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1984 第八五六章 驚訝無休止

作者 ︰ 海桐

階段國內生產的很多軍用作戰飛機、不管是直升機、強擊機、轟炸機還是運輸機,頂多就是涂裝一層迷彩色了事,最大的效果就是使用光學偵查的話還有一定的隱身能力。WWw.NEiyu.cOM絕大多數正在服役的軍用飛機甚至直接就是用鉚釘鉚接好了之後,飛機的表面除了必要的編號和標示之外,什麼涂裝都沒有,暴露在空氣中的直接就是航空鋁材——嗯,當然,這樣也不是沒有好處,好處就是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飛機的維護成本。

歷數國內的軍用飛機,從最早的殲五到殲六再到殲七、殲八,都是這個樣子,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當然,也有人覺得航空鋁材那閃亮的顏色挺好看——也就是這兩年,國內才意識到對飛機、尤其是軍用作戰飛機的表面進行涂裝的重要性︰對飛機的表面進行涂裝科並不僅僅是為了好看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視覺欺騙目的的,一款良好的飛機外表涂裝材料的配方,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飛機的飛行阻力,如果采用的涂料是能夠吸收雷達波的涂料的話,還能夠有效的降低飛機的正面雷達截面積。

尤其是海灣戰爭當中美國空軍的那在伊拉克領空之中自由進出猶入無人之境的F—117「夜鷹」戰斗機取得的輝煌的戰績,更是給國內的飛機設計者好好地上了一課,讓他們開始認真的審視自己、反省自己,讓他們認識到了之前一直被他們給忽視了地飛機外形涂裝材料的重要性︰雖然F—117「夜鷹」戰斗機那良好的、直稜直角的、具有優良雷達漫射能力的氣動外形設計對于它的隱身效能的提升沒有人能夠否認,但同樣地,F—117「夜鷹」戰斗機表面涂裝的那層隱身涂料的作用對于F—117戰斗機隱身能力的作用,更沒有人敢否認、甚至一定程度上說,那層涂料的作用,比F—117戰斗機的那個氣動外形還重要。

現在美國空軍已經承認,F—117「夜鷹」戰斗機能夠在雷達地照射下隱身,外形設計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F—117「夜鷹」戰斗機表面涂裝地那層具有吸收雷達波能力的涂料。

對于飛機隱身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設計之初並沒有考慮到任何隱身性能的飛機,如果對該飛機進行了隱身涂料地涂裝之後,那麼這架飛機的隱身性能也會瞬間提升很大的一個台階。

所以張嵐記得很清楚,國產的殲八戰斗機及其之前的軍用作戰飛機的外表,除了那個一定要涂裝地「八一」標示和機身編號之外,還是沒有任何涂料涂裝的航空鋁材。但到了FBC—1「飛豹」殲擊轟炸機地時候,機身已經開始涂裝了一些涂料,盡管那涂料實際效果到底怎麼樣不好說,但最起碼看上去比「八爺」以及之前的「五爺」、「六爺」、「七爺」之類地那些軍機的那外表上一塊塊地「補丁」好看的多了。再到殲十戰斗機的時候,國內在機身涂料方面的研究已經上了很大的一個台階,殲十的外表已經看不到「補丁」,看上去很像是那麼一回事了。

看到只是兩天的功夫,兩架米—1711和三架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外形的、除了還沒有進行外部涂裝和內部裝飾的直升機之外,其他最主要的動力系統、航電系統、傳動系統、減速系統燃油供應系統等等都已經完全搞定的飛機,老安德烈的眼楮瞪的比鵝蛋還要大︰這些零配件運過來好想才只有兩天的速度吧,怎麼這麼快就組裝完畢了?這速度是不是也太快了一點?

相比于老安德烈,那0過來負責飛機維護的老毛子維修技師更驚訝,像是活見了鬼︰老安德烈不是搞飛機的,還不是很清楚,但他們0個人本身就是負責進行飛機維護的,怎麼可能會不明白能夠在兩天的時間就組裝成5飛機有多麼大的難度?想想整個烏蘭烏德航空廠、莫斯科飛機制造廠、喀山飛機制造廠總共有多少飛機生產人員,但一年才能夠生產多少家「米」系列直升機吧。

盯著這5直升機,1C個家伙在那里琢磨個不停,但即使是打破了這1C個家伙的腦袋,他們也想不明白,自己的這幾位老板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之前辛格派來的那位助手對他們說自己的總裁和老板不能用看常人的眼光來看他們,任何不可能的事情到了他們的手中都是有可能的。這0個家伙還不怎麼相信,現在事實就擺在了他們的眼前,盡管在他們看來這依舊不可能,但由不得他們不信。

尤其是當打開飛機地駕駛室地門之後。這1

直接傻在了當場︰我地上帝啊。這這這還是自己熟直升機嗎?什麼時候入眼之處全都是一堆儀表地米—1711變地像是一架美國最新式地戰斗機地座艙了?里面除了在角落里地幾個緊急備用儀表之外。全部換成了玻璃化綜合座艙顯示系統。入眼之處。讓人覺得這不是一架蘇制地直升機。反而有點像是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地座艙。

不敢置信地從駕駛室來出來好好地看了看機身外形。沒錯!確確實實地是米—1711無疑。可是什麼時候米—1711地駕駛艙變成這樣地全玻璃化座艙了?

