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專訪】獨家專訪《服飾之王 周成建》作者松..

作者 ︰ 松林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翅膀。]

專訪獨家專訪《服飾之王周成建》作者松林

通訊員李吉

*******︰《服飾之王周成建》這本書有什麼獨到之處?這本書能給青年人帶來什麼?能給打拼中的生意人的帶來什麼?

松林︰作為生意人,周成建是從社會最底層開始打拼,逐漸積累財富,抓住時機,改善經營模式,從而成功的。他不像大多數成功商人,有背景、有資源、有資金,他完全是靠自己的一雙手起家,奮斗而來,是一部小眾人群都應該拜讀的奮斗故事,也是一部激勵人心的創業故事。讓我們看看,一個草根創富英雄的故事︰農民出身的裁縫,如何在十多年的時間里成為資產200多億的富豪?是不是很值得大家借鑒?

*******︰什麼是烏龜精神?主要內容是什麼?年輕人、創業者需要嗎?

松林︰龜兔賽跑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兔子因驕傲自滿而導致最後的失敗,烏龜因為腳踏實地而獲得勝利,給人的啟示無非是︰穩步前行,踏實前進。

周成建本是一個鄉下的小裁縫,一針一線地勞作著,曾經跟著師傅挑著擔子走街串巷,也曾經走南闖北推銷紐扣等。後來,因失誤而將所有的西裝袖子都裁短了一截,他將錯就錯,歪打正著,由此找準了人生的方向。他以此為契機,在溫州妙果寺市場做起了「前店後廠」的生意,起早貪黑,完成了400萬的原始資本積累。

「寧做選擇正確方向的烏龜,不做選擇錯誤方向的兔子」體現了周成建一貫踏實行事的工作態度。正是這種成功之後的沉著冷靜,才能使他向著更為高遠的目標前進。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想當兔子,卻缺乏一種實在的精神,可能一切都會處在靜止狀態,不能前行,或者盲動蠻干,最終事與願違。周成建就是以這種「烏龜」般踏實的精神,在充分估計自身能力的基礎上,一步一步堅實地向前走去,每走一步都會留下深深的腳印。

********︰您說說,這本書的亮點在哪里?哪些值得我們借鑒

松林︰我寫這本書有很多的出發點,我們試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一下,看看這個人物的不尋常之處。

1.一個草根創富英雄的故事︰農民出身的裁縫,如何在十多年的時間里成為資產200多億的富豪?

2.中國服裝業第一人︰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企業家,如何帶領企業首開服裝業虛擬經營先河,迅速登頂行業第一?

3.唯一一個上2010福布斯大陸排行榜的溫州人︰他代表溫商吃苦耐勞,精明實干精神的背後,又有什麼樣的超越?

4.世界第一本關于周成建的圖書,卻又是他不願意出版的書︰一個追求時尚和創新的企業家,一個象曹操一樣的商界領軍人物,緣何如此低調?

其實這個人物,這本書的特點很多,他的傳奇故事值得一讀,他的永不舍棄的精神值得一讀,他的資本搏擊的技巧值得一讀。

*******︰大家對周成建還不是很熟悉,您是否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他?

松林︰啊,周成建可不是小人物啊,也許大家知道他的人不多,但是他可是201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18位啊,如果不算港台的,他排在第10位,很不簡單啊,比起馬雲、俞敏洪、史玉柱,可是要高出好幾個重量級的啊。他是美特斯邦威的創始人,目前是董事長。

讓我們看看他的經歷就知道他的傳奇色彩了︰

1982年17歲青田農民學泥瓦匠、木匠放棄

1986年21歲溫州裁縫負債30萬

1993年28歲溫州廠長100萬辦廠

2004年39歲上海老板美特斯邦威銷售25億

2010年45歲上海富豪大陸服飾首富204億

經歷坎坷,生活艱難,這不是傳奇,是什麼?

********︰您認為年輕人是否應該創業?其中什麼最重要?或者是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松林︰毫無疑問,年輕人是社會未來的希望,每個年輕人都應該有自己創業的抱負,當然,這並不是說鼓勵每個年輕人都來創業,而是說,都要保持那種創業的精神,不屈的、靈活的、向上的精神面貌。

互聯網上曾有一個非常流行的段子,一些大學生天天翻牆走,有一天校長問︰你們怎麼回事,為什麼天天爬牆,不走大門?學生沖校長說︰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

周杰倫這句為美邦代言的廣告詞早已使得美邦深入人心,將「不尋常」的標簽直接貼到了其傾注全部心血的品牌上的周成建,與每一個沒有背景、白手起家的溫州商人一樣,其所走過的路也注定不尋常……

「不走尋常路」,是美特斯邦威的廣告語。用周成建自己的話說︰「我這人總喜歡琢磨一些‘歪點子’」。然而正是這樣一些歪點子,鋪就了美邦的輝煌之路,最後成為周成建的個人成長之路。

如果按部就班地走常規路,現在的周成建,可能還是溫州妙國寺的一個非常出色的裁縫,滿足于手里的幾百萬,依然經營著他的「前店後廠」,每日呼三喊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誰還能想象得到他能夠登頂今天的服裝帝國,成為一顆璀璨的明星呢?

