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華歸 第200章 大結局

作者 ︰ 行走的葉子

新年後,陳皎兒將秦依依的埋骨之地交給夏紫蘇,夏紫蘇帶著秦家人挖開棺木,秦夫人親自將面皮罩到尸骨的臉上。下葬這天,哭聲震天,除夏紫蘇,之前的朋友林若芬和已經嫁到外地的莫羽妍、靳欣顏都趕回京城送好友最後一程。

死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繼續前行,時間滑到三月,陸火兒和夏紫蘇成親,周明遠和陳皎兒攜手到賀。

櫻桃的第一個孩子也在滿百天後,由櫻桃抱著上門給陳皎兒嗑了頭。抱著孩子上門的櫻桃正好踫上婉茜,兩人私下說了不少話。沒過多久,婉茜便傳來了好消息,在回去休養之前,婉茜端端正正跪下給陳皎兒嗑了三個頭。

「若不是您,恐怕婉茜到今天還在執迷不悔做著不切實際的夢,可現在婉茜懂了,奴婢會好好惜福。」

陳皎兒招手讓她起來,自己也忍不住淚盈于睫「你能想通,我也終于能放下心中的大石。」當初,她逼婉茜看清世子爺的心,逼她清醒過來。如今,看她臉上散發的幸福的光輝,這才算真正放下心來。

五月是王府二少爺周明堂迎娶寧家七小姐的日子,看著忙碌了幾個月,好容易養回來的一點肉又掉下去,周明遠心疼的去用手捏陳皎兒的下巴。

陳皎兒打掉他的手「還好王府人少,你要多幾個兄弟,我就累慘了。」

「呵呵,以後三弟的婚事交給馮管事去操心,我們不管了。」

「怎麼可能,不過說起來,三弟也有十三歲了,再過二年也該是說親的年紀了。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還怨著我。」林姨娘被陸夫人冒充的事,三少爺並不知情,他一直以為姨娘是在溫泉莊子里沒的。

「怎麼會,這事爹已經跟他講過緣由,秦小姐的事擺在眼前,他自然能分辨真假。」周明遠不希望她有心結,王爺自然也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對世子妃有心結,秦依依的事一出,就告訴了他當年的事。

因為陳綺露的事,曾姨娘被王爺禁足了半年,不過自寧家七小姐進了門,她又得意起來。哪怕兒媳婦伺候的是正牌的婆婆,不是她。仍是左看右看,覺得二少女乃女乃怎麼看怎麼順眼。

「又是什麼事鬧了起來。」听紅梅與如意在講著二房的少女乃女乃,陳皎兒逗著順哥,問道。

如意笑道「曾姨娘費了好大勁訂的一套寶石頭面送給二少女乃女乃,結果進宮的時候,二少女乃女乃還是戴了王妃送的白玉嵌紅珊瑚珠雙結如意釵。氣得曾姨娘指桑罵槐,直說二少爺不孝順。」

「二少爺要孝順也是孝順王妃,輪得到她一個姨娘嗎。」紅梅撇撇嘴,王府里,林姨娘不在了,湯姨娘自從小姐嫁了,也消停了。

就剩一個曾姨娘,覺得二少爺有了岳家的靠山,一日比一日囂張了起來。

陳皎兒一笑,不過一年時間,王妃就急著給三少爺定親,想必是有其他的想法了。而且二少女乃女乃也有她的一套,起碼人家就跟皇後親熱的很。搞得皇後娘娘常常喊了她進宮作陪,陳皎兒每每看到她接旨後忍住笑意的模樣,就覺得二少女乃女乃實在是個妙人。

皇後若是能幫寧家,鎮國公府就不會被皇上厭棄,皇後就不會連自己娘家親人都不見。當初永隆費了心機將她塞到王府,是為了讓她伺候好王爺王妃,巴結好世子爺和世子妃。然後由周明遠出面,給寧家人謀個出路。

