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1984 第一七二章 天才的武器設計師(上)

作者 ︰ 海桐

中科院金屬材料研究所自然不像是哈工大特種陶瓷研究室那樣,兩個人愣頭愣腦的闖去了竟然還被人熱情的接待,作為直接隸屬于中科院的國家級的金屬材料研究所,想和他們搭上話可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談什麼與他們合作,那更是難上加難。張嵐雖然知道現在中科院的日子過的也不是哪麼寬裕,但作為國家最重要的科研機構。怎麼也比下面的那些那些研究所好過的多。

中科院金屬材料研究所位于沈陽,比去哈爾濱近了許多,作為中科院下屬的基礎材料類研究所,而且屬于京外研究所,其所受的重視程度並不是很高。重視程度差一些,相對的研究經費就要少一些,如不然張嵐也不會把心思打到他的身上。

回家之後首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小晨曦,兩人商量之後,聯合剛回到美國不久的艾麗絲,共同向老爸老媽做工作,總之就一個意思,全鋁發動機是現在內燃機的發展方向,做為一家有著長遠目光和遠大理想的公司,艾麗絲摩托車公司沒有理由在這一領域自己放棄而甘居人後。

這話如果單單只是從張嵐和小晨曦兩個孩子的嘴里說出來,張宗君和楊芝還要做一番艱苦的思想斗爭,但這個想法既然是艾麗絲這位天才少女提出來的,張宗君和楊芝便不得不仔細考慮一番。在隨後艾麗絲給張宗君傳過來的資料當中,已經很清楚的說明,現在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都在進行著全鋁發動機的研究,待到仔細地把艾麗絲傳真過來地資料看完。張宗君終于下定決心:這個全鋁發動機咱們也搞!不信老外搞得出來。咱們中國人就搞不出來!就從摩托車發動機這種小型地內燃機開始入手!

要搞全鋁發動機。$$最關鍵的便是要解決鋁合金材料的問題,金屬材料的研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的技術積累,這件事自己公司辦不了,在這方面就是徹徹底底的一片空白。哪麼唯一地辦法就只有求助于中科院金屬材料研究所。

自己內部統一了意見,下一步就是想辦法怎麼樣才能叩開中科院金屬材料研究所的大門了。張嵐一家人愁眉苦臉的蹲家里扳著指頭盤算了半天,終于發現在自己認識的級別夠高發的人當中。好像就只能通過經貿委的劉主任給幫忙介紹一下。

這大半年的時間,張家一直沒有斷了和劉主任的聯系,兩家的人地聯系日漸親密,上次張嵐和小晨曦從美國回來在北京下飛機的時候便特意給這家伙送了一份「薄禮」過去,現在想來,通過劉主任地關系,最不濟也能和中科院金屬材料研究所的領導搭上話。

「這事好說,」听完張宗君的意思,劉主任對著電話哈哈大笑。「老弟,不就是讓我幫你和金屬材料研究所的所長牽個頭。讓他們幫你們的一點小忙嗎?這是小事,包在我身上就行,成不成的牽涉到政策,我不敢說,但絕對能讓你們兩家搭上話,放心吧,過幾天我就給你消息。」

「那太感謝了,」張宗君很感激,「下次我去北京的時候。咱們可要好好的喝一杯。」

「那好。」劉主任在電話里爽朗的大笑,「到時候咱們不醉不歸。」

事情到了這里。下面地進展就要看劉主任地了,對于中科院能不能幫這忙,張嵐心里也是沒底,雖然知道中科院在這個時候研究經費也不是很充足,也整天為了研究資金的問題發愁,但是能不能接受民間資本地注入,張嵐還真是不很放心。這時候有沒有國家科研院所和民間資本合作的例子?張嵐搔了搔腦袋,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沒辦法,重生之前對這方面張嵐幾乎沒有任何的關注,不清楚自然不足為奇。

就在這時,那幫老毛子們操著別扭的俄羅斯版中國話,磕磕絆絆的打電話過來,「您要求的全地形車設計成功了!」

這麼快就設計成功了?張嵐有點不敢相信,拉著小晨曦就沖到了新成立的艾麗絲摩托車設計公司。果然,在這幫老毛子的設計室里,張嵐那輛提供給他們做樣品的全地形車旁邊,擺放著一輛全新的、噴成迷彩色的全地形車。張宗君早已經在那里圍著那輛迷彩色的全地形車不停的轉圈,嘴里不停的嘖嘖稱贊著。