再而且看這駕駛室里面地駕駛系統。只有一名正駕駛。似乎只需要一名駕駛員就能夠駕駛。這怎麼可能?要知道。一架米—1711地機組人員可是三名啊!一名正駕駛、一名副駕駛再加一名飛行工程師。雖然這架飛機依舊保留了副駕駛地位置。但與普通軍用直升機那和正駕駛幾乎完全一樣地副駕駛地顯示系統不同。這兩架米—1711直升機地副駕駛前面卻只有一個簡單地飛行操作桿。前面地儀表顯示台上只有地平儀、無線電高度表、多普勒導航儀、無線電羅盤等幾個少數地飛行所必須地儀表和一個與地面塔台聯系使用地無線電台。至于原本米—1711直升機上面地那個飛行工程師地位置。則直接被取消了。

還有。那幾個預留出來地空白位置是干什麼地?為什麼還貼著紙條?0個家伙瞪大了眼楮。認真一看。險些暈了過去︰那些位置清楚地注明了。那是飛機上給音響操作系統預留地位置!

在仔細看看這飛機地外觀。1剛剛來了兩天地飛機維護人員更驚訝了︰嗯?這個東西認識!這0個家伙圍著飛機在那里轉圈。上上下下地打量著︰是米—1711直升機上面使用地8—13氣象雷達。可是機頭前方地那個球形地。表面還有鍍膜玻璃、里面地那個還有鏡頭地一組物體是什麼?里面裝備地。如果自己這幾人沒有猜錯地話。似乎應該是用于夜間飛行地前視紅外夜視儀和激光測距儀?

似乎……這飛機還有夜間飛行的能力?這個夜間飛行並不只是指的在塔台的指引下按照固定的航線進行飛行的能力,而是有著在陌生地域進行夜間飛行的能力。這和經過勘測、有著塔台和地標的引導的夜間飛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這種夜間飛行能力,只要給這直升機裝上武器,直接就可以進行夜間作戰!據自己幾個人知道的,目前的米—17直升機還沒有遂行夜間作戰的能力,俄羅斯自己用的米—17直升機和米—1711直升機沒有,甚至連米—「雌鹿」武裝直升機及其各種改進型的直升機也沒有!

還有那個鼻子狀的球形物體是什麼,雖然不能夠拆開來看看,但根據外形來看,貌似……好像是機載小型地形探測雷達?雖然根據這個雷達的體積來估算,這麼一丁點的地形探測雷達的探測距離不會很遠,也就是在20公里左右,可是對于一架速度不到300公里的直升機來說,能夠發現公里之外的障礙物,也就意味著駕駛員有鐘的反應時間,四分鐘的反應時間,足夠駕駛員拉升飛行高度越過障礙物或者尋找合適的出口了。

這1家伙猜的沒錯,這確實是一部地形探測雷達,不過探測距離不是他們估計的20公里左右。實際,上這雷達的探測距離是30公里。這兩部雷達可是小晨曦和艾麗絲自己手工做出來的,只是限于材料,探測距離不能很遠,如果有更好的材料,到底探測距離能有多遠,就不好說了。不過太遠的探測距離對于這飛機來說也沒有太大的用處。

這怎麼可能?實在接受不了眼前的現實的這1家伙忍不住的蹲在地上雙手抱頭︰這還是自己等人熟悉無比的米—1711直升機嗎?這兩架米—1711直升機,除了外殼還是米—1711直升機的外殼、內部空間還是米—1711直升機的內部空間之外,怎麼其他的和自己知道的那個米—17直升機幾乎完全不一樣?這個米—1711直升機,自己還維護的了嗎?

———————

PS︰咳咳,大大們抱歉,桐桐要失信了,明天應該爆發的,可現在桐桐這手,唉,現在桐桐只能以每小時數百字的龜速碼字,實在抱歉了,對不起,大大們覺得怎麼出氣就怎麼往桐桐身上招呼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id,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1984最新章節 | 輪回1984全文閱讀 | 輪回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