她倒是個有主意的,就是太有主意了,一嫁進來,就將永隆郡主的話丟在了腦後。一心覺得自己投了皇後的緣,以後什麼前程沒有,自然不屑再去世子妃身邊奉承。就是在王妃身邊,也少了之前的端茶送水,伺候衣食的親熱勁。

王妃只是笑而不語,跟對陳皎兒一樣,從不要求她請安問好伺候自己。久而久之,二少女乃女乃越發覺得是因為皇後的賞識,別人都對她高看一眼。

「小姐,珊瑚昨日回了趟家,說是陳家四少爺高中了。」如意拿不準小姐還願不願意听這些,只提了一個話頭道。

「哦,沒想到他還真有些出息,說說看。」陳皎兒看她的樣子就知道,還有好多話想說。

果然,如意眼楮一亮,將听來的事都說了出來,原來陳子安中的是二甲十七名,二老爺出面給他在京里補了個缺。

他提出單立一個門戶,二老爺也答應了,將原先大房的大屋給了他。他將大夫人和陳子安都接了進去。還請了下人伺候著,外面人都說他仁義,對嫡母孝順,對手足照顧。陳子安只吃了一服藥,剛能下床就出了事,後來成了瘸子,什麼事都干不了。

陳皎兒一笑,陳子寧仁義,對別人可能會,對這個嫡母和兄長,怕是只有滔天的恨意。把他們接了去,對外好吃好喝伺候著。對內,還不知道怎麼折騰他們呢。

如意見陳皎兒听了十分高興的樣子,也大著膽子繼續道「不過呢,听說有下人傳言,大屋鬧鬼。」

「鬧鬼,怎麼個鬧法。」

「說的人也不甚清楚,有人說是拖著腳鐐走路的聲音,也有人說是喊救命的聲音,有說男鬼的,也有說女鬼的。不過,大房這些年的事太多了,有人說這屋子運道不好,所以說歸說,也沒人敢去查看。」

看來大夫人是很難得到善終了,惡人自有惡人磨,她毒死喻姨娘,毒打庶子的時候,怕是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落到這個地步吧。

三少爺的親事定得十分順利,是常氏一個外嫁女的女兒,夫家是江南有名的富商,因著只有一個嫡女,又是嫁的王府庶子,嫁妝十分豐厚,若不是礙著不敢超過世子妃當年的嫁妝,怕是想將半個家底都掏出來才好。

贏氏的幾個兄長,在定親後,準備了厚禮輪番拜訪王爺和世子爺,相談甚歡。最後,由周明遠出面,給贏氏的一個長兄謀了個實缺。

二少女乃女乃心里酸歪,就不由在二少爺面前抱怨「我嫁進來二年了,也不見世子爺幫襯我們寧家一星半點,倒是我們那三弟妹格外金貴,還沒嫁過來,就給兄長謀了實缺。」

周明堂心里發堵,娶寧家女回來,就是想借著永隆翻身的機會能在皇上跟前露個臉。駙馬爺若有機會,就代表他也有機會。結果永隆來了自己家一趟,再去了一趟皇宮就徹底失了勢。

以前不可一世的永隆長公主,再也沒人提起,皇上和皇後也從來沒有招過她進宮,自己的希望也成了泡影。大哥寧願給外人補缺,也不肯給自己。當然他也不稀罕大哥給的東西,這一切他要靠自己去爭取。