但看車身,車子比張嵐的那輛全地形車要大出一圈,造型上也有些不同,車身繼承了全地形車的低矮車身設計,並進一步做出了優化,前後加裝了粗壯行李架,而且行李架四周加裝了護欄和固定鉤,足以保證將戰場突擊所需要的各種裝備方便的固定在上面。蹲下以後仔細觀看車子的地盤,盡管被擊中的可能性不大,車身的發動機部位仍然被這些設計師們裝備了裝甲防護,難道是為了防地雷的?這個厚度的鋼板能防得住麼?張嵐搔搔頭,不明白在車子底部加裝這麼一塊東西是什麼意思。

「你們在地盤上加裝的那個護甲是干什麼的?」張嵐指著底盤上自己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干什麼用的那塊護甲問,「是防地雷的嗎?」

「那個啊?」有一個俄羅斯的工程師看了一眼,把這話接了過去,「不是防地雷的,戰場上凹凸不平,很可能會有些突起的東西比如石塊之類的東西裝上發動機,那塊護甲就是保護發動機不受這類傷害的。」原來是這樣!張嵐點點頭,一點沒感到羞愧,自己又不是專業的武器設計師,怎麼可能想到這麼多?

為了在保證足夠的速度的同時還能夠提供足夠的防護能力,設計師們還在一些關鍵的部位加裝了防護裝甲,從整個車身的形狀上面來看,這車子就是為了應付高速突擊而設計的特種突擊車。

「你們這麼快就把發動機搞出來了?」發動機被車身牢牢的罩住,張嵐看了半天也沒看到發動機的具體模樣,不由好奇的問。

聞听張嵐的話,幾個負責發動機設計的程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不由得充滿了尷尬的神色。

「沒關系,」張嵐安慰他們到,「你們才來了四個多月的時間而已,發動機的設計和制作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好的,即使是仿制也需要足夠的時間,能做到這一步我已經很滿意了。」

看到幾個工程師的樣子,張嵐便已經明白,十有**這車的發動機還是以前的老式發動機,但只是四個月的時間,這些工程師們能做到這一步,設計出這麼出色的車子,足以說明他們這群家伙確實非常有真材實料。再仔細一看儀表系統,張嵐頓時就被嚇了一跳,因為這個儀表自己實在是太熟悉了,上面一萬六千轉的指針數字赫然就說明,這車子的發動機肯定采用的就是艾麗絲——杜卡迪摩托車上面的那台超高轉速的發動機,也只有那台幾乎相當于400cc排量功率的發動機才能帶的動這輛車子。

「那個,」張嵐對現在發動機的進展情況比較好奇,「順便問一下,發動機的設計工作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那個,沒有催促你們的意思,就是好長時間不在公司了,想知道具體的工作進度。」

「哦,這個我給你說就行了,估計听他們說也夠你費勁的,」听到張嵐的話,張宗君接了過去,「現在發動機研究部門的主要工作是對烏拉爾摩托車的750cc發動機進行技術改進,盡量在技改的時候將發動機汽缸的數量從兩個增加到四個,如果這個目標能夠實現,那麼我們將能夠在將排氣量降到400cc左右的同時還能保證原先的那台發動機80%的功率輸出能力,加上經過減重之後的發動機重量對車身的影響,經過這些家伙的計算,如果能夠打到要求,即使將新的發動機安裝到原來的車子上,也可以提供比原來的那輛車更快的速度。應用在這兩全地形車上,將足以保證這輛車能夠達到150公里每小時的最高時速。」

張嵐點點頭,表示明白,很簡單的問題,重量對車子速度的影響非常大,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美國福特野馬跑車在經過極限的動力改裝之後,最大功率輸出可以達到驚人的800馬力,由最好的車手駕駛這輛車子在英國標準的f1賽道銀石賽道跑一圈,所耗費的時間是一分四十四秒;而只有200馬力的雷諾方程式2000賽車,在同樣的地方跑同樣一圈,時間卻只需要一分三十九秒,之所以會出現馬力小的車子跑的反而快,這就是兩輛車子巨大的重量造成的結果,福特野馬的整車質量達到了將近兩噸,而雷諾方程式2000賽車的重量只有480千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1984最新章節 | 輪回1984全文閱讀 | 輪回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