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1984 第五三二章 風洞(四更到)

作者 ︰ 海桐

作為國防科工委特派代表的李建國的這番表態,已經是可以算得上是中央政府的正式表態了,這也是從北京來之前,當家人特意授予他的權利︰只要艾麗絲集團卻有這份實力,我們可以再政策允許的範圍之內給予他們最大程度的優惠!

甚至于,當家人將這件事的操作權利全權授予了李建國,甚至將中央政府能夠接收的底線都交代了清楚。當然,底線並不是剛才李建國的那番表態。

「我們沈飛集團,其實這次就是給貴集團公司和兵工集團方面在今後的合作上起個牽線搭橋的作用。我國兵工集團在航空飛行器的制造材料、航空電子系統、航空雷達、航空動機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在艾麗絲集團航空器項目當中,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兵工集團都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徐方勇推了推眼楮,在一邊補充道,「當然,如果有什麼需要我們沈飛集團幫忙的,我們沈飛集團也一定義不容辭。」

徐方勇這番話,也算是軍方對于前一段時間生的那點不愉快給予艾麗絲集團的補償,老實說,就算是張嵐不打算和軍方的牽連太深,但必要的聯系還是要有的。/對于軍方的這番善意的表態,自然也就沒有拒絕的道理。

「要說要幫忙的,還真的有需要麻煩兩位的,」艾麗絲笑吟吟的說道,這番話,已經算是默許了艾麗絲集團同意將自己的航空器制造公司設在了國內的要求,「如果兩位不嫌麻煩的話,我們倒是很想麻煩兩位一下。」

「哦?」听到艾麗絲這麼說,李建國和徐方勇一陣驚奇︰雖然之前那麼說,但兩人還沒想到。艾麗絲集團還真的有需要自己幫忙的地方。急忙做了個「請講」地手勢,「艾麗絲小姐請說。」

「土地地情況我們不說,說說我們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我們雖然有技術,但是卻沒有生產線。」艾麗絲將艾麗絲集團面臨的情況說了出來,「從歐美國家引進最先進地生產線的話。我相信兩位都知道這不可能,除非我們將生產公司放在美國;如果引進已經被西方淘汰地生產線,對于我們艾麗絲集團也沒有什麼意義。那麼現在的問題是,除了土地、水電、交通等配套設施之外,中方能不能為我們提供相應的飛機生產線?」

「這個。沒有問題,」沈飛集團的經理徐方勇點點頭。顯然。在這之前,徐方勇就已經得到了上面的授意,同時,這也是他希望看到地,「不過有一點需要向艾麗絲小姐說明,賣給你們飛機生產線沒有問題,但賣給你們的生產線,是需要按照市場價供應地。」「市場價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艾麗絲仿佛是在自言自語,「不過據我所知。你們賣給不同國家的生產線的市場價可是相差很大啊。不知道打算按照哪種市場價賣給我們?」說著,嘴角微微帶起一絲譏諷的笑意。「要不麻煩徐先生先向我們介紹一下你們打算供給我們的生產線在國際上是處于什麼樣的技術水平階段?據我說知,好像你們中國的航空生產線的整體技術水平並不怎麼樣啊。」

听到艾麗絲這麼說,李建國和徐方勇頓時一臉的尷尬︰艾麗絲說的當然是絕對地實情,中國地各種飛機的保有量在世界上絕對能夠排進前三,但與這巨大地飛機保有量完全不相稱的是,在飛機制造領域,無論是飛機的先進程度還是生產線的先進程度,都遠遠比不上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世界一流航空制造大國。甚至張嵐都不得不承認,在制造精度這一點上,中國遠遠還不如日本。

這是一個很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很悲哀,中國有著裝備數量世界第三、整個亞洲裝備數量最多的軍用作戰飛機,但這些軍用作戰飛機的技術含量卻只是世界二流,都是以殲——7和殲——8這種第二代噴氣式戰斗機為主;日本只裝備著少量的作戰飛機,但在他們美國主子的支持下,裝備的全部都是F——16、F——15等這些標準的第三代多功能戰斗機,有著領先中國整整一代的優勢。

雖然不願意承認,可事實就是事實,自己無法改變。雖然如果有一天真的打起仗來中國憑借在的導彈方面的優勢絕對不會讓日本人好過,但在制空權的爭奪中不佔優勢,總是一件讓人很窩心的事。

