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二、把企業做大,首先把心態擺好(11)

作者 ︰ 松林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經典名著。

在有些人看來,周成建是一個非常固執的人。他做事一向尊重自己的目標。13年成就上市路,這是周成建執著追求的結果,是他與生活抗爭的結果。

背井離鄉,到溫州謀生,何其艱難。因失誤而走上了創業路,成為他對溫州傳統服裝市場的第一次挑戰。依靠外包形式擴大再生產,是他商業生涯中的一次成功的轉型,企業做大後,他沒有按照資本市場的慣例去追求多元化,而是更為專注自己的休閑服品牌。

上市之後,周成建對股權的絕對控制讓人們產生反感,甚至成為多方爭議的焦點。有人說在美邦成長的過程中,他所管理的團隊中曾經多次有高管離開的現象。這與他的絕對控股有直接關系。對于這一點,周成建是表示,早在2001年的時候,他就曾經提出︰管理層可以買股份。但是由于要承擔較大的風險,所以團隊內部的人都選擇了掙工資,這樣保險。但在今天看來,管理層持股是老板和經理人的財富分享。因為站在當年的立場上,管理人看到的只有風險,而沒看到更大的財富。這就是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在思維方式上的巨大差別。創業者看到的是更大的商機,而經理人看到的更大的是利益。

「團隊里有人在上市前離開了,根本原因不是我沒有給他們股份,而是我對團隊的價值評估體系不清晰不量化。但是,那些股權非常分散的公司,上市後不是一樣有人離開嗎?高度分散股權對企業就有價值嗎?」周成建依然堅持自己的所為是正確的。

在有些人看來,周成建非常愛財,他將所有的財富都包攬在自己手中不肯放棄。其實不然。「對于我來說,不論是股權還是財富,多一個億少一個億沒有價值,但它們對于我要實現的目標很有價值。」周成建對此非常坦然地解釋道。「我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一代代地去激勵人,分配給更多的團隊。我在股權上一定要掌握可持續性的分配權,否則就是對企業的不負責任。」這些在這位老總這里都有了合理的解釋。控股不是舍不得,而是為賺取更大的財富。他是在用發展的眼光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從1995年美特斯邦威成立到現在,周成建沒有引入任何外來投資者,他一直堅持拿自己的錢做自己的生意。

目前,美邦集團的股份由他跟他的女兒胡佳佳共同持有。

其實股權高度分散,對企業的成長未必有好處。「假如我持股比例為30%,其他的被5個人或者10個人持有,那麼假如這些人看到的都是困難,都不認同我所看到的機會,我認為企業會有今天的發展。」周成建始終堅持自己對企業控股是正確的態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