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1984 第八四五章 有沒有興趣?

作者 ︰ 海桐

那這項技術你們想好稱呼為什麼名字了沒有?」楊芝,「這麼好的一項技術,你們不會還沒有給這項技術起字吧?」

「想好了,」張嵐點點頭,「我們打算叫它︰eternalAWDD全時四輪驅動技術,大意就是永恆安全的全時四輪驅動技術。這名字有點兒夸張,但只要不是駕駛技術爛到家或者故意想要自殺的家伙,開著裝備著這種eternalAWD全時四輪驅動技術的車,安全性方面絕對有保證。

雖然相對的油耗多了一點,但車輛的循跡性和可操控性那都是沒的說的。」

「你就不怕吹牛吹過了頭!」听到張嵐這大言不慚的話,張宗君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永恆的安全?汗!這年頭敢這麼說的汽車制造商貌似還沒有一家,就連一直以安全性著稱的Volvo汽車,也不敢這麼說自己的汽車是絕對的安全,這小子的還話真是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一點都不吹牛!」張嵐對于自己老爸的話自然是絕對不贊同︰小晨曦、艾麗絲和柱子哥他們的成果,如果只有這麼一點兒能力,那也太對不起他們忙活這一回了,「這樣,改天抽時間就先把您和媽的那兩輛車改成使用這種eternalAWDD全時四輪驅動技術的驅動方式。」說著轉頭問小晨曦,「嗯,姐,將老爸的車子從前置後驅改成前置四驅,這個怎麼樣?有多大地難度?」

「是挺難,」張嵐這個問題,小晨曦也覺得挺棘手,「基本上整套傳動系統就要全部更換了,不過夜沒有關系,正好拿著這個來練手。」

張宗君和楊芝听的一腦門的汗︰原來這兩個孩子是打的這個主意!

說是很難而已,但其實也沒有那麼難,在張嵐的記憶當中,就像是很多車型,比如說奧迪A6系列就有前置前驅車型和裝備了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前置四驅地車型,保時捷的車型一般是前置後驅,但tubro車型也是前置四驅,甚至連雪鐵龍塞納也有前置前驅和前置四驅車型。但是法國人很壞,在中國銷售的雪鐵龍塞納都是前置前驅型的,前置四驅型的車型則一直沒有引進到中國來。

大眾集團董事會的回復速度果然是夠快,在這次談判之後的第三天,也就是12日,比瑞德就邀請艾麗絲集團繼續開始繼續進行談判,以至于讓張嵐懷是不是比瑞德等人早就得到了大眾集團董事會的授權,前兩天的動作,其實只不過是他們虛張聲勢而已?

「我已經得到了我們董事會的授權,」比瑞德看上去一臉地喜氣洋洋,「我們董事會已經批準了我們合作的申請,在接下來的時間當中,我們大眾汽車集團和艾麗絲汽車集團就是最好的戰略合作伙伴了。」

「那麼。之前我們之前地爭論地話題就沒有必要再繼續了。所謂地技術專利轉讓費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再談下去了。」听到比瑞德這麼說。張嵐笑吟吟地說到。「只要這次地合作能夠成功。不管我們掏出來多少錢。最終這些錢還是會落到自己地錢包里。就像是把錢從自己地錢包里拿出來數了一遍再放回錢包里一樣。麻煩。比瑞德先生認為是不是?」

「那是。那是。」听到張嵐提起這茬。比瑞德有些訕訕地。臉上有些掛不住。心下卻在嘀咕︰不過這小子地比喻。還真夠恰當。「既然已經打算在這麼高地級別地層次進行合作。自然沒有再說技術轉讓費地問題。」

「那就好。」張宗君點了點頭。事情到了這里。按說已經有了最好地結局。

事情到了這一步。按說就應該是下面地談判人員們地事情了。可在這個時候。比瑞德又提出了一項要求︰「我們大眾集團董事會同意這項提議先決條件是。艾麗絲集團要將貴集團研發地這項全新地四輪驅動技術也拿到這次地合作成立地公司當中來。作為兩家公司地共享技術。」

嗯?听到比瑞德地這個要求。張嵐一愣︰好家伙。大眾集團地胃口還挺不小地嘛。竟然還惦記著自己地這項四輪驅動技術?既然張嵐已經打定了主意將這項技術作為自己地獨享技術。那麼自然不會便宜了大眾集團這幫家伙。

