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唐 竊唐 第148節︰帳前眾生相

作者 ︰ 營候鼓

「老將軍言重了。在下何德何能鎮守平壤?只不過機會偶然,攻打遼城城時浪得虛名而已。」李棟掩飾回道。

「非也!黨衛尉謙虛了!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你雖只十六歲,但本將看來,要比那些帶兵將軍還要有眼光,只是你被年齡限制,被名望和功勞限制,真做了高句麗的鎮守大將,本將也擔心你壓不住陣角。」于仲文老將軍說話時,緊盯著李棟的臉,看他有什麼反應。

李棟知道他在試探虛實,打定注意絕不把真實想法透露出去。便道︰「僕只是授聖上之命,來給于將軍傳旨。為使于將軍在聖上面前不至于非常被動,稍稍透露一些信息而已。這絕非僕的意思,乃是聖上的意思,老將軍休要取笑在下了!」

于仲文嘿嘿一笑,道︰「你不要忘了,你今年年齡才十六歲,而本將年齡是六十七歲。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吃的鹽比你喝的水多!你有什麼想法,我還看不出來?你休要遮掩了!還記得你得封那天,宴席之後,我怎麼提醒你的?不要把老將想得和那些人一樣猥瑣。我待你是一片真誠的!如今我也老嘍,想找個可靠的人培養培養,免得我百年以後,無人照應身後之事!」

「你就講實話吧!」

于仲文越是誘導李棟說心里話,李棟的警惕心越提防得高。無論他怎麼激將,就是咬住一個說法不放松,堅決沒有鎮守高句麗的任何想法。

于仲文見李棟不上鉤,最後只得作罷。

李棟之所以始終不承認自己有鎮守平壤的想法,是有非常深刻的道理的。

首先他只是親兵,與這些帶兵將軍不能內外勾結。其次,他的想法十分隱秘,不希望任何人看透,更不希望被說出來。這類消息一旦傳到楊廣耳中。恐怕就不會有人說李棟抱著拳拳之心了,會被曲折理解成陰謀奪權的彌天大禍。最後,就算李棟承認有鎮守之意,他于仲文也給不了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只不過徒增亂耳。

現在李棟身處大隋最高權力機構之中,上任之初,絕不能輕易相信任何人。包括于仲文老將軍的話,即使他真的對李棟一片真心,也不能全部相信。

李棟只是一名小小的親兵,于仲文怎能相信一名親兵而疏遠了隋帝楊廣?這明顯不合常理。事情反常即為妖,誰知道于仲文心里到底在打什麼注意?要轉臉向楊廣告密,等待李棟的就只有死路一條。

李棟見于仲文不再糾纏,便告辭而去,走出老遠了。心中還撲撲通通的跳成一團。姜果然是老的辣,竟然被他給看透了想法。但是不知,他到底是在試探自己的虛實,還是真的有心幫助自己一把。從這點來看,自己眼前還不是他的敵手。

他能看透自己。自己卻看不透他,于他過招,只有輸這一條道!對于仲文老將軍,以後必需提高警惕了。

于仲文在李棟走後,臉上流露出羨慕的表情。小小年齡便有如此深的心機。難能可貴的是,還能鎮靜掩飾內心。這絕非一個十六歲孩子所能夠做到的。將來,他就是亂世之曹操;若有人降得住他。也是治世之能臣!

我,真的老嘍!于仲文在心里感嘆。

李棟通知完所有將軍,回到龍帳交旨時,有些將軍已經趕到了。他們正陪著楊廣嘮閑嗑。李棟稟報以後,站在一個無人注意的角落,默默而立。

不久以後。所有將軍陸續趕到,站在帳中隨大流說閑話。楊廣不提,沒人敢往戰事上提。

聊了一會,楊廣才吩咐道︰「孤有一事拿不定注意,你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將軍、大將軍。你們替孤議一議。這平壤久攻不下,高元躲在城內誓死抵抗,我們是血戰到底,還是他一有投降之意便接納。」

「議完以後,由于老將軍給孤稟告就是了!」

來護兒得到了李棟的暗示,怕別人搶了先,第一個站出來表態︰「末將以為,應該以和為貴。時間已到八月末季,天氣漸漸轉冷,季節已經不允許我大隋府兵再與高元對峙下去。而和不僅可以結束長久以來的征戰,還可以收兵回長安,以攘內亂。」

宇文述听了來護兒的說法,向前一站喝道︰「本將不同意這麼辦!百萬大軍,千里奔襲,無果而返,只為天下徒增恥笑耳!必需拿出攻打遼東城的勇氣和決心,將平壤一舉攻下,血腥屠城,絕不能心慈手軟!只要拿出使敵軍膽寒的決心,才能永遠鎮壓不服從大隋的欲せ望。不然他們將來還會卷土重來!」

「戰?」來護兒冷笑道︰「大隋府兵困城已近月余,各種辦法都使盡了,也不見有顯著的效果。請問宇文將軍,憑何以戰?憑你的上嘴唇一踫下嘴唇就可以一戰麼?」

宇文述的嘴唇當時就被氣得一踫一踫的,哆嗦道︰「難道在薩水城一敗,來將軍被敵軍嚇破了膽量,才有這等喪氣的投降之舉的麼?」

來護兒這下子也被氣得直抖嘴唇,被人揭了老瘡疤了嘛!

楊廣坐在龍椅上听他們二人斗嘴都被氣樂了,一笑道︰「兩位將軍先不要聒噪,听一听于老將軍的中肯之言再說。」

于仲文老成持重,一直沒有表態,楊廣一發話,他就不能不說話了。

往前站了一站,沖楊廣施一禮道︰「末將的意思是,且戰且望。能戰是戰,能降則降。要隨機應變,而不能固守成規,失了先見之明。」

宇文述一听,又不樂意了,喝問道︰「于老將軍,請問什麼時間適合一戰?什麼時間又合適接受投降?萬一時機截取不當,該接受投降的時候你偏與敵血戰,該血戰的時候你卻犯了接降的心思。這樣以來,致使戰機貽誤,造成的損失,由誰承擔?」

楊廣听到于仲文的見解時,眼楮一亮,說道︰「此議孤認為非常妥當!戰場上便是這樣,瞬息萬變,不能守著一成不變的計劃,變才能通!」

于文述見楊廣發話了,這才不言語了。心中卻在懊悔,今天這情況有點怪,,人人都顯得比我聰明幾倍。

楊文又道︰「那接下來就再議一議,高元投降以後,由誰來鎮守平壤,為孤守護這極北的大門!」說完,意味深長地瞟了一眼站在無人角落里的李棟。

「末將有請上奏!」宇文述一見機會降臨,驀地上前施禮稱道︰「某舉薦一人,一定是最合適的人選!」

ps︰

三更到,各種求!謝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唐最新章節 | 竊唐全文閱讀 | 竊唐全集閱讀