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國醫 第359章 不同尋常的味道

作者 ︰ 格魚

正月初七也就是1993年元月29日早晨,駱志遠返回鎮里,結束了休假。

「駱鎮長,過年好!」

「駱鎮長來了!」

「早上好,駱鎮長!」

駱志遠一邊跟鎮里的干部寒暄著打著招呼,一邊匆忙上了辦公樓。才走到走廊上,他就听到自己辦公室里有動靜。走過去一看,是黨政辦的周凱和另外一個辦事員小耿,一個給他收拾衛生,一個在用電爐子燒水。

「過年好,領導!」見到駱志遠進門,周凱和小耿趕緊放下手里的活計,向他問安。

駱志遠微微一笑︰「你們過年好啊。」

說話間,駱志遠從自己隨身的包里取出兩條中華煙來,一條塞進自己辦公桌的抽屜,一條打開,從里面抽出兩盒來扔給了周凱和小耿︰「拿去抽!」

兩人即有些興奮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捏著煙搓著手推辭著︰「怎麼好意思抽領導的煙,這麼好的煙,我們抽真是浪費了。」

駱志遠朗聲一笑︰「一盒煙而已,別跟我這麼見外,以後你們誰沒煙抽了,就來我這里拿。」

駱志遠是這麼客氣地說,但周凱和小耿無論如何是不能這麼做的,此刻拿領導一盒煙不算什麼,但如果兩人真「不見外」,經常跑駱志遠這里要煙抽,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前面是駱志遠信手而為,平易近人、主動跟他們拉近關系;但後者,卻只能意味著兩人得寸進尺不知道分寸了。

高欣慶听到駱志遠這邊有動靜,也就過來。她眸光熱切,微笑著走進來一**坐在沙發上︰「志遠,你可算是回來了,這兩天鎮里其實不怎麼安穩。」

駱志遠訝然一聲︰「這剛過完年,我看鎮里還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怎麼……鎮里有事?」

「初三上班時,費建國來了一趟,還專門召集鎮里機關干部開了一個短會,他在會上陰陽怪氣發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話……」高欣慶壓低聲音,意味深長地說著。

駱志遠哦了一聲,沉默了下去。

費建國貌似沉寂下去,縣委常委晉升的美夢幻滅就此消沉並一蹶不振,但這並不代表費建國在鎮里就徹底淡出了。只要他還在鎮委書記的崗位上呆一天,就會產生一天的影響力,駱志遠對此心知肚明。

高欣慶旋即又追加了一句︰「那頭熊節後也來上班了,不過今天沒來。」

這回駱志遠算是真正吃驚了,節前傳說熊國慶要調走,鎮里基本上不見蹤跡,如今再次出現,難道是不走了?

費建國和熊國慶這一前一後在鎮里「粉墨登場」,究竟是不是隱喻著些許不同尋常的味道呢?

駱志遠敏感地嗅出了這一點。

而事實上,既然高欣慶話有所指,顯然這不僅僅是駱志遠一個人的懷疑,而是鎮里很多干部的整體心態。

高欣慶當面提起,當然是一番好意,提醒駱志遠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駱志遠向高欣慶點點頭,兩人相視一笑,算是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高欣慶突然又有意無意地問了一句︰「志遠,你過年沒在市里嗎?在哪過的年啊?」

節前駱志遠隨口說要去外地一趟,但高欣慶卻沒有往心里去,但結果卻發現駱志遠沒有在安北過春節,心里就很好奇。對于駱志遠身世的了解,她僅限于駱志遠記者的出身、青年企業家的身份,以及原成縣副縣長駱破虜的兒子這層背景。

駱志遠掃了高欣慶一眼,笑了笑︰「我在京城過的春節,正好遇上有事,就耽擱了幾天。」

駱志遠在京過的節並滯留下去,高欣慶已經從趙寒那里得到了消息,只是她此番故意提及,無非是某種「打探」了。

如果不是對駱志遠產生了濃烈的漸變為某種特殊情感的好感,高欣慶斷然不至于對駱志遠的私事產生興趣,一旦女人對某個男人的家長里短開始關注,那只能意味著不同的情感。

「哦,在京過節啊,你在京城有親戚嗎?」高欣慶裝作若無其事地隨口問道。

駱志遠倒是沒有在意,直接回答︰「我爸是京城下放的知青,後來跟我媽辭職回京定居了。」

高欣慶這才恍然大悟︰「哦,原來你父母家在京城啊!真是不錯,天子腳下,一國首都,繁華大城市,是咱們這種小地方沒法比的喲!」

駱志遠淡淡一笑,「我倒是覺得我們這里清靜,不像京城生活節奏那麼快,給人的感覺不好。」

「對了,朱書記幾點過來?」駱志遠不願意再跟高欣慶扯自家的私事,就轉向了公事。

高欣慶立即回答︰「9點半過來,不過,以朱書記平時的風格,縣委辦通知的是9點半,其實十點半都未必能到。」

駱志遠哦了一聲。對于朱睢良這種風格,他倒是有所耳聞。朱睢良是一個非常拖拉的人,他說「馬上走」,那起碼是十幾分鐘以後,他說「稍等片刻」,那你就得做好等候一個小時的思想準備。一開始,縣委機關上的人不太適應,但到了後來,就基本上模透了他的脾氣。

