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隨身空間 第191章 工業之母計劃

作者 ︰ 明漸

「最近,國家交給了我們一項重要的任務……」

這幾天,國防盾接連召開了幾次重要會議,天明作為一個重要角色,也參加了這幾次會議。

與會者,除了坐在上首的徐國源將軍,大多數都是帶著眼鏡、穿著白大褂、兩鬢銀發的專家。他們很多,都是國家科學院院士級別的專家,每一個,在各個科技領域都是響當當的設計師、總設計師!隨便拿出一個,便能聲震四海。

今天,這里卻坐了一打。

異能者的出現,讓國家高層的戰略發生了重大改變,在工業發展方面,領導層的目光,從之前的「自主研發,緊盯國際先進水平、適時引進高科技人才、裝備」的戰略,變成為了「由國防盾牽頭,研發高、精、尖設備,提高國家整體工業水平」的戰略。

國家制定了「工業之母」計劃。

在很多小說或資料,都有提到過「工業母機」概念,很多人將其理解成一台機器。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工業母機」其實是一整套能生產各種高、精、尖零件的工業機床。這些機床的種類繁多,功能不一,但生產出來的東西,卻能組成一台台的機器。

這一台台的機器拼合在一起,就是工廠里的一條條生產線,是工業機器人,是整個國家實力的象征。

扎、壓、沖、鑽、磨、鏜銑、五軸加工等,一共13種機床,每種機床都要求按最高制造精度來制造。而等這些機床都制造出來了,再安裝上數控系統,這個基地便成為了h國高精尖工業基礎的搖籃。

從這個「搖籃」生產出來的高精密零件,會被輸送到全國各個工廠,組裝成一條條新的生產線,然後這些生產線上。就能生產出更好更精密的汽車零件、飛機機翼、電芯片、發動機……一切的一切,就在這個地下300米的基地內起步。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系統規劃,要實現它不僅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財力,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然而,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卻很高,他們只要一個零件做起,最後做一套,再將這一套零件組合起來,讓它運轉開來,然後剩下的工作。就交由這些機器來完成了。

從1到10000,只要把1做出來了,後面的萬,只不過是在1後加一串0而已。

這就是所謂的「工業之母」計劃。

徐國源道︰「除了制造13種機床,我們還能走一條捷徑,那就是3d打印技術,」打開投影儀,他指著上面一張圖片接著道︰「這台3d打印機是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機,它能打印出來的物體長寬尺寸。超過了6米!過幾天,就會有這樣的一台打印機運過來了,我想它會在我們手上發揮巨大作用!」

說完,徐司令還看了看天明一眼。

天明則處于吃驚發呆狀態。那間房一樣大的東西就是3d打印機?他忍不住問旁邊的徐司令道︰「司令,3d打印機也能當工業母機?它制造的東西會不會不牢固?」

3d打印采用的是物質堆疊技術,通過噴出原料和粘合材料,將產品一層層的堆出來。沒有經過沖、壓、鍛等工藝處理,打印出的東西,確實沒一般的工業產品結實。

當然。上面說的3d打印機是傳統3d打印機。新的3d打印機通過幾種技術已經解決了上面的問題,如熔積成型技術、激光燒結技術、真空管電流流熔粉塵技術,可以邊打印邊熔鑄,制造出的工業鑄件,質量完全達到了可用標準。

h國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鈦合金構件,據說已經用在飛機上了,這意味著如果進入戰時狀態,我們生產戰機機體的速度不是每年一兩百架了,而是幾千、上萬架。

徐國源笑了笑,綻開成一朵花,道︰「小緒啊,別的方面我們國家可能比國外差一點,但在3d打印技術這塊,我們比外國人絲毫不弱!知道這幾年我們的科學技術成就為什麼會出現‘井噴’式的發展麼?就是因為我們的很多突破,就是通過這一台台的3d打印機實現的。」

另一位專家也笑著對天明道︰「小同志,我們航天部門使用的火箭,里面有30%的零件,使用3d打印機制造出來的,未來有可能超過50%、70%,如果再發展發展,或許整枚火箭,都可以用打印機打印出來了。」

「什麼?這麼牛逼!」天明已經被這項技術震驚到無法表達了。

「所以啊,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我們不如別人的地方有,但比別人強的地方我們也有,在3d打印這塊,我們不敢說是第一,但沒人敢說比我們強!」一位專家滿臉自豪的道。

其實可以打個比方,假設舉辦一次工業設備領域的奧運會,如果加工機床是足球項目,那麼3d打印機就是乒乓球項目,我們足球不如別人,但玩乒乓球的技術還是拿的出手的。

徐司令將十幾種要制造的機床一一展示、解說了一番之後,停頓了半分鐘,看了看旁邊的天明一會,目光盡是熾熱。

其他專家也是如此,一起注視著天明。

「你們都看我干嘛?」天明被看的有些緊張。

徐國源語重心長的道︰「小緒啊,‘工業之母計劃’能不能完成,在短期內完成!在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你,也只有你,才能讓我們走一次少奮斗10年時間的捷徑,小緒,你願意幫我們麼?」

