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古事 第二十一章 抱柳村子

作者 ︰ 龍飛有妖氣

老鬼身上那股突然就迸發出來的殺氣讓我心里遲疑而且畏懼,腳步不由自主的慢了。走了好半天,他吼完了巡河調子,回頭看看我,皺起眉頭道︰「你這個娃子,有時候讓老子看著煩氣的很,怎麼?一听要去抱柳村子就怕了?陳老六怎麼養出你這麼個孫子?」

「誰說我怕了!」我年輕,受不得人擠兌,听老鬼說的不客氣,心里也微微有點冒火,一挺腰板,小跑著跟上他,道︰「走就走!」

去**的外人,沒有不怕的,我心里不是那麼安穩,不過怎麼說,既然事情是我爺爺讓去的,那就沒錯,他不會害我。

「這就對了嘛。」老鬼看我有點發脾氣,隨即就舒展眉頭,咧嘴笑著,邊走邊道︰「陳老六和你這麼大的時候,那一身血性,老子也佩服的很,提刀追人三百里,不把對方剁了絕不罷休,你練練自己的膽子,不要給你們陳家丟臉氣。」

我看著老鬼,心里有點無奈。這老貨其實也賤的很,我好好的恭恭敬敬和他說話,他又是這又是那,橫眉豎眼的拿架子,真要帶著火氣跟他頂撞,他倒很開心。這麼想著,我干脆就把心里的那些畏懼和忌諱全部都丟下了,無遮無攔的跟他聊。

我很想多問問爺爺年輕時候的事情,我們陳家人丁單薄,在小盤河就扎根了三代,說起來算是外來戶,對于家里過去的事,我幾乎一無所知。但老鬼說歸說,一到緊要關頭就岔開話題了,看樣子,他不想跟我提及這些。

繞梁溝離這里不近,走陸路太慢了,到了半上午的時候,我們在河岸遇見了載人的船,老鬼根本不問價錢,帶著我就跳上去。我琢磨著,老貨從石頭棺材里爬出來的,身上可能有鈔票嗎?反正我是窮的叮當響。那時候臉皮薄,生怕坐船到了地方沒錢給船家,被人家說風涼話,所以私下里就問老鬼︰「咱們坐船,你帶著錢麼?」

「錢?什麼錢?」老鬼愣了一下︰「袁大頭還是國票?」

「算了吧。」我咂咂嘴巴,猛然想起來,老鬼有多久沒有上岸了?他說的袁大頭,普通人都知道那是銀元,至于國票,就是民國時候發行的法幣,日子太久了,老鬼其實已經跟社會月兌節︰「你沒錢,我也沒有,等下怎麼給人船錢?」

「屁的船錢。」老鬼眯起眼楮,抱膝坐在船邊,朝茫茫的大河望了一眼,道︰「半條河都是老子家的,還用給船錢?」

我們低聲交談著,行船的人一無所知,隨後就開了船。老鬼神態自若,白坐人家的船而且坐的理直氣壯,我就沒那麼灑月兌,看著船家,心里微微發虛。

小船一路朝繞梁溝走,老鬼就一路和我說話,昨天他不怎麼搭理我,估計是嫌我唯唯諾諾的不對他的胃口,現在完全放開了,話倒是稠了起來。

「老鄉,坐穩了。」船家回頭對我們道︰「前頭就是望山崖,水急,我加把力氣,穩當點過去。」

「望山崖」老鬼的眼楮在白天總是眯著的,幾乎看不到眼珠子,他听到船家的話,獨自吧嗒著嘴,像是在回想什麼。

望山崖,在我們家鄉那段漫長的河道上是個挺有名的地方,河道在望山崖有一個轉彎,所以水流比較急。有個傳說,不知道在兩岸流傳多少年了,望山崖是黃河的小龍門,因為水流急,到了冬天水位銳減的時候也是不結冰的,鯉魚化龍要躍龍門,小龍門是第一道坎,所以一年四季里,望山崖前後大概六七里的河道中魚影不斷。但是望山崖河道水流猛,一般的漁家很少會過來捕撈,如果真有手藝精熟的老漁家,在這兒時常可以捕到大魚。

「你載著他朝前走,不用等我。」老鬼回過神,望山崖已經近在眼前了,河道緊縮,水流加速,無形中也把河底淤積的泥沙給沖到下游去,所以這段河道一直很深,水花不斷拍打著小船,水珠子濺了一身,老鬼不等船家多說什麼,一把扯掉自己身上的爛衣服,身子一歪,頭下腳上的就扎進水里。

「這!這!」船家頓時就傻臉了,急的冒汗,望山崖這段河道連駕船都難,誰敢大大咧咧的就跳進去?但是連聲吆喝也來不及,我急忙轉頭一看,嘩啦啦的水在不斷流淌,老鬼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

「听他的話,朝前走。」我有些心慌,不過心里並不是很擔憂,老鬼又不傻,不會自己作死。

船家完全沒主意了,可能覺得遇見兩個怪人,下意識的點著頭,全力駕駛小船。我們在浪花里逆行了大概兩根煙的功夫,小船後頭的水面呼的冒出老鬼的腦袋。

啪嗒

老鬼踩著水,兩只手和兩個鐵鉤子一樣,死死的抓住一條大魚,用力扔到船里。那是一條望山崖特產的金絲鯉,一尺五六長,離了水還在不停的甩動尾巴。這條魚被扔到船里,老鬼並不罷休,轉眼就沒入水中。