「你不跟皇後關系很好嗎,找個機會在她面前推薦一下我,若是能跟在皇上身邊辦二件漂亮事,我有了機會,自然不會忘了你的兄長。」

「還說呢,我跟娘娘才提了一回,她就半個月沒招我進宮說話了。看樣子,是惱了我了。」二少女乃女乃噘著嘴,一臉不高興。

「也許,是你說話的方式不對,下回注意一下。你那麼乖巧,皇後不會惱你的。」周明堂安慰媳婦。

陳皎兒等周明遠喝完酒回來,給他喂了醒酒湯「你呀,與贏家少爺相得,也不必日日相聚。都惹得自家兄弟不快了。」

「誰,你說明堂。」周明遠本就沒醉,喝下一大碗熱熱的茶湯更是清醒過來。

「不然還有誰,昨天在娘跟前,口口聲聲你這個當大哥的向著外人,有好事都不惦記著自家兄弟。」

「她懂個屁,被娘噘回去了吧。」

「噗,這你倒猜得準,何止噘,被娘好好修理了一頓,說她一個婦道人家,敢在家里議論爺們的事,說出去,是她這個當婆婆的沒有管教好。罰她關在家里抄佛經呢,十天半個月可能都出不了院子。」陳皎兒想到她當時那個表情就好笑,大約是極少看到王妃發火,便以為王妃不會對她如何。

卻沒想過,王妃是什麼人,從上就騎在安南侯背上打的主,自嫁到京城里,也是天不怕地不怕。除了早年吃過太皇太後的虧,還真沒讓過誰。

之前看她是晚輩,只要不出格,便懶得拘束他們。若是敢胡亂說話或是冒犯,王妃收拾她豈不是一張嘴的事。可憐她不自知,把別人的縱容當成了軟弱,可不合該著吃虧。

周明遠听了,也是一笑帶過,罰抄佛經而已,雖然數量有點多,可也不是什麼大事。對于周明堂,他解釋道「不是我不幫自家兄弟,實在是見識太短,心胸又窄,出去做事只有得罪人的份。到時候,不光成不了助力,還淨天的惹事讓我收拾。人家怕他,他不會想人家是敬畏我們王府,只當是對他如此。最後辦砸了差事,一準就想到我們了,還是關在家里的好,又不少了他們吃喝。」

「可年青人,天天關在家里,怕是時間長了會有想法。」

「哼,他是太有想法了。不相信我們,卻去指望娶了寧家女能借永隆的勢,殊不知人家願意把女兒嫁過來,就是打著幫她恢復封號的打算。這麼明顯的事,他一點都看不出,別的事卻又算得賊精,不肯吃一點虧。」周明遠本來也想,二弟年紀也到了,又有這個想法,干脆弄到衙門里掛個清閑差事,也免得他天天長噓短嘆的。

可沒想到王爺堅決不同意,直接說現在王府聖寵太過,若不能幫上忙,就干脆不許露面,別留下把柄讓人拿捏。

周明遠覺得父親有些想得太多,就算是出了什麼事,也不見得就能影響他們。可王爺冷哼一聲,直接道他心中有數,讓他不許妄動。後來周明遠為了說服父親,特意觀察其言行,這才發現,父親還真沒有言過其實,便也淡了這心思。

順哥過完三歲生日時,三少爺與贏氏成親。新媳婦樣貌極為出挑,可能是出身商家,對于規矩更是上心,教人挑不出一絲錯來。

贏氏的性格也十分溫順,與三少爺有些魯莽的脾氣倒是一個互補,妙得是,才嫁過來沒幾天,三少爺這塊疙瘩鐵便被她化為繞指柔。看著他們夫妻和睦,眾人都是欣喜。王爺更是流露出放心的意思,讓陳皎兒十分不解。

自從王爺無條件答應二少爺的婚事開始,陳皎兒便覺得,王爺所想不會這麼簡單,應該有什麼後招等著他們。

可一下子過去三年了,都沒听到什麼風聲,有時候她都以為自己懷疑錯了。可听到王爺無意表露的心聲,又覺得所料不差,便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新年時,讓陳皎兒不安的事,終于發生了。東親王親自上表,泣年歲已高,曾在年輕時答應過陪王妃看塞外的風景,登安南的高山,卻從未實現過。如今已經老邁,若再不啟程,怕是一輩子也不能完成諾言。願將東親王爵位傳于世子周明遠,並立嫡孫周靖修為世子。

