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1984 第五三七章 好大一塊肥肉

作者 ︰ 海桐

「這下子修建飛機廠的錢不用愁嘍。」看著這些天己銀行里己的賬戶上仿佛是火箭一般不斷躥升著的數字。艾麗絲和小晨曦歡兩個小丫頭抱在一起呼一聲。「我們要不要向日本政府和韓國政府一份公文。感謝日本人民和韓國人民為咱們艾麗絲集團做出的這麼大的貢獻?」

「是啊是啊。」對小晨曦和艾麗絲的話。張嵐表示贊同。「就當是當年日本沒有支付給咱們的戰爭賠款。現在咱們己拿回來好了。」仔細數了數數字。張嵐點點頭。「嗯。連利息都有了。」

如果己真的這麼做。估計日本人和棒棒們能被氣的吐血︰欺負人也沒有你們這麼個欺負法的。不但搶錢。搶完了錢還不忘記羞辱我們一頓?這世界上哪有這麼無恥的人?

呃。其實。比這無恥的人多了。小日本就是無恥的代名詞和鼻祖。想想他們的祖先當年干的事吧。侵略別國叫做「進入」、別國的婦女叫做「慰安」、搶奪別人的財產叫做「大東亞共榮」。如果這個世界上還能找出一個比日本人更無恥的民族來。請恕張嵐的見識淺薄。實在是想不起來還有哪個民族能夠做到這一點。能將無恥揚的如此廣大並且洋洋的意、以此為豪的。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來。

艾麗絲集團之前關于己將成立一家航空器制造公司的消息通過全世界的媒體確實是在相當的範圍內引起了轟動。在國內無數的官員們組成的代表團去艾麗絲集團考察的時候。艾麗絲也接到了無數的邀請。艾麗絲集團、包括艾麗絲(美國)集團的人都忙的腳不沾的。一個個都變成了空中飛人。趕著出去。到所有對艾麗絲集團的這個航空器制造項目感興趣的國家進行實的考察。

就在這些國家將艾麗絲集團派遣來的考察人員當成祖宗一般來供著的時候。這些滿懷著希望和憧憬的國家還尚不知。經過一番的推諉扯皮。艾麗絲集團已經暗中和中國政府方面達成了協議。外面那些國家的希望。注定落空了。

與這些國家機構同時知道這個消息的。然還有世界上各大工業集團公司。以生產先進航空動機和高技術含量的飛機生產線而聞名的通用電氣就第一個向艾麗絲集團出了邀請。希望他們前來己的公司進行考察。

考察是必須的。但考察是一回事。誰都知道考察的背後含義是什麼。這麼一大塊肥肉。通用電氣然沒有放過的道理。然是希望艾麗絲集團采購己的飛機和動機生產線。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能夠引進己的飛機生產技術和航空動機生產技術。嗯。當然。通用的想法很好。艾麗絲集團也很樂意。只是通用能夠提供的技術的先進程度。那就十分值的商榷了。美國政府會允許通用電氣將過于先進的技術輸入到己之前嚴格控制技術流入的中國?不大可能。

通用電氣在航空器動機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美國大名鼎鼎的c——5「銀河」戰略運輸機的四台渦輪風扇動機就是用通用電氣提供的——很不幸的。這種航程過1oooo公里的大型戰略運輸機。還被張嵐給搶走了兩架——同樣的。通用電氣不僅在軍用航空動機方面的成績卓著。同樣也是民用航空動機主要提供商。

在軍民兩用航空動機方面。通用電氣的產品範圍涵蓋了直升機上面使用的渦輪軸動機、戰斗機上面使用的加力型大功率渦輪風扇動機、運輸機和大型客機上面無加力渦輪風扇動機、以及渦輪螺旋槳動機。其在航空動機方面的動機產品線覆蓋範圍之廣。甚至過了大名鼎鼎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

當然。這樣一塊大肥肉。和通用電氣相比並不會差太多、甚至在軍用高性能動機方面還有所出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然也不甘落後。

誰都知道。如果艾麗絲集團的這筆生意能夠做成。那就意味著至少有十幾個億美金裝進了己的腰包。在現在航空制造業逐漸進入了微利時代的今天。這樣的生意。可比直接出售飛機和動機合算的多。

美國人想著近水樓台先的月。畢竟艾麗絲集團還是美國的公司嘛。但緊緊盯著這塊肥肉的歐洲人也不甘落後。作為歐洲最大的軍民兩用航空器制造體的歐洲防務集團公司同樣向艾麗絲本人出了邀請。希望他們能夠來己公司進行考察——嗯。如果考察結束之後就能夠簽合同。那就更好了。

