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二七一章 三欽差

作者 ︰ 三戒大師

絕了胡宗憲的留宿。,沈默也沒有回西溪別墅去。而人馬喧騰的館中。

此時館已是客滿。好在丞與他是舊識。又仰慕解元公的大名。央著他給題了個匾額。便將住在上房的商人攆走。騰空出來給他住。彼時站的住客中。一般只有七成是正的官員。其余的則是拿著上面的條子。或者干脆向丞行賄。住進的商旅。這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在館中呆了整整三天。沈默的報告還是沒寫出來。這倒不是他文思枯竭之類。而是經過反復斟酌。他覺著還是再等等。看朝廷下一步的變化再說。

是的。他確實答應了胡宗憲。要上奏皇帝幫其說話。但沈默深知此事干系重大。所謂「倭犯京」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其背後也許隱藏盤根錯節的干系。對于一個快要完婚的新郎官來說。他絕不希望在這時候糾纏進去。能置身事外是最好的。

但令人無奈的是。有時候不是你找麻煩。而是麻煩找你。僅僅又過了一天。聖旨到了。命他協助欽差大臣徹查此次事件的始末。這下是徹底休想置身于外了。

將寫了一半的告進火盆。沈默嘆息一聲。對沈安吩咐道︰「你回紹-家里說。婚禮延期吧。」

∼∼∼∼∼-∼∼-∼∼-∼∼-∼∼∼∼∼∼-∼∼-∼∼-∼∼-∼∼-∼

再過一日。正在屋里讀書。便听外面有喧嘩聲。隱隱好像有「欽差」之類的字眼。心中一動。命鐵柱出去觀看。才知道是蘇松巡按到了。

沈默便擱下書吩1道︰「更衣。去拜會一下未來的同事。」

他這邊剛剛著正。就听到親進來呈上拜道︰「大人。蘇松巡按王大人前來拜會。」

沈默趕緊道︰「快快有請。哦不。還我親迎吧。」便匆匆出去。在小院里見到一位二三十歲。面色白淨蓄著烏黑短須。相貌十分儒雅的官員。

「在下蘇松巡按用汲見過解元郎。」見沈默出迎。那官員笑吟吟的拱手道聲音柔而干淨。

沈默趕緊還禮︰「久仰潤蓮兄大名。今日終的一見。實在是幸會幸會。」

王用汲字潤蓮。聞`微笑道︰「元郎過譽了區區不過一介小吏。哪來的大名?」

溫潤如玉的君子總討人喜歡。沈默也不能免俗。不由對其心生親近之情。連忙將他讓進屋去請其上座。王用汲固辭不肯。兩人只好東西穆而坐。沈默吩咐上茶。對王用汲道︰「潤蓮兄一路辛苦來的好早啊。」