高欣慶猶豫了一下,又輕輕道︰「朱書記要來,我感覺很突然。他很少下到鄉鎮來,要來也是拖著孟縣長一起,自個兒單獨行動,倒還是頭一遭。我問過縣委辦,他來的調研課題,但縣委辦的人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看來是朱書記臨時的安排。」

這樣說著,高欣慶就有心有所憂。因為她知道朱睢良跟費建國的關系很密切,據說很久前就認識,很多年的朋友了。朱睢良一反常態來鎮里,選擇的又是費建國養病不參與鎮里工作里的這個時間段,傻子都能猜出這其中有點問題。

而別人不知,高欣慶卻在縣里有自己的信息渠道,知道縣里的兩位主要領導——縣委書記朱睢良和縣長孟可,對駱志遠其實是不怎麼待見的。倒也不是駱志遠得罪了兩人,而是因為駱志遠「市委下派干部」的特殊存在。

鵬程鎮是民興縣的經濟重鎮,鵬程鎮的黨政一把手崗位向來是縣里干部安置的「重頭戲」,俗稱的「肥缺」,可市里突然在不征求縣委縣府意見的基礎上就弄來了一個駱志遠,朱睢良和孟可不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公開向市委叫板,抵觸市委決定,他們不敢;但不待見駱志遠本人,卻是並不需要遮掩什麼。

「領導要來檢查工作,也很正常。」駱志遠不動聲色地揮了揮手︰「作為我們來說,做好接待工作就是了。另外,給朱書記安排調研路線沒有?」

高欣慶點點頭︰「都安排好了,就是按照你昨天的意思,先讓朱書記去新落成的鵬程中學學生食堂看看,然後再走訪幾家企業,最後在王家岔子起義紀念碑那一塊結束。」

「王家岔子起義紀念碑」在鎮政府駐地往南幾百米的地方,所處荒野。原先還有一片林子,後來在80年代末期砍伐一空,就荒廢了下去。高欣慶其實很難理解駱志遠讓朱睢良去那個地方干什麼,那里那塊紀念碑是市民政局在50年代初立的,時過境遷之後,早就破敗不堪了。

而對于這段歷史的片段,也很少有人知曉了。

就算是高欣慶,也是昨天翻看了一下縣志,才在縣黨史匯編上發現了這麼一段不起眼的文字記載︰「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日本侵略者鐵蹄踏向整個華夏……緊急時刻,姚忠明、廖男、姜大成等一批仁人志士依靠愛國群眾,在王家岔子(現民興縣鵬程鎮)發動抗日武裝起義,成立了當時的北方抗日第十五軍,打響了民興縣乃至安北地區抗日的第一槍。」

「你讓朱書記去看那塊碑……」高欣慶最終還是忍不住,主動問了出來。她心性再沉穩也是女流之輩,多少有點八卦的心。

駱志遠哈哈一笑︰「欣慶,我正想要送你一本小說。」

說話間,駱志遠從自己的包里取出一本裝幀精美的書來遞了過去,「這是著名作家西夷的抗戰題材愛情小說《烽火的翅膀》,寫的很不錯,就是取材于我們這里和王家岔子起義,你拿回去看看吧。」

高欣慶接了過去,隨手翻了翻,笑了起來︰「原來還有這事。我明白了,你是想文化大台經濟唱戲?」

駱志遠頷首微笑︰「不錯。這是我所能發現和發掘出來的關于咱們鵬程鎮唯一的一處文化資源了,如果我們不利用起來,是一種浪費喲。現在鎮里有經濟實力,但是名聲不顯,不要說在全省,就是在市里的知名度也不高,與咱們北方第一經濟強鎮的地位不符嘛。」

「重修紀念碑,能建個紀念館最好,組織一次文化座談會,邀請國內文化界的一些知名學者過來,配合適度的對外宣傳,這足以能提升鎮里的影響力。」駱志遠又笑著解釋了兩句。

他的想法必須要有人支持,才能推進。而高欣慶分管文教,必須要首先爭取到她的認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極品國醫最新章節 | 極品國醫全文閱讀 | 極品國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