如果說艾麗絲集團對于航空器生產線和航空動機生產線的需求。對于通用電氣集團、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歐洲防務集團公司來說還能算是錦上添花的話。那麼對于俄羅斯的米里設計局、卡莫夫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和烏克蘭的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來說。如果能夠將這筆訂單拿下來。那就稱的上是雪中送炭了。

由于蘇聯解體時大量的財富被歐美國家給掠奪。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這幾家航空工業制造體正面臨著是否要關門的窘境。毫不客氣的說。如果能夠的到艾麗絲集體的這筆訂單。那麼大家勒緊腰帶堅持一下就能夠活下去。但是沒有艾麗絲集團給的這口飯。能不能活的下去。大家心中誰都沒有底——誰讓現在整個國家的經濟形勢都這麼嚴峻呢。大家都看不到己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只是對于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技術水平來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這四家航空工業體他們最大的劣勢就是在技術水平上比歐洲人和美國人差一些。尤其是在航空電子方面。差距更加明顯。很明顯的例子。就是他們生產的航空動機因為生產線的精度相對較低的關系。其航空動機使用壽命普遍的較歐美同行們生產的航空動機的使用壽命短。在同樣的輸出功率下。動機的重量也相對較大。

這就意味著。他們的生產線精度不夠。在這個和歐美同行們的競爭過程當中。他們處于劣勢。但他們也不是沒有優勢。有一點他們很有信心。只要艾麗絲集團最終將己的生產基的放在了中國。那麼限于歐美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那麼他們的歐美同行們就只能向艾麗絲集團提供二流甚至三流的技術。

可己呢?現在已經窮瘋了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哪里會管己賣出去的是什麼水平的技術?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夠給口吃的。哪怕賣兒賣女他們都敢干!更不要說這麼一大筆能夠讓他們足足舒舒服服過好久的訂單。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和烏克蘭提供的技術反而比歐美那些公司提供的技術水平要高很多。

如果能夠將兩者的優點綜合一下就好了。張嵐心中想著。心里萬分的遺憾。老毛子們在工業方面、特別是在機械方面的成就確實是讓人沒話說。就連科技比老毛子們達了比少的美國人也不的不對他們表示佩服。

但老毛子在電子科技方面的成就。嗯。那實在是……美國人早在八十年代。就在己的戰斗機上基本上實現了玻璃化座艙控制。可看看老毛子的戰斗機。到了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戰斗機里還是一大堆讓人眼花繚亂的傳統式飛航儀表。實現更先進的玻璃化座艙設計的作戰飛機。實在是屈指可數。如果一定要算的話。大概勉勉強強裝備了幾架的卡——52武裝直升機還能算一個。

不管怎麼說。一定要先將這些生產線搞下來再說。

在艾麗絲集團的談判人員奔波于歐美亞三大洲的時候。張嵐開始整天奔波于當初己和艾麗絲、小晨曦傾注了大量心血的艾麗絲電子研究實驗室。這個電子研究實驗室。這些年來取的成就很多。幾乎艾麗絲集團所有產品上的電子產品。都是出這個電子研究實驗室之手。嗯。當然的。更多的是出小晨曦和艾麗絲之手。

這是大家知道的。大家不知道的是。艾麗絲電子研究實驗室還有著另外一重身份。從事著另外一項任務︰航空電子系統的研究。

當初辛格受命從老毛子那里席卷的航空電子方面的人才。在這六年多的時間里。以各種合法的手段。幾乎全部集中到了這里。這里的研究人員涵蓋了航空通訊和導航方面的專家、機氣象雷達方面的專家。慣性導航專家、電子探測、分析、記錄方面的專家、多余度數字電傳飛行操控系統專家、甚至還有武器火控系統的專家等等。

盡管與電子工業更達的歐美甚至日本相比。老毛子在電子科技方面的技術並不咋的。但相對于現在的國內。還是先進很多。加上艾麗絲和小晨曦這些年來的對這些家伙的不斷教。這些家伙在航空電子應用方面的技術水平比他們的歐美同行們低不了太多。

甚至只要小晨曦和艾麗絲願意。他們可以拿出吉爾他們的歐美同行們技術水平相差在十年之內的成果來。現在。他們唯一欠缺的。就是沒有生產這些東西的先進的高精度加工設備。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1984最新章節 | 輪回1984全文閱讀 | 輪回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