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三、創新的追隨者(9)

作者 ︰ 松林

^^一起來看書,一起來聊書,天天陪著您,打發寂寞無聊的時間,和作者一起暢游無限的想象空間^^

在中國服裝市場,周成建在充分估計自己企業實力的基礎上,大膽地采用了生產外包,只留核心品牌技術的經營企業的模式,他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制造的特點,會比了生產和銷售環節的風險。在當時虛擬經營一時作為創新商業模式傳遍大街小巷,被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周成建便已經開始了大膽的嘗試.

可以這樣講︰虛擬經營是在互聯網時代興起的一個詞,而在那個時代,周成建就開始探索虛擬經濟在中國付諸實踐的道路,這確實是一種大膽的嘗試,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美特斯•邦威起家于1994年溫州的一個加工廠,資金很缺,外包是其迅速擴張的捷徑之一。

1995年,當「專賣店」對周果果老百姓來說還是一個陌生詞的時候,當人們的意識還沉浸在傳統當中的時候,周成建領先一步,在溫州開了第一家美特斯邦威服裝專賣店,這在當時的溫州引起了不小的地震。在當時「日本制造」、「美國制造」以打開中國大門,逐漸被人們認可的時候,國人對自己的服裝業還處在「半信半疑」狀態,甚至嗤之以鼻的時候,周成建沒有退縮,相反他卻打出了「溫州人自己做的溫州品牌」的口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勇氣,不能不說是一種魄力。這家專賣店的開業,標志著連鎖經營、特許專賣的營銷模式在中國服裝業的形成。周成建無疑成為采用虛擬經營模式的騎頭兵。

美特斯邦威采用這種經營方式,在當時是不被人們認可的,甚至被人指控為「皮包公司」「空手道」等等。在那段時間沒有人相信周成建會成功。自古以來,溫州人的勤奮是讓人欽佩的。對于大多數勤勉的溫州商人來說,他們的習慣是︰有錢先建工廠,不管利潤多少到最後總能盈利。但周成建並沒有打算這樣做,這並不是憑空想象,他是在充分研究思考後所采取的行動。如果按照傳統老路走下去,投資建廠,需要大量的資金周轉,這對他來講有些沉重。因為他當時僅有400萬資金。此外在做生意過程中,他逐漸發現制衣行業沒有核心技術可言,品牌競爭將是未來服裝發展行業的競爭焦點。基于此,他想建立自己的品牌,從產品轉向商品,從而獲取更高的利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