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隨身空間 第48章 村民大會

作者 ︰ 明漸

來到後山的櫻桃園、紫竹林,天明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場面。

200多人推車倒土、砌牆碼磚。機器轟鳴,鋼筋如林,一大群人挑著擔子,給地基填充混凝土。

要不是大機器開不進和目村,一些施工活只能靠手推肩扛,否則天林的景區建設還能實施的更快些。

才7,8天的功夫,天林幻想的生態大景區雛形,已經能看出部分輪廓了。

不過想起天林給這200多號工人每人每天200塊的工錢,一人一包10塊的芙蓉王香煙。加上包中晚兩餐,僅工錢,一天得燒5,6萬。

除了往工地上跑,天林跑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到鎮上的郵政銀行,隔兩天就要取出好幾萬。

從一開始的興沖沖,現在天林的臉上更多的還是憂慮。

听他講,大農莊的首期計劃200萬的資金,可能難以完成。

他認為在這個經濟不是特別景氣的地方,150一天的工資應該會有很多人來。招工啟事貼出去後,跟本沒人理。甚至還听到有人輕蔑的說︰就是給別人家修豬圈,請個泥匠,也得180一天吧。還得小心伺候著,把人給氣跑了,短期內想再找個肯幫你干活的師傅,難。

近些年,隨著國經濟的發展,進入人均8000米刀的小康社會。當然,8000米刀,4萬多人民幣,大部分人都是「被平均」的。物價雖然年年上漲,但工資確確實實也漲了。在一些大城市,每月拿2萬工資可能都活不下去。

這也跟天林長期待在農村有關,不知道時代的改變日新月異,稍稍有些月兌節了。

所以,盡管精打細算,天林發現原本能持續建設一個月的工程項目,只能堅持半個月多一點了。不僅如此,由于缺乏大型機械,最多只能完成56%。

估測失誤啊,天林臉上的愁容越來越明顯了。

原本他還想著,建一圈600米長,2米高的圍牆,加上一座仿古城門樓,一個果樹生長玻璃室,2,300萬差不多了吧?

沒想到,200萬只能完成那圈城牆。

見弟弟不說話站在工地旁邊悶頭想事,站在旁邊的天明問︰「怎麼了,還在想資金的事?」

嘆了口氣,天林道︰「不想想辦法再籌措一批資金,我的首期計劃可能都完成不了。」

「你還是太急了,等過段時間有錢了再搞不行啊?你那蔬菜大棚每年不是能賺7,80萬麼,這首期計劃,一兩年肯定要吧?」

郁悶的吐了口氣,天林道︰「哥,你不懂,正月十五已經過去了,大部分人還是會回城里的,到時候這工地上能留下3,50人就不錯了。這麼點人,如果不漲點工資,實行包工制,每天200塊的工資肯定是滿足不了他們的。如果身強體健的都走了,留下一批殘弱幫我干活,一年之內怎麼完成我的首期工程?」

所謂的包工制,就是將某項目以固定的酬金承包給某人,干的快,拿錢多,積極性好。現在有些包工團隊,每人每年賺10來萬很輕松,自然看不上一天200的資。

像天林這麼大的工程,包工制一定是要實行的。

天明听懂了,天林是想要更多的金錢,換取更快的速度。

「那你打算怎麼辦?」天明問。

仿佛下了什麼決心,天林道︰「只能借或者找人籌款了。村里的有錢人還是不少的,包工頭老金,縣里開工廠的王林,都是村里可數的有錢人,不知道找他們能不能借到?」

「王扒皮?你可千萬別找他借錢,他可是村里經常放高利貸坑人的,上次賴金生的事,你應該知道吧?」

賴金生好賭,一次輸紅了眼找王林借錢,借了10萬,後來輸光了還不起。最後他在縣城買的一套20萬的房子,被他坑走了。

「我知道,只不過現在銀行不給貸款,親戚們也沒錢借。看來,只能找村民籌款了。」

「村民籌款?」

……

騎著摩托車跑東跑西,到了下午3點,天明和程東才把村上50來戶,在家里能說的上話的村民請了過來。

門口道場上,坐了一排排翹著二郎腿的大叔大嬸,加上旁邊看熱鬧的抱小孩的小媳婦,有上百號人。

瓜子磕的吧唧響,交頭接耳的。等天林以村支書的名義,召集他們來後。人到齊了,好一會才安靜下來。

「各位大媽大嫂,大叔大伯。今天叫大家來,還是為了我的農莊計劃,你們也應該听說了,我想把咱們村建成一個集蔬菜大棚、果林種植、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經濟旅游村……到時候,我們每年將接待上百萬的游客前來觀光,創造上億上十億的收入……」

