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1984 第六五五章 被人給算計了(四更到)

作者 ︰ 海桐

不要了,那半年的免費使用期我們不要了,」不管旁T和楊芝驚訝的嘴巴長的已經能夠塞進去一個子,王強現在激動的像是一個舉著手持式擴音器在那里大喊著「揮淚跳樓價大甩賣」的小商販一般,「現在就簽合同!」

小晨曦、艾麗絲和吉爾則一臉茫然的看著現在正激動的像是出在情期的非洲野牛一般興奮的王強這家伙,不知道這家伙到底在什麼神經︰即使是以她們強悍的思維計算能力,也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怎麼事情這麼快就有了結果?張嵐不是說至少也要兩三個月才能出來結果的麼?

張宗君和楊芝倒是對這件事多少知情一些,知道自己的這個向來就能夠惹事的寶貝兒子當初為了艾麗絲「雪豹」車隊使用方便,從烏克蘭先租後買的搞回來一架米—26~機。當初軍方那邊打算租借過去的,在剛听到張嵐給他們說自己將這架飛機租借給軍方三年的租金加上飛行員的培訓費用是接近1億5ooo萬人民幣的時候,還以為張嵐瘋了︰租三年你就敢收他們將近1億5ooo萬人民幣,你怎麼不直接去搶銀行?你當軍方的那些家伙的腦袋都被驢子給踢了不成?!

面對自己老爸老媽懷疑自己獅子大開口的行為,在張嵐苦笑著給他們仔細計算了一番國際上一個飛行員的培訓費用和一架飛機的租賃價格之後才兩人知道,張嵐給軍方開出的這個價格,居然比國際上的同類產品的價格便宜了至少兩倍,這個三年的飛機租借費用加上8機組人員的培訓費用的價格,已經是讓軍方佔了大便宜——只要看到這個價格,軍方自己也知道自己佔了大便宜。

但知道是怎麼回事是一回事,現在他們也同張嵐一樣,無法想象,怎麼才過去短短的一個星期的時間,軍方就已經同意了這麼一個涉及金額達到近1億5ooo元的飛機租賃和機組人員培訓合同?

「不行,」張嵐揮了揮手,示意還在那里激動的不行的王強王大軍長安靜下來,「你等一下,我腦子讓你這一下子搞的有點亂,你得讓我好好理一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理什麼理,」王強這廝現在真的像是腎上腺激素分泌過多、且處于情期的非洲野公牛,在那里激動地揮舞著合同,「有什麼好理的,趕緊簽了合同吧。簽了合同,錢在一個星期之內就打到你們公司的賬戶上。」

此時王強王大軍長這廝給人的感覺,更像個正站在一個臨時搭建起來的台子上瘋狂叫賣的小販了,大有張嵐錯過了今天的這個機會,就有「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的勢頭。一定會抱憾終生似的。

「你當我缺錢還是怎麼著?只是1億5ooo萬讓就讓我腦袋熱的什麼都不管了?」張嵐很不滿的看了王強王大軍長一眼,「我總覺得你們這麼急哄哄的讓我簽這個合同,一定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或者說是還有什麼是我沒有想到的地方,我的好好想想,看看到底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還是哪個地方我沒有想到。」

回完這句話,張嵐不管依舊還在那里仿佛像個小販一般咋呼哥哥不停的王強王大軍長,先將這件事從頭到尾的理了一遍︰先,當初自己為了能夠讓艾麗絲「雪豹」車隊在達喀爾拉力賽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從烏克蘭軍方手中租賃了一台他們軍隊正在現役使用的米—26a「光環」軍用重型多用途運輸直升飛機,當時還沒有生什麼事,對此國內好像也沒有什麼反應。

然後,事情的是從自己花了1ooo多萬美金將這架米—26用重型多用途運輸直升飛機、連同整個飛機的四名機組人員都從烏克蘭軍方手中買下來之後起了變化的︰在當時,考慮到這樣一輛軍用飛機進入國內的敏感性,為了能夠讓這樣一架具有明顯的軍事用途的直升飛機順利的進入國內,自己讓老爸去像上面活動一下,以便能夠讓這架飛機能夠順利的進入國內。

原本以為這件事需要費一番周折。卻沒想到只是自己老爸只是和上面地領導說了一下。上面很快就做出了答復。同意這架所有權已經屬于張嵐地米—26~私有交通工具」地名義入境。