听到小晨曦這麼說,徐方勇不可避免的有些尷尬,臉色好一會才調整過來,「艾麗絲小姐說的是實情,但我想不出,除了我們之外,還有誰能夠向你們提供生產線?」

「是嗎,你們這麼篤定我們離開你們就買不到東西?」艾麗絲淡淡的笑著,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樣子,「你們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一點也不錯,在金錢面前,可是很少有人能夠拒絕的了金錢的誘惑哦。」

艾麗絲說這番話的同時,一直在旁邊站著的艾麗絲的私人助理吉爾,已經從自己隨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三份資料,放在了徐方勇的面前,「這是俄羅斯向我們提供相關飛機生產線相關技術資料;這份是美國波音公司、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和西科斯基直升機公司聯合向我們提供的生產線的技術資料;這是歐洲防務集團公司向我們提供的生產線技術資料。兩位可以看一下。」

頓了頓,艾麗絲說道,「限于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盡管美國和歐洲向我們提供的這些生產線的技術水平並不是最先進的,但我相信還是比國內貴方向我們提供的還是要先進一些。別的方面不敢說,在生產線的加工精度和自動化程度方面,我相信這些生產線要比國內的高出一些問題還是不大。至于俄羅斯,他們可沒有加入歐美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的聯盟,現在窮瘋了的俄國人,就沒有他們不敢賣的東西,只要我們出的價錢合適,相信他們給我們提供的生產線絕對會比國內的先進很多。」

嗯,當然,老毛子也會借此機會大肆要價,只是有了美國和歐洲的這兩份資料,老毛子失去了趁機敲詐的機會,張嵐並不擔心老毛子的價格太離譜。

歐美聯合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這是誰都知道的事實,但徐方勇確實沒有想到,艾麗絲集團竟然有這個能力,將歐美國家相對落後一點的飛機生產線引進到國內,就算是相對于他們自己落後的,那也是比國內先進的啊。

徐方勇不得不開始衡量自己一方究竟還有著什麼優勢︰自己一方能夠給艾麗絲集團提供的還能有什麼,特種材料?艾麗絲集團專門有相關的研生產部門;航空工業鋁材?現在艾麗絲集團就是中國航空工業鋁材的供應商之一;那麼唯一剩下的,大概就是通訊和導航等航空電子設備和機載氣象雷達等各種更加專業的航空器材這方面了。

遺憾的是,就算是自己這一點優勢,在看到了眼前的這份資料之後,徐方勇也很感到郁悶︰自己能夠向艾麗絲集團提供的這些東西,歐洲防務集團公司、美國的波音、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和西科斯基直升機公司、俄羅斯的米里設計局、卡莫夫設計局和圖波列夫設計局以及現在烏克蘭的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這四方都能夠提供。

艾麗絲集團航空器制造項目本來就是民用項目,相對于高度敏感的軍用電子設備,民用航空電子設備的敏感度就低了很多——當然,精度和技術先進程度同樣低了很多——但同樣的,這些設備還是比國內能夠提供的先進了很多。

看到這三份資料,徐方勇終于可以肯定,艾麗絲集團並沒有從自己這里采購生產線的計劃,甚至于,他們拿出來這三份資料並不是在向自己壓價,而是告訴自己,艾麗絲集團根本就沒有從國內采購生產線的打算,自己不要浪費心思在這方面了。那麼,到了現在,徐方勇就有些不明白了,既然艾麗絲集團不需要自己的生產線,那麼他們在這之前提出的要自己提供生產線的要求,究竟是什麼意思?

是啊,究竟是什麼意思?李建國也開始犯迷糊了。

「我們需要你們為我們提供兩個風洞,」艾麗絲終于揭開了這個謎底,「一個高風洞,一個低風洞,以方面我們將來對我們的產品進行空氣動力特性的測試。至于生產線的問題,我們需要進行多方比較,以確定最後的賣家,怎麼樣,有沒有問題?」

艾麗絲的話再次給了李建國和徐方勇一絲安慰︰貨比三家是任何一個商人都知道的事情,更何況還是飛機生產線這樣重要的東西。既然艾麗絲並沒有徹底的否定自己的生產線,那就是說自己還有機會不是麼?

老實說,風洞的造價也不便宜,但風洞這玩意兒太敏感,這真的是軍民兩用的東西,想要從外國引進的話,用于測試時在5oo公里每小時以下物體使用的低風洞還有可能,至于音高風洞嘛,還是算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1984最新章節 | 輪回1984全文閱讀 | 輪回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