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狂歌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拉贊歸面布

作者 ︰ 罪惡傾城

幾個人看著那片紫紅色的砂岩就有些傻了眼,他們都沒想到竟然已經走出了那麼遠。更沒想到這山中走廊竟然貫通了整片雪山群!!這是多麼浩大恢宏的工程啊!

羽東緩緩回過了頭,看著他們幽幽說道︰「我們終于到終點了……」

這句話乍一听,秦震覺得渾身一冷。心里還直埋怨羽東不會說話,什麼叫到「終點」了啊!離「終點」還早著呢……只能說他們就快要走出去了,這些噩夢就快結束了。

一直以來都緊繃著的神經,讓人幾乎忘記了疲憊。體能仿佛都被激發到了極限,無日無夜,無盡無休……就這樣穿梭于黑暗和恐懼之中。說實話,這樣的日子,秦震覺得累了。他無法想象羽東和俊天是怎麼過過來的??

所有人都在為紫砂岩的這一發現感到欣喜。畢竟,他們終于來到了真正的梅里,真正的目的地。無論是九龍詛咒還是其它的什麼秘密,都將會在這里終結。

還有就是……他們終于、終于知道自己的所在地了!要知道,作為地球上霸主一樣的人類,在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永遠暈頭轉向,找不到任何方向感的感覺是多麼的挫敗。

但是……一切真的會就此結束嗎?

不知道為什麼,秦震總覺得有些心慌。他不但沒有為這即將結束的一切而感到喜悅,反而還有一種深深的恐懼。他的心里仿佛隱隱有一種感覺……這一切不會就這麼輕易的結束。而且……他們免不了也會為擅闖神山付出相應的代價。

想到此,秦震用力的搖了搖頭。想甩開那些悲觀的想法。希望一切都是自己多慮了吧……這里這五個人,任何人一個人出了事,都將是他永遠的噩夢。秦震不希望當初在沙漠里經歷的過的一切再在這里上演,那是任他們誰都無法承受的。

自從發現了這紫紅色的砂岩,大家好像都來了精神。不管前方有多危險,總算是看到了終點。總好過漫無目的的在那無盡的走廊中穿行。詛咒也好,黑暗也罷,沒有盡頭、永無止境的感覺,才是極致的恐怖。

最後,他們一致決定不再多做停留。一鼓作氣。直搗黃龍。進入到梅里雪山最深處的秘密中,會一會那守護著傳說秘密的紅臉厲神,看一看那擁有神奇力量,奪天地造化的香格里拉之眼。

大伙都站了起來。轉身將手電照向了黑暗深處。

自從進了這個石門之後。他們還都沒有好好看過這里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過了石門後面的這一段狹窄空間。他們就看到了一條光影斑駁的華麗長廊。這次,不是沒有盡頭的,這是一條通往正中間大殿的走道。既然這里光影斑駁。就證明前方一定會有光!

走道的兩旁,分別立著十八座銅鑄的佛教羅漢像。有怒目做法,降龍伏虎的;有溫良典雅,捧讀經書的;有凝目沉思,托腮假寐的;其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雕像後的牆壁上繪制著精美的壁畫,內容有佛、菩薩、諸天的傳說故事。線條流暢,色澤清麗,一點兒都不像是塵封在山中已千年的樣子!

秦震甚至覺得這種氛圍異常的神聖肅穆!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唐僧第一次進雷音寺一樣……

老顧這時候走到他們路過的一尊羅漢前,沒心沒肺的激動著說道︰「這個我認識!這個我認識!」

「你認識??」秦震抬眼遲疑的看向顧杰,一時間沒能理解他所說的認識是怎麼個意思。

老顧看到秦震的這個表情,反倒詫異的指著那尊羅漢像對秦震問道︰「這你都不認識??降龍羅漢啊!!」

「……」秦震沒明白,老顧看見降龍羅漢那麼激動干嘛?怎麼比看見他爹還親呢?

見秦震還是沒開竅,老顧就作勢裝著樣子說︰「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濟公就是這降龍羅漢降世臨凡啊!」

秦震翻了個大大的白眼,真不明白在這麼緊張肅穆的時候,老顧為什麼會一驚一乍的又想起了濟公來!!