路是什麼,沒有特別明確的概念。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走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形成的。這是常規路。成功者沒有成功的固有模式,當走過一路荊棘,回過頭來再看的時候,發現自己腳下有了一條路。但是別人如果沿襲走下去,就會發現這里並不適合自己,自己需要重新去嘗試。

周成建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他善于摒棄傳統,敢于大膽的嘗試,大膽地創新,他絕不是盲目的一意孤行,而是在行走的過程中,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不斷總結,大膽取舍,在不斷地修改固有的道路的過程中,鋪就了一條通往自己帝國夢想的黃金大道。

後來周成建總結說︰自己所走的不尋常的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是緊密相連的。改革開放解放了他的思想,使他能夠大膽地去尋找人生的「拐點」,在有限的條件下尋找自己生命的轉機。80年代末的溫州,涌動著市場經濟帶來的膨脹空氣,人們非常敏感地嗅覺到了那里的商業氣息。于是乎成千上萬小企業、小商販,不放過任何可以創造財富的機會,活躍在這個當時還非常偏僻的小城市,周成建正是這成千上萬的小商販中的一員。

********︰家庭教育對人能否成功起的作用大嗎?什麼素質才是孩子最可貴的?

松林︰其實人的成長是受多方條件制約的,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在這三者中,家庭教育當居首位。孟子之所以能成為大學問家,與其母三遷是有直接關系的。而「子不學,斷機杼」更能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貴在堅持。任何時候,都不要忽略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父母行為對孩子的燻陶。其實為人父母,並不一定什麼事情都體現在嘴上,言傳身教,會在潛移默化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爸爸雖然打我,但是這輩子給我影響最大的就是父親」。後來周成建在回憶時如是說。

周成建出生在浙**田石坑嶺村,那是一個非常窮的村莊,貧窮往往是跟落後站在一列的。這種落後往往會將人的眼光縮短在一個小小的極限範圍內。當時一家人只有幾畝地,全家的年收入也不過幾百塊錢,每年糧食種了還不夠一家人吃,家里兄弟姐妹6個,周成建排行第四。在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當中,唯有他得到了大家的寵愛。在父親的眼里,他頭腦靈活,反應問題快,而且眼光獨到,思考問題總是相對比較周全,所以在他8歲的時候就將家里的雜貨店交給他打理。

*********︰您認為目前中國青年人的創業偶像應該是什麼樣的?

松林︰中國閑暇青年人的創業偶像都是出鏡率較高的那幾位,馬雲、俞敏洪、史玉柱、牛根生等等,他們都很優秀,都有著自己的理想,都有著自己行業最優秀的人才。但是,有一點,他們的行業都很特殊,利潤回報率也很高,而且門檻相對也較高,他們是應該作為榜樣,但是可借鑒性不強。而且他們的文化層次都很高,至少都是當過軍人,草根性還不是最強。

而這其中,很少有人會去關注周成建,他,是一個草根十足的企業家,本來是一無所有,而最後創造了驚人財富

周成建才是當代中國青年人應該頂禮膜拜的創業偶像。他想在公司里建一所大學,建一個博物館,這看起來好像跟服裝生產、經營並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在美特斯•邦威周成建眼里,那就是他的「商道」,與常人不同的經商之道。這也遵循他「不走尋常路」的一貫作風。他聲稱︰一場百年品牌戰還剛剛開始。

如今,「不走尋常路」的廣告語已經深入消費者的心中,周成建作為一個農民企業家,從小裁縫到大富翁創業經歷讓他對自己所走過的路有更為深刻的反思。他似乎很在意他的不尋常,當他穿著一身特制的紅白相間的毛衣出現在美特斯•邦威上海總部啟用媒體見面會上時,記者感受到他興奮的臉上洋溢地滿足感和成就感。看得出,那是一件特制的毛衣,這讓他走在哪里都成為視線的焦點,那是一件很有紀念意義的毛衣,毛衣的心口位置繡著「95」字樣︰斗轉星移十年間,從溫州到上海,從幾個人到三千人,從幾十萬到20億,再到現在的180億。

「以前的時尚來自于歐洲,我們希望未來的時尚來自亞洲,來自中國。」「追求物質的動力只是階段性的,自己要追逐溫州企業的價值觀。專心專注就是堅持,改革30年投資投機的機會很多,靜下來反而最難。所以,不走尋常路,就做大家不想做的事情,其實只是一件事情。」周成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魯迅曾說︰「希望是本無所謂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因「不走尋常路」而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是周成建20年創業的光輝寫照。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