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二七二章 提編

作者 ︰ 三戒大師

尚書坐著,兩位巡按站著。

將兩個剛見面的屬下,劈頭蓋臉訓斥一頓,趙尚書才板著臉下令道︰「沈巡按,你持我的手令,約請工部侍郎趙文華和浙江巡撫胡宗憲,于明後兩天過來談話。」

又對王用汲吩咐道︰「王巡按,你持我的令牌,約請本地五位有名望的大戶,十位庶民百姓,五日內我要見完這些人。」說著根本不容兩人有問,便揮手道︰「下去吧。」

王用汲輕聲道︰「大人是否移駕驛館,那里總之是方便些。」

沈默也附和道︰「是呀大人。」

「不必了。」趙貞吉哼一聲道︰「那里盡是天南海北的官員,南都出了這種事,我沒臉去住。」

兩人討了個沒趣,只好怏怏退下,出來那間客棧,走遠了才相視搖頭苦笑,都大感這怪老頭不好伺候。

沈默輕聲道︰「老夫子好大的架子,讓趙侍郎來見他,這不是純粹找~嗎?」

「攤上這種大人,也是有好處的。」王用汲兩手一攤,微笑道︰「盡心辦差就是,其余皆不必操心。」

沈默連連搖頭,便與他拱手作別,各自完命去了。

沈默先去盧園。一問才知道。原來人家趙侍郎出去泡溫泉了。再問何時歸來。管家道︰「這說不準。看大人地身體情況吧。」其實誰都知道。看地不是趙侍郎地身體。而是事態地進展情況。

看來趙文華鐵了心要置身事外了。沈默也沒有辦法。只好去找胡宗憲。胡中丞倒沒有玩失蹤。也不可能違背欽差地意思。但沈默知道。趙貞吉不會從他那里得到有用地東西地……他太了解胡宗憲了。雖然年紀不如趙貞吉大。但狡猾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

果然在結束了與胡宗憲地談話後。趙貞吉把沈默找去了。面色十分難看道︰「你是浙江地巡按監軍道。有監察全省軍政之責。說說對此事地看法吧。」

沈默剛要開口。卻見趙貞吉一抬手道︰「不要老生常談。不要敷衍塞責。本官可不是好糊弄地。」

沈默這才知道。原來方才胡中丞便是用‘老生常談’。‘敷衍塞責’趙部堂。怪不得老夫子地臉色跟丟了錢似地。稍稍整理下思路。他便稟報道︰「此次陛下命部堂徹查此事。無非就是想知道三件事。誰做地。目地是什麼。以及誰該負主要責任。」

趙貞吉點點頭,不做聲的听他道︰「現在浙江這邊,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在王江涇吃了大虧的徐海,在出手報復,要討回場子;也有人說,只是倭寇迷了路,無頭蒼蠅亂撞上來的……」說著頓一頓,低聲道︰「還有一種說法甚囂塵上……據說是‘提編’惹的禍,一些大戶出錢請的死士,給那位上眼藥呢。」

大明朝的中央財政寥寥,地方的困難都得靠地方自己解決,十幾萬抗倭大軍齊聚江浙,光人吃馬嚼每天就得兩千兩銀子,若再算上軍餉燒埋,兵器甲具,所耗費銀兩更是不計其數,早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的財政收入。

就只好再額外增稅,但浙江的老百姓已經在田租地稅之外,畝出兵餉一分三厘了,再加上其它名目眾多地賦役征發和嚴厲的海禁,已經是家家皆淨,無以為繼了。如果再行盤剝,無會使黎民生路斷絕,被迫加入倭寇行列。

但仗不能不打,餉也欠不得,必須要有一種立竿見影的法子,來保證抗倭的軍需不斷流才行。而為軍隊籌餉是趙文華除督戰之外地主要任務,但他顯然不具備解決這個天大難題的手段,便不出意外地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丟給胡宗憲,讓他來想辦法。

別無他法之下,胡宗憲只好想出了個名為‘提編’的加派之法,便是按照人民的貧富,將其編為十等,然後從最富一等開始征稅。若富人所納稅額不能滿足需要,則向下征收次富階層,以此類推。

實事求是講,這個法子是十分合適的,畢竟誰都知道,大明朝的九成財富,集中在不到一成人地仗了,不問那一成要,卻還問誰要?

