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1984 第三一二章 陶瓷發動機外圍組件

作者 ︰ 海桐

張嵐忍不住想笑,怎麼老媽現在也犯了以前那些國企的老毛病?只要自己的公司發展了起來,就什麼都想做:醫院、學校、社區,只要能夠做到的,沒有他們不做的。如果自己有能力,恨不得自己直接就搞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圈子。

這個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自己為什麼要給他們優等的待遇?難道就因為他們是外國人?

笑話!張嵐從來不認為一個外國人就應該在中國享受高于普通中國人的待遇:不管你是美國人,還是非洲人,來到中國,就要一視同仁!

你在你們國家連飯都吃不飽,還想跑到我們這里來當優等國民?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雖然現在很多人、甚至政府的不少官員都是有點懼外,說得難听一點,叫做繼承了大清朝的優良傳統:政府怕洋人。

但張嵐不在乎!話說吃人家的飯,就要受人家的管!現在你們吃著我的飯,就要服我的管!公司不會給任何一個人特殊待遇,不管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

現在公司有了俄羅斯人就舉辦一個中俄雙語學校,如果公司以後來了美國人呢?難道還要再舉辦一個中英雙語學校?如果是來了非洲安哥拉的人呢?難道還要在辦一所中安雙語學校?日!那到時候公司成了什麼了?外國人的免費托兒所?

況且,搞教育是一個公司的事情嗎?那是政府要做的事情。自己只是一個公司,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賺錢而已。

這些老毛子的小家伙想要上學,那也簡單,反正來到中國這麼一段時間以來,每個人都能夠磕磕絆絆的說幾句漢語。公司再找專人對他們的漢語水平進行強化培訓一段時間,直接送到縣小學或者中學里去,和中國地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

成績會不會跟不上?這個問題不是張嵐擔心的,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到,這些家伙還能做什麼?!媽的,實在不行讓他們從托兒所開始上!

心中雖然這麼想,但如果上不想挨板子的話,張嵐絕對不敢這麼說。

「媽,你想多了。」張嵐說道。「你沒見那些俄羅斯人的小孩嗎,現在一個個都能說話漢語,雖然說得不是很利索。但和人正常的交流沒有什麼問題。既然他們能說漢語了,那咱們還費勁辦一所中俄雙語學校干什麼?直接把他們送到咱們縣里小學里去不就行了嘛?有句話叫做入鄉隨俗。這些外國人到了咱們中國,就不能搞什麼特殊化,就要接受咱們中國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否則不是慣壞了這些家伙地脾氣嗎?弄到最後,說不定他們還真的以為自己高人一等了!」

張嵐的一席話,听得張宗君、艾麗絲、小晨曦和吉爾四個人在一邊頻頻點頭。表示贊同張嵐地意見,同樣對楊芝剛才的提議有些不以為然。或者說地重一點。對于楊芝的提議,有些不滿意:憑啥要給他們特殊待遇?難道他們長了兩個腦袋不成?

楊芝把張嵐的話琢磨了一番,好像也確實是這麼一回事,自己想想自己的擔心實在是有些好笑:說得難听一點,如果放在舊社會,這些家伙全都是自己家的長工,有地主怕長工地道理嗎?但又有些擔心,「那忽然多出來這麼多人,有學校願意接受這些多的學生嗎?另外這些學生地上下學怎麼辦?周圍的學校離咱們公司可是沒有一所近一點的。」

艾麗絲集團的公司全部位于縣城的郊區,學校偏偏基本上都位于縣城的中心。這個距離確實是不近。

「這個簡單啊!」吉爾在一邊插嘴。這一段時間以來,和張家慢慢的也熟悉起來。現在這丫頭馬馬虎虎也算得上是張家的半個成員,「公司買的那些用于接送那些工程師和設計師的班車不是成天地閑著嗎?咱們就用那些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好了,不止是那些俄羅斯人地孩子,中國人的孩子也一樣,只要住在咱們公司小區地孩子都享受這一項政策,算是公司對員工的一項照顧吧。」

「這個辦法好!」听到吉爾的話,張宗君首先表示贊同,「不要說這個辦法不會耽誤接送那些工程師,就算是耽誤了,估計這些人也只會雙手歡迎,不會有什麼意見。」

確實,有時候對大人的照顧,遠遠不及對小孩的照顧讓父母感到感激。不說現在很多人在下班後都是走著回家,並不是乘坐班車,即使是乘坐班車的,在知道班車是給孩子用的之後,估計也會高高興興的將車子讓給孩子們用,一點意見也沒有。

「嗯,」看到大家都是這個意思,楊芝終于點點頭,「那就這麼辦吧!」

事情果然像是張嵐等人說的那樣,在知道自己等人的班車將會在以後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沒有不滿,反而是舉雙手雙腳的歡迎:一方面孩子上下的時間和自己上下班的時間並沒有沖突,並不會因為接送了孩子就會耽誤自己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學校正常的接受教育,自己就已經覺得是天大的驚喜和萬分的幸福了,對于公司這個算是變相給自己的福利待遇,幾乎所有家里有適齡上學兒童的家伙都高興的想要亂蹦,誰還會不滿足?