王用汲溫和笑道︰「解元郎不是來的更早嗎?」

沈默搖頭笑道︰「潤蓮兄還是叫我拙言吧。最近元兩個字就犯暈。」

王用汲頷首道︰「拙言兄。我是前天接到聖旨。生怕落在趙部堂後面。這才抓緊時間趕過來的。」說著呵呵一笑道︰「據說老先生是個急脾氣。」

沈默笑道︰「好像有所傳聞。」時候鐵柱奉茶。王用汲接過茶盞輕一口道︰「這次的差事拙言兄怎麼看?」

沈默也喝口茶。微笑道︰「我陰差陽錯當上了這個浙江巡按但實在太過年輕幼稚。早已打定主意。緊跟趙部堂和潤蓮兄的步伐。你們說怎麼干。我就怎麼干。」

王用汲苦笑道︰「言兄太謙虛了。不過也真真道出了我輩的心聲。」說著嘆口氣道︰「不瞞你說。我是跟著總,進剿過那股倭寇的。」

沈默面色一緊。沉問道︰「活口?」

「捉到了。」王用汲壓低聲音道︰「個著倭發式。穿著倭人服裝的漢人。被火所傷。昏迷了過去。等兵士們取現他沒死。」

「人現在在哪?」沈默直起身子問道。

「已經被曹巡撫收了。」王用汲輕聲道︰「但當時我檢查過他的全身。」

「?」

「雙手虎口有老繭。掌狹窄。腳趾並攏。且面容身上都沒有海風吹出的那種水。」王用汲輕言細語道︰「據此判。覺著他是個陸上的高手。應該不是在海上討生活的」

「嗯。浙江胡中丞也說過。有岸的向導與他們勾結。」沈默點頭道︰「其余的倭寇呢?」

「還逮到兩個倭人。不過傷勢很重。恐怕救不過來了。」王用汲印象深刻道︰「這是一群亡命之徒。除非傷重昏迷。不然就會繼續作戰。直到最後也沒人投降。」

∼∼∼∼∼-∼∼-∼∼——

∼∼∼-∼∼-∼∼-∼∼-∼∼∼∼-∼∼∼∼∼∼

「依潤蓮兄看。這些倭寇是什麼來頭呢?」沈默聲問道。

「俞總戎說。這些倭人全部手持倭刀。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怕沈默不了解。王用汲還解說道︰「倭刀雖然質量很好。把把都是寶刀。但工藝極復雜。價格及其昂貴。即使在日本。也只有一種人會使用。那就是諸侯的武士。這些人自小習武。專學殺人的法子。異常毒辣厲害。」

沈默微微點頭。沒有打斷他。听王用汲道︰「但俞總戎說。這種人在日本也是極為稀有的。據說最強大的諸侯。叫什麼信長的。手下也不足一千。」說著不可思議的對他道︰「這次居然有足足二百這樣的武士跑到大明來送死。實在是莫名其妙啊。」

沈默卻知道。那些人肯定不是武士。因為在日本。武士都是有組織關系。有田的戶的上,人物。斷不會撇家舍業的組團來大明。那些人只能算是曾經的武士。他們依附的侯戰敗後。土的有了。只好扛著武士刀四處流浪。便有一個很拉風的名字。叫浪人。

不過雖然是浪人。依舊是稀有品種。一下聚起二百個。恐怕只有王直王老板能做到。是。他肯定不會舍的。

所以究竟是誰的好事」。沈默也真的才不出來。但他能肯定的是。這背後的主使不是那些海寇巨梟們。原因同上。

兩人談論晌。沒有頭緒。只好暫且按下。一切等趙部堂到了再說。可一連過了兩天。欽差大人的儀仗卻始終沒有出。就在兩人有些著急。忍不住寫信去南京詢問時。一個布衣老頭來站找他們。遞上了一份名刺。

一看上面的名字。沈默兩個趕緊換官服。跟著老者出了站。七扭八的到了一間極不顯眼小客棧中。見到了同樣不眼的趙尚書。

∼∼∼∼∼∼∼-∼∼-∼∼-∼∼-∼∼-∼∼-∼∼-∼∼-∼∼-∼∼-∼趙貞吉。字孟靜。號大洲。嘉靖十四進士。授翰林編修。在國子監教書育人數年後。監察御史。奉宣諭諸軍。後因為罪嚴。廷杖官。再累官至戶部侍郎。又嵩奪職。幾年前經其老師徐階舉薦。帝允復起。但仍被嵩從中作梗。被任命為南京禮部尚書。閑散擱置。

直到張經去職。才接任南京兵尚書。掌管南京及應天府一帶防御。趙老夫子對軍事乃是外行。但依然加強軍紀訓練。使腐朽不堪的南京駐防兵戰力稍有提。並始終保警惕性。這才在上月倭寇逼近城下時。及時反映。閉城門。有被攻進城內。造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恥大辱。

但眼睜睜看著寇遠遁。便已經讓生性要強的趙老父子險些氣暈過去。從那天起。趙貞吉就開始罵娘。從趙文華楊宜。到胡宗憲。曹邦輔。都被他格了老子。所以當接到上。命其為欽差大臣。徹查此案時。趙老夫子別提有多激動了。上午接旨。下午便丟下手頭的差事。僅帶一名老僕一個護衛。三人同乘一輛馬車。心急火燎的往杭州去了。

他微服簡行。悄無聲息的進了杭州。在街頭巷尾處轉悠兩天。覺著情況了解差不多了。這才現身召喚兩位副手過來。簡單的見禮之後。趙貞吉便沉聲道︰「二位久等了吧。」

兩人連忙道︰「應當恭堂大。」

「這幾天可有什麼獲?」趙貞吉個頭不高。相貌也很平常。卻有一份不怒自威的尊嚴所在。令二人大氣都不敢喘。王用汲輕聲答道︰「這幾日與沈巡按分析了一下案情但大人您不到。我們也不敢胡來。生怕亂了您的部署。」

「狡辯。」趙貞吉冷著︰「就算我沒來。你-不會出來轉轉。听听民聲。好做到心中有數嗎?」

兩人心中苦笑道︰「面盯梢的不下十人。人家不想讓我們看的。肯定看不到。我們出來有什麼用處?」但這話只能想想作罷。面上只有唯唯諾諾的接受批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居一品最新章節 | 官居一品全文閱讀 | 官居一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