但那些掌握著巨大財富的大戶們不願意了,他們已經習慣了百多年來,不納捐不交稅地日子,突然要讓他們拿大頭,當然沒法接受。

論說這些人家都是有權勢的,又同氣連枝,是惹不得、踫不得地。但現在非比平常,一切以抗倭為重,原先那些用來攻擊官員的借口,諸如‘擅殺’、‘恣橫’

專權’之類,統統可以被原諒,至少是暫時原諒。

而地方官府,則可以高舉著‘通倭’地大帽子,看誰家敢不听招呼,便撲通一聲扣上,保準你家破人亡,滿門抄斬,誰也救不了。此消彼長間地方官們,在面對這些大戶時,佔據了前所未有的強勢地位。

于是‘提編法’得以執行,大戶們也只有乖乖掏錢了。這樣加派之後,浙江一司僅今年上半年,便額外征收了白銀四十萬兩,而南直隸因為更大更富,受患更輕,這個數字則達到了六十萬兩。勉強保證了軍費的來源,使戰爭得以長期維持下去。

但在江浙的大戶心目中,趙文華和胡宗憲兩個名字,無便變成了扒皮鬼與鬼扒皮,其關系早已不復融洽,所以才有了這種傳言。

∼~∼∼∼~~∼∼~~∼~~∼∼~~∼∼~~~∼~~∼~~∼∼~~∼∼~~∼∼~~∼∼~~∼∼~~~

沈默已經知道趙貞吉微服私訪的事情,所以肯定知道這些,便干脆也不替趙文華做隱瞞,反正這件事沸沸揚揚,蓋是蓋不住的。

听了沈默的說法,趙貞吉的面色這才稍稍好看些道︰「算你老實。」便沉聲問道︰「你覺著哪一種可能呢?」

沈默搖搖頭道︰「這些都只是傳聞,在沒有足夠的證據之前,任何判斷都沒有根據。」

趙貞吉眉毛微微抖動道︰「我非讓你說一種呢?」

沈默依然平靜道︰「那要看趙部堂想看到什麼結果了。」

「難道你沒有自己的主見嗎?」趙貞吉不悅的哼一聲道。

「下官沒有。」沈默輕聲道︰「下官也混沌的很。」

趙貞吉始終是沒有從沈默嘴里,翹出點有價值的線索來,只讓他出去。

待門關上,趙貞吉仿佛自言自語的嘲諷道︰「這就是你譚子理口中的未來宰輔?弼國之才?」

里間的門簾便挑起來,一個三四十歲、儀容威嚴的中年官員,從中走出來,不以為意的笑道︰「部堂大人難道不認為,他表現的很精彩嗎?」

「瓜娃子地,精彩個批。」趙貞吉罵一聲道︰「才不到二十歲,油鹽不進的老官僚一樣。」

那譚子理正是台州知府譚綸,與趙貞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以趙老夫子一封信便把他招了過來。

譚綸在趙貞吉的下首坐下,微笑道︰「如果他不這樣說,我才真覺著失望哩。」

趙貞吉笑罵道︰「你幫誰說話呢?」

譚綸笑笑,壓低聲音道︰「大洲兄,我真覺這回,你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趙貞吉的笑容登時斂去,皺眉道︰「子理,你是不是讓他們給拉下水了?」

譚綸正色道︰「大洲兄請放心,我譚子理的氣節無需懷。」

「那你……怎能幫著嚴黨說話呢?」趙貞吉敲著桌子問道。

「我沒有幫嚴黨說話,我是從大局出發。」譚綸一臉坦然道︰「浙江經不起任何內亂了,所以不贊同你們借題發揮,打倒胡中丞……因為他是抗倭的最佳領導者。」

「荒唐!」趙貞吉怒發沖冠道︰「你把我趙孟靜看成什麼人了?我難道不知道一切以大局為重,一切以安定為念嗎?」重重一拍桌子,傷心的撇過頭去道︰「你可曾想過,我為何要蝸居在這個小客棧中?為何要一切都在私下進行?」

譚綸趕緊道歉︰「小弟口不擇言,大洲兄千萬不要見怪。」

趙貞吉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如此,口中低聲道︰「如果胡宗憲做得好,我當然不會添亂,可他真得做的好嗎?別的不說,就說這個這個額外提編之法,搜刮來的民財,真的都充做軍餉了嗎?」說著冷笑一聲道︰「別忘了,我是干過戶部侍郎的,早給你們浙江算過總賬了,按照你們現在的養兵費用。南直隸和浙江的正常稅負,加上‘倭餉’再加上‘提編’,足可以供三十萬軍隊持續作戰的了。」

「請問譚大人,為什麼你還跟我說,部下只能發半餉,軍糧也時常難以為繼呢?」趙貞吉目光炯炯的質問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居一品最新章節 | 官居一品全文閱讀 | 官居一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