前後不到二十分鐘時間,老鬼又從水里赤手空拳的抓到兩條魚,渾身水淋淋的翻上船,一抖水花,像一只剛剛收翅的魚鷹。

「走船的。」老鬼模模臉上的水,道︰「老子沒錢,這條大的給你當船錢,剩下兩條,拿鍋炖了當飯。」

「中!中!」船家一輩子第一次見到能在望山崖水道赤手下水抓魚的人,心里早就服了,連聲答應。其實,他不賠本,望山崖的金絲鯉在宋朝的時候就是貢品,古都開封的名菜糖醋黃河鯉魚焙面,就來源于宋朝皇室的宮廷菜,正宗的糖醋黃河鯉魚,用的就是一尺八長的紅尾金絲鯉子。

河上的船家有時候一天飄行上百里,入夜了來不及回家,小船預備著柴米油鹽,隨時可以做飯。船家只有一口鍋,我動手把兩條魚洗剝干淨,河鮮無需多麼高超的烹飪技巧,白水一炖就是一鍋好湯。

炖魚吃飯浪費了些時間,等到吃飽喝足的時候,小船恰好就走到了繞梁溝子旁的水路上,我們下了船走陸路,我沒來過這個地方,但老鬼看樣子還是熟悉的,五十年風塵歲月,當地的人變了,但那片土地不會變。

「娃子,先和你說一聲。」老鬼道︰「宋家人的頭皮一向很硬,老子估模著,直接談是談不攏,那幫王八蛋都是屬驢的,順毛不听話,就只能動手揍。你什麼都不要管,什麼都不要說,陳老六叫你過去,只是混個臉熟。」

我懵懂的點頭,但是不怎麼能听懂老鬼的話。我心說這都是爺爺的交代,老鬼怎麼說,我怎麼做就是了。

抱柳村離繞梁溝子大概有十二三里的距離,河兩岸的居民對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很信,抱柳村被傳的邪,而且一村子撈尸人,普通人不願意跟他們打交道,怕沾染晦氣,平時也不會到抱柳村的地頭來,所以除了抱柳村本村的人,極少有外人在這里出沒。我跟老鬼順順利利走了十多里地,已經能夠望見不遠處的**。說實話,民間傳說不一定都是空穴來風,走到抱柳村附近的時候,一股很淡但是難聞的味道,就在村子周圍的空氣中飄蕩著。這是**特有的味道,多少年沒有變過。

那種難聞的味道都是從村子外面一座露出地面兩米多高的地窖里散發出來的,那地窖常年存著冰塊,從河里撈出的尸體都是有主的,得暫時放在地窖里,然後通知家屬認領。

黃河上各種古老的職業,都有他們的故事,我講的事情跟撈尸人沒有太大關系,不過既然提到這兒,就嗦兩句。宋家這種撈尸人,和現在黃河長江上的打撈隊不一樣,比如長江上的打撈隊,什麼尸體都要撈,不管有主無主,全部撈上來,有主的讓家屬領走,無主的,過去裹張草席子埋到浪尸山,現在則送進火葬場。而宋家那樣的撈尸人,只接受死者家屬的委托,在河道上尋找家屬指定的尸體,如果是無主的尸體,宋家人動都不動,任由尸體繼續隨河漂流。

撈尸人有多少故事,沒人知道。前幾年,電視台和報紙報道過一個長江上的老撈尸人,老頭兒大概六十多歲了,撈尸幾十年,記者采訪的時候,老頭兒說的平平淡淡,好像那些尸體就老老實實的浮在江面,繩子一拖就拖走了。但實際情況呢?我不想惹麻煩,所以也不能講的太詳細,畢竟很多東西在現在都是受到限制的。其實,被電視台報道過的那個老撈尸人,是我一個朋友三服外的遠親,去年路過武漢,專門拜訪過,我們請老頭兒吃飯,酒過三巡,老頭兒私下講了一些過去的事,他的一生都在看似平靜的江面上度過,但是經歷的事情,不比我少。舉個例子,大概十年前,老頭兒遇到過兩個投江自殺的女孩子,尸體手拉著手浮在水面,就因為這兩具尸體,老頭兒的船在原地被困了三天,差點就交代在哪兒。

不在這一行,不操這個心,這些事情當成故事听听就行了,其實沒必要刻意的去探知真假。

我和老鬼就順著那股淡淡的臭味繼續朝前走,抱柳村不大,估計六七十戶人,在進村的村口,有一個非常大的木頭架子,上面搭著六七個五米長,三米寬的小筏子。

「娃子,知道那是什麼不?」老鬼指著木架子上的筏子,道︰「說出來你又要渾身發抖。」

「不就是下水的筏子麼?」我咽了口唾沫,隱約感覺老鬼不會說出什麼好話。

「是筏子。」老鬼撇了撇嘴,嚇唬人似的在我胸前指了指,道︰「人皮筏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黃河古事最新章節 | 黃河古事全文閱讀 | 黃河古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