接下來。就是搭載著這架米—26~升飛機地那艘「刺刀與玫

1o萬噸級大型集裝箱貨輪還沒有到達國內。只是和T3聯系。自己擔心海軍北海艦隊方面搶了自己地寶貝飛機、讓王強這廝幫忙給說項一下地時候。王強這廝就向自己提出了為自己地6軍航空兵不對租賃這架飛機使用地意思。

而自己當時也正在為這架飛機整天閑在那里愁。覺得這個主意也不錯。王強提出來地條件好像也挺有誘惑力。加上兩邊地關系也不錯。而且他們也不會耽誤自己在必要地時候對這架飛機地使用。便同意了。

再接下來。就是在取得了自己地同意之後。王強這廝向上面領導做了一份「關于租借艾麗絲集團所有地米—26重型多用途運輸直升飛機及由其負責培訓飛行人員」地申請。請求上級領導地批準。

最後。就是自己現在看到地這種情況︰在短短地不到一個星期地時間之內。王強王大軍長地這份申請就得到了上面領導「同意」地批復。這廝興奮地揮舞著合同要求自己簽字。

感覺,這件事好像一直是在軍方的關注之下、並且是在他們一直操作之下進行的,甚至王強的上級領導早就有了一份計劃,可能自己提出來的這份合作方式比他們想到的要好的多得多,否則根本沒有辦法讓他們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作出如此迅的反應。

他們的反應這麼快的原因只有一個︰唯恐自己反悔!

終于理順了這件事是怎麼一回事的張嵐,如果再不明白這其中究竟有什麼貓膩,那就真的是傻子當中的傻子了︰自己當然知道,國內對于這種重型軍用多用途直升飛機一直有著很強的需求,但受限于國內相對比較薄弱的軍工、特別是軍事航空工業基礎,在大型飛機和大型直升機的設計和制造方面一直沒有什麼突破——好不容易取得的一次突破還被上面的某些人聯合美國人給掐死了,這就是倒霉的運十這娃。

固定翼飛機還好一些,雖然運十夭折了,但畢竟還有著運八這個起飛重量61噸、載重達到2o噸級別的中程戰術運輸機可以馬馬虎虎的湊合著使用,運八及其改進型的飛機,在性能上雖然比美軍的c—13o「空中大力神」差一點,但相差也不是太多,尤其是在最大載重量上,兩種飛機幾乎相差無幾,馬馬虎虎的在很多場合也能湊合著用。

但在軍用直升機方面,中國則是完全的一把抓瞎,從最早的只采用了單、並且還是活塞式氣冷星形14缸動機、以蘇聯的米—4為藍本的的直—5升機,到采用了三動機設計方案的、以法國的sa321「黃蜂」為藍本設計的直—8型直升機,再到采用了雙設計方案的、以法國的sa365海豚」直升機為藍本、吹的牛逼哄哄其實麻煩無比的采用了所謂「涵道式」尾槳的直—9輕型直升機,算上從美國買回來的那16架uh—6o黑鷹」民用中型直升機,甚至是從前蘇聯以及近兩年從俄羅斯引進的米—17和米—171中型直升機,中國的直升機工業,從一開始的展一直到現在,就沒有走出一條仿制和引進的怪圈!

沒走出這個怪圈也就罷了,更怪的是,明明對大型、重型和重型直升飛機有著強烈的需求,但中國在這方面一直毫無突破!

直升機的展一直都是軍方的一塊心病,沒有運載能力強的大型或者重型直升飛機,很多作戰任務或者特別的任務都無法完成。

但由于長年的西方國家對我國直升飛機技術方面的封鎖,甚至是老毛子也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使我國在直升機設計和展方面十分孤立,雖然在輕型直升機和中型直升機領域還算是馬馬虎虎的說得上是有,但在大型和重型直升機領域則完全是一抹黑,沒有太多可借鑒的經驗和教訓,也沒有什麼關鍵技術支持,這麼長時間來只能靠著自己的模索。

嗯,問題是模索了這麼多年,限于國內薄弱的航空工業技術和工業基礎,也沒有模索出什麼東西來。正在國內為這件事愁白了頭的時候,軍方現在忽然知道自己竟然陰差陽錯的從烏克蘭搞回來這麼一架米—26::機,他們怎麼可能不會欣喜若狂?怎麼可能會不開始計劃著將自己這架飛機想方設法的搞過來研究借鑒一番?(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1984最新章節 | 輪回1984全文閱讀 | 輪回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