一記重磅炸得京城里一個趔趄,卻沒想到還有更重磅的在後面。卸下爵位,東親王稟告皇上,協宗人府主持分家。將二個庶子從王府遷走,另行安置。

周明堂和寧環兒听到分家的消息,這初時還不覺得如何。看著從沒經過手的大量鋪子,銀子和大宅,執意不理寧家的規勸,順從的按父親的意思分了家。

分家後這才發現他們竟連進宮拜見的資格都沒了,而皇後自那次之後,再也沒有傳召過她。等他們想明白過來,分家之事已經經由宗人府備了案,鐵上釘釘,再無回旋的可能。

周明遠和陳皎兒抱著順哥,給王爺和王妃送行,分完家,他們就真的收拾起行裝,第一站是安南,王爺要陪王妃去娘家看看,然後從轉道塞北,再經江南一路游玩回京。

「也不知,娘回來時,順哥都多大了。」陳皎兒有些傷感,和婆婆相處這幾年下來,除了在生兒子的事上,從來沒有為難過她。隨著順哥慢慢長大,兩人的關系也越發像母女而不象婆媳。

「你們吶,別忙著傷心,你娘想一出是一出,沒準走到半道上,想順哥又騎馬跑回來了。」王爺樂呵呵的看著妻子。

「不管到什麼地方,先寄封信回來。」周明遠聲音嗡嗡的,心中也是極為不舍,卻不願意父母為了自己,留下什麼遺憾,是以不願開口相留。

年幼的順哥還不懂什麼是離別,開心的騎在大馬上,當然是被摟在周明遠的懷里。蹦蹦跳跳的在馬背上沖著祖母道「祖母,祖母,騎大馬,跑圈圈,快跑。」

終于將離別的話說盡,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兩人拼命的揮著手。一直到看不見車隊的任何蹤影這才垂頭喪氣策馬回轉。

順哥發現祖父祖母不在身邊,這才急了,在周明遠懷里蹬著腿,喊道「爹,爹爹……祖母……等等」他想說祖母在後面,要等等她,卻因為太著急而沒有說完整,急得滿頭大汗。

……

「順哥,祖母來信了,快給娘念念。」陳皎兒模著肚子,將信遞給兒子。

「娘,祖母說這個月就能到京城了。」

兩老一走就是三年,順哥都六歲了,陳皎兒也懷上了第二胎。好在,相互通信十分頻繁,這才讓他們沒有太過擔心。

接到兒子的信,知道兒媳婦又懷上了,兩個在江南玩得樂不思蜀的兩個人,這才心急火燎往回趕。

第一次生順哥他們都不在身邊,這一次他們可不願再錯過了。

日趕夜晚趕,兩老回來時,正趕上陳皎兒分娩,听到王妃在外面喊了一聲乖孫喲,屋子里一直陣痛的陳皎兒如有神助,很快生下一個女兒。

「這次的洗三,滿月,百天,周歲,都給我按規矩,怎麼熱鬧怎麼來。」王妃接過剛剛包好的小孫女,粉雕玉啄的小樣子,皺著眉頭正不知道在煩惱些什麼。腿上一沉,順哥已經扒在她腿上仰著頭喊著「祖母。」

「哎,哎。」王妃已經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了,當下就對王爺道「再也不走了,外面山好水好,也沒有家里的乖孫好。」

周明遠進了產房,接過如意手里的粥,一勺勺喂給她,看她實在吃不下了,將她的頭靠在自己腿上「睡吧,我在這里陪著你。」

「嗯。」陳皎兒慢慢進入夢鄉,在他懷里總是能夠睡得如此香甜,多少年了,重生之後,她還會一年一年數日子,生怕自己沒幾年好活,生怕老天爺隨時會拿走這個機會。

「爹、娘,你們在天之靈,看到了嗎。」陳皎兒在夢里似乎看到了父親和母親,他們微笑看著自己,輕輕揮著手,一點一點飄遠,而臉上的笑容,卻仿佛就在眼前,看的那麼清楚。

可現在,她再也不會擔心,也不會去想自己還有多少日子。因為有家,有他,有兒女,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他們在一起。未來所有的日子,她再也不會彷徨,無助和傷心,只有平安和喜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沐華歸最新章節 | 沐華歸全文閱讀 | 沐華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