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牌農女 皇牌農女 第159章 新房封頂

作者 ︰ 亦函

看著劉鵬達的表情,葉知秋突然意識到,她和劉家的矛盾,也許早在他表露心跡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

劉叔和劉嬸針對她也許是無意識的,可他們內心深處,恐怕一直都在擔心她會跟自家前途無量的兒子扯上關系。

歸根結底,他這份青澀的感情才是禍源。梅香和龔陽的事情,不過是個導火索罷了。

不管表面看起來多麼成熟,他終究是個十五歲的孩子,性情未定,有時難免心血來潮,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

他大概想以這種方式來挽留什麼,可他沒有想到,恰恰是他這份留戀,讓他連最起碼的鄰里之情都挽留不住。

既然勸不動,就隨他去吧。總有一天他會明白,官場深似海,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不是他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的。即便他將來真的回到清陽府做官,她也不會仰他鼻息,尋求他的庇護。

「祝你早日金榜題名。」她微笑地道。

劉鵬達顯然會錯了意,緊繃的表情松弛下來,眼中閃動著欣喜,「謝謝知秋姐,我會努力的。」

他以為自己已經死心了,可這半個月來,每當想到跟她緣盡情散的時候,他就感覺如墜深淵。四周一片黑暗,看不到陽光、色彩和希望,也找不到落腳點。

他不想過那種空虛絕望的日子,所以他冥思苦想,為自己創造了一條救贖之路。他要為她讀書,為她做官,為她保駕護航,用這種方法來延續他們之間的緣分,哪怕不是姻緣。

只要能跟她聯系在一起,他就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葉知秋不想給他太多的期冀,于是終止了這個話題,「梅香怎麼樣了?」

「還是老樣子。」說起梅香,劉鵬達神色又黯淡下來。「就像丟了魂,整天除了睡覺就是發呆,人都瘦得月兌了相,豆叔給提的那門親事也吹了。」

村里人舌頭長。幾天時間就把梅香和龔陽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說龔陽見劉家出了個秀才,想攀附劉家,暗地里勾引了梅香;有人說梅香眼光不濟,尋死覓活想要嫁給成家長工;也有人說龔陽和梅香勾搭成奸,想要謀奪成家成家,事情敗落,企圖自殺。

還有一個更狗血的版本,說成家孫女兒和梅香二女爭夫,最後梅香落敗,拉著成家孫女兒一塊跳了水。

不管哪種說法。梅香都是名聲受損最大的那個人。男方的母親不知道從哪里听說了這件事,讓人捎話過來,說她兒子只想找個本分的媳婦兒過日子,不管劉家將來出狀元也好,出宰相也好。都不想高攀。

為此劉嬸站在街上罵了整整一天,把村里那些好事兒的,喜歡說嘴的,挨個噴了一遍,葉知秋和龔陽也沒能幸免。這場無差別的攻擊之後,到劉家串門的人大幅減少。

那天葉知秋人在清陽府,正跟作坊的師傅研究水管的涂層材料呢。听說這件事。已經是兩天之後了,她懶得翻舊賬,也懶得跟那種人一般見識,就權當不知道了。

只可憐梅香,被那個糊涂娘當街一罵,無異于坐實了不守婦道的名頭。以後想在十里八村說親只怕更難。

至于劉嬸,只能用可悲來形容了,高舉維護的大旗,給閨女拉了一圈仇恨值還不自知,果真是「一粉頂十黑」。

劉鵬達有心拜托她去開解一下梅香。話到嘴邊又止住了。連他都不想管的事情,憑什麼讓別人去管?說起來,她被他的爹娘那般對待,他連一句「對不起」都沒跟她說過,又憑什麼奢求她不計前嫌?

雖然現在也能說,可他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資格。等他有了資格之後,再補上吧。

「知秋姐,我該走了。」他望著葉知秋,眼神比來時平靜了許多,「你要保重。」

葉知秋點了點頭,「你也保重。」

「我會的。」劉鵬達深深地凝視了她一眼,便轉了身,一邊大步向前走,一邊在心里重復著剛才沒能說出口的話,「在願望達成之前,我會為你保重。」

葉知秋感覺他的背影有種「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壯,一時間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嘆了。不過是去府學讀書,怎麼搞得跟慷慨就義似的?

