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一、不走尋常路(11)

作者 ︰ 松林

{知人知理知事,讀人讀理讀書。書香伴我成長,閱讀圓我夢想。精彩內容盡在}

是人的眼光不同,還是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他無從知道。只知道自己失敗了,自己非但沒有賺到錢,而且還背上了高達30萬元的債務。這30萬的砝碼能否使他的脊背變得彎曲,能否使他的身心疲憊,能否使他的意志消沉?是從此萎靡消沉,還是逆境中求生,披荊斬棘去打拼?他的人生面臨著新的挑戰,他開始沉思,開始反省。

就這樣在不經意中時間流逝了很多,白天過後,等待周成建的是漫漫的長夜;多少個夜晚輾轉反側,多少個白天在無奈中煎熬著。可是唉聲嘆氣如何能解決問題?無聊等待只能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生活就是這樣,長時間的沉默後,會有爆發的那一刻。這是人生的一個小小的驛站,同時也是一個新的起點。不知道哪位名人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要在沉默中死亡。周成建當然屬于前者。對他來講︰生命不是一潭死水,永遠都沒有漣漪;生命不是和風細雨,而是應該伴隨著雷鳴閃電。此時,周成建還剩9000元錢。是還給銀行還是自己拿著去創業,他度過了一段彷徨人生,可謂舉棋不定,猶豫不決。其實還給銀行,只是杯水車薪,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如果自己想再次創業的話,要出去闖蕩,手里沒錢是絕對不可以的。所以他決定留下。這9000元錢相對于20多萬的債務來講,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他在尋求生存,在茫茫戈壁中尋找一抹新綠,所以這僅有的9000元對他來講也是彌足珍貴的。後來周成建回憶說︰當時在老家,種小麥、種番薯,一年的收入也就50元錢左右。20多萬元,是一筆巨款,什麼時候才能還上?他和家人的壓力非常大。所以急于尋找一個翻身的機會,他想出去闖闖。

這樣經過再三的思想斗爭後,他決定走出去,去迎接新的挑戰。于是在1986年,他背著20多萬的債務,懷里揣著9000元的現金,背井離鄉,來到了溫州妙國寺。開始了「前店後廠」的生活,生命中的再次創業拉開了序幕。

溫州妙國寺在上個世紀末期,是一個大江南北商賈雲集的地方,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多少從溫州出來的商人,當憶往昔崢嶸歲月的時候,都對之投以深深的一回眸,這里包含著無限的眷戀,包含著太多的依依不舍。因為它曾經承載過太多的神奇故事,承載過太多動人的傳說,演繹著太多的歷史,經過太多的滄桑巨變。其實商業市場的生命也是跟人生是一樣的,有是非功過,有興衰成敗。妙國寺生命的恢弘是靠商人來支撐的,人氣上來,市場的命運就涂上了光彩照人的一筆,同時他也成就了眾多商人的輝煌。所以人們說這是一個多少溫州商人至今仍深為留戀的創業福地。它被稱為專業市場的開山鼻祖,是政府特地為個體戶創辦一個市場,這在當時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