再看看他現在身上那破衣爛衫的樣子,秦震不禁揶揄道︰「你是挺形象的。不過,你比濟公可破多了。你還真是深愛著民間傳說啊,走到哪里都能聯系到你熟悉的人物。」

老顧撇著嘴,瞪了秦震一眼。而這時一旁的俊天卻輕撫著身邊的羅漢像說︰「這里的每尊羅漢像都是最高的還原度。你們看,他們就連擺放的順序,都是嚴格按照十八羅漢順序排列的。」

老顧這時看著俊天,不解的問道︰「這十八個羅漢還有順序?這還分老大老二?有階級有政策?」

俊天回頭笑了一下,問老顧︰「你知道這些羅漢的由來嗎?」

「不知道……」顧杰本來後面還想說一句,反正都是怪模怪樣的……但是想了想,這樣的話最好還是別說了。說人壞話還不當著人面呢,而現在就在羅漢像前,說這話確實不太合適……

不過老顧確實是從很早之前就對所謂的十八羅漢十分好奇了。原因就是……他們的樣子都太怪了。

既然正好趕上俊天願意說,秦震他們也就隨著俊天一邊看,一邊听他講述這十八位羅漢的典故和由來。

羅漢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可以接受天地間天人所供養,六根清淨,無明煩惱已斷,超月兌了生死和輪回,在八部天龍之上。可以說,梅里雪山內部的這個「佛國世界」完完全全就是按著真正佛教傳說建造而成的。

按著嚴謹的順序排列。第一位是坐鹿羅漢,他曾乘坐他的鹿進皇宮勸說國王學佛修行。第二位是歡喜羅漢,他清楚世間的一切善惡,在古印度時期,他曾是一位雄辯家。辯論時,始終面帶笑容。

第三位是舉缽羅漢,他是一位托缽化緣的行者,所以手中一直都舉著缽盂。第四位是托塔羅漢,他是佛陀收的最後一位弟子,因為懷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第五位是靜坐羅漢,又名為大力羅漢。過去本為武士出身,力大無窮。第六位是過江羅漢,他本是一名賢者。第七位是騎象羅漢,也是佛陀的侍者,原本為一名馴象師。

第八位是笑獅羅漢金剛子。他本是一位獵人,因為學佛,所以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此得名。

第九位是開心羅漢,出家前曾是一名乞丐,曾經袒露其心胸,使世人知道佛在心中,所以叫開心羅漢。他這個「開心」可是高興的意思。

第十位是探手羅漢,他是一個路邊僧,打坐完總是喜歡把手舉起伸懶腰。第十一位是沉思羅漢,這位羅漢可不得了,他本是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中,佛法道行居首位。

第十二位是挖耳羅漢,稱那先比丘,以論耳根清淨為名。第十三位是布袋羅漢,因為常背著一個袋子,笑口常開,現在也叫布袋彌勒。第十四位是芭蕉羅漢,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最終在芭蕉樹下修成正果。

第十五位是長眉羅漢,也是佛的侍者,自從出生就有那兩條奇異的長眉了。第十六位是看門羅漢,是半托迦的弟弟,為人盡忠職守。

第十七位便是顧杰所說的降龍羅漢,在古印度,龍王曾偷取佛經,他降服過龍王,奪回了佛經,顧名降龍。後世傳說,他就是那鞋兒破帽兒破的道濟禪師,濟公長老。

既然有降龍怎麼可能沒有伏虎,第十八位就是伏虎羅漢。因為當初在寺廟外他經常會遇到一只饑餓的老虎,他就把自己的齋飯分給這個老虎吃。得道後,便名為伏虎羅漢。

听著這簡潔的佛教故事,他們在十八位羅漢尊者的注視下,緩緩走過了這條「羅漢長廊」來到了真正的大殿門前。

從外部看,這座神殿就好像是座「山中寺院」一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神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都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的佛教彩畫。正面還有2根紅色的大圓柱,兩旁有白塔,同台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朗,雄偉壯麗。

秦震看著這宮殿一般的神廟都懵了,他以為卡瓦格博峰頂的那座神殿就夠瑰麗的了。沒想到,這座神殿更是氣勢磅礡!論建築面積的話,至少比卡瓦格博大黑天神殿大出了十倍!

畢竟,那座神殿只處于山頂的冰層中,面積有所局限。而這里卻是在山體中間,只要山夠大,神殿不就可以想多大就多大麼……

而且說它像是西天極樂靈山上的大雷音寺,也一點不為過。只不過,那雷音寺是「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而這座大神殿卻是深藏于滇藏交界的雪山山體之中。

眼前的畫面實在是瑰麗無比,光怪陸離。黃森森的金瓦迭鴛鴦,明幌幌的花磚鋪瑪瑙,盡是蕊宮珠闕。浮屠塔顯,優缽花香。這可真如吳承恩所說「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閑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堂。」好一番佛教的西天極樂象!

值得慶幸的是,萬幸當年納粹沒有進入到這里。這一片莊嚴神聖的神山淨土,千百年來藏于雪山內部,被虔誠的佛教信徒們所保護、供養、膜拜。不曾又凡人踏足。誰也不知道這片莊嚴的背後,到底承載著多少的驚天秘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漠狂歌最新章節 | 大漠狂歌全文閱讀 | 大漠狂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