「不可能。」還沒有等張嵐說話。張宗君直接搖了搖頭。「沒有任何可能。只有我們之前提出來地那些條件。不帶任何附加條件。」

這些年商場當中的風雨拼搏,讓張宗君可是比別人更明白自己掌握一項別人沒有的技術

多麼的重要。尤其是這種絕對能夠改變一個時代技征的全新的技術。

「沒有可能?」比瑞德再次問到。

「完全沒有可能。」張宗君很堅決的點頭,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

確實沒有必要,這次的合作對于艾麗絲集團來說是錦上添花,合作成功固然好,但如果花費的代價過高,那就沒有必要了。

但對于大眾集團來說則變成了是另外一回事,自從知道了艾麗絲集團已經掌握了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柴油發動機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先進的全時四輪驅動技術之後,留給大眾集團的路,就變的不是像之前那麼寬敝了。

大眾集團何去何從,在比瑞德將談判過程向董事會進行了匯報之後,大眾集團內部就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有一點倒是不用懷︰艾麗絲集團是一家美資企業,艾麗絲(中國)集團只是整個艾麗絲集團的一小部分而已,那麼傳統的通過政府來施壓對付中國企業的辦法就行不通了︰誰敢保證在自己對付艾麗絲集團的時候美國政府不會對自己伸手?更何況現在中國政府和艾麗絲集團之間的關系只好,讓很多人羨慕的要死。

比瑞德和張宗君就在那里大眼瞪小眼,各不相讓。唯一不同的是,瞪眼的兩個人,張宗君心中底氣十足,而比瑞德則是在那里虛張聲勢。

「好吧,」終于,在兩個人的對眼過程中,手中沒有太硬的底牌的比瑞德首先頂不住的敗下陣來,做出了讓步——本來集團董事會就已經同意了之前艾麗絲集團的要求,這家伙之所以提出這麼一個條件,就是打算為自己多爭取一點利益而已,現在既然已經不可行,張宗君沒有絲毫想要退讓的意思,那就沒有必要再死撐著給自己和艾麗絲集團的合作造成什麼不必要的麻煩,「就按照之前商定的辦吧。」

事情到了這里總算是完結了一個階段,大體的框架商量好了,剩下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具體的細節的談判已經不需要艾麗絲、張宗君、比瑞德這一級別的人的參與,自然會有下面的談判人員來進行商談。

「不知道比瑞德先生有沒有空?過兩天、也就是本月15號就是我們艾麗絲集團即將組建的遠洋運輸集團招標工作正式開始的時間,」張宗君正式向比瑞德發出了邀請,「屆時貴國不萊梅的VULKKAN集團和你們德國最大的造船公司︰荷瓦茲德意志造船公司—基爾造船廠、科瓦爾納—瓦爾諾夫造船廠、漢堡造船廠、蒂森—北海造船廠、維斯馬造船廠等幾大造船企業到時候都會前來參加我們艾麗絲集團的這次招商大會,不知道比瑞德先生有沒有興趣一起看看?」

雖然在二戰以後,出于國際影響方面的謹慎考慮,德國在軍用船舶方面的制造略顯拘束,但絕不代表著德國的造船業的技術水平不行,德國的造船技術在世界上一直保持著世界領先的地位,同時德國也是歐洲最大的造船國家,對于大中小型集裝箱貨船、客/貨滾裝船、郵輪、大型油輪、大型礦石運輸船。私人豪華游輪以及其他特殊用途船等船舶的制造技術,始終居于世界領先的地位。

德國造船業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一直被亞洲的造船企業所關注,日本和韓國世界最大的兩大造船國更是將眼楮緊緊的盯著德國在造船技術上面的發展。這兩年來,中國的造船業也同樣開始緊盯著德國的造船技術。

同樣,對于自己的驕傲,德國政府自然也不會輕易的放棄,德國政府高度支持造船業的發展,德國政府和德國各州政府都為德國的造船企業提供了大量的高額財政補貼,對于西部才船廠的補貼為95%,對于東部船廠的補貼更是高達1!有了政府如此大力度的扶持,基本上只要是造船企業,老板的腦袋不怎麼秀逗的話,就沒有不賺錢的。

與德國的造船業所享受到的高額的財政補貼相比,德國的汽車制造工業雖然同樣發達,世界三大政府用車品牌當中,有兩個出自德國,也就是奔馳和奧迪。但德國的汽車制造業卻享受不到造船業所享受到的高額財政補貼,對于這一點,德國的汽車制造業的老板們頗為的不滿,很是有些怨言︰憑什麼都是一樣為國家繳稅,同樣都是大力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們就不能享受到這樣的政府扶持?(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1984最新章節 | 輪回1984全文閱讀 | 輪回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