听天林口中的大計劃說完後,台下有些騷動。有些人激動不已,有人昏昏欲睡,而大多數人,一如既往的磕著瓜子。

講了20多分鐘了,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天林接著道︰「但要想共同致富,光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村里卻有100多戶,500多人。如果大家能踴躍加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出3年,只要跟著我干,我保證,每家每戶,全年收入不低于10萬!」

10萬?台下轟動起來,年收十萬,這是一些當了一輩子的農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不出3年,10萬,真的假的?」

「我看有可能,天林這小子本事不小,他才來鄉下發展多長時間,現在他家就有聲有色的了?」

「吹,以為大風能把錢刮過來啊?也不怕閃了舌頭。」有些人仍是不信。

「回去和我那口子商量商量,看他怎麼說?」

等台下交頭接耳了好一陣後,稍稍安靜了些。天林咳嗽兩下道︰「當然,有付出才有回報,付出越多,回報越多!我打算效仿公司股份制,將一半的股份拿出來,大家可以投資參股,投資越多,拿的股份越大!你們可以用資金,或者土地使用權換取股份。賺不賺錢我緒天林不敢保證,但如果大家覺得虧了,我願意無條件退返本金,並按銀行一倍的利息賠償損失!」

天林說話擲地有聲,一時間村民被他的豪氣打動了。

台下的討論聲更熱烈了。

「我有個問題要問,你能保證我跟你干,比在工廠打工更賺錢嗎?」首先站出來說話的,是一位年輕人。

看著他熱切的眼神,天林沒怎麼思考就回答道︰「你在工廠多少錢一個月我不知道,但在我這,你能獲得更大的前景,更多的機會,賺更多的錢!」

又一個人站了出來道︰「如果虧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想問的問題,鄉下人一般偏向保守,要他們拿出豪情壯志可不容易。

天林微微一笑︰「大家都知道我在種大棚蔬菜,我16個棚,一個棚一年賺8萬,如果有誰願意跟我干的話,種植大棚蔬菜的技術,我手把手交給他。你們覺得,這會不會虧?」

一年8萬,兩個棚不就是16萬?台下的轟動更大了,一瞬間,大家想的不是虧不虧,而是賺多少的問題。

一位40來歲的中年村民坐不住了,走上前來道︰「天林佷兒,我比你痴長幾歲。我對你那啥大棚蔬菜很感興趣,不過這入股的算法怎麼講?多少錢算一股?到時候能獲得多少回報?」

「對于這個問題,我再解釋一下,我算了一下青林縣的市場需求,大概30個棚,就能滿足本縣所有高端客戶的需求了。但如果要擴大到鄰縣,鄰市,甚至省城,則需要專業的人才來開闢市場,建立營銷渠道,這是很困難的,畢竟大棚蔬菜不止我一個人做……」

天林說的都是搞大棚蔬菜面臨的局限性,台下一些腦袋發熱的人馬上冷清了下來……

他接著道︰「不過,我們最大的優勢是背靠著青山綠水,有優質的旅游資源,能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過來吃喝玩樂……所以,發展旅游業為主,種植大棚蔬菜為輔。讓村里人不用出門,就能實現就業。你們可以開餐館,開旅館,也可以當導游,當景區管理人員……而整個計劃,大致需要5到10年。如果村里人都支持的話,快的話3,4年不是問題。」

「5到10年,誰陪你玩這麼長時間?」

「搞什麼旅游,老老實實種菜多好?」

「是啊,正路不走,專走歪門邪道,誰會來這個窮山溝溝里玩?」

「要我們投資,先把大棚蔬菜技術拿出來,讓大家共同致富!」

「什麼市場飽和?說到底,還不是要吃獨食,拿我們當冤大頭,找什麼借口啊?走人!」這句誅心之語徹底絕了某些人的加盟心思,議論聲起,開始有些人以沒時間為由,散會走人了。

「別走啊,還沒說完呢?」程東大咧咧的說了幾句,見沒人甩他,垂頭喪氣的站到了一邊。

嘩啦啦,罵罵咧咧的人走了一大半,只剩下了幾個扭著脖子看別人離開,還沒有走的年輕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宅在隨身空間最新章節 | 宅在隨身空間全文閱讀 | 宅在隨身空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