會議室安靜下來,都在等著天明的回答。

天明不好意思的道︰「司令,您說的太客氣了,這是我的義務也是我的責任!才十幾台機床而已,沒問題,我保證把活干快干好!」

「好好好,有你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謝謝,我要代表國家感謝你!」

說完。徐司令站了起來,對天明敬了個筆直的軍禮,他用一個軍人的方式,來表達他最崇高的謝意。

霍!天明也立刻站了起來,「別別,司令您太客氣了,都是我應該的。」

他走過去想讓徐司令把手放下來,但看他莊嚴肅穆的站姿,神聖而又蘊含力量,他沒有打斷這一儀式。而是也對著司令也敬了一禮,蹩腳不堪。

「哈哈哈,國家復興有望了!」徐司令拉著天明的手,爽朗的大笑起來,

啪啪啪,不知從誰開始,會議室內響起了掌聲,漸漸地,掌聲匯成了一片。掌聲。在場的專家們也紛紛站起身,暢快地大笑起來。

……

轟轟轟!基地內響起了連綿不絕的爆破聲。

基地內的面積有限,工廠、研究所、生活區、倉庫,20000多人的生產生活都在里面。早已擁擠不堪,已沒有多余的地方開展龐大的「工業之母」計劃。

早在1月初,這座基地就開始開山炸石,一千多名工程兵加班加點。日夜干活,歷時近一個月,就將一個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地下工廠鑿了出來。

但這個廠區只不過佔工程兵們需要完成開鑿任務的七分之一不到。還有兩個面積八千與一萬平米的廠房,也在建設之,要爭取在半年時間內完成,任務急難險重。

昨天,因為炸山,發生了一次大規模塌方事故,13名工程兵戰士被掩埋,挖出來時,早已血肉模糊,砸成肉餅了,死狀慘不忍睹。

挖山工作被迫停止一天。

听到這個消息後,整個基地內的人們情緒都很壓抑,一次死亡13名士兵,這在建設這座地下基地的歷史上,算是一次比較慘痛的事故,卻沒有辦法避免。

藍洛把這件事告訴天明後,他豁地站了起來,立刻打了個電話給何書記。

「老何,我說最近基地里面老是轟轟亂響,原來是在炸山啊,最近還死了十幾個戰士,你怎麼不把這事告訴我?要是讓我幫忙開山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事了。」

天明覺得很可惜,在很多國防工程的建設,為了趕進度,犧牲了一批又一批的建設工人。川藏公路,每公里犧牲1人。與巴基斯坦連接的喀喇昆侖公路,每公里犧牲0.7人,這些工程,都是拿人命堆出來的。

何夕嘆息了一聲︰「犧牲了13名戰士,我也沒有辦法,基地還是太小了,不擴建就沒法開展新的任務了!」他又問道︰「你說你能幫忙開山?你怎麼開?」

「帶我去工地看看吧,你們想怎麼開山我就幫你們怎麼開!」

何書記與幾名建造專家,帶著天明來到施工現場的時候,工程兵們又開工了,一面牆壁內被鑿出了幾十個孔洞,**和雷管已經在洞內放好,就要起爆了。

「你們怎麼過來了?」指揮開山的工程兵團長道︰「這邊馬上就要開炸了,你們快點去安全的地方!」

何書記趕緊上來道︰「快停止起爆,這個地方的山體結構復雜,有橫斷裂層,爆破太危險了!前兩天才出事,你們怎麼又干起來了?!」

「首長!上面給的時間緊,不抓緊時間半年內怎麼能完成任務?」團長沾滿灰塵的臉表情盡是焦急。

「那也不能拿士兵們的生命開玩笑!」何夕生氣道。

「把**拆了,開山的工作還是我來吧。」天明上前一步,走到一面已經被炸的面目全非的石壁前道。

「同志,那個地方危險,你不能過去!」還在和何書記交涉的工程兵團長,趕緊跑了過來要將天明拉到一邊。

「焦團長,還是听他的,把**拆了,開山的工作還是讓他來吧。」

費了一番口舌,何書記對焦團長解釋了好一番,最後在他的命令下,這才不情願地讓士兵們把**拆了,任由天明走到了石壁跟前。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他有點目瞪口呆了,先是眼前一黑,再一亮!不到十幾秒鐘,一個四四方方、面如光滑平鏡一樣的岩洞出現了,活見了鬼一般。

何書記沒有解釋那麼多,只是說你們看到的是國家特級機密,不要說話,張耳朵听,放開手干就行了,工程完成後,也不要對任何人透露關于你們看到的一切。

「是!」焦團長敬禮道。

接下來的工作,工程兵團的官兵們輕松了很多,甚至可以用「閑」二字形容︰他們只要開著翻斗卡車在路邊等,每隔半小時不到,就會有一堆切割的四四方方的小石塊放在卡車的車斗里,被他們裝車拉走。

這些小石塊,除了一部分扔掉外,還有一部分,要留在基地內蓋房,這又給基地解決了搬運磚石的問題。

天明只干了三天,就把任務完成了。工程兵們卻運了五天的石塊,已經麻木了的焦團長和他的工程兵們機械運送石塊的過程,三間面積分別為8000、12000和20000平米的地下岩室形成了。

沒有使用一公斤**,在沒有任何振動、巨響與噪音的開鑿過程,這些岩室不僅結構堅固,還極大保持了岩石山體的穩定性。施工過程零傷亡,施工費用似乎只有最初預算的零頭。

五天,只用五天就把廠房開鑿出來的速度,遠遠出乎徐司令他們的想象,幾乎是第一時間,數百台通過鐵路、公路和地下長城運過來的設備,很快放進了這些裝修後寬敞明亮的新廠房……(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宅在隨身空間最新章節 | 宅在隨身空間全文閱讀 | 宅在隨身空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