷了腿,哀嚎之聲震谷山谷。

周瑜臉色慘白,伸手按著胸口,道︰「先殺出去,來日再找村夫算帳。」指揮軍士奪路出谷。

忽听殺聲四起,東南方小路上殺來一支軍馬,為首一將年過花甲,白須勝雪,正是黃忠;西南方小路上殺出一支軍馬,為首一將面如重棗,美髯三尺,正是關公。周瑜大吃一驚,令大軍原路退回,卻見兩支軍馬攔住去路,東北角上一將正是趙雲,西北角上則是孫禮。這四支大軍將周瑜軍馬圍在垓心,齊聲吶喊︰「活捉周瑜!」江東兵馬見前後無路,上山不得,無不臉色大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該如何是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最新章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文閱讀 |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