幫這些小家伙聯系學校的事情並不困難,雖然有幾百個孩子,但並不都是處于一個年齡段,從年齡上看,而是從小學五年的到初中三年的都有現在這里還是實行的五年制小學和三年制初中,看著呼呼啦啦一大群幾百個孩子,但實際上幾個學校幾個班級一分,每一個年紀分到的孩子還真沒有幾個。

在解決了這些俄羅斯工程技術人員的孩子的上學問題之後,以在哈工大特種陶瓷研究所初期進行合作的那些人員為基礎,通過在哈工大特種陶瓷研究所挖來的大量的陶瓷專業科技人才成立的艾麗絲特種陶瓷研究設計有限公司出來了好消息:公司要求的采用特種陶瓷生產的發動機外圍組件已經研制成功了!

艾麗絲特種陶瓷研究設計有限公司現在已經並入了艾麗絲集團綜合應用科技研究院,當初艾麗絲特種陶瓷研究設計有限公司成立的時候可是從哈工大特種陶瓷研究所挖來了不少人,為此周教授和雷教授沒少和張宗君抱怨過這件事。

但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不要怪這些人才的流失,誰讓艾麗絲集團給的待遇高呢?不要說那些為國獻身的廢話,為國獻身也要自己先吃飽喝足再說,大家都有一大家子的人要養活,在特種陶瓷研究所里,甚至很多研究人員只能住在二三十平方米的筒子樓里,一個月只有干巴巴的那一千多塊錢的工資。來到艾麗絲集團之後立馬就分到了一棟100多平三室一廳的大房子,一個月六千多的工資,如何取舍,誰的心里沒有一桿秤?

之前張嵐力主進行研究的復合陶瓷剎車系統,讓張宗君見識到了陶瓷這種古老的東西的在如今這個社會的巨大潛力,自從知道復合陶瓷剎車系統的巨額利潤之後,張宗君一直在打特種陶瓷的主意,當時挖人的時候倒是很想將周教授和雷教授兩個人也一起給挖過來的,可惜兩位老教授比較高尚,沒有被張宗君的糖衣炮彈擊中。

雖然沒有成功,卻也不算失敗,兩位教授都在艾麗絲特種陶瓷研究設計公司兼了職,在完成了國家給予的任務之余,兩位老教授也幫艾麗絲特種陶瓷研究設計公司進行特種陶瓷的研究工作。這次這款特種陶瓷材質的發動機外圍組件就是在周教授和雷教授的幫助下才能夠在如此之快的速度下研制成功的。

接到這個消息,張嵐興奮不已,馬上和艾麗絲、小晨曦趕到了艾麗絲研究院特種陶瓷研究設計公司所在的大樓。

擺放在艾麗絲特種陶瓷研究設計有限公司研究室展品台里面的是一個不大的東西,粗看起來好像是摩托車發動機的外殼,沒有金屬的那種特有的銀白色的色澤,也沒有陶瓷那種質感,看起來黑乎乎的,但是給人的感覺絕對不是那種髒兮兮的黑,反而讓人覺得它很干淨,在黑中透露出一絲的神秘!讓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被它給吸引了過去。

「這款發動機的外圍組件應該是發動機的外殼吧?」艾麗絲看了一會兒,對李大工程師問道,「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這款組件的性能。」

現在李大工程師也因為這幾年來取得的成績在公司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收入水平上,在公司內部也能算的上是金領一族,相當的客觀。

「是的,」李大工程師點點頭,「陶瓷發動機的發動機的優點相信各位都很清楚,所以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但是陶瓷的缺點那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它的脆性,以及由于它的脆性導致的低可靠性。這一年多的時間以來,我們一直都在研究這個問題,如何提高陶瓷的強度,讓它不是那麼脆。」

ps:忽然發現今天是父親節,桐桐給老爺子炒了兩個小菜,不顧老媽的反對,和老爸走了兩杯,嘿嘿

大大們如果有忘記的,去表達一下吧,在外地的或者成家的給老爺子打個電話,還在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說一聲祝福的話,實在不好意思,像桐桐這樣和老爺子走兩杯也行

第四更還是九點多一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1984最新章節 | 輪回1984全文閱讀 | 輪回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