她是個務實的人,不願意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憂慮尚未發生的事情。她認定劉鵬達說出那番話是一時沖動,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一忙起來,便將這件事拋到了腦後。

吃過午飯之後,作坊就將作為水管的空心竹竿按時送了過來。一根根碗口般粗細的竹管,嚴絲密縫地接起來,將山泉水從源頭引入小山坳,流進事先砌好的封閉水池之中。

再經由竹管,分別引進操作間和鍋爐房。只要拔掉竹塞,水就可以直接入鍋入池,不需要浪費人工去汲水。這一套簡易的「自來水」系統,讓那些習慣了挑和提的人們大開眼界。

三天之後,第一批水果送到,罐頭工坊投入生產。

操作間的功用,主要是對水果進行挑選,分級,去皮,鹽水浸泡。做這些事情的,基本都是村里比較老實能干的婆子和媳婦,也有未出閣的小姑娘,以董武妻子江紅月為首。

鍋爐房的功用比較多,前期有燙煮,糖水調配,裝罐,封罐,後期有殺菌,冷卻,蠟封,貼標。做這些事情的人,都是龔陽精心挑選出來的,以老牛叔推薦的董武和田根為首。

除了兩排廠房,小山坳里還有兩個人工挖掘的山洞,是專門用來發酵儲存果酒的。

第一批五百壇罐頭被送往咸喜分號,賣得並沒有預期中火爆。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並不高,而且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花二十文去買一壇罐頭,遠不如去買兩斤米面來得實在。

經過葉知秋的點撥,咸喜分號先後推出「免費試吃」、「開業大酬賓」、「限時半價」等活動,逐步打開市場。

罐頭從每天十幾壇,到幾十壇,再到上百壇。最後穩定在三百壇。偶爾遇上大戶人家紅白喜事,舉辦宴席,一天能賣上五六百壇。

整月的時候,阿福從清陽府興沖沖地趕回來。和葉知秋、龔陽一起結算。算到最後,卻是一兩銀子都沒有剩下,她不由大失所望,「知秋姐姐,咱們這不是白忙活了嗎?」

「怎麼是白忙呢?」不等葉知秋說話,龔陽便一臉正色地道,「扣除工錢,柴燭錢,壇子和水果的定錢,咱們還淨剩一千壇罐頭呢。」

阿福不以為然地皺了皺鼻子。「咱們把罐頭賣給婁掌櫃,一壇十文,一千壇也只有十兩銀子。光建作坊就花了好幾百兩,這得干幾年才能賺回來啊?」

「賬不是這麼算的。」葉知秋拍了拍她的腦袋,「這才剛開始。有的賺就不錯了。不信你去問問婁掌櫃,他這個月賺的錢肯定比我們多不了多少。他都不急,你急什麼?」

「是啊,阿福,做生意得慢慢來,不能一口吃個胖子。」龔陽附和道。

阿福托腮嘆氣,「我倒是沒啥好急的。就是替知秋姐姐著急。新房眼瞅著就要蓋完了,鍋碗瓢盆,桌椅板凳,哪樣不得花錢添置啊?」

葉知秋被她暮氣沉沉的樣子逗樂了,「你操心的事情真是越來越多了,要是看不到你這張小臉。光听你說話,別人搞不好會把你當成我娘呢。」

「娘?」阿福嘻嘻地笑了起來,「平白撿了這麼大一個閨女,那我不是佔老鼻子便宜了?」

「行了,別貧了。咱們還是說正事吧。」葉知秋嗔了她一眼,將目光轉向龔陽,「秋元節就快到了,到時候串門走親戚的人會很多,罐頭的銷量也會隨著提升。

你讓工坊那邊加緊趕工,盡可能多制作一些罐頭。另外,咱們的精品罐頭也該拿出來了,分成單品和禮盒套裝,數量你和阿福商量著定。記住,不要貪多。」

龔陽和阿福齊齊點頭,「知道了。」

正說著,就見虎頭一臉興奮地飛奔過來,「姐姐,姐姐,多祿哥說要封頂了,讓你過去跟他們一塊兒點炮仗。」

「這麼快?」阿福有些驚訝,「不是說明天才能封頂嗎?」

「老牛叔查了黃歷,說今天日子好。」龔陽接起話茬,「多祿大哥為了趕在今天封頂,從卯時就帶著大家開始干活兒了,連中午飯都沒顧上吃呢。」

阿福起了興致,一拍巴掌,「太好了,我回來得正是時候。知秋姐姐,你準備銅錢兒和喜果子了沒有?」

按照這邊的風俗,新房封頂的時候要掛銅錢,撒喜果子。喜果子就是染紅的花生,新房主人在點燃鞭炮的同時,撒給在場的人們,有聚福同喜之意。

銅錢是跟鞭炮掛在一起的,點燃鞭炮之後,銅錢落下,誰搶到誰來踩大梁。所謂踩大梁,顧名思義,就是到主梁上去踩幾腳,也叫「試梁」,就是替房主人試試房梁結實不結實的意思。

能給別人的新房踩大梁,是一種福氣。不止體現在那一串銅錢上,據說還能跟這家的人互相傳遞好運。不管什麼時候來串門,都會被奉為上賓。因此,比較講究的人家,都會事先指定一個五福俱全的人來接銅錢,踩大梁。

葉知秋見她躍躍欲試,就猜到她想當那個踩大梁的人,笑著鼓勵她︰「你要加油,我可是串了一百文的銅錢呢。」

「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一百文歸我了。」阿福擼起袖子就往外走……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皇牌農女最新章節 | 皇牌農女全文閱讀 | 皇牌農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